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障碍类项群核心竞技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2023-08-27许文保
[摘 要]在军事体育训练中,超越障碍类项群主要包括400米障碍、携枪通过100米障碍、反向通过100米障碍等内容,对战时快速通过各类障碍物和提高战斗技能、战场适应、战斗精神、战斗体能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基于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政策指引和项群训练理论相关知识,深刻剖析了超越障碍类项群的本质属性与基本特点,详细分析了超越障碍类项群的主要核心竞技能力,并有针对性地指出了超越障碍类项群核心竞技能力的提升策略,旨在为从事教学训练一线的教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进一步提升教学训练质量。
[关键词]超越障碍;项群;核心竞技能力;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3)10-0058-03
一、超越障碍类项群本质属性及其特点
超越障碍类项群是指徒手、携枪、实装通过各类天然或人工障碍的军事体育训练项目群,在空军院校地面人员科目设置中,包括400米障碍、携枪通过100米障碍、反向通过100米障碍等内容。以400米障碍为例,400米障碍是为适应战时可能遇到类似的天然屏障,在军事体育训练中专门模拟制作的一套由不同规格障碍组成的障碍群,以培养锻炼学员快速通过各种障碍的技能和技巧[1]。按照项目所需运动素质类型划分,400米障碍可分为跨越类、钻爬类、蹬越类和攀越类等4种类型。按照项群训练理论中的以主导性竞技能力因素分类,超越障碍类属于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2],呈现出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一是危险系数高、安全压力大。从运动损伤的发生概率来看,超越障碍类项群往往是其他项目的几倍或十几倍;从人体损伤的发生部位来看,肩、膝、踝、腰是易出现运动性损伤的主要部位;从运动损伤的产生根源来看,准备活动不充分、技术动作不熟练、保护帮助不及时、安全意识不牢固等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从运动损伤的伤害程度来看,拉伤、扭伤、磕伤最为普遍,时常有骨折、脱臼、骨裂等重大伤病的发生。
二是动作模式多、素质要求高。动作模式是人体為适应内外部刺激,多系统互相配合执行动作程序的过程,其内在本质是神经痕迹,形成机制是协调模式,外在表现是单个或多重单个动作[3]。基本功能动作模式主要包括下蹲、俯身、转体、弓箭步、步态、滚、爬、投、推、拉[4],而超越障碍类项群动作模式囊括了多个动作模式,发展了奔跑、跨越、跳下、绕行、吊越、平衡、支撑、攀爬和钻爬等基本军事技能。
三是实战意义大、创新空间大。超越障碍类项群中的天然或人工障碍物,都是根据战时可能出现的障碍物来设置的,以提高学员快速通过屏障的能力,提升学员的军事基础素质。学员不仅需要具备过硬的单兵作战能力,还需要具备过硬的班组协同作战能力;不仅需要掌握好指定的技术,还需根据战争状况和自身实际,有选择、有目的地进行创新。为战而教、为战而训、为战而研、为战而创,这是新时代军队院校落实实战化教育训练的基本要求。
二、超越障碍类项群核心竞技能力分析
基于竞技能力构成要素的“五分法”,超越障碍类项群的竞技能力构成要素包括体能、技能、心理能力和智能4个方面,其中体能、技能、心理能力在超越障碍类项群训练中处于相对重要的地位,是提高训练水平的关键因素。
(一)体能
体能包含以下3个核心素质:一是速度耐力素质。从项群训练理论上讲,超越障碍类项群应属于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单从体能方面来讲,速度素质是决定超越障碍类项群训练成效的核心因素;从能量供应上来看,超越障碍类项群以糖酵解供能为主,无氧耐力是训练的重要内容。二是力量素质。力量是超越障碍类项群的基础训练内容,尤其是下肢力量和腰腹力量,具备良好的力量素质是保证训练安全的前提。在超越障碍类项群训练过程中,如400米障碍中的云梯、跨越三步桩或五步桩、跳上高板、攀越高墙等技术动作,都要求学员必须具有良好的力量素质,同时力量素质的提高也为训练的安全打下良好的基础。三是协调性素质。在实际的训练中,确保协调性,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技术的正确性、动作的规范性和力量的有效性。
(二)技能
以400米障碍为例,全程共有8组障碍物,需要学员使用15种不同技术动作穿越障碍物,且有些技术动作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和难度,而技能的掌握情况直接影响400米障碍训练质量。因此,掌握好穿越障碍物的技术动作是提高400米障碍训练效果的重要前提,携枪通过100米障碍、反向100米障碍亦是如此。
(三)心理能力
超越障碍类项群不仅对人体的各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而且对人体心理素质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事实证明,超越障碍类项群是军事体育项目中最难、最危险的项目群之一,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障碍物较多、技术动作差异性较大;二是运动损伤概率较高,极易造成心理阴影;三是在通过某一障碍物时,一旦出现卡壳、失误等现象,随后的训练节奏容易被打乱。因而,部分学员在进行超越障碍类项群相关科目训练时,会存在恐惧和胆怯的心理。
三、超越障碍类项群核心竞技能力提升策略
(一)着重优先发展专项素质
超越障碍类项群专项素质包括速度耐力、下肢爆发力、相对力量、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等。在超越障碍类项群训练整个过程中,其供能主要以糖酵解供能系统为主,因此,要多安排以发展糖酵解供能系统为主要内容的针对性训练,如400米、600米、800米间隙跑和不同短距离的变速跑等。由于超越障碍类项群的动作模式类型较多,必须结合障碍动作类型开展兼顾多种运动素质的组合训练,且在训练的前半时期将其作为重点内容。没有过硬的身体素质,不仅极易出现运动损伤,产生心理阴影,还会导致技术动作不够规范。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学员动作变形现象的出现,其根本原因是学员身体素质没有达到应有的训练水平。
(二)加强技术动作规范性、合理性和科学性
超越障碍类项群中每个技术动作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训练成效,掌握好每个技术动作不仅是确保训练技术规范的需要,更是保证训练安全底线的需要。在训练时间分配上,应在专项体能强化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技术动作学习与训练的时间比重,施训者应根据受训者情况进行及时的动态调整。同时,技术动作的学习与训练应注重技术动作的项群归类,正如前面所阐述的400米障碍技术可分为跨越类、钻爬类、蹬越类和攀越类4种类型,其目的是尽可能地为技能学习的正迁移创造有利条件,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训练效果。
(三)重视非核心身体素质协同发展
当超越障碍类项群训练成绩提高到一定程度后,训练成绩的提高并不会随着核心竞技能力的显著提高而明显提高。根据竞技能力结构理论的“木桶理论”或“短板效应”,在教学训练达到一定阶段后,非核心身体素质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非核心身体素质的强化应贯穿教学训练整个阶段,这样才能显著提升超越障碍类项群的训练质量。在超越障碍类项群中,非核心身体素质包括身体的协调性、灵敏性、柔韧性、应变能力,以及对超越障碍类项群的认知水平等,需重点提高学员协调性、灵敏性、应变能力和超越障碍类项群的认知水平。
(四)有效兼顾训练计划与安全防范
训练计划的制订与调整,应遵循人体身心发展规律、技能形成与发展规律等,确保训练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系统性,并注意训练内容的有效衔接。在超越障碍类项群训练中,训练强度过大、训练安排不合理、安全教育不到位等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在现实教学与训练过程中,如果学员在某一次穿越障碍物训练时受伤严重,待康复后再次进行训练时,就会存在动作不流畅、技术变形等现象,而且有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因此,教员一定要根据学员的情况适时调整训练计划,做好安全防范。
(五)加强技术创新与应用
技术创新是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对动作的形式、结构、功能、运用等进行改变的创造性活动。根据运动训练学理论,运动技术的发展有两种形式:一是渐进式发展,即对原有技术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提高;二是飞跃式发展,即发展新技术[5]。技术创新就属于飞跃式发展[6]。在军事体育训练领域,虽然都有规定的教材,但随着战争形态的不断变化、高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教学训练应跟随技术创新发展步伐。以400米障碍中的通过反向水平梯为例,在《军事体育训练教程(上)》中,明确穿越障碍的方法为正面抓握杠通过。在教学训练实践中,这种通过方法要借助向前冲力和身体左右协调晃动,且要求学员需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一旦破坏其平衡,则极易失败。基于人体运动力学原理和通过规则,空军工程大学创新了一个稳定通过方法,即“钟摆式”吊越水平梯,并在近几年的教学与训练中大力推广和应用该技术动作,深得部队和军队院校认可。
(六)重视开展抗眩晕能力训练
随着周边环境日趋复杂,抗眩晕能力训练逐渐被重视。按照体能服务于战斗力的原则,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引入“滚动轮”“浪桥”“旋梯”等特殊器械,使学员像飞行员一样开展抗眩晕训练[7],也可以让学员利用单双杠、垫子、墙等,进行旋转、倒立、侧翻等动作训练,进而增强前庭平衡能力。若有学员在日常生活中容易产生眩晕,则更要重视,一般可采取食物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提高其抗眩晕能力。食物治疗是指在日常饮食上,应适当多吃富含维生素B、蛋白质、铁元素的食物,如肉类、蛋类、菠菜、牛奶等,保证机体营养充分,缓解大脑供血负担,进而辅助提高抗眩晕能力。物理治疗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多用手指或梳子进行梳头,有效按摩头皮,促使血液流通,辅助缓解眩晕感觉,或在医生的指导下,来回转头看同一物体,加强前庭神经训练,使大脑适应此种状态,从而提高抗眩晕能力。药物治疗是指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服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
(七)着重采用核心力量训练方法进行训练
核心力量训练方法是现阶段被普遍认可、较为先进的训练方法之一,最早应用于医疗康复领域,现已被广泛应用于竞技体育的各个项目中,在强化神经系统对肌肉的准确控制、加强外表大肌肉群与深层小肌肉群协同作用、提升能量传递有效性、预防机体运动损伤、稳定机体重心控制等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这也是着重采用该方法进行超越障碍类项群训练的重要原因。
四、结语
超越障碍类项群所涵盖的训练科目,是新版《军事体育训练大纲》的重难点内容,也是集危险性、技术性、实战性等为一体的军事体育训练项目群。因此,应依据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和项群训练理论,瞄准新时代新型军事人才培养标准和未来作战任务需要,继续加强超越障碍类项群在技术创造性、理论交叉性、模式创新性、科技应用性等方面的推进力度,助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军事体育》(下册)[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21.
[2] 许文保.项群训练理论视角下的军事体育训练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2,12(10):42-46.
[3] 崔运坤,贾燕,马琳,等.动作模式释义:定义、机制、分类、训练[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7,36(2):98-106.
[4] 刘烨.基于功能诉求的人体核心稳定性多维测试设计[D].天津:天津体育学院,2022.
[5] 杨俊毅,吴松.内容、原则与方法:竞技武术套路技术创新的研究[J].中华武术(研究),2013,2(5):15-22.
[6]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
[7] 强军须强体 强体为打赢[N].解放军报,2021-09-08(9).
[責任编辑:苏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