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民族教育的遥感概论双语教学探讨研究

2023-08-27苏德苏日古格阿如旱苏茹嘎

大学教育 2023年10期
关键词:民族教育双语教学

苏德苏日古格 阿如旱 苏茹嘎

[摘 要]蒙古族大学生作为少数民族群体,其学习方式与汉族大学生存在着差异,其如何更好地学习、成长、成才是目前所面临的一个问题。 基于民族教育的遥感概论双语教学方法与实践是立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背景下,探索如何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新课题。旨在从民族教育的角度出发,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养,亦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会贯通,致力于培养能够推动内蒙古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民族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遥感概论;双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3)10-0064-04

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民族省份,长期以来就高度重视民族教育。而近年来具备专业技术能力并能够实现双语教学的教师资源有限,较难实现双语沟通成为限制少数民族人才发展的主要因素。基于民族教育的遥感概论课程的双语教学方法与实践旨在积极响应我国近年来的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同时,为从小接受蒙古语授课生提供了一定的教育资源,解决了因语言问题造成学生们对相关理念、专业概念以及操作步骤的理解不全面的问题,亦帮助蒙古族学生提高了学习热情与效率,有利于培养蒙古族土地资源管理人才,提升民族教育科研水平,为全面推进民族教育的发展助力。

一、关于开展遥感概论课程双语教学的研究背景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教育放在战略位置[1]。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2]。少数民族教育是国家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可推动教育工作的繁荣发展,也可以增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民族高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力军,内蒙古农业大学依据生源个体情况的不同,秉承着高质量高效率地开展本科教学的初衷,以及“为党育人、为国育人”的原则,依据生源个体情况的不同在多个专业开设蒙班并采用双语授课模式。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开门办学和立德树人的中心环节,源源不断地为国家培养和输送民族人才。

(二)“人进沙退”治学理念

生态的发展离不开土地,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隶属于沙漠治理学院。多年来,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秉承着“人进沙退”的治学理念,向建立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目标不懈努力,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立足于祖国北疆大地,建设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的人才。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地籍研究、国土利用详查、土地利用变更等方面。遥感概论作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遥感的基本概念、原理以及3S集成技术的实际应用,在专业技术工作中达到创新与运用。学好该门课程是学生进行科学研究、走向工作岗位,进而为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作用的基础。

二、蒙语授课班遥感概论课程现行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知识较为艰深,基础知识掌握不够

随着民族教育的进一步推进,蒙古族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他相较于汉语授课学生,蒙语授课学生理论学习能力较弱。如,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该类生源在接受本科教育前,多为蒙古语授课,且长期受其语言环境、教育背景、思想观念、生活习惯等影响,其日常用语多为蒙古语,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熟悉程度需要进一步加强,针对这类学生,采用常态化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可能会造成知识接收不全面、理解偏差等问题,而这种问题造成的影响会在上机操作后表现得更为明显。最终导致未理解所学理论而不能充分利用所学课程的基础知识等。

(二)教学内容相对枯燥,教学方法相对单一

目前部分教师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讲授,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同时,很多蒙古族大学生在课堂上习惯于老师讲,上课积极性不高,缺少学习主动性。此外,遥感原理涉及航空航天、地球地理、地图学、应用统计学、景观生态学等诸多领域,内容体系庞杂,要想真正地掌握,必须深入学习了解。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听讲不认真,课后也不会主动去阅读与温习,随着课程不断深入,容易对自己的学习失去信心。对于期末考试,有些学生仍然沿用了高中应试教育的学习方式,一味死记硬背,未能真正地了解和掌握其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可见,要提高大学课程教学效果与质量,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具有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能否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三)理论与实践结合少,难于解决实际问题

蒙古族大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还存在轻实践的问题,对于实际应用较强的遥感概论课程,多数学生课下不进行软件的操作训练。部分学生以功利性考试为目的,对课程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缺乏严谨的态度,导致对该课程无法进行有效学习。目前很多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仅仅是为了毕业后找工作,并非在實践中检验自己所学,这样就很难达到学以致用、应用自如的目的。如果不能很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自身成长发展和生活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实际问题,那么就失去了大学学习最根本的初衷。

民族教育反映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团结进步。但目前蒙古族大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存在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其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这种情况下,就凸显了双语教学模式的优势。本文以蒙古族大学生的特点为出发点,开展遥感概论双语教学建设的探索。

三、基于民族教育的遥感概论双语教学方法与实践路径

(一)创新教学内容体系,编排设计实验指导

按照课程的进度,保证教学内容及时更新。合理地安排理论教学、小组讨论、课堂测试和实验时间的比例。遥感概论课程基础内容包括电磁辐射与地球物光谱特性、遥感成像原理与感图像特征、遥感图像处理、遥感数字图像与解译、土地资源调查以及遥感应用等[3]。随着遥感技术的迅速发展,虽基本原理和主体结构未大幅改变,但新的传感台和传感器不断地涌现,导致处理技术不断更新,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展。将这些新的知识及时地融入课堂,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使他们的知识结构得到优化。

为夯实基础,解决学生实际操作不明确的问题,专任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结合学生课上掌握情况,课下了解情况后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设计遥感概论实验指导。以传统实验为主、综合利用创新设计实践为辅,共包含8类共16个实验项目,每个实验均提供详细的教学演示和步骤说明,简便易学。通过具体的操作,旨在帮助学生了解遥感技术,并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与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最终达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目的。

(二)探究模式统领全局,融合新旧教学方法

以往的教学实践证明,灌输式、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并未取得理想效果。因此,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变固有的授课模式是当务之急。例如,采用线上和线下的混合教学策略,利用钉钉小组,设定诸如“太阳辐射及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影响是什么”等限时答题,在课前根据教学要点引导学生大胆提问,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在延伸阅读部分,让学生自行了解学科领域前沿;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提出容易混淆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将新知识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提高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从而缩短科研成果和教学内容的差距。最后,教师对重点和难点问题逐一梳理,逐层去伪,完成知识点的归纳和讲解。

在理论教学上,教师应综合运用现代多种教育技术,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的技术手段紧密结合,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如雨课堂、微课、慕课视频等。突破传统教学中过分依赖教科书的教学模式,把各种教学手段有机地联系起来,逐渐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适时运用多媒体设备,通过动画、视频等,将抽象而又复杂的理论内容生动、直观地展现出来。例如,在讲解遥感影像时,可以用 Flash动画来展示传感器探测过程;在对遥感卫星进行解说的时,用视频形式来展示卫星的发射,在增加课堂趣味性的同时又能深入浅出地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遥感图像的基本原理,从而提高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三)结合民族特色,融入思政元素

双语授课教师的思政教育应根据广大蒙古族大学生自身的思维特征,结合国家的民族教育方针和高校的政治思想工作指导进行开展。在强化显性教育的同时,注重隐性教育。结合专业的特点,对遥感概论课程进行深入挖掘,将思政要素与教学相融合。例如,向学生介绍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以及我国遥感技术的尖端科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鼓励有学习能力的同学继续学习深造,为毕业生介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并结合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政策,向广大学子传达院系“人进沙退”的治学理念,鼓励青年大学生为建设北疆亮丽风景线出力。

在遥感概论课程授课过程中,由蒙汉兼通教师采用双语教学模式,减轻因语言能力不足而导致的学习困难,并增加了课堂上的互动率,保证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兼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蒙古语的过程是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过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同学们的认同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体现。此外,加强蒙古族学生干部培养与管理,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带动广大学生共同进步。在教学之余有针对性地开展具有民族特点的文娱活动和民族团结活动,鼓励蒙古族学生充分发挥民族才艺与特长,提高其人际交往、组织协调能力,并增强各族学生团结凝聚力,共促校园和谐。

(四)加强实践环节教学,课内与课外紧密联系

遥感概论作为一门专业性要求较高的基础课,需对其进行细化,除课堂教学外,还可以布置课后作业、实验报告、小组任务、开展综合实习等。布置实验报告与课后作业,以加深学生对实验的理解。课上为学生预留汇报时间,借此方式提供师生间、生生间相互交流讨论的机会,锻炼蒙授学生的国家通用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团队合作意识,亦可侧面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根据反馈情况系统化地剖析,对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调整,不断优化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章节结束后引导学生总结并梳理出思维导图。学院、教研室等部门支持并组织学生开展专业相关的综合实习,为学生分配专业的指导教师,在进行实地调查后,对遥感影像进行解译,结合学科建设的多个相关课程,进行评价与制图,最终做出报告。此外,要加强蒙古族学生的毕业论文的监督管理,提高他们的归纳、总结、论文撰写等方面的技能。

课外活动是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形成的一种重要途径。在课堂以外,开设专业比赛培训讲座,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引导参与科技竞赛活动深入技术训练。如,“挑战杯”“互联网+”等比赛,使学生通过接触最新的学科航向,拓宽视野和思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形成学术氛围,向多方位、规范化方面拓展。

(五)完善期末考试方式,建立多元化考评体系

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基础上,课程考核必须突破以往单一的考试方式,建立一套由过程考核和最终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遥感概论课程考核方式包括笔试以及上机测试。考试试卷内容,主要包括遥感软件和图像处理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题目的理解能力以及答题规范要求等。在考前预留时间让学生进行上机操作测试和软件应用训练等操作练习。最终上机测试,完成相应的考试任务,考查学生对遥感数据获取与处理方面理解和运用能力。根据专业特点、教学目标、学生水平以及理解程度等多角度了解學生的实际掌握情况,为教学计划的进一步实施提供依据。

在多元评价模式下,学生的平时成绩、课堂出勤与表现、小组讨论成绩、报告质量、期末成绩等指标都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可适当降低期末考试所占的比重,增加实验和课外作业所占的比重。并且在闭卷考试中,注重对应用综述、问题解决类等综合知识的考查。将平时成绩贯穿于整个教学流程,设定不同的权重后,再由教务管理平台进行输出。

四、阶段性成果

(一)加强蒙语授课师资队伍建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职责,除了传道授业,更重要的是形成良性的师生关系。本项目的主要成员均为蒙汉兼通的高学历教师。学历上,教师均为硕士及博士;年龄结构上,包括“70后”“80后”“90后”三个不同年龄段;职称结构上,有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以及对学生心理状态和习惯特征比较了解的青年教师与教学秘书。在教学分工方面,分别从课程教学的实际参与实施、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与互动等方面明确开展。此外,我院教师通过加强与相关院校的教学科研合作、赴海外交流学习等方式,与时俱进,发展新的教学理念。整体而言,沙漠治理学院双语教学教师团队的学历、年龄、职称结构等方面都具备较高的素质与水平。

(二)逐步完善教学体系

本项目的主要负责人自2016年起致力于开展基于民族教育的遥感概论课程双语教学方法与实践,至今已有7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学体系。在课程结构、学时分配等方面,最大限度地适配了当下土地资源管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就业环境。有效规避了学生动手实操能力薄弱、专业知识理解浅薄、课堂内容消化困难等问题。对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蒙班而言,采用双语教学模式更能使得学生将专业知识和软件操作融会贯通。从长远考虑,为蒙古族学生,尤其是从小接受蒙语学习的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了求职就业所需的专业基础。更重要的是,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蒙汉兼通复合应用型人才[4]。

(三)发挥思想引领作用

想要探索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仅要重视专业素养,思政教育也要同向同行。本项目以此为出发点,结合学院学生的现状,从民族教育的角度出发,教师发挥思想引领作用,为学生的成长、就业指明方向。一方面,加强各班各民族间的团结,推动校园民族团结建设。另一方面,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5],以自身的专业素养为内蒙古的生态文明与亮丽北疆建设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五、结语

党的十九大提出“鑄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将其写入党章。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高度凝练了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和主线任务。作为民族地区的高等学府,民族院校更要把民族教育工作摆在首位。基于民族教育的遥感概论课程的蒙语教学方法与实践是在双语教育的基础上展开的,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现充分利用学科的优势,采用双语教学创新教学模式,已建立起一套规范化、常态化的教学体系。立足于民族教育的发展,力求探索出培养专业素质与思想政治站位较高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此提升民族教育科研水平,进而缓解少数民族地区专业技术人员断层问题,全面推进民族教育科学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陈冬,张庆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在福州的孕育与实践探索[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9-16.

[2]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 人民日报,2022-10-26(1).

[3] 苏立红.中国航空遥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1):6.

[4] 兵团日报评论员. 培养爱国爱疆、担当奉献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 兵团日报(汉),2018-11-09(1).

[5] 梁加诚.民族地区高校美术教育课程思政策略研究[J].中国民族教育,2021(Z1):75-76.

[责任编辑:雷 艳]

猜你喜欢

民族教育双语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
发展民族教育现状及解决新措施
基于文化共生视域的民族教育发展路径
湖南省高校舞蹈啦啦操课堂开设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初探
双语教学质量评价与管理研究
面向不同对象的双语教学探索
Seminar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中的实践
新中国民族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