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扁鹊说医与青春期教育

2023-08-27李彩红许跃刚

家长 2023年16期
关键词:小贝扁鹊医术

□李彩红 许跃刚

伴随孩子的成长,如果家长能明察秋毫,及时发现孩子变化,顺应孩子的独立需求,根据他们的成长规律适时调整“管放”策略,就会像扁鹊的二哥一样,将孩子的青春期叛逆消融于萌芽时。

扁鹊说医的启示

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他有两个哥哥也是医生,但世人只知扁鹊医术高超,两个哥哥却默默无闻。

一次,魏文王问扁鹊:“你们兄弟三人谁的医术最高明?”

扁鹊说:“大哥医术最高,二哥其次,我最差。”

魏文王说:“可世人为什么都知道你,却不知道他们呢?”

扁鹊说:“我大哥看病,通过观察人的精神状态,在还没有产生症状前就治好了,所以他的名气没有传开,只有我们家里的人知道。我二哥看病,在刚产生症状时就治好了,看上去好像只能治愈轻微疾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在乡里传播。至于我,医术不高,只有病入膏肓了才能看出来,然后针刺经脉,开刀手术,起死回生,这样,我的名气就世人皆晓了。”

扁鹊之所以推崇他的两个哥哥,不仅是因为谦虚,而是他认为高明的医生应当治病于未发前、欲发时。治病如此,其他事情也如此,比如面对孩子的青春期叛逆。

一个“学霸”的叛逆

男孩小贝,小学时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但到了七年级,性情大变,沉溺于游戏,不愿学习,成绩直线下滑。

我几次与他谈心,给他讲学习的重要性,他都沉默不语。又一次谈心的时候,我说:“你爸爸非常关心你,说玩游戏不要紧,但有时熬夜太晚,怕你熬坏了身体。”

小贝听了,眼睛闪动了一下,眼帘随即又沉下,将头一偏说:“他才不会担心我的身体呢!以前天天晚上给我布置作业,12点都做不完,我眼睛都睁不开了也不放过。双休日,上完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回家还要做没完没了的作业。那个时候,他心中哪有我的身体呢?这样熬我也就罢了,最让我受不了的是要求我每次都要考第一,说只有那样,才能上最好的高中,考最好的大学。上学期期末考试,我考了第五名,爸爸不依不饶,将我骂了个狗血淋头。他哪里知道,现在是初中了,第一名那么好考吗?那么多学科,班里那么多同学,我怎么可能次次都考第一?谁不想学习好呢?可是,我爸的要求实在太高了,与其努力了还要挨骂,不如先玩一玩,轻松轻松,这样挨骂也不亏!”

小贝的这番“肺腑之言”告诉我们,孩子并非不知好歹。青春期的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社会阅历,形成了一定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了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但是,如果像小贝爸爸那样,高标准地要求孩子,实在过于苛刻。当孩子感觉到再怎么跳也无法达到目标时,便会放弃努力了。这时,有些家长觉得孩子逆反了,叛逆了,岂不知,不是孩子叛逆,而是家长的教育理念出了问题。

青春期叛逆是必然的吗

幼年的兴趣爱好,成年后会变为生活的乐趣、情趣,甚至发展成为一生的事业。幼年时学习越努力,成年后事业就会越成功,人生就会越幸福。

从心理上来说,幼年和成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阶段。幼年的孩子依赖于家长,生活、学习各方面都会听从家长的“安排”;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到了青春期,孩子逐渐成为与家长平等的独立个体,兴趣爱好、学习工作是“我的事情我做主”,不再对家长唯命是从。

有专家指出,青春期叛逆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但叛逆程度的强弱,与家长的教育理念、方式方法有很大关系。幼年时期,如果家长能走进孩子的心灵,亲子间沟通顺畅,并能顺应孩子的天性和潜质,那么孩子的青春期过渡就会比较自然,这就如同扁鹊的大哥,将青春期危机化解于无形前。伴随孩子的成长,如果家长能明察秋毫,及时发现孩子变化,顺应孩子的独立需求,根据他们的成长规律适时调整“管放”策略,就会像扁鹊的二哥一样,将孩子的青春期叛逆消融于萌芽时。

防范叛逆从娃娃抓起

一个孩子上三年级了仍不知学习,成绩倒数仿佛成了他的“专利”,无奈的父亲就想让他学点特长。父亲让孩子学电子琴,可他说对弹琴没感觉;让孩子学国际象棋,他却相中了手工制作。小孩子能做出什么东西啊?父亲不情愿,但拗不过孩子,于是二人达成协议,两个兴趣班一起上。结果,孩子国际象棋学得一塌糊涂,小制作却做得风声水起,他把自己的房间变成了加工厂,桌上、床上、地上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工具、零件、模型……

后来,这个孩子果真有了不少“发明”,尽管父亲不喜欢,却没有反对,而是顺其自然。再后来,这个孩子凭借着自己的发明特长,上了大学,考研读博,成了发明家,年纪轻轻就开了公司,做了董事长。他就是山西培行高科电器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牛培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此,有专家指出,弱化孩子青春期叛逆,家长要从娃娃抓起,尤其是不能仅凭个人的喜好就决定孩子的兴趣。要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在孩子纷杂的兴趣背后梳理出其天生的、潜在的、真正的兴趣所在,然后顺应他们的天性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

让孩子卸下分数的包袱

在一本名人传记中看到这样一个例子:上世纪三十年代,某跨国公司董事长上小学的时候,学习虽然非常刻苦,但考试成绩却一直平平,这令他忧心忡忡,分数像大山一样压得他有点喘不过气来。

父亲知道后却不以为然,告诉他:“每门功课考60分就行了。60分就代表及格了,及格了就表示合格了。工厂产品合格就可以出厂,既然你已经合格了,就没必要把精力再耗费在争分夺名上。要知道,求知是人世间最大的快乐,如果你整天为分数焦虑,为名次担心,那岂不是把求知变成了苦难?”

父亲的话语重心长,让孩子如释重负,但转念一想,这样学习太轻松了,便忍不住又问:“那空闲下来的时间做什么呢?”

“可以用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啊,比如博览群书。”父亲和颜悦色地说,“求知是一种快乐,你要永远记住。”

从此以后,孩子按照父亲的教诲,努力学习,功课合格,与此同时,读自己喜欢的书,做自己喜欢的事,最后成长为一名知名跨国公司的董事长。

在这个事例中,你不得不佩服那位父亲的教子智慧——孩子并非次次考高分、回回考第一才能上大学。面对青春期孩子,家长要汲取贝贝爸爸的教训,向那位跨国公司董事长的父亲学习,给孩子一个合格的标尺,让他们卸下分数、名次的包袱,感受学习的快乐,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学得更好,成为“最好的自己”。

猜你喜欢

小贝扁鹊医术
讳疾忌医
从“扁鹊兄弟治病”看双安全防控工作
浅谈基层中医服务工作的开展
中国古老的神奇医术
论医术与医德的“轻重”
文化
小贝赶集记
说实话
小贝螺的大世界
扁鹊与牛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