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处处“考考你”,孩子“很受伤”

2023-08-27妥万良

家长 2023年16期
关键词:娱乐活动考考你游玩

□妥万良

通过观察与思考,我发现这些在动物园中依然垂头丧气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喜欢“考考你”的家长,在游玩过程中对孩子三步一小“问”,五步一大“考”,“问”没了孩子的兴致,“考”出了亲子双方的焦虑。

近年来,“双减”政策的实施和寓教于乐教育理念的盛行,对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减负式教育成了当前的大趋势。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由于部分家长对这一教育理念缺乏正确的理解,导致寓教于乐在教育情境中徒有其表,难以产生真正的教育意义与效果。还有部分家长将关注点集中于“教”的方面,而忽略了“乐”的重要性,往往将孩子的每一次课外娱乐都变成一场“有意义有价值”的教学活动,让“考试”充斥于孩子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教”挤占了“乐”的空间。生活并不是考试,只有让孩子劳逸结合,才能让他们在学习与娱乐中游刃有余,在生活中收放自如。作为家长的我们要尊重孩子的快乐,避免把孩子的娱乐变成考试,别让“考考你”毁了孩子的快乐童年。

随处可见的“我来考考你”

近日,我利用周末时间去动物园踏青,一路上遇见了不少带孩子出游的家长,本该是愉快的家庭娱乐活动,可不少孩子却表现出了情绪低落、高度紧张的状态。通过观察与思考,我发现这些在动物园中依然垂头丧气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喜欢“考考你”的家长,在游玩过程中对孩子三步一小“问”,五步一大“考”,“问”没了孩子的兴致,“考”出了亲子双方的焦虑。

在大熊猫展馆里,一个学龄前的小男孩兴致勃勃地站在玻璃围栏前,目不转睛地盯着大熊猫吃竹子。这时,男孩的妈妈冷不丁地发问:“熊猫的英文是什么?”孩子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凝固了,思考片刻回答:“Panda。”妈妈点点头,但似乎并不满意,又继续追问:“Panda 怎么拼,你还记得吗?”男孩脸上的笑容完全消失了,他皱着眉头嗫嚅着回答:“P-a-n-d-e。”妈妈的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怎么能是‘e’呢?你怎么记单词的?为什么刚刚学过的单词还能拼错,大熊猫这么简单的单词你都记不住,亏我花了那么多钱给你报英语早教班,真是糟蹋钱。”此时,恐惧写满了小男孩的双眼,对他来说憨态可掬的大熊猫顷刻间失去了所有魅力,他惶恐且愧疚地低下头,小心翼翼地说:“是a,妈妈,我记错了……”妈妈长叹了一口气说:“走吧,我们现在去看羚羊。”然而男孩早已没有了对羚羊的期待,眼中只剩下紧张和恐惧,或许他已经开始为“羚羊”的单词如何拼写绞尽脑汁了。

在回家的地铁上,同样的情况再度上演。地铁上,一个小女孩兴高采烈地跟爸爸讲述自己对动物的喜爱,诉说着自己的开心与满足。爸爸却冷不丁地说:“你这么高兴,我们就应该让这次游玩更有价值,你将这次在动物园的游玩经历写成一篇英语作文好不好?”小女孩的快乐与兴奋顷刻间荡然无存,她嗫嚅了半晌,还是“嗯”了一声。在接下来的乘车过程中,小女孩没有再说一句话。

这次动物园之行,无论在哪一个动物游览区,都随处可见考官型的家长,在任何一个展区站一站,你都能听到类似的要求:“这个动物的单词怎么拼”“参观完动物园后回家写一篇作文”……在快乐的动物园里,焦虑型家长与紧张且不快乐的孩子随处可见。

不得不承认,在很多家庭中,“小问”与“大考”几乎充斥了孩子成长的每一天。

家长要重视快乐的价值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当孩子在游玩或娱乐时,很多家长会倍感焦虑,并且在焦虑情绪的驱使下,希望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孩子的娱乐也具有学习的效果。学习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纯粹的快乐也同样重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竞争愈发激烈,学生“内卷”的情况愈演愈烈,甚至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也会感受到疲惫与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家长更应重视快乐的价值,让纯粹的快乐成为孩子学习生活以外的情绪补充,让孩子在娱乐后以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真正提高学习效率。

如果家长经常在孩子娱乐时对他们进行“提问”或“考试”,很有可能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试问,一个早早就厌学的孩子如何在未来的学习中积极主动地求知呢?如果孩子过早地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失去了探索知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那么他该如何用所学知识武装自己,成长为当前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可以说,在孩子本就不多的娱乐活动中刻意强调学习,设置不必要的“小问大考”,不仅不利于孩子的学习,而且有可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不仅如此,当“我来考考你”充斥着孩子的生活,孩子会慢慢丧失对娱乐活动的期待,甚至在游玩过程中充满紧张与恐惧,尤其年龄小的孩子,家长的频繁考问会让孩子在游玩中无法安心,他们会因为家长随时随地的提问而忧心忡忡,时刻关注家长的一举一动,将注意力放在家长可能会提出的问题上,而无法全身心地体验游玩的快乐。

在孩子最快乐的娱乐活动中对其进行“考试”是残忍的,孩子玩也玩不踏实,学也学不明白,造成了大人不放心、孩子不安心的尴尬局面。

寓教于乐重点在“乐”

回到寓教于乐这一教育理念的探讨上,家长如果想让这一理念在实践中真正发挥理想的效果,需要进行思考与反思。寓教于乐,是将教育融入娱乐,通过快乐的休闲活动让孩子更轻松地掌握原本枯燥的学习内容,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在寓教于乐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可以将“乐”视为一种教学手段,却不能忽略“乐”的重要意义,更不能用“教”去挤占“乐”的时间。

寓教于乐不是将“乐”变成“教”,也不是盲目地在“乐”的过程中挖掘“教”的契机,而是通过适合孩子成长、符合孩子兴趣的方式方法,让孩子在轻松的活动中体会学习的快乐。例如:家长如果想让孩子掌握与动物相关的英文词汇,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搜集适合孩子的以动物为主题的英文儿童歌曲,配合生动有趣的视频动画,为孩子反复播放。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孩子全面发展,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思维能力与综合素质。而想要达成这一目标,家长要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与探索的欲望。只有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魅力,才能将寓教于乐的理念真正践行在实际生活中。

猜你喜欢

娱乐活动考考你游玩
走,游玩去
小蚂蚁去游玩
老照片:苏联儿童的冬季娱乐活动
女性手游玩家
考考你
考考你
鼓声三下红旗开 两龙跃出浮水来端午节的娱乐活动
考考你
算式考考你
蹦蹦床上的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