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主体间性的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策略研究

2023-08-26黄泽纯

大学·课外阅读 2023年7期
关键词:主体间性培养策略

黄泽纯

摘  要:我国在发展过程中一直都十分重视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但是目前所取得的培养成效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是没有充分发挥主体间性理论的积极作用。培养者对自身的定位过高,所开展的各项培养工作也没有充分考虑培养对象的实际情况,导致培养对象的主体作用无法充分发挥,整个培养过程忽视了对培养对象的人格塑造,过于关注理论知识的传授。对此,本研究探讨了如何充分发挥主体间性理论的积极作用,如今正确认识培养者、培养中介以及培养对象三者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不断创新来获取更为理想的培养策略。以期为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主体间性;青年马克思者;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21-0185-04

如今我国社会发展变得日益复杂,在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青年的价值观塑造以及实践活动的开展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但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新时代新思潮会对青年的思想造成冲击,而培育意志坚定且具备高尚思想情操的青年则成了我国在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工作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需要在不断实践中对主体间理论进行论证,发挥理论的积极作用,进而为我国的繁荣富强发展培育大批有志青年,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与繁荣。

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内涵及特征

在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内涵进行研究时,首先需要对马克思思想进行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源于过去的时代,但又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过去的年代,其既能体现出时代精神,也是整个人类的精神精华。我国青年肩负着复兴中华民族的重要责任,因此在对青年开展教育工作时,需要注重融合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重点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进行培养。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简单来说是指在高校中学习,能够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有全面了解与认知,掌握其中所蕴含的相关理念,对祖国始终保持忠诚,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并且能够坚定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青年。这部分青年需要具有崇高的信仰,才能够深入学习马克思理论知识,才能够运用已学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解决。在对青年开展教育工作时,需要不断深化青年对于马克思历史必然性与真理性的认识,让青年能够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能够真正理解其中的内在价值。在此基础之上,才能让青年更好地认识世界、分析世界,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力量的不断感悟,为青年后续的成长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意义

大力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对于我国的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正处于复兴崛起阶段,该阶段正需要大量的优秀青年,大学生是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也是践行者,能够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具体意涵,对原有的理论思想进行更好的践行,使我国能够始终朝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迈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我国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动力来源,通过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能够加快实现共产主义事业的脚步。高校需要积极培育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国家发展提供人才保障。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除了能够对我国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还有利于大学生的自我成长与进步,能有效保证大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能让大学生在发展过程中懂得承担自己的重任,能提高大学生的政治鉴别能力,为其后续的成长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主体间性分析

(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主体与客体

在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进行培养时,需要用发展辩证的眼光去看待主体与客体,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遵循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与原则。众多学者对于“主体”概念进行了研究,并且得出了相应的结论,“主体”是指能够真正承担起组织、发起、实施教育职能的人。由这一理论能够得出,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者并不完全是主体,而马克思主义培养对象也不完全是客体,在對二者的主体客体关系进行界定时,需要采用发展辩证的思维,具体以培养过程中所呈现出的职能为准,这样才能更加准确地对主体客体进行定义。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中的主体与客体同时具备主体性的特点,但是二者的主体性具有一定区别,体现在两个维度上。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者的主体性体现在制订培养计划、明确培养目标并且选择合适的培养方法,而培养对象的主体性体现在自我培养,换言之是有被动的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更多的是体现一种积极主动性。对于联系培养者与培养对象的培养中介来说,其可以被定义为客体,培养中介有理论学习、实践活动、志愿服务等。

(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中的主体间性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主体间性简单来说是指,培养中介将培养者与培养对象连接起来,让二者在实践中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种主体间关系,而且在整个实践过程中的关系是不断深化和不断变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认识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现象,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主观反映的思维活动。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会存在认知与实践方面的差异,这就需要在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进行培养时,让培养者与培养对象进行深入的沟通与交流,在承认认知差异性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并且在原有的基础上形成全新的理论和认知。实践是多主体间基于客体中介而开展的交往活动,其本质是一种物质活动。由此可见,在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进行培养时,需要打破传统主体客体的束缚,使原有单一性的认知进行多元的转化,这样才能真正克服主体—客体间存在的一些缺陷。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效率才能够得到有效提高。

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面临的挑战

(一)多元化社会思潮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工作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培养工作的质量。如今大学生处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环境中,新时代背景给培养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机遇,但也存在一些弊端。多元化思潮的出现对于大学生的思想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在利益的驱动下,人们的思想意识会发生改变。多元化思潮对于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高校作为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场所,在开展教育工作时必须要与社会发展接轨,如果出现与社会发展脱节的问题,将不利于人才的高效培养。因此,在校园中的大学生很容易受到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这会为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者的培养工作增添难度。

(二)网络等新媒体对青年的影响

网络新媒体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高校大学生可以说是受网络影响最深的一批人,网络具备开放性的特点,大学生已经成为网络新媒体最为主要的参与者。相较于其他人群,大学生更容易被网络环境影响,被一些新鲜事物所吸引。由于学生自身的判断能力较低,所以会被网络中的一些不良思想影响。网络的出新给人们的日常沟通带来了便利,但也减少了人们面对面沟通与交流,这使得大学生在与人交往过程中会出现冷漠的态度。如今部分大学生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在现实世界逐渐迷失自我,不利于自身的健康成长。

五、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培养对象主体地位的认识

在主体间视域下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作的开展普遍缺乏对培养对象主体地位的正确认识。培养者和培养对象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一种传统的师生关系,培养者缺乏对自身的正确定位的认识,将自己凌驾于培养对象之上。培养对象则是以一种依附性的关系来进行学习,在该种关系下既不利于培养对象提高自身的能力,也无法达到高效教育的目的,整个教育工作的开展是一种单向性的理论灌输。培养者没有站在培养对象的角度考虑实际问题,各项工作的开展缺乏合理性。培养者作为知识的化身,在开展教育工作时需要深入培养对象的内心深处,结合培养对象的实际需求采用具有针对性的培养模式,只有打破传统陈旧观念,才更有利于发挥培养对象的主体作用,使各项培养工作变得更加高效。

(二)培养对象存在主体能动性限制

在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进行培养时,如果培养对象无法发挥自身的主体能动性,那么培养工作的有效开展将受到影响。首先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对象需要积极参与到各项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活动中,主动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引导。其次在开展实践活动时,需要自觉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到知行合一,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实践活动开展的意义[1]。但从当前的实际教育情况来看,培养对象存在主体能动性的限制,所开展的培养工作仅限于对培养者单向性的知识传授,没有充分发挥培养对象的主体作用。在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活动时,如果始终无法发挥培养对象的主体能动性,将会影响各项培养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培养过程忽视人格塑造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的开展存在知识固化的问题,在培养过程中,培养者单向性地向培养对象传输理论知识,忽视了对培养对象人格的塑造。新时代背景下,社会所需要的是综合全面发展型人才,而不是只懂得理论知识基础的知识型人才。青年大学生在网络快速发展的时代下具备较强的学习力和执行力,通过网络可以随时随地接收到大量的信息,这部分信息更利于其个性化的发展。如果在开展培养活动时,培养者没有结合培养对象的兴趣方向以及性格特点来开展工作,将会导致培养对象出现人格的分化。

六、基于主体间性的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策略

(一)构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新格局

在主体间视域下,对于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进行培养时,首先需要建立以互相尊重为前提的基础培养模式,创新原有的培养格局。相互尊重是指培养者和培养对象之间应该形成一种平等的关系,在共同的学习和讨论中实现进步,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不应该仅限于主体和客体,要能够在主体与主体之间进行有效转换。传统的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作在开展过程中由于缺乏尊重和平等,导致所构建出的主体客体关系并不合理,影响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质量,因此需要进入一个全新的培养格局中,建立以相互尊重、互相关心为基础的培养模式,培养对象不仅要尊重培养者,培养者也要尊重培养对象,给予培养对象相应的关心[2]。在此基础上,有利于搭建一个主体间交流互鉴桥梁,更有利于实现双方的共同进步。培养者需要对自身有准确的定位,不能将自身的地位凌驾于培养对象之上。培养者和培养对象应该正确看待对方的主体性,培养者需要给培养对象正确的方向指导,让培养对象能够自主性的完成相关活动,让培养对象更好地进行自我规范,这种方式有利于凸显培养对象的主体性,培养对象也需要尊重培养者的主导地位。

(二)以交流互鉴为主丰富培养形式

沟通交流是人区别于物最为显著的特征,基于主体间性,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进行培养时需建立以交流互鉴为主要模式的培养策略。交流互鉴简单来说是指培养者和培养对象之间需要相互尊重,尊重对方的人格及性格特点,在自由沟通的前提下进行问题的探讨。培养活动要是以话语和思想为中介,整个培养过程也是主体间以培养目标为中心的一个交流互鉴过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需要做到双向性,如果培养者没有与培养对象搭建起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那么培养者所输出的理论知识将会成为独白式灌输,很难让培养对象真正理解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知识。这就需要对传统的培养模式进行打破,建立起主体与主体式的培养关系[3]。培养者和培养对象之间应该形成一种非对抗的合作关系,双方在共同交流和共同作用下实现共同成长。整个培养工作的开展不仅仅是以培养者向培养对象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及立场为主,培养者也要向培养对象学习,注重自身专业知识能力的提高,对传统的培养方案进行优化,以此促进教育工作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实现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目标。

(三)以人格塑造为主形成全新培养方向

我国教育理念在不断深化,原有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教育需求。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在对优秀人才进行培养时需要秉承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原则。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是我国高校在发展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院校需要转变原有的培养理念,将人格塑造作为培养工作的重点。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活动的开展需要将人和社会关系进行有效链接,如果将人和社会关系进行分离则会导致所培养出的人才只是理论知识的载体,无法对理论知识进行灵活运用[4]。在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进行培养时需要充分认识到人是实践的主体,也是价值的主体,各项工作的开展都需要围绕人来展开,注重对精神力量进行物质力量的转化,引导培养对象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在此基础之上所培养出的人才能够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创造更大的价值。培养者和培养对象之间有着十分鲜明的人性关系,主体间性培养是必然趋势[5]。主体间性的理论侧重点在于所开展的培养工作科学合理,并不是单一的进行理论知识传授。整个培养工作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保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人格健全。

七、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在发展过程中肩负着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使命,结合我国的国情与未来发展前景,在对优秀人才进行培养时,需要有针对性地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进行培养。以主体间性理论为基础,深入分析当前培养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培养者根据问题采用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发挥培养对象的主体作用,丰富培养形式,以人格塑造为核心形成全新的培养方向。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高校需要主动承担起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职责,大力培养优秀人才,不断推进我国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辉,吴洋.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面临的主要困境和应对策略[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03):67-68.

[2] 王思涯. 新时代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路径研究——以高校大学生骨干培训班为例[J]. 教师,2021(13):5-6.

[3] 周玮. 习近平青年观与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路径[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22):124-125.

[4] 杨舒眉,乔东升. 以习近平青年观引领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和创新研究[J]. 青年与社会,2020(20):1-3.

[5] 刘兴平,李佳佳. 新时代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模式研究——基于H大学“1442工程”的个案分析[J]. 中国青年研究,2020(09):12-17+24.

(薦稿人:马一,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责任编辑:陈华康)

猜你喜欢

主体间性培养策略
主体间性理论的高职教师合作文化构建研究
师生主体间性理解的合理性考辨
浅析课堂话语模式的模糊与缺失
中国儒学外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内地青春片场域:期待从对立走向对话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