APP下载

高中地理核心概念及教学策略

2023-08-28孙其琛

学苑教育 2023年22期
关键词:概念核心素养

孙其琛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三中学,山东 东营 257055)

地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学,尤其是在生活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可以说其属于“以人为本”的学科。高中地理的知识点非常丰富,同时,其知识体系结构也比较复杂。因此,给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地理概念作为一条贯穿整个地理知识的线索,是学生深度掌握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所以,教师要正确掌握地理学的核心概念,并对其进行优化,使其在课堂上发挥更大作用。

一、高中地理“核心概念”的主要含义

“核心概念”是高中地理课程的核心,是体现地理理念和核心思想的重要概念。在高中地理课程中,以“核心概念”为中心进行课堂教学,可以帮助教师正确掌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学科素质的提升。

“核心概念”是布鲁纳从认知结构说、有意义学习说、建构主义学习说等诸多思想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将“核心概念”应用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利于提高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质量,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结构,培养学生严谨的学科思考能力。尤其是在新课改背景下,将教学核心理念运用到中学地理教学中,可以增加教学的针对性,促进教师分清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教学的中心目的,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在高中地理学科中,核心概念是一个重要的学科,是一个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理念教育的价值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基本地理学素质

核心素养的主要作用在于强调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可以在不同的情境之中适应社会化,从而能够促进其终身发展的需要,最重要的是能够不断提升其和讯素养的发展。核心素养符合了时代和个人的需要,它对“培养什么样的人”,对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直接的启示作用。中学地理教育是基础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新课程标准将“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作为其基本思想,这也是中学地理教学的核心。在进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必须淡化学科知识体系,将培养学生地理只是中作为教学发展的目标。学习地理核心概念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地理科学发展的过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地理科学的本质。在此过程中,让学生能够养成正确的地理理念和观点,比如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或者用一种独特的地理视角去看待和分析当前世界上的某些热点和热点问题。与此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求实严谨的科学态度,从而对地理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样就可以学会终生受益的地理学知识。为以后的人生奠定一个扎实的地理知识的基础。“人地关系”“区域”和“空间”这三个地理学的核心观念,是“人地关系”和“区域”和“空间互动”这三个地理基本观念的集中反映,它们是密不可分、互为补充的。在此基础上,可以看出地理核心素养概念的落实是一种新的、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可持续发展价值的思想方法。

(二)对学生的思考能力的培养

地理核心概念的学习是一种上位学习,其概念对一般地理概念和事实性知识有一定的掌控力,能够反映出地理学的学科本质。因此,将地理学的核心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能让学生逐步逼近课程的本质,突破原来的认识层次。学习地理核心概念并不是简单地机械记忆和重复,而是要用积极的思维活动,从纷繁复杂的地理表象中,去认知到地理事物的变化和本质。例如,在进行地理探究活动的时候,教师会搭建一个脚手架,让学生自己去填充知识,最终实现对意义的建构。这一建构既包括对地理知识自身的建构,同时对学生的发展来说也是一种建构。让学生能够运用线索和技巧,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进而学习到新知识,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独立学习、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此外,通过核心概念的教学,能够将地理知识进行归纳提炼,将多的变成少的,这对于降低学生的地理课程的学习压力,实现了减负和素质教育是非常有益的。

三、高中地理“核心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的教学而言。第一,教师缺乏对“核心概念”优化地理教学的价值和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对核心概念没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很难对核心概念展开一个明确的定义,因为受到以往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主要结合教材内容,没有突出核心概念,没有将地理核心概念融入教学;第二,在“核心概念”的教学过程中,因为教师认识不够全面,所以出现了一些盲目的、僵硬的现象,他们只是单纯地列举一些概念,没有掌握“核心概念”的实际意义,从而无法针对性地进行问题情境的构建;三是缺乏对教学展开全面的评估。在地理教学中,主要是以“概念得分”为背景展开评价,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学生只会简单地机械记忆,这不利于激发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探索,对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有着负面影响。

学生角度而言。第一,部分学生对地理“核心概念”缺乏一定的认知,其视教材中的定义为核心概念,学生在学习地理核心概念时缺乏一定的新鲜素材,同时对于“好素材”和“坏素材”缺乏一定的分辨能力,这对学生在重难点内容的理解上有着非常负面的影响;第二,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下,学生在课堂上处于一种消极的状态,他们经常会按照教师的解释,把知识分解成不同的知识点,然后再去死记硬背,没有自己的思维能力,更没有创造性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时,更容易适应教师的口头讲解和被动吸收的教学方式;第三,因为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所以他们对核心概念的理解比较简单,更多的是机械的记忆,缺少探索的动机,这会影响到他们对核心概念的理解。

四、高中地理“核心概念”教学的完善措施

(一)“以学生为中心”,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

在高中地理学“核心概念”的教学中,要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进行主动的探究与探索,从而使课堂活跃起来,使课堂更有效。与此同时,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突出对地理核心概念教学的价值,让学生更加关注于核心概念的学习,并在学习中,积极讨论如何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以及记忆“核心概念”,以此来不断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地理学习中事倍功半,不断提高其地理核心概念的学习质量。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要想在高中地理核心概念的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要打造一批具备较高专业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师资力量。在高中地理“核心概念”的教学中,要加强自身的素质,使自己的地理知识系统更加健全,对地理核心概念有更深刻的认识,在教学方式上进行革新,才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核心素质教育。具体应做好以下工作:首先,要准确把握地理学核心理念的内涵,把握地理学核心理念与课程内容、核心素养之间的内在关系,把核心素养具体化、形象化地运用到课堂上,同时,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核心理念教学标准,从而让每一个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自己的能力和素养的提升;第二,要对核心概念的重要性有足够的了解,要对课本进行深刻的分析,对每一章的内容进行系统性的整理,使其在中学地理课堂上起到“引领”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核心概念”为中心,通过“核心概念”,从而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进行自己的思索和探索,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维,帮助他们准确地把握“核心概念”的意义。

例如,在对“地图”“地球与宇宙”这一章节进行教学时,对其进行了细致的整理、分析、总结,并将其提炼出相应的核心概念,最终构建出一个拥有完整内容的知识系统,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核心概念的引领作用。可以看出,与初中地理知识相比,在高中阶段,地理概念知识就变得比较抽象,也比较复杂。其次,要充分利用“核心概念”的引导作用,建立起一套关于地理概念的知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完善,这样,才能让这个体系更加充实和完善,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某些地理现象背后的规律,并懂得其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教师应该依据理念的特点,针对不同的知识点和学生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二)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导向,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

在新的课标之下,人们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性,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进行激发,不断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探究能力,使他们从被动的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地去学习。为此,在中学地理学“核心概念”的教学过程中,应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积极探索、改革“核心概念”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地理学核心概念的学习效率。

与教材内容相联系,创设课堂情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将其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核心概念的学习有更多的探索动力,从而持续提升他们的分析、思考、总结与判断能力。这对于学生有效地掌握核心概念是很重要的。人的大脑对于知识的理解,既有感性的,也有理性的。在高中地理展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对所学的概念进行深刻的分析与思考,使学生对“核心概念”及一般概念有准确、深刻的理解,并能根据自己的概念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与此同时,教师必须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具象化,这样才容易让学生调动自己的经验,从而让他们能够更快地理解并记忆下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许多地理知识在生活中都是比较常见的,因此,我们应该将这些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历以及认知经验之间进行连接,从而激发学生的思考积极性,让他们通过对这些知识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加强他们对这些知识的感情认识。比如,在学习冷锋与暖锋这两个概念时,教师可以把它和一般的气象现象结合起来,来解释它。而在深入学习太阳辐射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以全年四季变换及特点为基础,来促进学生来思考和理解问题。也就是说,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入手,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并掌握地理理念。

(三)注重问题情景的构建,以启发学生的深层思考为目标

在建立了地理核心概念的理论框架后,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考虑并解决两个关键问题,即:如何从学生的角度来建立地理知识的联系,如何把“他人”“以往的事物”转化为自己的新知识。所以,在地理核心概念的教学设计中,要与社会现实、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包装”地理核心概念,强化其教学过程,注意设计探究式的教学,以达到深度学习、启发高层次思维的目的。

通常在讲授过程中,运用归纳和推理两种方式。在构建地理核心概念的层次时,应该采取一种“演绎”的方式,也就是从地理核心概念到课本中的具体概念,让学生了解到地理核心概念的实质,然后将注意力集中在对具体概念的认知上。在具体概念的教学中,要使用归纳法,也就是利用事例和情景化的活动设计,让学生自己对地理具体概念进行归纳总结。比如,在“台风”这个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先要求学生利用电视录像资料,对其形成的条件进行分析,并根据这些条件来确定其可能的分布地点;教师还会提出一些探索性的问题来证实这个观点,例如:在赤道附近会不会出现台风?热带外是否存在台风?台风是否包括热带风暴、风暴等?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对所提取的特性加以证实和总结,最后自己对“台风”这一概念做出了自己的总结。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地理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如何把握地理的核心理念,开展深层的地理学教育,并以分层的地理学理念为基础,“整合”地理学的知识,推动地理学的核心素养,甚至“学生的发展”,这仍然是地理学教育的目标。

猜你喜欢

概念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幾樣概念店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