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视域下体医融合的理念与实施路径
2023-08-26《首都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编者按】 “第一届中国体育运动与健康大会”于2023年5月27-28日在首都体育学院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首都体育学院(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中华预防医学会体育运动与健康分会承办。大会的主题是“体医融合、健康运动”,旨在聚焦体育运动与健康领域的科学问题,交流研究成果,分享实践经验,探讨优化策略,促进体育运动和健康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中华预防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冯子健主持开幕式,多位院士以及体育和医学领域的名家参加了此次大会,并作了精彩报告。本刊编辑部结合此次大会的主题对大会报告进行综合述评,以此与学界分享。
摘 要 体医融合是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研究和推进体医融合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由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首都体育学院(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中华预防医学会体育运动与健康分会承办的“第一届中国体育运动与健康大会”聚焦“体医融合、健康运动”主题,邀请了多位院士和知名学者就相关问题进行主旨报告和专题报告。基于此,《首都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在大会报告的基础上,围绕大会的主题从体医融合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体医融合促进健康中国建设的理念以及体医融合的实施路径展开述评。
关键词 体医融合;健康促进;慢性病;脊柱侧弯;身体活动;运动处方
中图分类号:G 80-053 学科代码:040301 文献标志码:A
DOI:10.14036/j.cnki.cn11-4513.2023.04.001
Abstract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medicine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promote the national strategy of Healthy China, and studying and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medicine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value. Hosted by the Chinese Preventive Medicine Association (CPMA) and organized by Capital Univers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CUPES in short, also Beijing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Olympic Studies) and the Sports and Health Branch of CPMA, the “First China Sports and Health Conference”, focusing on the theme of“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medicine, healthy physical exercise”, invited multiple academicians and renowned scholars to give keynote and special reports on relevant issues. Based on this,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the Journal of CUPES commented on the necessity and urgency of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medicine, the concept of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Healthy China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medicine, and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of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medicine around the theme of the conference, based on the conference reports
Keywords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medicine; health promotion; chronic diseases; spinal scoliosis; physical activity;exercise prescription
近年來,我国在推动体医融合发展上从政策层面制定了一系列文件,对体医融合发展作出了宏观部署。2016年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建立完善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不同身体状况的运动处方库,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强全民健身科技创新平台和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站点建设;开展国民体质测试,完善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开发应用国民体质健康监测大数据,开展运动风险评估”等指导性意见[1]。2019年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再次强调:“推动形成体医融合的疾病管理和健康服务模式。完善国民体质监测指标体系,将相关指标纳入居民健康体检推荐范围。为不同人群提供有针对性的运动健身方案或运动指导服务,推广科学健身,提升健身效果。加强针对老年群体的非医疗健康干预,普及健身知识,组织开展健身活动。”[2]国务院于2021年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中又一次提出:“推广常见慢性病运动干预项目和方法”[3]。在20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坚持预防为主,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4]。在此背景下,中华预防医学会成立了体育运动与健康分会,并与体育系统同仁共同策划创办了“中国体育运动与健康大会”这一品牌学术会议。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李斌在第一届中国体育运动与健康大会致辞中提出,大会将充分发挥学会专家资源荟萃和跨学科融合的优势,搭建起促进体育与医学交流合作的平台,架设起科技工作者、政府、企业、公众之间的桥梁,切实推动体医融合。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颖川也对大会给予高度期望,并在致辞中强调,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途径,希望以本次大会为契机,促进体育与医学领域的跨学科交流,进一步推进体医融合理论、科技和实践创新,着力破解科学健身、运动损伤与康复等领域的瓶颈问题,推动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实现跃升。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致辞中表示:“这次大会是开创性的、是卫生健康领域科技社会团体第一次主办的以体育运动为主题的大会,是推动体育与医学融合、提高健康服务能力、务实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大会历时2天,设置了11个分会场,来自全国医学和体育领域的150余位专家学者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基于此,《首都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在“第一届中国体育运动与健康大会”邀请的嘉宾所作的报告的基础上,从健康中国视域下体医融合的理念和实施路径的角度围绕此次大会的主题展开述评。
1 体医融合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1.1 运动锻炼不足或身体活动不足成为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随着现代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当代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和劳动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別是在互联网普及的当下,人的身体活动不足或运动锻炼不足几乎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中国科学院顾东风院士认为,“身体活动不足是我国居民心血管疾病负担的重要风险因素”,并且列出了较为充分的证据。例如:在2000—2016年,全球人口缺乏身体活动的情况无明显改善,由标化率28.5%下降为27.5%,大多数国家的人口缺乏身体活动;全球在2019年有18 560 000人死于心血管疾病;我国心血管病患者为3亿3 000万,其中,脑卒中死亡人数为13 000 000,冠心病死亡人数为11 390 000,相较2000年均有不同幅度增长;中国居民在2015年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率为12.5%,相较2010年(11.9%)有所提高,但是仍处于较低水平;45~64岁的男性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率低于女性,而18~34岁及70岁以上的男性居民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率高于女性,仅有35~44岁的男性居民与女性居民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率相同,而45~64岁的女性居民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率则高于同年龄段男性居民。首都体育学院郭建军教授认为,从体医融合的角度而言,我国居民的运动锻炼不足绝不仅仅是运动量不足,还表现在运动强度不足、运动种类不足、运动部位不足、体育社会组织建设不足等。郭建军提出:1)如果有足够的运动强度,即使每天只锻炼10 min,也会有较好的效果;2)很多人在锻炼时只是进行散步,实际上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锻炼,例如有拉伸运动、抗阻运动、平衡性训练等,有些老年人很容易跌倒与其平衡性不足和下肢力量不足有关;3)很多人只锻炼下肢而不锻炼比如颈部、腰腹、肩关节等部位,而这些身体部位都是需要运动的,却往往被忽视;4)当前,我国很多体育俱乐部是面向青少年组织开展活动的,而很多老年人、患者、残疾人也需要运动,并且也需要运动强度,但是需要运动强度就会有运动损伤风险。而如何发现运动损伤风险和控制运动损伤风险,就需要科学运动。为上述人群提供科学的运动指导服务,也就需要更多的体育俱乐部,尤其是老年人体育俱乐部和残疾人体育俱乐部。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也列举了身体活动与健康相关的事实证据和科学研究证据,他提出:身体活动不足是多种重大慢性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身体活动不足会影响心理、认知、睡眠及骨骼健康,特别是中国人的身体活动不足与慢性病风险增加相关的证据充分。陈君石院士举了多个科学研究例证。例如:有一项研究对487 334名成年人心血管疾病事件追踪了7.5年(3 800 000人/年)后发现,受试者发生心血管疾病事件共有36 184例,其中主要是冠心病事件、缺血性卒中、脑内出血、心血管病死亡。其中的身体活动最强组比身体活动最差组的心血管病事件少发生23%。可见,我国民众运动锻炼(身体活动)不足导致患慢性病风险增加是一个迫切需要应对的公共医疗卫生问题。
1.2 部分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突出问题
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一直是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关注的重点。我国教育部从2002年开始建立了“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每2年对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一次监测[5]。教育部中小学健康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马军委员根据上述相关监测数据发现,我国部分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突出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超重、肥胖的儿童青少年人数呈快速增长趋势: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人数在2019年时占比为14.1%、肥胖人数占比为10.1%,与1985年相比超重人数比率大约增长了13倍、肥胖人数比率大约增长了77倍。二是近视检出率居高不下:2018—2020年儿童青少年近视人数变动幅度不大,在52%~54%之间,50%以上的儿童青少年学生处于近视状态,其中的低年级学生近视新发增长速度快。三是脊柱侧弯需要引起高度重视:13~16岁学生的脊柱侧弯人数占我国脊柱侧弯患者总数的72.2%,且侧弯进展速度较快。四是下肢爆发力呈现下降趋势:青少年学生的立定跳远测试成绩在2010年至2019年在逐年下降,说明下肢力量不足。五是7~18岁青少年学生的速度素质总体提升不明显:13~15岁学生的50 m跑测试成绩在2010年至2019年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他年龄段学生的50 m跑测试成绩则是在2010年至2014年呈逐渐下降趋势。六是13~15岁学生的力量素质持续下降:7~12岁男生斜身引体测试成绩从2010年到2014年在逐年下降,16~18岁男生的引体向上测试成绩在2010年到2019年呈下降趋势,13~15岁女生的1min仰卧起坐测试成绩在2010年至2019年呈下降趋势。七是部分初中生耐力素质呈下降趋势:13~15岁学生的1 000 m跑和800 m跑的测试成绩在2014年至2019年呈下降趋势。
中华预防医学会脊柱专委会主任刘海鹰认为,脊柱侧弯成为三大校园常见病之一。其还从相关研究中发现,我国5~17岁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检出率高达30%,脊柱侧弯发病率超过5%,目前脊柱侧弯人数已多达5 000 000人,并且还在以每年数以万计的速度递增,其中超过50%为青少年①。刘海鹰主任所在研究团队以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防控体系中国模式在2019—2022年进行的脊柱侧弯流行病学筛查结果也显示,预调查的50 000名中小学生中初筛脊柱异常人数占比为4.3%。其中,13~15岁年龄组脊柱异常人数最多,占比为7.3%。
首都体育学院钟秉枢教授在大会报告中也列举了众多青少年体质与健康问题,例如:2019年与2014年相比,学生视力不良和近视率偏高、学生超重肥胖率上升、学生握力水平有所下降、大学生身体素质下滑[6];我国3亿2 307万6~25岁青少年中患轻度抑郁和重度抑郁的有78 183 000人②;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在2020年调查的青少年样本相较2008年调查的青少年样本在心理健康的多个维度的测评数值出现了下降(如图1所示)②。
1.3 慢性病防治与康复的紧迫现实
很多相关研究表明,慢性病正在成为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疾病。中国工程院院士田伟通过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发现,腰痛的发病率较高,全球范围的成年人在某一年的腰痛平均患病率为37%。其中:中年患者腰痛更明显,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7];中國康复医学会在2022年发布的相关调查结果也显示,腰痛的年患病率为20.88%~29.88%;腰痛的时点患病率为6.11%~28.5%;腰痛的终身患病率为40%~70%[8]。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认为:“当代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体力活动没有以往多,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的食物充足,摄入营养多而能量消耗又少,于是就出现了一种典型的营养摄入过多而能量无法消耗的情况,称为‘代谢综合症。这是以肥胖症、高脂血症、高尿酸、高血糖、睡眠呼吸暂停等为特点的疾病。而运动是最积极和主动的能够预防上述这些疾病和增进健康的手段。”陈君石院士也提出:“很多疾病风险可以通过身体活动干预降低,例如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而且身体活动干预还有其他的健康促进作用,例如防止体重增加、增强心肺耐力和肌肉力量、促进形成健康的体质和体成分、促进骨骼健康、预防跌倒、改善认知功能、改善睡眠与生活质量。”陈君石院士还从相关的研究中发现,不同强度身体活动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身体起到的保护作用非常明显。
综上可见,腰痛、肥胖症、高脂血症、高血糖等慢性病亟待以体医融合的手段进行防治。
1.4 全生命过程运动干预的刚性需求
当前的全生命过程健康管理包括母体孕育阶段、婴幼儿时期、青壮年期、老年期直至临终的全过程。特殊体质人群、老年人、体质弱者、慢性病患者、残疾人、孕妇甚至婴儿都需要运动,而且需要更安全的运动,他们对健康服务的需求是刚需。
首先,慢性病患者和残疾人都需要科学运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提出:“体医融合运动施行的效果是需要试点检验的,需要有一个投入产出比的卫生经济学的数据使更多人支持体医融合。不仅只是健康人需要运动,将近3亿的慢性病患者、老年人及残疾人更是迫切需要科学运动指导。”我国成年人常见慢性病患病率达到34.9%,其中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等疾病的患病率仍在不断攀升。残疾人在肥胖症、高血压、缺少运动等方面都比健全人存在更严重的问题,成年残疾人有超过健全人3倍的概率更容易患心脏病、中风、糖尿病[9]。大量特殊健康问题群体,尤其是我国1亿1 400万糖尿病患者、将近0.7亿的骨质疏松症患者等慢性病人群和0.8亿的残疾人都急需更安全与有效的运动,但是目前没有这样的指导人员,也没有这样的体育场地。钟南山院士认为:“慢性病患者、老年人及残疾人在运动过程中更容易受伤,科学地运动不仅能使他们获得健康,同时也能使其享受运动乐趣和感受生活的美好。而一般医院还不能完全实现上述目的,但体医融合可以弥补医生指导运动的不足,能使广大患者快乐地、健康地动起来。”
其次,孕妇有运动干预需求。随着我国生育政策的变化,出现了一些高龄孕妇,其中有些高龄孕妇会面临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等慢性病。当前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增多,受妊娠期糖尿病影响的全球妊娠妇女达到 25%[10],而妊娠期糖尿病风险高的孕妇在妊娠早期运动可以使自身患糖尿病的风险及其出生后的孩子将来面临的患病风险下降50%[11]。郭建军教授认为这样的效果是非常好的,所以孕妇要运动,并且孕妇运动需要将体育学和医学的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有相关研究也证实,孕妇科学运动可以有效提高顺产率[12]。
再次,婴幼儿体育需求显现。近年来,婴幼儿体育运动逐渐得到重视。郭建军教授提出:幼儿运动应依据2018年前出版的《学龄前儿童(3~6岁)运动指南》进行,但是现在仅依靠医生指导无法落实。有些医生在指导婴幼儿运动锻炼时,被指导的婴幼儿见到医生的着装还没有开始练习就被吓哭了,这说明只依靠医生,婴幼儿运动确实很难推进,需要体育领域和医学领域合作。
2 体医融合促进健康中国建设的理念先导
2.1 全民健身运动要健康和科学
全民健身运动既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发展观的体现,也是群众体育发展的基础。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关键在于要充分满足我国民众的体育需求[13],特别是在当前慢性病防治中的运动促进健康的需求。王辰院士提出:“体育运动在增强、维护和恢复健康的过程中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其中的‘增强指的是在相对健康状态下更加强壮、‘维护指的是在健康高危状态下消除危险因素、‘恢复指的是在疾病的状态下能够恢复健康,这些都与体育运动密不可分。体育是一种真正地对身体的状态、身体的健康、身体的能力的培养,必须有科学的方法,这种科学方法就要与医学这门从生理到心理各方面对人的认识在不断深化的学问结合起来,所以体育运动必须科学化,而且要从医学的角度和卫生行动的角度使体育能成为社会活动。这就需要考虑如何运动、什么情况下运动、需要什么样的运动、多大强度的运动、持续多长时间的运动、什么人群适合什么样的运动等。这些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问题都需要研究。而已有的运动方式可以合理地、科学地使用,同时还可以发明一些更新的方式增进人体的健康。这是人类社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为了人类自身的健康,所谓的终极福祉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也是在以往药物治疗和维护健康的手段上、在食物能够满足人的生存需要的基础上、在更高的层面上、在更高的水平上增强人的健康、维护人的健康和恢复人的健康的需要。
郭建军认为,有的人在运动时猝死,一定是有潜在的猝死风险。如果在猝死之前能精准发现,就可能会避免发生这样的悲剧,关键是要科学地运动。而对于如何科学地运动,现有的医学和体育科学各自都难以单独解决以健康促进为目的的如何运动的问题。医学教育知识体系缺乏足够的运动促进健康的内容,医生无法制定整体的运动训练方案以满足民众对运动促进健康的基本需求。社会体育指导员对各种病理和用药状态下的运动不了解,也无法评估和监测。由此,需要能整合相关领域对体育运动与健康开展研究的资源的新学科。实际上,体育科学研究领域已经有很多相关的研究成果,但是研究对象多数局限于身体强壮的青年人和运动员,那么当这些研究成果扩大应用到全民健身领域时,尤其是当面向运动损伤风险比青年人或运动员更大的几亿老年人和几亿慢性病患者时,如果能将这些研究成果与医学领域关于运动的研究成果进行整合,就可以形成一个能很好地指导每个人的体育锻炼的新理论体系。当前,需要一个新学科为判断体育锻炼是否科学提供依据,暂且称其为体育医学。这个学科不是以前的运动医学,而是要全面而深入地研究身心健康与运动的关系,并且特别强调心理健康,是一个类似营养学的面向全人群和全健康过程的科学指导运动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技术体系。例如陈方灿提出的康复性体能训练,就是将康复技术用于预防运动损伤[14-15]。实际上,很多康复技术可以与很多预防技术相融合并形成一个新的健康促进技术。体育学与医学有很多相似性,譬如体育院校本科阶段的基本课程与医学院校就很相似,例如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营养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能训练、预防医学、健康管理等课程。尤其体育科学研究领域应用了大量的临床医学和康复医学的技术及发明了对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的各种监测技术,用于防止训练过量。而培养运动员的科学技术也可以用于全民健身领域。
2.2 体育锻炼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具有积极作用
心理健康是个体健康的重要指标。近年来,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倍受关注。钟秉枢教授认为:要把体育锻炼作为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方式。青少年早期参与体育活动能产生综合效益(如图2所示),童年早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儿童在青春期和成人期都会受益无穷。例如:英国有研究者发现,儿童有规律地锻炼不仅有利于他们在11岁时的学习,而且有助于他们在13岁和16岁的考试中取得成功;美国有研究显示,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智商明显高于未参与或极少参与体育运动的人。钟秉枢认为:体育运动可以减轻压力、提高智商、预防抑郁、降低脑疾病的风险、改善心态和情绪、使更多的神经元相连接、改善记忆力、使人的反应敏捷、产生创造性思维、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能力。研究显示:体育锻炼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体育锻炼结合心理辅导的综合干预模式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改善效果好。郭建军教授认为:运动锻炼是维持健康生活行为的核心载体,运动锻炼能产生使人更自信、自尊、融入社会等方面的积极影响。王辰院士也提出:在当代社会中,体育越来越凸显出重要性。通过心理、智力、体力的活动能使人的身心更加愉悦、机体更加强健。
2.3 体医融合的健康促进服务要关注运动使人产生的美好体验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同人群的体质健康促进服务需求逐渐增长。当前,我国居民健康受到多重健康风险因素的影响,例如:体力活动不足、膳食营养过剩、社会竞争压力大等。与此同时,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重大慢性病发病率与死亡率在持续增高。我国国家卫健委、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老龄委等部委均出台了一系列发展健康促进服务的规划和实施意见,部署了大量的应用示范工作,众多企业和研究机构竞相推出各类健康管理、慢性病管理服务系统[16]。特别是随着我国卫生事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保健服务在基层医疗机构已经出现[17]。钟南山院士提出:“在我国医疗事业从以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医学多个领域都在开展一些关于运动的研究,例如在糖尿病、脊柱疾病、关节炎等慢性病患者的运动康复方面已有很多研究成果。现在更加需要‘体与‘医双方的联合,以防病为目的,增强体质、建立朝气蓬勃心态及提升对运动的美好体验。医学科学或者体育科学的单一一个方面还不能全面完成科学地指导健康促进运动,需要‘体与‘医双方很好地合作,将健康促进运动作为一个学科共同展开研究,并且需要搭建体育与医疗合作研究与合作工作的平台,使‘体与‘医在合作与实践中共同发展。”郭建军教授认为:“运动具有二重性,与食物的二重性一样,即生理属性和文化属性,必须同时使人得到满足,食物要色、香、味俱佳,运动则要使人感受到美好的体验。体育运动产生的美好体验与药物治疗不一样,体育运动是一种温情的健康促进手段,如同食物一样,能带来一种‘色、香、味的体验,能使人产生美好的感受。接受运动指导的对象对运动指导产生的健康效果是有所期待的,例如很多慢性病患者确实也希望能获得美好的运动体验。还有很多人参与体育运动并不是将健康促进作为第一重要因素,可能只是喜欢某种氛围,例如有的人到健身房健身,就是因为健身房有体育锻炼氛围。而这恰恰是忽略了基于健康的模型未能将身体活动促进到必要的程度,即没有将运动变成人的基本需要。因此,要重视运动使人产生的美好体验,因为医学治疗是无法使人产生这样的体验的,而且有效的体育运动才能既产生健康促进的效果,又使人产生美好的体验。”
2.4 体育锻炼对慢性病有积极的防治效果
合理的体育锻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顾东风院士通过分析相关文献后认为,“适量的身体活动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例如:每天进行的中等强度体力活动达到150 min以上时,身体活动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发病水平显著相关。其中,身体活动强度大的人,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低;身体活动强度小的人,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高。如果是体力活动不足的人,经过5年或10年变成了体力活动比较充足的人,并且运动量长时间维持推荐水平,那么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可以降低43%。此外,与每日步行2 000步的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相比,每天走约6 000~9 000步的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的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降低40%~50%;每天进行舞蹈或散步的40岁及以上的人比不运动的40岁及以上的人的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显著降低。”田伟院士提出:“体育锻炼可以减缓腰痛,能起到预防和治疗作用。首先是体育锻炼可以有效提高腰部肌肉力量和柔韧性、增强腰部的支撑能力、能预防腰部的损伤和疼痛。例如可以进行腰部拉伸、腹直肌训练、腰部调整运动等相关锻炼。其次是体育锻炼可以改善身体姿态和平衡能力,有助于调整身体的姿态和平衡能力,避免腰部因不正常的扭曲或过度发力引起的疼痛。例如可以进行瑜伽、普拉提、平衡器材训练。再其次是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膝关节屈曲角度的灵活性和膝关节的稳定性,从而起到预防腰痛的作用。例如:平板支撑和瑜伽中的平衡动作可以提高对膝关节屈曲角度的控制水平,从而能够降低腰痛风险;核心肌肉包括下背肌、腹肌等肌肉群训练后能使核心肌群力量增强,可以使腰部维持在最省力的位置,减轻腰椎的压力,从而能有效预防腰痛的发生。”
2.5 醫疗性的运动锻炼要确保安全和适量
有些慢性病在医治过程中会使用运动锻炼的方式。例如医疗性的运动锻炼对有些冠心病患者有良好的干预效果[18],但是顾东风院士强调:“过量身体活动可能会增加心血管风险。诸如非常剧烈的运动与冠状动脉钙化有关。”顾东风从相关研究中发现,极高强度运动占比增加与颈动脉钙化及斑块的进展显著相关。他主张“青年人要参与一些极高强度的运动,例如:马拉松、爬山;而中老年人在参与高强度运动时一定要进行医学检查;有些患病的人、身体没有经过医务人员检查的人不宜参与极高强度运动;冠心病患者要运动,如果不运动,猝死的风险比较大,但是如果运动过量,心源性猝死的风险更大。”顾东风院士从相关文献中发现,与每周规律运动2~3次者相比,很少运动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风险增加2.64倍,而运动量过多者(每周至少运动4次,每次≥30 min中高强度运动)的心源性猝死风险更大,会增加6.46倍。他认为:“这意味着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一定要在医务人员指导下以合理的方式适量地运动,同时要根据医务人员开具的运动处方进行运动,所以要体医融合,以此解决根据不同的基础疾病和不同的年龄段开具个体化的运动处方的问题。如果要安全地运动,就要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安全运动推荐目标,并且要选择合适的运动类型和运动强度、充分使用运动器材及选择安全的运动环境,而且要合理选择身体活动的时间、场地和方式。”中国工程院田伟院士针对腰痛患者的体育锻炼提出:要避免在体育锻炼时加重腰痛,例如在体育锻炼时做好运动前体检、制定正确的锻炼方案、评估腰椎状况、定期进行腰椎生理和病理情况的检查等,更为重要的是要适度进行体育锻炼,主要是指训练强度应该逐步增大和选择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项目,例如核心稳定性训练、柔韧性训练和舒展训练,这些训练项目可以有效地提高肌肉的协调性和柔韧性,缓解腰椎韧带和肌肉的张力,减小对腰部的压力。郭建军认为:“医疗过程中的运动锻炼不是随便的行为,并不是所有的患者经过运动锻炼后都会产生积极作用,其中有的人会获益、有的人则可能会猝死。因此,要确保运动安全与质量,使患者经过运动能增进健康,而其中的安全不只是强调避免伤病,例如崴脚,还要确保心脏及肾脏这些脏器的安全。此外,要降低远期慢性病风险和急性损伤风险,例如某项运动需要长期磨损韧带,经过3年或几年的运动锻炼可能会导致韧带断裂,这样的风险也应降低。”
3 体医融合的实施路径
3.1 体医融合人才的培养
体医融合的实施要依靠体医融合人才。当前,对体医融合背景下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已在学界引起了关注。钟南山院士认为:“医学和体育都特别强调实践,那么就亟需体医融合的人才,经过体育培训的医学人和经过医学培训的体育人在长期融合中,总结经验并发展为理论,使得能长期为人们保持健康服务。”首都体育学院客座教授、国际欧亚科学院胡大一院士提出:“运动处方目前在我国医院中的实施,要解决的主要是人才问题,现在医院开具的多数运动处方是依靠医生自学或者是短期地进行学习后形成及由护士经过比较系统的培训后执行的。这样的运动处方的质量有待提高。而体育院校培养的毕业后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配制运动处方有更充分的知识储备,但是他们没有医生执业资质,无法入职医疗机构,而且即使入职医疗机构之后也很难解决职业发展问题,例如职称晋升就是一个瓶颈。因此,如何培养体医融合人才是目前进一步实现体医融合的关键。”对此,胡大一院士以河南黄河科技学院医学院为例进行了阐述。“该学院开设了体医融合班,在医疗系设置的课程中增加了运动处方、运动生理学的一些内容。因为这些学生毕业后都有医生执业资质,如果在这些学生本科学习阶段增加运动处方的相关知识和配制能力培训,那么他们就是有体医融合知识的全新人才。在现有的体育院校研究生培养体系中,应在硕士、博士这样的学习阶段招收一些医学院校毕业的学士或硕士。在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医院临床经验的基础上,体育院校可以通过系统的关于运动处方相关知识与配制能力的培训使这些学生进行一些相关的研究,从而将其培养成体医融合的复合型人才。这对满足体医融合人才需要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在很多医学院校、综合性大学都有康复专业,但是过去的康复专业侧重点是肢体康复,所以在已有的康复专业课程中增设关于脏器康复的运动处方的相关知识与配制能力的培训也是培养体医融合复合型人才的一个可能途径。”
3.2 全民健身领域的体医融合公共服务的数字化建设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媒介技術发生了深刻变革,一些基于数字技术的媒介已经深入居民日常生活。中国工程院院士田伟在大会报告中提出的在防治腰痛方面应用AI、VR技术就属于数字化建设范畴。田伟院士主张:“通过AI技术分析大数据来辅助体育锻炼,以减缓腰痛。例如可以通过AI技术评估腰痛风险,通过分析患者的生活方式、身体状况等多种因素预测患者可能出现腰痛问题的概率等,评估其康复进展情况,基于此可以自动调整个体化训练方案。”田伟院士还提出:“可以通过AI技术对运动量进行监测、分析及实现运动可视化智能指导。例如,用户可以通过佩戴智能手环或智能手表对自身的运动过程相关指标进行实时监测,之后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数据分析,了解不同运动方式对腰部的影响程度,从而使患者在选择运动方式时更加科学和有效。”刘海鹰主任针对脊柱健康管理和脊柱侧弯防控提出:“目前在脊柱健康管理和脊柱侧弯防控方面已经建立了相关的数据库及研发了相关设备,包括基于立体视觉人工智能脊柱无损功能评价系统(无损系统)、基于深度学习的3D脊柱超声系统、脊柱无损云纹图评价系统、可穿戴式外骨骼机器人。”其中:1)脊柱健康管理数据库建立后,可以通过科学运动与主动健康管理中心解决医学与体育各自单独无法解决的健康问题,完成运动处方的实际应用,通过科学运动与主动健康管理中心构建具有体医融合特色的综合健康服务模式,为体医融合技术发展、学科建设等提供场地及平台。2)脊柱无损云纹图评价系统能初步明确中医正骨法和运动疗法改善脊柱侧弯的关键节段和关键肌肉。3)可穿戴式外骨骼机器人能改善脊柱侧弯状况,尤其是对神经肌肉型侧弯,主要功能是通过辅助运动增强改善脊柱侧弯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探究改善脊柱侧弯时的全身状况、探究改善脊柱侧弯的生物力学机制。4)构建脊柱侧弯体医融合分诊治疗模式,进一步完善体医融合治疗方式。对于已经患有中度脊柱侧弯的患者以微创和静态牵引的方式改善脊柱侧弯,以防发展为重度脊柱侧弯。当前,关键要做的是长期监测脊柱健康状况,即定期进行躯干异常体征对照,加重者及时进一步确诊和治疗,根据严重程度、异常风险、病理生理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和干预方案。在这方面,目前已经完成的基于Al的青少年脊柱侧弯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和支持向量机模型适合用于脊柱侧弯的风险预警、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多源数据群组分类、脊柱侧弯运动干预及分级治疗等多方面研究。总而言之,刘海鹰主任提出:“要打造一个一体化的脊柱侧弯防控体系,建立儿童青少年脊柱健康管理和脊柱侧弯防控数字平台,通过对脊柱侧弯的早发现和早预防,实现对脊柱侧弯的医体结合治疗。”
3.3 体医融合防治慢性病
促进慢性病患者进行科学的运动锻炼成为慢性病管理的重点[19]。特别是脊柱侧弯已成为继肥胖症、近视之后影响我国少年儿童健康的第三大疾病,防控形势严峻。在此背景下,有学者试图建立一种体医融合的新型治疗模式,用于防治青少年脊柱侧弯[20]。本次会议中多位专家也提出了脊柱侧弯等慢性病的体医融合防治理念。胡大一院士提出:“运动对疾病,尤其是对慢性病有预防、治疗、康复的综合效果。当前,预防和病后康复的二级预防成为医疗服务的短板,而且治病的方法也仅限于生物医学技术,没有将运动、营养、精神、心理、睡眠、戒烟限酒融入到慢性病的管理内涵中,所以要对慢性病进行综合的评估、诊断、治疗、预防及康复,构筑慢性病的全面防线。”胡大一院士提出的上述构筑慢性病全面防线的措施有5个处方:第一个是药物处方、第二个是营养处方、第三个是运动处方、第四个是精神心理处方、第五个是戒烟限酒处方。他还强调:“只有将药物处方与其他4个非药物处方充分地融合,才能形成更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治疗慢性病。就运动处方而言,例如有氧运动对某些疾病不但具有预防和康复作用,而且还有治疗效果。通过有氧运动可以合理地控制体重。只要体重合理减轻,血压、血糖、血脂都会全面地好转。同时,有氧运动既能使人产生愉悦感,又可以增强人的心肺功能,而且还可以促进某些稳定慢性病的人体内循环的形成。尤其有氧运动对某些心血管疾病可以实现不放支架和不搭桥,而是通过促进人体内循环实现人自身的搭桥,使人体自身形成代偿机制和治愈能力。因此,含有有氧运动的运动处方可以大大减少不必要的手术创伤和支架的使用。”可以说,胡大一院士提出的体医融合防治慢性病的方法不仅是心血管疾病防治的较佳途径,也是体医融合模式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理想目标。
3.4 完善“家-校-社”协同的健康教育体系
教育部中小学健康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马军委员针对部分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1)发动学校助力。促进学校体育发展、提高体育教师技能水平、设定中小学生健康饮食标准、完善学校与家庭对中小学生个体健康进行长期监测的机制。2)激发家庭支持。中小学生家长要积极引导其孩子进行体育锻炼,并要全方位关注其孩子的身心健康、确保其孩子饮食营养全面和培养其孩子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强化家长监护其孩子的体质健康的主体角色意识、鼓励中小学生用自身掌握的体育技能和养成的运动兴趣促进与维护自身的健康。3)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培养中小学生关注自身健康的意识。使中小学生的体育活动劳动化与生活化,加强体育锻炼,有足量的体育活动,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保持健康体重。
3.5 构建体医融合背景下的科学运动保障体系
在体医融合背景下,有些慢性病的防治与科学运动息息相关。对此,很多研究者对科学运动与慢性病防治展开了相关研究,在发现了科学运动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指出了慢性病患者科学运动行为存在的不足,例如慢性病患者缺乏个体化的运动指导及支持环境等问题[21]。郭建军教授提出:“科学运动要有一个保障措施,需要构建一系列体系,包括安全保障系统、效果评估系统、科学锻炼指导理论体系、科学锻炼的组织体系、科学运动的支撑体系。其中:1)安全保障系统主要是制定应急预案和操作流程,配备相关人员,制定体育医学用品与服务标准,进行运动前和运动后的风险筛查与运动过程中的风险监控、场地安全管理、器材安全管理、环境安全管理。例如心血管病患者对雾霾非常敏感,那么就可以建设一种空气经过过滤的体育场馆,以适于心血管病患者、呼吸道疾病患者运动。当前,这样的体育场馆还没有,有些患有过敏症的儿童没有在体育场馆运动的机会,就是因为没有适宜的场地,这是体医融合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2)效果评估系统主要评估身体形态、身体功能、脏器功能、生化指标、药物使用情况、卫生经济学效果等。例如:当前在临床医学方面是进行诊断融合,将运动干预技术与临床医学诊断技术相融合,从骨骼、心脏、心理、神经等方面将用药和运动相结合评估融合治疗效果,评估的不仅仅是疾病进展,也要评估對身心产生的影响及患者期待的健康效果,而不是评估运动技能水平。3)科学锻炼指导理论体系主要是运用金字塔理论与波浪理论整合体医融合资源,使诊断、治疗、康复等全过程实现融合,通过建立体育健康数据库(包括医学体检数据、专科诊断数据、体质健康监测数据、生活方式数据等),依托物联网、体育器材、可穿戴设备、医疗评估设备制定智能运动处方。此类运动处方要增加运动方案,既要能满足健康促进的需求,又要符合患者的运动兴趣与爱好,这样才能使运动处方对患者的运动干预真正实现安全、有效、可持续。4)科学锻炼的组织体系主要是要明确三甲医院、社区医院、区政府、体育系统等部门的职能分工、组织结构及相关工作岗位的职责,依托医联体或体医融合健康服务联合体实现患者可以到获得医学相关专业认证的体育场所接受已通过相关专业认证的运动指导师的服务,并且服务的效果可以进行医学评估。5)科学运动的支撑体系主要是面向低氧敏感人群、对感染敏感人群、对致敏物敏感人群等营造科学运动的环境。一是通过开发体育健康课程解决营养、药物、睡眠等影响健康的因素的相互关系问题;二是加强体育运动与健康分会的工作;三是开展体育运动与健康研究。”
4 结束语
正如钟南山院士所言,第一届体育运动与健康大会是开创性的,是推动体育与医学融合、务实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大会全方位展现了我国体医融合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开幕式隆重热烈,主报告院士、名家云集,分会报告精彩深入。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人民网、北京日报等多家媒体高度关注,相关新闻报道浏览量逾千万。此次大会由首都体育学院(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和中华预防医学会体育运动与健康分会承办。首都体育学院在全国首创提出“体医工融合创新发展”的办学思路,建成了全国首个运动训练场馆与科技创新平台智能互联的“体医工融合高精尖创新中心”,为服务竞技体育、大众健康、学校体育打造了技术应用示范平台,推动运动促进健康事业快速发展并取得了重要进展。第一届体育运动与健康大会的成功举办为推动体医融合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起到了示范作用,对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注释:
①从中央电视台“CCVT13”新闻频道2022年3月的新闻报道中获知。
②数据来源于《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
参考文献:
[1]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EB/OL].(2016-10-25)[2023-06-28]. 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6/content_5133024. htm.
[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EB/OL]. (2019-09-04)[2023-06-28]. 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9/content_5433722.htm.
[3] 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EB/OL].(2021-07-18)[2023-06-28]. 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1/content_5631816.htm.
[4]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 (2022-10-25)[2023-06-28].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7478440677105407928&item_id=17478440677105407928&reedit_times-tamp=1680492055000&to_audit_timestamp=2023-04-12+18%3A57%3A15&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ref_read_id=281a3979-bae0-4878-a415-d28e8937c3b0&pid=76272939092196933&ptype=100&reco_id=102463a7e886c0a88514000b&study_comment_disable=0&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
[5] 教育部关于2002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公告[EB/OL].(2003-12-10)[2023-06-29]. http://www.moe.gov.cn/jyb_xxgk/gk_gbgg/moe_0/moe_1/moe_3/tnu11_5363.html.
[6] 佚名.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2)[M].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22:1-5.
[7] HOY D, BAIN C, WILLIAMS G, et al.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global prevalence of low back pain[J]. Arthritis Rheum,2012,64(6):2028-2037.
[8] 顾蕊,王岩,陈伯华. 中国非特异性腰背痛临床诊疗指南[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22(3):258-268.
[9]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EB/OL].(2003-12-10)[2023-06-29]. https://www.cdc.gov/.
[10] ZAKARIA H, ABUSANANA S, MUSSA B M,et al. The role of lifestyle interventions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J]. Medicina (Kaunas). 2023,59(2):287.
[11] ANONYMOUS. Association of genetic predisposi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 with risk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in nulliparous women[J]. Jama Netw Open, 2022, 5(8): e2229158.
[12] 王琴. 孕期科學运动对分娩方式的影响[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9):8-10.
[13] 陈刚.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开创江苏体育发展新局面[J]. 体育与科学,2018(1):1-6.
[14] 陈方灿. 体能康复新理念——术前康复[J]. 中国体育教练员,2014,22(1):15-16.
[15] 陈方灿. 康复性体能训练的理念和方法[J]. 中国体育教练员,2006(3):4-5.
[16] 陈亚东,王莉,马祖长. 我国居民健康促进服务内涵及发展问题分析[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1(2):195-199.
[17] 孙新惠,杜相品. 健康促进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应用[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2):258.
[18] 刘乐芝,张巨盛,董启保. 运动锻炼防止冠心病的临床观察[J]. 山东医药,1987(6):56.
[19] 王丽梅,李露,罗倩,等. 体医融合模式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全科护理,2023,21(12):1641-1645.
[20] 杨一卓,刘倩,荣湘江,等. 体医融合下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治疗[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23,24(1):77-80.
[21] 卫薇,燕军,李方波. 慢性病患者科学运动及合理膳食相关行为研究[J]. 中国健康教育,2022,38(3):21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