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推进策略

2023-08-27福建省泉州台商投资区第一民族幼儿园刘雅芬

家长 2023年16期
关键词:知识性趣味性幼儿园

□福建省泉州台商投资区第一民族幼儿园 刘雅芬

幼儿时期是提升创造力的重要阶段。由于这一阶段的幼儿对周围事物缺乏了解,因而需要接受幼儿园系统的教育。幼儿园需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制定适合幼儿成长的课程。幼儿在成长中天生喜欢游戏,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幼儿园应大力推进幼儿园课程的游戏化,将游戏渗透到每日活动中,增强课程的知识性与趣味性,让幼儿在幼儿园课程中产生良好的游戏体验,让幼儿感受到快乐。为了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学习潜能、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幼儿园应认识到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重要意义,并将游戏手段潜移默化地融入幼儿课程。本文分析目前游戏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最新的幼儿园课程教育改革目标,针对该如何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进行深入探讨,以更加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式,让幼儿能够在更加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有所收获,促进幼儿各项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一、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重要性

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进程离不开《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文简称《指南》)的指导。在推进游戏化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游戏课程主要有以下作用。

首先,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有利于使幼儿活泼好动、喜爱游戏的天性得到释放,增强幼儿对学习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幼儿本身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并且天生喜欢做游戏。逐步推进课程的游戏化进程可以最大限度地改变课程内容本身的枯燥乏味感,使幼儿对课程更加感兴趣并积极参与到课程中,符合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进一步激发幼儿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其次,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可以不断提升幼儿的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相对于那些知识性内容比较强的传统课程,幼儿更加喜爱趣味性比较强的游戏课程,对游戏课程内容的接受度也会更高一些。另外,教师还可以在游戏活动中渗透一些知识性的内容,通过寓教于乐的活动方式加深幼儿对知识内容的深刻理解,发掘幼儿的学习潜能,使幼儿的实践能力与想象创造能力在游戏中获得提升,为幼儿能够在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夯实基础。

最后,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可以使幼儿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实现游戏化教育活动对幼儿进步成长的效用。加快课程的游戏化进程,加强幼儿教育与游戏的紧密联系,充分发挥幼儿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幼儿能够更加主动并且自觉地参与活动,进而提升幼儿在语言、科学、社会、体育等游戏活动中的实践能力。所以,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对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贴合《指南》中对培育幼儿的要求和基本目标。

二、在课程游戏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游戏活动中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内容结合不足

幼儿园课程在不断朝着游戏化方向推进,但是在游戏化课程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如游戏当中以教师为主体,幼儿的主体作用难以发挥,游戏活动的知识性和趣味性结合不足,忽略了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游戏只是一种有效的活动方式,幼儿园课程目标是要让幼儿掌握更多的知识内容。将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要进一步增强课程的趣味性,降低课程内容本身的枯燥乏味性,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认知,提升学习能力,让幼儿在游戏中增长学识与获得全面发展。

现阶段游戏课程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趣味性,但游戏中的知识性内容仍然不足。教师在组织游戏化教学活动时,没有充分考虑幼儿的实际生活与真正需要,游戏设计没有结合幼儿的兴趣点与身心发展规律,使幼儿难以全身心地投入游戏。虽然有的游戏对于幼儿来说有一定的趣味性,能积极参与到游戏中,但这种只有一定的趣味性而缺乏知识性的游戏对幼儿的教育意义还有待提高,因为幼儿只在游戏中获得一定的娱乐,却收获不到更多的知识,不利于幼儿的成长与进步,也不能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与满足感。

(二)游戏活动与教育目标的关系不强

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当中,有些教师不能处理好游戏活动与教育目标的关系,不能将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与游戏课程联系起来,对游戏在课程当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使幼儿在游戏中难以提升实践操作能力,教育活动开展的初衷难以实现。

在推进游戏化课程的实践过程中,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影响下,有些教师认为进行游戏教育活动应该是幼儿视角的自主游戏,在游戏中给予幼儿充足的自主性发挥空间,甚至有时是“放养”状态,自身失去了主导与控制作用,导致幼儿在游戏当中过于自主和松散,不能在游戏中获得相应的知识与能力。若不能够处理好教育目标与游戏活动之间的关系,教师将不能完成促进幼儿成长的教学目标,对游戏教育活动缺乏一定的针对性,不利于对幼儿能力的培养,使幼儿园课程的游戏化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三)难以高效运用游戏方式开展活动

在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进程中,幼儿教师难以高效利用游戏的方式开展每日活动。在开展游戏活动时一般会出现两种比较极端的方式,一是“因噎废食”。教师在组织游戏时,对幼儿的某些游戏行为有较强的控制,如过于注重幼儿的人身安全,为避免幼儿受到身体损害,教师对幼儿游戏的场景、规则以及游戏过程的设计等环节进行完全主导,使幼儿在游戏过程当中进行自主探究的机会少,也因教师对幼儿参与游戏行为的过度干预,使幼儿难以在游戏中进行自主探究与发现,游戏活动参与体验、参与心情和收获等难以得到保障;二是“放任自由”。教师在游戏过程中放任幼儿进行自主游戏,认为自己不应该介入游戏中,不对幼儿进行指导,只做幼儿游戏的旁观者。这样就使教师失去了对幼儿的教育职责。其实,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并非完全的放任幼儿进行自主游戏,依然需要教师的指导与教育,让幼儿通过游戏的形式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在推进幼儿园课程的游戏化进程当中,教师应设计好活动开展方案,利用科学适宜的形式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以符合社会发展对幼儿提出的要求,满足幼儿的成长需要。

三、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有效措施

(一)将幼儿作为游戏主体,增强游戏的知识性与趣味性

在推进幼儿园课程的游戏化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幼儿作为游戏活动的主体,给予幼儿自主参与游戏的机会。坚持将幼儿作为游戏的主体,根据课程的需要和幼儿的实际发展能力进行游戏设计,让幼儿在游戏中能够进行自主操作,在游戏中体验到成就感与满足感。教师要尽最大可能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自主探究,使幼儿通过游戏的方式收获单纯课程学习不到的知识与内容,给予幼儿一定的自由,使幼儿的各项能力都能够获得全面发展。当然,游戏自由并非放任不管,因为幼儿有年龄比较小和活泼好动的特点,还需要对幼儿进行实时观察,对幼儿在游戏中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正确引导,促进游戏活动进行得更加顺利。此外,教师应该结合不同课程的特点,增强游戏中的知识性与趣味性,使教师的活动效果能够有所提升。

例如,在关于数字的游戏活动中,若只让幼儿在活动中进行反复地读或写,会让幼儿感到枯燥和乏味,难以让幼儿更好地进行数的学习。所以,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增强数字游戏活动的知识性与趣味性,使幼儿对本课程的学习更加充满热情,从而提升幼儿的认知学习效率。教师可以出示幼儿比较喜欢吃的水果卡片,让幼儿对卡片上的水果数量进行报数,通过击鼓传花的游戏方式随机选择一张水果卡片让幼儿进行传递。随着教师敲鼓,鼓声停止之时,手里持有卡片的幼儿快速说出卡片上水果的数量。若幼儿能够快速说出卡片上水果的数量则游戏继续,如不能够说出卡片上水果的数量或者报出的数量错误,则让该名幼儿表演才艺。活动气氛变得更加活跃、有激情,幼儿对数的认识更加深刻。

(二)对幼儿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对游戏课程的认知

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需要对幼儿教师进行更加专业化的培训,让全体幼儿教师对课程游戏化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在培训过程中逐渐增强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使幼儿教师在开展游戏化课程活动中遇到难题时,能够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解决。教师可以根据更加专业的指导和教育目标科学设计游戏活动,以更加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满足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要求。所以,对幼儿教师进行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培训非常重要。

在培训过程中,教师应该对游戏化课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理解游戏化应该在教育活动中如何进行,并以科学的教育观为指导,不断改进幼儿教育实践。游戏可以让幼儿与教师之间更好地进行沟通与互动,教师需要在游戏中尊重幼儿、指导幼儿,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和个人能力的提升,在游戏中促进幼儿与教师的共同进步,从而达到游戏活动的最佳教育效果。另外,教师还需要在培训过程中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管理观念,在进行游戏设计时科学、合理地安排游戏课程内容,在教学活动中穿插幼儿喜欢的趣味因素,注重培育幼儿的德智体美劳等各项能力,以游戏活动的科学实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改进游戏课程的教育评价方式,促进游戏活动顺利进行

为了不断推进幼儿园课程的游戏化,教师需要深刻认识到课程内容是进行教育的载体,而游戏是一种课程的组织形式。教师需要在课程组织中不断融入语言教育、健康教育、音乐教育,以及游戏教育等各方面内容。在学前教育中,完善幼儿园课程的游戏化体系对幼儿教师以及幼儿成长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可以在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教育目标,以科学的教育理念为准绳,更好地提升教师游戏课程设计能力。

在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进程中,为了实现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教师需要拓展游戏化课程教学思维,不断提升幼儿的智力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幼儿构建和谐、自由、快乐的游戏情境,使幼儿能够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并且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达到课程游戏化的良好教育效果,需要不断改进游戏化课程中的教育评价方式,响应国家号召推进学前教育改革的同时,不断优化幼儿园课程中的教育评价制度,使幼儿教育内容以游戏的方式渗透到不同的课程当中,让幼儿充分参与到游戏中。对此,幼儿园需要不断完善阶段性幼儿课程目标,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教育评价机制,让教师在教育评价中的作用更加突出,通过对课程游戏化进程进行全面的科学评价,使游戏在课程教学中的效果更佳,从而实现游戏激发幼儿各项能力的作用。

(四)提高游戏活动的实践操作性,提升幼儿的思维想象力

为了不断推进幼儿园课程的游戏化,教师需要不断提高游戏课程的实践操作性,使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不断提升。在课程中引入游戏活动,对幼儿来说更加容易接受这种生动活泼的课程组织形式,促使幼儿以更加自由、快乐的心态参与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各项特长。教师需要在幼儿遇到问题时进行积极引导,时刻谨记把幼儿当作游戏主体的目标,使幼儿能够掌控整个游戏过程,自身则发挥启发和引导作用,使幼儿在游戏实践中不断进步和成长。

教师若想将课程游戏化效果发挥得更好,就需要不断提高游戏活动的实践操作性,让幼儿的实践能力与想象能力在游戏中充分发挥,为幼儿构建熟悉的游戏情境,给予幼儿良好的游戏体验,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使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在游戏当中能够得到培养和提升。在创建课程游戏情境时,教师需要结合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游戏设计,可能部分游戏会超过幼儿的认知能力,但可以让幼儿认识一个全新的领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幼儿的认知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创建在百货市场买卖东西的游戏情境,让幼儿开启全新的游戏体验,在游戏活动中模拟生活情境,提高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让幼儿认识不同的物品,使幼儿的认知与思维能力有所提升。

四、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对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重要性的阐述和对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为了更好地推进课程游戏化进程,在开展游戏活动时,需要将幼儿作为游戏的主体,强化教师对游戏课程的认知,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改进游戏课程的教育评价,提高游戏活动的实践操作性能,让幼儿在游戏中以更加轻松愉快的状态有所收获,不断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与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知识性趣味性幼儿园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我爱幼儿园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论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知识性与素养性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
谜中谜
空中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