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价值选择: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转型发展的卡位思考

2023-08-26谢雨航何清华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23期
关键词:体育类体育产业转型

谢雨航 何清华

(1.湖南体育职业学院质量控制与评价中心;2.湖南体育职业学院图书档案馆 湖南长沙 410019)

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和职业教育呈现出协同发展的良好趋势,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发展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应该主动适应体育产业发展和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实现自身转型发展。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在追求转型发展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在分析其对应的体育产业发展需要和体育市场对专业人才需要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自身的价值,并做好自身卡位思考。价值选择成为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转型发展的关键卡位之一。价值是客体中所存在的对满足主体需要、实现主体欲望、达成主体目的的具有效用的属性,即客体对于主体需要、欲望、目的的效用性[1]。该文认为,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的价值选择是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转型发展的卡位首选问题,是高职院校为了实现体育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和转型发展,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适时调整与之相关的各种社会关系,以求解决各种相关问题而做出的一种价值选择。

1 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转型发展的背景分析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不断改善,人们体育消费不断增加,我国体育产业得以快速发展。为了促进体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相关部门发布多个文件,制定多项顶层政策,明确体育产业优先发展战略,并提出体育产业发展具体目标。2021 年10 月,由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指出,到2025 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 万亿元,居民体育消费总规模超过2.8 万亿元[2]。受国家政策和市场规模的双向利好影响,我国当前体育产业在运行模式和产业结构等方面发生了较为明显的改变,体育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在接下来的一段时期,我国体育产业将会实现产业升级,体育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必将涌现,很多标准化体育职业岗位将会发生改变。这必将对直接服务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的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形成较大冲击。因此,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随着体育产业发展实现转型发展,已然成为高职体育类专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迎来多项利好政策措施,如修订职业教育法,开展职业本科教育试点,实施职业教育“双高计划”,实施职业教育机构“1+X”认证机制,实施高职院校扩招工作,调整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出台职教二十条等。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三条规定,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3]。这说明,虽然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在教学类型上有差异,但是二者在教育地位上却是一样的重要。这不但可以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知名度,还可以更好地调动职业教育的社会发展动力,必将促使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受此影响,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的转型发展能够得以实现。

2 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转型发展面临的价值冲突

当前,受职业教育利好政策的影响,当前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发展迅猛。2021年3月,教育部颁布《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该专业目录包含16个体育类专业(详见表1)。

表1 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一览表

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分布区域覆盖较广,招生院校较多,在校学生总体规模较大。登录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状态数据监测中心(http://zt.gdit.edu.cn/),通过查询“专业规模”“专业分布”等栏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全国共有445所高职(专科)院校(包括20所体育职业院校和425所非体育类职业院校)开设有数量不等的体育类专业,在校生规模超过9 万人。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是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转型发展的价值选择中要考虑的重要价值主体之一。教育资源的“多样性”与“可选择性”,体现的是对个体差异的尊重,对个体需求满足的努力。在价值主体多元,需求多元的情况下,各种教育元素多样,各价值主体的需求才能更好地得到满足[4]。

在过去的一段时期内,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发展的价值选择主要表现在“运动项目竞技化”“教育教学工具化”等方面。这也是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忽略了体育产业发展反作用力的具体表现。在现实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社会传统观念和学校自身有限资源的影响,部分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的价值选择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表现出明显的价值冲突。这种价值冲突主要表现为4 种价值冲突,即文化通识职业教育与体育专业技能教育学时分配的冲突、人文素质教育与体育竞技教育课程设置的冲突、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体育市场需求人才供需矛盾的冲突、学生职业规划与体育行业企业发展态势的冲突。

在体育产业发展与体育类专业价值冲突交织的情况下,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建设既要合理利用各种利好机遇与优势,也要辨明体育类专业的价值选择,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与体育产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等理念被提出,体育类专业受到广泛关注,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开始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改革,体育类专业发展也从“竞技观”开始向“产业观”转变。

在体育产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必须主动适应体育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实现自身的转型发展,为体育行业企业培养高素质体育专业技能人才。在明辨专业转型发展与体育产业发展辩证关系的基础上,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需要进一步明确自身价值选择,确立自身的发展基础、发展目标、发展核心和发展根本,着力实施专业内涵建设,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主动适应体育产业发展,拓展产教融合,不断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人力保障。

3 体育产业发展和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转型发展的价值关系辩证

3.1 体育产业发展促使体育类专业内涵提升

体育产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体育消费,在客观上增加体育类专业学生就业岗位。从目前体育产业发展趋势来看,体育产业对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和促进就业的贡献日益明显。从未来发展角度来看,受到体育产业新政的有利影响,体育产业将会具有更强劲的发展潜力和更广阔的就业市场。

近年来,由于体育产业范围拓展和规模提升,对体育运动的需求也日益兴旺。《“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指出,2019 年底,全国体育产业法人单位达28.9 万个,体育产业从业人员505.1 万人;“十四五”时期,我国体育产业从业人员超过800 万人[2]。“十四五”时期,除普通体育运动人员以外,体育运动领域专业的人才重点表现在体育运动经营与管理、运动健康指导与技术、体育赛事经营与赞助、运动护理与健康、运动市场营销与经纪等方向。为满足体育运动人力资源市场需求,高职院校需要着力加强体育类专业内涵建设,开展体育市场人才岗位需求调研,提升体育类专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体育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契合度;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双主体”育人机制体制,拓展产教融合深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体育产业行业发展的适应性,不断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3.2 体育类专业的“供给侧”改革着力服务体育产业发展

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根本任务在于坚持立德树人,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推动体育技能人才培养与体育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从人力资源角度分析,在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应侧重提高供给方的劳动质量和技术水平[5]。

我国当前体育产业的人才供需方面出现结构性失衡,体育类专业人才供给依然存在较多问题。这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方面,非体育类专业人才开始涌入体育市场,导致职业岗位出现表面上的“产能过剩”,人才同质化问题比较明显;另一方面,体育类专业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不够用、不适用问题相对突出。

随着体育产业发展的不断深入,需要推进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体育类专业人才结构,解决体育产业发展中体育类专业人才“供需错位”矛盾,增加体育类专业人才的有效供给。这既是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针对性和适用性增强、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等方面的内在要求,也是“十四五”时期体育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必将开启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体育类人才培养质量将会有进一步提升,有利于服务体育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体育产业链现代化。

3.3 体育产业发展与体育类专业转型发展的双向促进

很多学者认为,根据体育产业发展的特点,其服务增加值每增加0.1个百分点,将带来10万人左右的就业缺口[6]。体育类专业人才就业市场主要面向体育行业企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群主要涉及体育行业企业的服务、运营、管理和其他岗位。这些就业岗位直接或间接涉及体育产业的各个消费领域。经专家测算,到2035年,我国体育从业人数将处于1 957.47万人至2 088.10万人的区间。

随着“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逐渐上升为国家战略,在体育产业发展的带动下,体育消费主体也开始出现了很大转变。我国体育消费的主体,已经不仅仅是从事竞技体育活动的参与者,同时还是由一般消费者所构成的更加普遍的社会大众体育消费人群。大众体育消费行为既是一种具有物质载体,又是一种浓缩了心理或社会内涵的符号系统的活动过程[7]。这也表明,在一定的时间内,可以纳入体育产业中的商品或劳动力的生产单位数量将会相应增多,而体育类专业人才就业的市场容量也会相应扩大。

在体育产业新政实施的进程中,体育产业市场规模将受到市场机会驱动,体育产业链将会不断延伸,社会体育消费也必将成为人们现代生活消费的一部分。随着体育消费的市场化及产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体育产业市场将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这必将对扩大体育类人才的市场需求,推动体育类专业转型发展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

4 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转型发展的价值选择

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念出发,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的发展既不可离开体育产业发展的领域,但同时又应该回归到高等职业教育价值的本源。任何带有教育意义特点的事件与人,都总是以某种形态的主体关系显示出来。教育价值最终体现的是教育主体的需要和客体对需要的满意程度[8]。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转型发展的价值选择,主要体现在基础价值、目标价值、核心价值和根本价值4 个方面。在体育产业发展的背景下,这4 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的转型发展全过程。

4.1 体育文化是体育类专业转型发展的基础价值

新时代,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转型发展基础是体育文化。后奥运时代,体育产业进一步发展,体育文化也因此得以多种形式表达和体现。为了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持续性,“体育+文化”发展模式受到关注,相关部门出台举措借势发展体育文化产业。这既有利于体育文化传承,也有利于促进体育产业的“跨界”和“融合”。

体育文化总是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着人。在社会体育文化氛围的影响下,高职院校体育文化也得到较好发展。在开展体育类专业教学活动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利用体育产业发展的契机,根据体育类专业的实际特点,挖掘其中蕴含的丰富体育文化元素,发挥其特有的育人价值与功能,为体育类专业发展夯实基础。

对于始终处在潮流风口上的当代大学生来说,他们能够很敏感地接受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体育文化。在开展体育文化育人工作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可以立足于“体育人物文化”“体育专业文化”“体育环境文化”“体育活动文化”及“体育企业文化”等方面,深入挖掘其中的体育文化元素,强化体育文化的内在价值和外显优势,不断拓展体育文化的表现形式,进一步丰富蕴含其中的体育文化内容,形成强劲的体育文化合力,并赋能于具体的载体,充分发挥体育文化的价值功能,打造体育文化育人体系。这样既能促使体育类学生主动获取体育产业发展相关动态,了解体育产业市场需求,又能有效推动大学生主动提升自身体育文化素养,促进自我全面发展。

4.2 立德树人是体育类专业转型发展的目标价值

新时期,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转型发展目标是立德树人。国家“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9]。“立德树人”就是强调学校在学校、教师、专业、课程等层面实施的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教育家蔡元培提出:“夫完全人格,首在体育。”就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而言,培养目标并不仅是通过训练大学生的运动技术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应该将中华体育精神作为培养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媒介,贯穿于体育类专业教育教学全过程,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为了实现立德树人发展目标,高职院校可以精准对接学校整体育人建设工作机制,针对体育类专业的具体实际,以体育产业发展的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健全与体育类专业相应的育人机制。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在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过程中,突出体育类专业自身特色,将培养大学生运动能力,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渗透终身体育精神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立德树人的良好局面,更好地为体育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体育技术技能人才。

4.3 产教融合是体育类专业转型发展的核心价值

新时代,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转型发展核心是产教融合。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产教融合符合校企双方的利益诉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在本质上要求学校和行业企业开展产教融合,行业企业的发展依赖于职业教育提供的人才供给。

在当前体育产业迅猛发展背景下,实现高素质体育技术技能人才的有效供给,不仅是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的历史使命,也是体育行业企业的责任担当。在开展产教融合过程中,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的价值追求是培养符合市场所需的高素质体育技术技能人才;与体育行业企业建立直接联系,及时了解和掌握体育市场发展趋势和市场需要,适时推进专业教学改革,获得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便于学生实习实训,有利于培养符合体育市场需要的人才。在开展产教融合过程中,体育行业企业的价值追求是获得满足企业岗位所需的人力资源;可以快捷高效地选择体育技术技能人才加入企业,有利于缩减学生进入企业后的培养周期和培养成本;可以利用高职院校的资源和政府的政策支持,在开发新产品、引进新技术、改造设备技术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有利于提高体育行业企业的整体效益。

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必须与体育产业相关企业开展深度产教融合,以体育人才培养的实用性为基础,针对体育行业企业的共性要求和个性特点,不断提高体育人才培养的实效性。高职院校需要立足于体育类专业内涵发展,着力于体育产业市场岗位对人才的实际要求,创新产教融合模式,有效推动体育行业企业资源和体育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双向融入”,实现学校、企业、专业、学生等多方共赢的局面。

4.4 体教融合是体育类专业转型发展的根本价值

新时期,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转型发展根本是体教融合。体教融合是一种注重将体育运动与文化教育共同融入,实现教育目的的教学理念。2020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与教育部共同颁布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深化具有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建设体育职业学院,加强相关专业建设[10]。这是在国家层面上对体教融合发展提出新的顶层设计,为普通高职学校体育类学科专业建设提供了发展方向。

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需要树立体教融合发展理念,在结合学校和专业特点实际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体育行业企业的市场资源,有序开展体育类专业实习实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升;积极加强体育类专业建设,特别是在专业布局、专业结构、专业建设计划与质量等方面重点推进;遴选建设体育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并将其纳入学校的“1+X”证书制度;积极对接体育行业企业,开展深度产教融合,吸引体育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努力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锤炼意志、健全人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体育技术技能人才。

5 结语

在当前形势下,体育产业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高素质体育技术技能人才是体育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培养高素质体育技术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的责任和使命。

因此,在体育产业发展背景下提出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转型发展的卡位思考,就是明辨体育类专业的价值选择。从客观上来说,需要紧紧抓住体育产业发展的契机,理性分析专业转型发展面临的价值冲突,明确体育产业发展和专业转型发展的价值关系,厘清体育类专业转型发展的基础价值、目标价值、核心价值和根本价值。这样可以促进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得以持续发展,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进一步满足体育行业企业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需求,进而促进体育产业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类体育产业转型
2022年在晋招生高校体育类专业录取统计表
浅析体育类短视频的传播策略——以抖音为例
2021年在晋招生高校体育类专业录取统计表
2020年在晋招生高校体育类专业录取统计表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转型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2017年全球体育产业人物风向标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