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能力评估研究

2023-08-25袁国雄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3年12期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制造业

袁国雄

[摘 要]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需要建立一套衡量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的指标体系来评估企业数字化转型效果,但目前还没有比较规范的评价模式。文章通过研究,围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战略与组织、数字化基础、关键环节的业务应用、综合集成、生态与创新5个方面建立评估的基本框架,提出评估的原则、框架内容、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并对云南不同层次有代表性的制造业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能力评估实例验证。评估结果与案例企业现实情况基本吻合,较为科学地反映了企业数字化推进水平和转型短板,可为政府、行业组织、企业有效评估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从而进一步制定政策规划、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数字化能力、推动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支持。

[关键词]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能力评估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3.12.033

[中图分类号]F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23)12-0102-03

0     引 言

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全面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必由之路。数字化转型是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将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各种信息采用数字化手段进行表征,构建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反馈的闭环机制,是制造业走向智能制造的起点[1]。研究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评估应遵循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方向,以及为打通工业全要素、全环节、全流程数据链而制定的框架性、规范性的指南,将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等要素集合成一体,从战略组织、数字化基础、关键环节业务应用、综合集成、生态和创新5个维度研究企业数字化相关要素,归集成可观、可测的因子,以量化数据为基础,描述数字化转型阶段的跃升过程,循序渐进,促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评估对标,政府部门和企业可以了解和认识到数字化转型差距和薄弱环节,明确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方向和着力点,有针对性地提升数字化转型发展水平。

1     评估原则

1.1   科学性原则

评估框架结构应相对稳定,要能够反映制造业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成果以及数字化发展阶段,指明数字化转型发展路径。评估指标应以数据融通为核心,要能够表征数字化转型的内核和特征。数据采集应准确可控,评估方法应有效支持数字化转型水平和能力以及效能与效益的评估、分析、诊断和改进。

1.2   实效性原则

评估标准应从战略层面、发展基础、应用场景和创新发展上反映制造业企业两化融合发展现状和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引导制造业企业将资源配置范围从传统要素向数据要素拓展,以评估数字化转型的能力、效能与效益为重点,引导制造业企业有效开展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升级[2]。

1.3   可操作性原则

评估标准应围绕制造业企业数字化和数据管理能力建设,突出对研发、生产、管理、服务等关键环节的数字化转型评估,应具有广泛的适用性[3]。另外,还应保证评估指标易于选取,指标体系易于构建,评估数据易于采集、可分析,评估方法便捷有效。

1.4   可扩展性原则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不断丰富,评估标准应在总体框架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进行适当修改,实现不断优化和完善[4]。

2     评估内容

数字化表示一种通过数字方法和设备进行连接的状态,这种相互关联加上鲜明的可度量特性,反映了组织业务和技术架构的不同状态,不断突破地域、组织、技术边界,促进制造资源从单点优化向多点优化演进,从局部优化到全局优化演进,从静态优化到动态优化演进[5]。围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战略目标和研发、生产、管理、服务等关键环节的数字化转型,评估内容包括战略与组织、数字化基础、关键业务应用、综合集成、生态和创新五部分。战略与组织评估包括企业发展战略、组织保障、人员信息化素质、资金投入、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数字化基础评估包括信息化基础设施、生产装备数字化、信息安全、技术和管理等主要评估内容;关键环节业务应用评估包括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服务、采购仓储、质量管理、安全生产、业务办公的数字化和绿色生产方面评估;综合集成包括研发与生产集成、管理与生产集成、产供销集成、信息系统集成和数据集成方面评估;生态和创新包括新业态新模式和高质量發展方面的评估。

3     指标体系与评估标准

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设有战略与组织(10分)、数字化基础(10分)、关键环节业务应用(30分)、综合集成(30分)、生态和创新(20分)共5个一级指标,下设25个二级指标,如图1所示。

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为明确评价工作所需采集数据,确保评价体系落地实施,每个二级指标下设不同层级的评分项和评分标准。

第一,发展战略主要评估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规划制定、规划执行情况;组织保障主要评估数字化转型部门设置及职能定位、数字化转型主管领导的层级和职能定位;人员信息化素质主要评估信息化专职人员占比、信息化技能普及率、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生产人员占比、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管理人员占比、企业最高层信息化手段工具应用情况;资金投入主要评估自动化建设和运维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信息化建设和运维占销售收入比例、工业软件及企业数据集成占信息化建设投入比例;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主要评估数字化人才储备、数字化人才发展通道、数字化人才能力提升,以及建设成果如重点实验室、研究成果等情况。

第二,信息化基础设施主要评估数据中心建设、百人服务器拥有量、人均计算机和智能终端拥有量、管理网络建设、工业网络建设、网络集成情况、新技术运用情况;生产装备数字化主要评估生产设备数字化率、数字化生产设备联网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自动化生产线占比情况;信息安全主要评估计算机和网络安全、技术保障情况;技术和管理主要评估技术规范管理、管理制度、标准管理体系建设情况。

第三,研发设计数字化主要评估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产品需求来源、产品设计、工艺设计、辅助制造、产品数据情况[5];生产制造数字化主要评估生产设备控制方式、数据采集方式、计划调度方式、生产过程自动化、生产过程信息实时追溯数字化程度;经营管理数字化主要评估财务管理、采购管理、成本管理、销售管理、设备管理数字化程度;销售与服务数字化主要评估售后管理信息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和应用情况;采购仓储数字化主要评估供应链管理、仓储自动化、仓储管理系统、物料自动识别、物料需求计划、产线物料配送等方面数字化程度;产品质量管理数字化主要评估质量控制和检测、质量问题追溯数字化程度;安全生产数字化主要评估安全生产监控情况、应急响应及重大危险源预测预警情况;业务办公数字化主要评估办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会议及培训数字程度;绿色生产主要评估能源管控、清洁生产管理、双碳达标情况。

第四,研发与生产制造集成主要评估协同研发设计、产品数据管理(PDM)的覆盖范围、产品信息管理和传输;经营管理与生产制造集成主要评估经营管理系统与制造执行系统的交互、制造执行系统与生产控制系统的交互;产供销集成主要评估订单化生产、订单和质量全过程跟踪管理;信息系统集成主要评估是否建立统一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并通过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产品数据管理、软件配置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集成构建数字化制造平台;数据集成主要评估是否建立数据中心并提供数据分析和建模及辅助决策,以及在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数字输出、数据治理、知识库和专家系统等方面的建设和应用情况。

第五,新业态新模式主要评估企业大数据应用、工业技术软件化、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形成新型能力情况,如资源服务能力、系统解决方案的服务能力等情况;以及产生新的企业运营模式和新的业态情况;高质量发展主要评估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情况。经济效益评价企业成本利润率、人均劳动生产率、产品良品率、产品库存周转率等;社会效益评价企业的社会贡献率、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万元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污染物排放总量等。

4     评估实例

按照评估指标体系和评分标准,拟定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评估调查问卷,本文选取云南省数字化水平不同的30家制造业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能力实例评估。从评估结果看,得分在80分以上的企业有8家,数字化水平都比较高,不论是企业发展战略与组织、数字化基础、关键环节业务应用,还是综合集成,以及生态和创新都体现较高的数字化水平,但得分的侧重点又各有不同,反映出制造业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上还存在有待加强和改善的方面。得分在60分至80分之间的制造业企业共15家,其具有一定的数字化转型能力,企业发展战略与组织及数字化基础普遍较好,关键环节的业务应用基本实现数字化,在综合集成及生态与创新方面有待加强。得分在60分以下的制造业企业有7家,其数字化整体水平较低,数字化基础较薄弱,仅部分业务环节实现信息化。运用本评估方法的评估结果与案例企业现实情况基本吻合,较为科学地反映了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水平和转型短板。本评估方法为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顺利推进和数字化水平科学评估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与理论支持。

5     结束语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评估有助于政府部门和制造业企业提高对数字化转型的认识,促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發展。政府部门可以更好地了解制造业企业数字化现状,为制定政策、规划提供决策支持;制造业企业决策者可以更客观全面地了解企业当前数字化能力,在制定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时更有针对性,有利于提高实施效率,规避资源浪费。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共嘉兴市委 嘉兴市人民政府.嘉兴市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评估标准(试行)[EB/OL].(2020-12-28)[2022-11-16].https://www.jiaxing.gov.cn/art/2020/12/28/art_1228968110_59069914.html.

[2]王柯懿,王佳音,盛坤.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能力评价体系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21(12):157-162.

[3]张凯.工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J].数字经济,2021(3):8-19.

[4]荆树伟,冯月,阎俊爱,等.传统制造业精益数字化水平评估方法[J].科技管理研究,2021(4):43-52.

[5]宋彦彦,石镇山.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机械工业信息与网络,2005(2):20-24.

猜你喜欢

数字化转型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试论融合创新思想对新时期图书策划和营销的指导作用
《华盛顿邮报》转型的实践与借鉴
我国出版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的困境与对策
从微信公众号看纸媒数字化转型
传统杂志的数字化转型与融合发展
大数据对制造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CeBIT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