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经
2023-08-27钱国宏
□钱国宏
孙子五岁多了,还赖在妈妈的床上不肯独睡;外孙女都上学前班了,穿衣洗脸还用大人帮忙……相信很多老年人在生活中都遇到过类似的难题。时下,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加入到“家庭保姆”的队伍中来,含饴弄孙成为很多老年人的晚年乐趣。那么,你知道隔代教育如何才能更加科学并收到明显效果呢?
“分离教育”早些好
儿子儿媳工作在外地,小孙子壮壮便长期跟我生活在一起。接送孙子、照顾他的饮食起居,成为我每天的工作。
壮壮出生时难产,儿子儿媳对他非常看重,一天好几个电话询问孩子的情况;我和老伴更是疼爱有加,对孙子非常宠爱,真是要星星不敢给月亮。壮壮在家中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生活。看着他天天无忧无虑的样子,我就想:如此下去怎么得了?岂不成了温室里的花朵?
思来想去,我决定对壮壮进行“分离”教育,让他早点离开“母体”,学会独立成长。于是,在生活方面我和老伴达成了一致——让孩子分床睡。
万事开头难。刚开始分床那几晚,壮壮天天半夜抱着枕头来找奶奶:不是做梦吓醒了,就是翻身时滚到床下了。不管孩子怎样赖皮,我和老伴还是狠下心来,把壮壮抱回他的房间。一周后,壮壮再也不“半夜鸡叫”了,睡觉也踏实了。
孩子有了自己的房间后,他也担负起整理自己房间的部分责任。在我和老伴的指导下,壮壮学会了自己穿衣服、叠被子、铺褥子、收拾写字台、擦地,也学会了自己整理书包、挂衣服、刷鞋子等。
思想“分离”更重要
在生活上对孩子实行“分离教育”还不够,更要在思想上尽早与孩子“分离”。比如,在幼儿园壮壮摔倒了,他要自己爬起来,我们早就叮嘱老师不要帮忙;弄脏了手,要自己去洗手间里洗;跟小朋友们闹矛盾了,要自己学着去和解,而不是向老师求助。
有一次,壮壮给金鱼换水,不小心把鱼缸打碎了,孩子看着我,一时不知所措。我问壮壮:“鱼缸打碎了,你现在想怎么办?”孩子想了想说:“我先把金鱼放进矿泉水瓶,然后倒上水,别让它们渴死了,明天再买个新鱼缸吧!”看,让孩子自己拿主意,学着独立思考、独立处理问题,这样便会在思想上渐渐脱离大人,不再依赖他人。小区内曾经来过两个乞讨者,我和孩子都想给他们一点东西。送东西时,壮壮只给了那个小孩几个馒头和一盒巧克力,没给同行的中年人任何东西。我很是不解,问他为什么。壮壮说:“小哥哥年龄还小,干活没力气,挣不到钱,所以我给他送东西。那个叔叔体格挺壮的,他凭什么不干活挣钱?”你瞧,思想分离后的孩子竟然学会了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判断力!且不说这番论断是否准确,单单是他独立分析的意识就足以让我欣慰了。
看过电影《狐狸的故事》的父母们,都为片中狠心的老狐狸撵小狐狸离家闯天下的情节所震撼。然而,老狐狸撵小狐狸离家的做法看似残忍,实则是爱。正是这种残忍,才使得小狐狸学会了独自应付一切艰险,最终长成了大狐狸,使狐狸家族得以延续下去。跟老狐狸相比,我们现在很多家长过于溺爱孩子,时时处处“罩”着他们,为他们遮风挡雨。这种表面的爱,却是在耽误孩子的成长。
一位教育学家说:没有分离,孩子就不能成人;拒绝分离,就等于拒绝成长。愿天下所有的家长,都能够狠下心来,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分离教育”,使他们早日脱离“母体”,在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下,经风历雨,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