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正义观视域下推进共同富裕的价值意蕴

2023-08-27李冬梅

行政与法 2023年8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正义分配

摘      要: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对马克思正义观的践行。在马克思正义观视域下研究如何推进共同富裕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有利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正义理论,有利于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新时代,应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在新发展阶段推进共同富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推进共同富裕。

关  键  词:马克思正义观;共同富裕;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07(2023)08-0024-07

作者简介:李冬梅,中共辽宁省委党校《党政干部学刊》编辑部副教授,法学博士,东北大学哲学博士后,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共建共治共享视角下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8BZZ003;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经典著作的当代价值”,项目编号:L12AKS005。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1]中国共产党从成立那天起就一直追求公平正义,追求全人类的解放,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一、马克思正义观视域下推进共同富裕的现实意义

作为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的思想中处处闪耀着正义之光。他始终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渴求在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基础上真正实现正义,实现人的价值旨归。新时代,中国踏上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正义观,在马克思正义观视域下切实推进共同富裕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有利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正义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制度条件。中国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发展就是硬道理,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创造了中国奇迹。当然,并非生产力发展了,共同富裕就会自动实现,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也在发展,但其永远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了这一必然结果。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在伟大实践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极大丰富了马克思正义观,为共同富裕的实现指明了方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科技赋能,推动生产方式变革和产业组织变化,确保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社会长期保持稳定,这既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和坚实的社会基础,也为发展马克思正义观提供了新的血液。

有利于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马克思正义观视域下,只有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实现公平正义,人民才能实现共同富裕。生产资料私有制被生产资料公有制所代替,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消灭剥削、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让中国摆脱了贫困的面貌,以一个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向全世界昭告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真正实现共同富裕。毛泽东同志指出:“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2]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4]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目标和追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导和制度保障,彰显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有利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5]首先,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共产主义社会将彻底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真正实现社会共享、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6]其次,共同富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调,共同富裕同样要求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相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是物质的极大丰富,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统一。人活得富有的同时,要活得有尊严,活得有价值,有意义。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的是中国式现代化,这与马克思正义观视域下的共同富裕高度契合。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站了起来,拥有了独立人格;富了起来,独立人格有了保障;强了起来,独立人格获得更充分的体现。中国式现代化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极其优越的物质生活为基础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公平正义,追求美好的生活,是对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实践转化,而实现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统一的共同富裕也有利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最终实现。

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改善民生,在共建共治共享基础上实现共同富裕,彰显公平正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美好社会是美好生活的前提和保障,从实践层面来看,人是社会性的,在交往中产生社会关系,美好生活便是满足社会性交往的需求,让人获得幸福感、尊重感、认同感,形成富有凝聚力的美好生活状态。从伦理层面来看,社会关系的正常化和社会共同体的发展需要公平正义来保障。公平正义能够保证个人需求的满足,尊重个人的价值存在,保障个人的真正自由,让人与人之间更加和谐。共同富裕的实现,可以为个人追求物质生活提供保障,为追求精神生活提供保障。共同富裕实现后,自由、平等、和谐、友善将成为社会风尚。人的全面发展与整个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社会实践为人的交往提供了条件,社会实践越丰富,个人发展越广阔。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先进的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共同富裕的实现指向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讲,共同富裕能促进人的社会关系更丰富,交往更全面,发展更自由。

二、马克思正义观视域下推进共同富裕的理论意蕴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生产正义的旨归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产活动,一方面人类通过生产活动获得生活资料,另一方面通过生产活动人与人之间结成社会关系。人类的生产活动是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相统一,在生产活动中透视人的生命本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活动进行细致分析后认为,生产是一种哲学性的存在,但资本主义生产是非正义的,在这种非正义生产活动的基础上根本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同时,马克思发现资本主义在生产活动中会导致人的异化,因而他在对异化劳动进行批判的基础之上认为,生产正义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实现——生产正义,首先就是保证人的自由发展,保证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活动,工人进行劳动,获得工资,得到生存的保障,但是这种劳动是被迫的,不是自由的,资本家最终要追求的是剩余价值,是一种压榨性的活动。而且,生产活动本身对人造成异化,在这种条件下所带来的财富增长,一是会破坏自然,二是对人造成剥削压迫,会造成生产的非正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活动过程中,人是生产的主体,又是正义关注的主体,人只有在这种条件下劳动,才是自由自觉的劳动,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都是人自身的一种必然的需要,有利于满足人的需求,保证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让劳动成为人性的内在需求。只有生产正义变为现实,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的旨归  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的实现有其阶段性,共同富裕也并非同等富裕、同步富裕、同时富裕,其实现注定是一个历史过程,不能超前发展。在马克思看来,随着阶级的消失,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差别的消失,共产主义社会实现按需分配,才能真正实现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不能做超越阶段的事情,但也不是说在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方面就无所作为,而是根据现有条件把能做的事情尽量做起来,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7]进入新发展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朝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努力前进,就要重视人民的愿望和需求,重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满足人民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认为,分配应该按多种生产要素进行分配,而市场的参与会拉大贫富差距。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而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会造成收入分配的变化,拉大收入分配差距。因此,要始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支柱性作用,逐渐消除两极分化,进而实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制度正义的旨归  马克思认为,从人类诞生的那天,就面临着财富如何分配的问题,特别是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之后,财富分配的问题越来越凸显。这个问题如果想要得到有效合理的解决,一是发展生产力,二是变更生产方式,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实现制度正义,在制度正义的基础之上实现共同富裕。在他看来,资本主义私有制与发展的生产力的矛盾会逐渐加深,所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人类一直在追求正义,而正义的最终实现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正义必然会在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中获得合理的价值评判,共同富裕也会在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中真正得以实现。“政治解放的限度一开始就表现在:即使人还没有真正摆脱某种限制,国家也可以摆脱这种限制,即使人还不是自由人,国家也可以成为自由国家。”[8]政治解放对人自身意义重大,但是从本质上说政治解放并不意味着消灭私有制,人的真正解放是建立在公平正义、自由民主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之上的,表现为对人的本质的占有。人在实践活动中实现自身的需要并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人的本质在这种实践中得到确证。也就是说,人在追求制度正义的同时也将正义的价值目标转化成社会实践中的行为准则。制度正义能规范人的言行,影响人的价值追求。制度正义的社会是符合人性的,是一个自由的社会、平等的社会,人们在这样的社会里自由自觉地劳动,按需分配。只有在这样的社会里,才能真正实现共同富裕。马克思所追求的制度正义是个体与整体的统一,是人类生活和社会实践的统一。马克思所追求的人类解放既是寻求一种人类生活的全新的组织模式,也是在寻求一种人类自由的理论道路与实践道路。人作为发展的主体,在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自由自觉地劳动,人人机会平等,收入分配平等,每一个人都能满足自身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要。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价值正义的旨归  人的真正解放是现实历史条件下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马克思始终关注人的发展、人的生存状况、人的生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马克思关于人的观点不是从抽象的人出发,而是从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出发、从人类自身的真正解放出发、从历史本身出发、从生活实践出发来追求人的本质的占有。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由于在无产阶级身上人失去了自己,同时他又不仅在理论上意识到了这种损失,而且还直接由于不可避免的、无法掩饰的、绝对不可抗拒的贫困——必然性的实际表现——的逼迫,不得不愤怒地反对这种违反人性的现象,由于这一切,所以无产阶级能够而且必须自己解放自己”[9]。人人都渴望自由,无产阶级同样渴望自由,为了完成这个目标,无产阶级要实现全面自由发展,要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统一。对于人类解放,馬克思指出分工的重要作用,若分工不是自觉自愿的,便会导致异化,因此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当然,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不是某一个国家的人的解放,而是全人类的解放。在实现全人类解放的道路上,要摆脱地区间、民族间的差异,将人类的活动融入人类发展进程之中。马克思追求的解放是人类生存之正义,是人类价值的真正实现,这就需要无产阶级要掌握理论,要完成理论自觉,要在实践中去实现理论目标。无产阶级既是受剥削受压迫的群体,又是人类解放的动力之源,只有无产阶级有了这种自觉的意识,才能打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夯实基础。

三、馬克思正义观视域下推进共同富裕的路径

立足生产正义  首先,要把握生产逻辑。一方面,发展生产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绿色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稳步有序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发展集体经济,保证财富共享、资源共享。其次,保证生产平衡。要促进城乡区域间的均衡发展,通过合作机制、帮扶机制、转移支付制度等缩小城乡差距、地区间差异;要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在发展虚拟经济的同时帮扶实体经济;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大力扶持中小微企业,促进企业间的协调发展;要调整分配格局,取缔非法收入,提高社会生产效率,保证生产要素在时空上的均衡配比,切实增加人民满意度和幸福感。

坚持分配正义  富裕与人的需要密切相关,由人的需求和满足所规定。人是现实的活生生的人,是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三者的统一,人的需求有一个不断发展和提升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共同富裕就是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共同满足。实现共同富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需要进行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这三种分配会有交叉,会有冲突,只有处理好三种分配之间的关系,使其相互补充,有机协调,才能保证社会公平正义。对于初次分配,要细化分配制度,切实保证劳动报酬合理化;要完善就业政策,创造劳动就业机会;要完善社会财富的平均分配、优化分配格局,切实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减少收入差距。对于再分配,要通过政策调解,着力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缩小城乡差距,营造公平正义的环境。对于第三次分配,要弘扬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鼓励高收入群体自愿自发地通过捐赠、慈善、志愿等形式为低收入群体提供帮助。

体现制度正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10]中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也是中国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必然过程,是守正创新的过程。体现制度正义,推进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是与时俱进深入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解的结果。新时代,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以制度正义为基础追求共同富裕既是目标又是引领。制度正义不仅从战略层面提出了构建公平正义的任务要求,而且更广泛地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解决社会存在的主要矛盾,有利于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发展阶段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既是目标又是方向,这也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的一个任务。要健全财富和权利分配机制并优化相关配套制度,使制度更好服务于共同富裕这个目标;要充分发挥正义的导向作用,加强对财富分配的调控,积极发挥制度的干预作用,彰显制度的正义价值。

实现价值正义  就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而言,实现共同富裕不是结果,而是前提。共同富裕的实现能够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和精神动力,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能够帮助人展现并不断提升其创新力、创造力以及对生产力发展的贡献度。因此,实现共同富裕,首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发挥人民的创造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健全完善教育体系,发展多元化的职业教育,满足人民的个性化需求,促进劳动者的全面发展;要提高人民的受教育水平,提升劳动技能,增强人力资本。其次要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重需要。要加强价值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人心,培养好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产业,满足城乡人民的不同需求,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人民精神生活的满足;要强化宣传,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唯一指导地位,敢于同错误思潮进行斗争,敢于同落后思想进行斗争,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要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动社会全面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创新社会治理模式,让广大人民在参与社会治理过程中提升自治能力和水平;要加快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着力建设美丽中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4][5]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2,23,22.

[2]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95.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6]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0(02).

[7]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95.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72.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45.

[10]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J].求是,2019(7):4-12.

(责任编辑:刘亚峰)

Abstract:Achieving common prosperity is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ractice of Marx's concept of justice.Studying how to promote common prosper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s concept of justice has far-reaching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which is conducive to enriching and developing Marx's theory of justice,highlighting the superiority of the socialist system,realizing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and realizing the free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In the new era, we should promote common prosperity in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common prosperity in the new stage of development. Promote common prosperity on the path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Marx's concept of justice;common prosperity;the free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person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正义分配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从出文看《毛诗正义》单疏本到十行本的演变
应答器THR和TFFR分配及SIL等级探讨
遗产的分配
一种分配十分不均的财富
绩效考核分配的实践与思考
有了正义就要喊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