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高质量发展学前教育中稳固幼儿园安全工作

2023-08-27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三幼儿园李海燕

家长 2023年16期
关键词:高质量幼儿园家长

□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三幼儿园 李海燕

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意识到高质量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作为现代教育的起点,也作为教育的启蒙阶段,如何让幼儿形成基本的认知,让幼儿在安全、自由的环境中探索社会成为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教师以及管理者大多将目光放在重构教育理念上,并致力于让幼儿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主动的探索者。然而,幼儿本身比较脆弱,且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多数家长在发现孩子出现磕碰时往往会采取“哄”这一方法,让幼儿缺乏安全意识。因此,无论是管理者、教职员工还是家长都要重视安全工作,努力做到在高质量发展学前教育中稳固幼儿园安全工作。为了更好地兼顾高质量发展学前教育以及幼儿园安全工作这两部分的内容,本文从具体的幼儿管理出发,依托目前幼儿园管理的薄弱之处,致力于提高幼儿园安全工作水平并为现代教育事业整体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高质量发展学前教育的内涵

(一)高质量发展学前教育的背景阐述

高质量发展学前教育既符合时代诉求,又是幼儿教育新的历史机遇。2020 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针对教育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教育强国”的远景目标以及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战略任务。从上述的文件、纲要中不难发现,学前教育如何探寻发展方向、如何做到高质量发展、如何立足新发展阶段优化教育内容已成为教育者面临的新问题。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管理者、教职员工的作用,相关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意识到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起点,还要致力于构建“幼有善育”“幼有优育”的中国高质量学前教育整体解决方案。

目前学前教育正面临新的发展形势,因此,如何把握这一新的历史机遇则显得至关重要。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一级巡视员姜瑾曾认为,目前学前教育的主要发展目标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补齐资源短板,二是完善经费投入以及成本分担机制。与此同时,从教师队伍的管理来看,幼儿园除了要提高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专业素养,还要提高他们的科学保教能力。

(二)高质量发展学前教育的基本内容

高质量发展学前教育的主要目标由原来的教授知识逐渐转变为“形成应对世界发展的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均要围绕高质量发展前行。作为基础教育体系的启蒙部分,学前教育在新时期需要解决如下的三个问题。

一是幼儿园为何而存在?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幼儿不仅要依托专业知识、社会经验形成创新、沟通的能力,还要在科学、有序的引导中学会学习。一直以来,教师的角色比较单一,针对这一现象,教育工作者要重构教育理念并将自己定义为多元且专业的引导者。这样一来,幼儿既可以学习到诸多有用的常识,又能有效感知未来社会的发展态势。

二是幼儿需要哪些新的能力?目前学前教育被赋予了诸多新的内涵与要求。在此过程中,幼儿除了要拥有敏锐的感知力,积极地跨越时间、空间与自然界、人类社会建立联系,还要拥有早期认知能力、自我认知能力、社会情感能力以及避开危险的能力。

三是如何引导幼儿正确地认识、应对未来的挑战?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观察、分析社会,教师往往还要思考该怎样引导幼儿参与每日活动,如何在活动中正确认识活动的意义以应对未来的挑战?从实际的教育活动来看,教师旨在赋予学习环境新的教学隐喻。通过将教学内容以及相应的目标放在教学环境中为幼儿带来更好的参与体验。此外,未来的时代将会是智能技术的时代,因此,兼具创造力、沟通力的人才往往更具有吸引力。

二、高质量发展学前教育中的安全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计中的安全问题

随着学前教育的发展,幼儿和安全逐渐成为课程改革的主要依据和改革方向,为了给幼儿创造一种幸福、快乐、安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目前的幼儿园课程设计理念主要包含几个方面。一是引导幼儿尊重生命。作为幼儿园课程设计的首要原则,教师往往在课程内容中插入“爱护小动物”之类的内容;二是深入儿童内部,积极了解孩子在想什么;三是贴合实际生活。

从上述三个设计原则来看,大部分的课程内容旨在从生活现象以及自然世界出发积累幼儿的生活经验。这也决定了孩子眼中大多是真善美的世界而缺乏基本的危机意识。针对这一现象,教师需要结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能力插入适当的避险课程。这样一来,幼儿不仅能通过游戏、实践活动等形式了解生活中存在的诸多危险,还能凭借具体的游戏内容、活动主题知晓具体的应对之策。

(二)集体活动中的安全问题

1.幼儿缺乏危机意识。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家长往往对幼儿溺爱,当幼儿出现磕碰时,家长的第一反应往往不是告诉他们“什么不该碰”“什么可以碰”,而是采用“哄”的方法稳定幼儿的情绪。这样一来,幼儿不仅缺乏危机意识,还会在温室中缺失独立活动的能力。由于幼儿园讲求集体教育,讲求沟通与交流,如果幼儿过度注重自我可能会在日常的集体活动中出现危险。

2.管理人员缺乏经验。

从幼儿园的管理来看,部分幼儿园的管理人员为转岗教师,受专业素养的影响,他们往往缺乏对幼儿管理的相关经验,缺乏引导幼儿时必不可少的耐心。此外,部分幼儿园还会结合自身的需求招聘一些年龄较小的管理人员。虽然,年轻的管理人员饱含对职业的热情且精力充沛,但是当他们在面对一些突发情况或危险时经常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

3.家长的固有偏见。

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传统独生子女的家庭现象被打破,相当一部分家庭中出现二孩甚至三孩。然而,家长的关注力、精力有限,因此,每个孩子得到的关注度不一样。如果家长忽略了对安全意识的熏陶会降低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及面对危险时处理问题的能力。

4.教职员工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目前幼儿园教师的入职门槛较低,因此,一些缺乏专业素养的教职员工涌入幼儿园。此外,由于幼儿教师这一行业的流动性大且薪资待遇水平较低,所以,他们往往无法接受系统的培训且缺乏理论知识。在此过程中,幼儿受教师的影响经常忽略了安全问题。

(三)园区建设中的安全问题

以高质量为核心的学前教育作为新时期学前教育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主要强调了教学理念、师资建设等诸多软性内容,至于园区建设以及相应的安全工作则较少提及。在幼儿园的日常管理中,安保队伍的建设同样重要。通过日常巡视,安保队伍能够找到园区中的安全隐患,依托定期、及时地处理,幼儿可以在安全、自由的环境中展开活动探究。然而,从实际的安保人员招聘中,幼儿园的管理人员为了节约开支有时招聘一些年龄较大的人员,相比于专业、年轻的职业安保者,上述安保人员安全意识及应急处理能力还有待增强和提升。

三、高质量发展学前教育中加强安全工作的举措

(一)重构教育理念,重视安全工作

为了更好地处理幼儿园中的安全工作问题,教师以及园区的管理人员必须重构教育理念,重视安全工作。一直以来,教师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用来引导幼儿了解生活现象,积累生活经验,而安全意识作为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一环却经常被忽视。

教师可以深入挖掘生活现象,在园区内张贴相应的安全标识引导幼儿识别身边的危险,远离危险。同时,幼儿园还要定期邀请专业人员对园区内的电气线路、设备设施进行检测,设置防撞、防坠、防滑设施,使幼儿能够在健康、安全的环境中进行活动探究。考虑幼儿的实际特点与需求,幼儿园往往要对场地、器材和玩具进行更换,以确保安全隐患能够被发现和处理。此外,针对幼儿园入园离园期间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园区管理人员应加强相应的管理,即一边规范接送顺序,确保幼儿能在顺畅的道路中出入园区,一边创新接送规则,避免有人冒充家长将孩子带走。

(二)建立专业师资团队,提高安全工作质量

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教育理念对高质量发展学前教育中幼儿园安全工作有较大的影响。为了提高安全工作的质量,幼儿园要重视专业师资团队的建设。教师团队的建设主要包含两点,一是师德的提高。作为提高师资团队质量的核心与前提,师德的提高需要幼儿园建立统一且科学的培训体系,依托丰富的园所文化以及课程体系,将师德纳入基本的专业素养;二是定期开展培训。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管理人员需要联合相关部门举办讲座和培训,积累安全知识,使教师能够增强自己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并将具体的理解融入日常的课程设计以及活动落实,积极开展各项安全演练。

安全工作的优化与创新是一个长期且系统的过程。当出现安全问题后,教师除了要懂得如何进行应急处理,还要让幼儿知晓相应的处理方法。从实际的集体活动中不难发现,受年龄的影响,幼儿缺乏自我保护能力且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因此,教师应充分观察幼儿的行为习惯以及逻辑思维方式,凭借多元的小游戏以及实际生活现象,促使幼儿能够具备提出解决问题方案的能力。

(三)联合多个部门,安排演练活动

合理的安全演练活动不仅能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还能让他们在面对危险以及突发事件时能够科学、冷静地处理。随着学前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意识到安全对幼儿的重要性。为了提高园区的安全建设,管理人员可以根据《纲要》等政策要求,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主题演习活动。相比于传统意义上的理论学习,专业的工作人员既可以向幼儿科普更多、更专业的理论知识,又能及时发现园区内的隐患。此外,从安全事故的特点来看,除了其本身带来的诸多隐患,还容易引起次生危害,所以,教师需要借助多元的演练活动模拟真实的情境,使幼儿能够形成相应的应急预案。

安全工作的落实需要多个主体的共同合作,除了公安、文化、司法、卫生等部门工作人员的督导,幼儿园管理者的管理、教师的引导、家长的熏陶同样不可缺少。为了尽可能地避免不良因素对幼儿造成的威胁,各方人员都必须签订“安全责任书”,凭借具体的内容和条款,各主体既能了解工作的范围,又能增强自身的安全责任意识。

(四)贴合时代发展,创新教育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技术逐渐应用于各行各业,在此过程中,兼具创造意识、沟通意识的人才往往更具备竞争力。根据《面向新时代幼儿STEM 教育》这一主旨报告的内容不难发现,学前教育的教学模式更加多样且内容更加丰富,凭借STEM 教育,幼儿园往往能培养具有创造力、合作意识的儿童。

教师可以从生活、游戏、绘本等多个角度寻找切入点展开日常的活动引导,为安全工作的开展、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在新时期的学前教育中,教师往往扮演知识的反思者、研究者和创造者以及团队合作引导者等角色。为了更好地贴合上述发展趋势,教师应积极创新引导方式并依托多元的策略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凭借自己的经验和专业素养明确安全工作的内容、目标和注意事项。为了提高师幼互动效果,教师还要积极与幼儿进行沟通和交流,依托幼儿的自然兴趣点以及探索能力,拟定适切的探索内容和探索形式。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视频化、音频化、图片化的内容逐渐成为开展安全工作的重要渠道,教师需把握这一契机,为幼儿带来兼具视听体验的安全教育活动,促进高质量发展学前教育中幼儿园安全工作的开展。

(五)加强家园联系,提高工作质量

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主要集中于增强幼儿安全意识、提升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等方面。作为影响幼儿逻辑思维能力、认知情况以及行为习惯的重要主体,家长对安全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幼儿园应遵循家园共育、家园合力、家园配合等原则为幼儿提供相应的保障。比如,家长在送孩子去幼儿园之前可以先检查幼儿携带的物品,避免孩子带着尖锐物品、小珠子、纽扣等对其他小朋友以及对自己造成安全隐患的物品。与此同时,在穿衣方面,家长可以尽量让幼儿穿着合适的衣物,这样一来,孩子就不会因拘谨的衣物影响行动而发生安全事故,比如衣服不带抽绳、穿舒适的运动鞋等。

此外,接送幼儿也是安全管理的重要一环。为了防止不怀好意的人将孩子领走,幼儿园可以发放接送卡。每当离园时,家长需要凭借接送卡接送孩子,如果家长临时有事需要委托其他人接自己的孩子,应及时与教师沟通,接园时需核实委托人身份,这样才可以接孩子。

家长也可以经常性地向幼儿科普一些安全常识,比如,不要随意触碰电气设施,不要随意回答陌生人的问题,不要给陌生人开门等。依托家长嘱托,幼儿往往能形成“什么可以做”而“什么不能做”的印象。

四、结语

综上所述,安全管理既是开展高质量学前教育的前提,又是幼儿园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教师,都需要重构教育理念并依托多元的策略完善园区建设,深度理解高质量发展学前教育的内涵,正视学前教育中安全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究稳固高质量发展学前教育中幼儿园安全工作的举措,为幼儿创建安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为幼儿安全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高质量幼儿园家长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我爱幼儿园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欢乐的幼儿园
我心中的好家长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爱“上”幼儿园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