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热点综述
2023-08-25杨波叶思博
杨波 叶思博
摘 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成果丰硕,极大地推进了教育現代化进程。本文以党的十八大以来高等教育类北大核心期刊刊发文献为基础,利用Cite Space软件分析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产教融合、“双一流”建设和大学治理六个研究热点,并依次对其进行综述。党的十八大以来,学者们主要聚焦劳动教育、高校育人、课程思政,对高校思政教育进行深入探讨;主要聚焦专业学位教育、博士生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对研究生教育进行深入研究;主要聚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和教学实践创新,对教学改革进行深入探索;主要聚焦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新工科建设,对产教融合进行深入分析;主要聚焦“双一流”建设,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政策演变进行持续关注;主要聚焦大学内部治理、学术治理,对高校治理进行系统研究。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产教融合;“双一流”建设;大学治理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615(2023)05-0031-14
DOI: 10-15958/j-cnki-jywhlt-2023-05-004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1]。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建设教育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密切关注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高等教育作为其中的关键一环同样受到高度重视,有关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不断推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向好。教育学界专家学者密切关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研究,发表了一批高水平论文。本文收集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第九版)中的高等教育类期刊论文,对六个热点主题进行可视化分析。
一、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第九版)中的高等教育期刊为研究对象,在CNKI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时间设置为2012年11月15日至2022年8月30日。经过人工筛选,剔除会议、访谈、通知等文献后,最终导出需要分析的文献41 144篇。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取Cite Space5.7.R2软件进行分析。首先将CNKI数据库中所选文献以refwork格式导出,通过data数据分析转化为text格式后,得到适合软件运行的原始数据,最终得到研究所需的关键词聚类图谱。关键词聚类图谱可根据所选文献的关键词、主题等信息,可视化地呈现出某一个知识领域一段时间内的核心话题。本研究在此图谱基础上,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六个研究热点进行综述。
二、 来源期刊发文量及关键词分析
(一)来源期刊发文量分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第九版)收录的19本高等教育类期刊共发文41 144篇,各刊发文情况见表1。从表1可看出,《黑龙江高教研究》《中国高等教育》《中国高校科技》的发文量名列前3,依次发文4 873篇、4 492篇、4 191篇,分别占总发文量的11.84%、10.92%、10.19%;发文最少的是《现代大学教育》,发文877篇,占总发文量的2.13%。由于这些论文都是围绕高等教育展开的研究成果,这些期刊在一定时期内关注的热点大致相同,因此篇数上的差异并不会显著影响本次研究结果。
(二)关键词分析
通过Cite 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到频次前20位的高频关键词频次排名表(见表2)及关键词聚类图(见图1)。
从图1可知,党的十八大以来,高等教育领域的热议话题有接班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产教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大学制度、研究生教育和高校英语教学。由于聚类图谱的算法受宏观选题方向的影响较大,因此最终会产生一些没有实际研究意义的热点话题,所以须结合关键词频次排名综合考察。经过比较,最终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产教融合、“双一流”建设和大学治理六个研究热点进行分析。
三、热点主题研究综述
(一)思想政治教育
高等教育作为国家育人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其发展水平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前景与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学界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从多个维度对高校思政教育进行探讨,研究议题主要聚焦劳动教育、高校育人、课程思政三方面。
1.劳动教育
人自我存在的本质力量需要在对象化的活动中自我创造,而劳动无疑是人类社会独有的、自觉的对象化实践[2]。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3]。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高度重视。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国情和发展实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哲学,逐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理论体系。
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培育单位,肩负着培育新时代优秀青年的重要使命,基于我国国情及时代特征,新时期高校的劳动教育在原有基础上显示了新的内涵。有学者总结道:“新时期中,高校学生心中应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应格外强化辛勤劳动的意识,培育积极的劳动态度;强化诚实劳动、人本关怀、国家情怀(劳动品德层面);同时在必备劳动知识培训方面加大教学力度。”[4]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5]从此,劳动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再一次彰显了其重要地位,这既是对过去教育方针的极大丰富与发展,也是对过去“重学科,轻劳动”问题的化解。除了多数学者共同提及的创新、立法、观念教育方面外,还有学者认为应实施以项目制为主的劳动实践教育[6],完善劳动教育评价系统,兼顾评价和反思[2]。当然,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中的关键一环,同样也应受到重视。有学者在剖析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现状后指出:“有偿实习是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重要形式,正确理解劳动功能是其核心要义,整体系统的教学设计则是根本保障。”[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劳动价值观发生巨大改变,在经历探索、发展、调整、再探索、再发展后,如今劳动教育在我国的地位已与“德智体美”相提并论,因此,也有学者在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劳动教育政策后,在方向性、内生性、系统性、地域性、时代性五个方面对未来劳动教育的走向提出展望。诚然,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还存在着地位缺失、课程政策刚性作用低等问题[8],然而有理由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打造新时代高水平的高校劳动教育指日可待。
2.高校育人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了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的要求[9]。“三全育人”是新时代推进育人理念和育人方式变革的重大命题,将高校思政工作融入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为培育高素质人才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提供了清晰思路。2018年9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教育理论成果归结为“九个坚持”,并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实现“三全育人”,就是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环节,贯穿教育系统始末[10]。“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对高等教育全局有着良好的指引作用,辐射全局,同时推动高校思政建设。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在此工作原则指引下,学界开始找寻高校的立德树人之路。有学者提出由校内全员全方位教育、生产实习单位接力的全程教育和家庭辅助影响教育三个面构成的“三维体”顶层设计[11];有的则从实践角度出发,提出发挥领导、教师在育人过程中的作用,做到以文化人,以育化人。从本质上说,“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应当贯穿始终,且从教育的价值角度来看,这也是高校的立身之本。显然,“立德树人”与“三全育人”是点和面的关系,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前者在后者的启发下投入实施,后者在前者的实践中彰显意义。
3.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不同于专门的思政课程,而是借助于非思政课的其他课程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12]。在教育理念上,课程思政将所有专业课程的教育性提升到思政教育的高度,表明课程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3]。课程思政这一概念起源于上海,在上海率先试点,形成“上海模式”后在全国推广。从其内涵而言,它以课程为载体,输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4];它与思政课程相辅相成,即倡导在高校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重视思政教育,一切教育应为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作贡献。教师作为课堂授课的主体,在课程思政研究中尤为受到关注,但与以往不同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界的眼光不再仅聚焦于思政课堂中的教师,而是放眼于高校全体教职员工,并从多个角度对全体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研究生教育
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职业人员的主要社会活动,是教育系统中互相关联的各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研究生作为高层次人才,其教育模式、培养方案备受关注。在全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指出,研究生教育应不断综合深化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坚持“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更加突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更加突出科教结合和产学结合,更加突出对外开放”的总体思路;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工作质量[15]。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指示: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6]。党的十八大以来,高等教育学界研究成果丰硕,主要议题围绕在专业学位教育、博士生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三个方面。但经过归纳后发现,人才培养模式与前二者有着很强的交融关系,不同层次的研究生教育皆有涉猎,因而笔者将此部分分别融入专业学位教育、博士生教育加以论述。
1.专业学位教育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始于1991年,此后发展一度缓慢。据《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统计,截至2019年,我国已累计授予硕士专业学位321.80万人、博士专业学位4.80万人;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 99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78个,基本涵盖我国主要生产行业[17]。而这也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的现代教育指导思想[18]和《加快推進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中的“产教融合”理念不谋而合[19]。
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学界展开了对专业学位教育的研究。与学术学位教育相比,专业学位教育因其“实践性”的特征而受到关注。“实践”是指人们能动地改造、探索现实世界一切社会的客观物质活动,是人的主观的、感性的活动,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活动[20]。因此,专业学位教育下的人才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应以解决实践问题为导向,以案例和现场为依托[21],同时也要完善课程体系,在课程中注入实践的脚本,规范学位论文要求[22],实现“产、学、研”三者有机结合。
早在“十三五”初期便有学者提出,我国研究生教育应遵循“积极稳健发展”的基本思路,坚持存量调结构、增量促发展的原则,推动内涵式发展,有效扩大受教育的规模和比例[23],为我国社会生产环节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而作为实践性较强的教育、医学、法律、工业、农业等学科,近年来其专业学位人才的培养愈加受到重视,因而在此类研究中,以上述学科为例的培养体系探索也不可忽视,通过不断地实践改革,它们在共性中创造个性,一同为我国专业学位教育探索合适路径。
2.博士生教育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最早由师法他国的模式、制度而产生,因此在不断学习、进步的过程中,学界仍不忘对他国的研究生教育进行溯源,特别是在博士生教育领域。美国的博士生教育历经一百多年的发展后逐步形成规范的培养体系,因而常常成为我国学者研究的对象。在课程建设方面,有学者在参考美国诸校后提出,博士生教育应以“学者”角色来定义,与美国相比,我国博士生的课程显得松散、随意、不严格,这大大影响了博士生教育的质量[24];而在建设规范化课程的同时,也可以复杂课题为依托,在考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多学科”和“大跨度”地进行课程整合,“高标准”和“全渗透”地进行跨学科科研[25]。2013年3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推动全面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明确提出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脱颖而出的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申请—考核”制应运而生。有学者在分析其自治路径后认为,这一入学制度加入了“非智力因素”的考察,符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共性目标,因而是一条必然之路[26]。
(三)教学改革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学界的专家学者都致力于研究教学改革,以期从基层优化角度出发,逐级向上辐射至顶层。教学改革作为教育活动中的实践环节,亲自参与其中的教师最有心得,因此一线教师成为探索教改的主力军。在高等教育改革中,高校教师亲自实践,以教学思路和教育理念为指引,不断试验新方法与新出路。从文献计量的结果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界有关教学改革的研究主要聚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和教学实践创新两个方面。
1.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教学改革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在政府引导、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组织下,由职业院校一线教师具体实施,改进教学内容、方法、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培育适应社会发展新态势的人才奠定扎实基础[27]。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可发现目前学界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理念模式、路径实践和教学创新三个方面,由于高等职业教育本身具有职教性和高教性,因而在研究时需要有的放矢,在实践中做到因材施教,从高等职业教育本体出发进行教学改革。
实证研究表明,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考核评价、组织体系建设、规范性建设等方面仍较为欠缺[28]。针对这些不足,有学者创新地提出了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路径,认为高职院校应当在教育观念、管理制度、专业特色、教师队伍建设、校企文化融合五个方面有所提升[29]; 有学者从校企深度合作角度考虑,提出校企利益共享机制和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也有学者从教学模式入手,提出系统化课程建设和第二、第三课堂建设的建议[30]。
在工业4.0时代,我国制造行业开始深陷“大而不强”的窘境,为此,关键领域的转型升级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中国制造2025》出台后,教育资源不断向培育应用型人才倾斜,因此高職教育也应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冲在前列。总体而言,工业4.0时代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应向培养能力型人才转移,从分科教学向跨学科培养转变[31]。通过研究式教学、个性化教学,从而达到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目的。但从数量而言,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对高职院校研究的力度还远远不及其他层次的教育,因而就学术探索的路径来说,此类研究还有较大挖掘空间。
2.教学实践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教学实践的创新从未停下脚步。在探索中,学者们大多提到了一个词——人才培养。在人才资源需求与日俱增的今天,如何利用好当前的政策资源、技术优势,为国家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是高等教育需要思考的问题。
数字化的教学实践改革是目前较为流行的趋势。受新冠疫情影响,线上教学进入更多高等教育研究者的视野,“互联网+教育”模式探索更加受到重视。早在2016年,就有学者提出“互联网+教育内容”将集成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在“网络超市”中提供多层次、多需求的教育服务[32]。而在2020年之后,由新冠疫情引发的线上教学再次引发学界关注。高校在当前形势下应将课程改革从结构化向非结构化转变,教育技术从辅助手段向与教学深度融合转变[33]。有学者认为新冠疫情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契机,大规模线上教育可以借此机会完成试水[34]。
以互联网为基础,构建“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多元混合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教学质量[35]。“慕课”(MOOC)是硅谷的一次重要尝试,在历经实践的检验后,目前所形成的慕课多以“MOOCs”为代表,这与早期“cMOOC”的办学模式有所出入。“MOOCs”强调开放与大信息量,这和我国目前在线教育的环境不谋而合。遗憾的是,目前国内高等教育学界多将视线放在与互联网相关的“网课教学”上,而对于“慕课”的研究在近些年则显现出疲态。国内学者从2013年开始研究慕课,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相继加入edX和Coursera,果壳网也建立了“MOOC自习室”,众多学生参与MOOCs学习[36]。2013年至2015年,国内出现“慕课”研究高峰。从破坏性创新视角来看,高等教育可从维持型创新的思路探索高校的教学改革,寻求符合自身发展的商业模式[37],慕课发展也需要高校、企业和政府相互合作,尊重慕课发展规律,契合我国国情[38]。慕课对线上教育带来的影响是启发性、源头性的,若能在线上教学流行的今天追本溯源,从慕课研究中获得启示,将是高等教育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四)产教融合
生产和教育是人类的两大基础实践活动,二者相互促进、密不可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教劳结合便是我国的教育方针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技能型人才的缺口逐渐显现,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越来越多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工学结合、产学研合作、现代学徒制、校企协同育人等理念开始投入实践。2013年起,教育部开始引导部分地方普通高校向技术型高校转型,随后不断扩大覆盖范围,宏观层面的转型(教育、产业融合)与微观层面的转型(教学活动、生产活动融合)齐头并进,之后又启动了“高等学校产教融合创新实验项目”“‘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和“数据中国‘百校工程产教融合创新项目”,产教融合正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实践中的新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学界在产教融合方面主要关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和新工科建设,但由于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是一对相互融通的概念,因此对校企合作的探讨将融入职业教育和新工科建设两部分,不再单独论述。
1.职业教育
发展职业教育是缓解我国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重要环节,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民生改革的重要途径。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不断创新职业办学体制、人才培养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39]。2019年出台的《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方案》指出,要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先发展[40]。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体系的主体,其范围不仅包含职业教育专科,也包括从事职业教育的应用型本科和更高教育阶段。因此,如何以高等职业教育作为突破口寻求产教融合新模式,成为众多学者思考的焦点。
市场经济背景下,产教融合已成为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当前政策背景下,构建多元办学格局,集中资源,形成与产业链、创新链对接的人才培养体系是高职院校推动转型升级的可行之策[41];构建产教融合机制,须以技术为指引,在企业、产业、价值、市场和行业协会方面均形成完善融合机制[42]。当然,培养“骨干师资”必不可少,深化课程改革,应思考从教育结构的方向出发建设现代高职教育体系[43]。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产业融合水平较低,发展动力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转变教学概念,从校企合作和管理制度方面构建产教融合新动力[44]。为推进职业教育水平提升,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也同样值得深思。有学者站在服务产业发展的角度,提出高职院校人才转型的战略途径,认为高校人才应深入开展更高端的新技术实践与应用,主动对接区域经济发展,探索多层次的分阶段实施路径,实现新技术与产业的双重提升[45]。人才培养的基础单位是专业群,提升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有利于学校专业水平的提高,为此,有学者从产教融合、课程设置、双师队伍等方面展开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2.新工科建设
为了应对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2017年,教育部相继召开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工科优势高校新工科建设研讨会、新工科研究与实践专家组第一次工作会议,先后形成“复旦共识”“天大行动计划”“北京指南”,全力建设领跑国际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挖掘中国经验。
伴随着“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重大战略的推出,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蓬勃发展,新工科建设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研究热点。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改变”成为应有之义,但许多本科高校的办学现状与新的行业要求仍不相适应,不少院校还是沿用老套路、老规矩办学,在向应用型院校转变的过程中没有清楚认识各项矛盾之间的关系,由此帶来认识不一、路径不明的难题[46]。
新工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学术工程,需要上下双向发力,以产教融合为契机探索中国经验。在中国高教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暨“新工科建设与产教融合”研讨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处处长吴爱华提出了新工科建设的主要思路:凝聚以新工科为核心的共识、多样化探索、以项目群为平台加强合作以及统筹内外资源[47]。新工科的建设离不开高校、政府和企业的联动,尽管前有“苏联模式”“美国模式”“德国模式”的借鉴,但在我国的国情背景下,高校应推行“大工程观”,推进政府、高校、企业的全面配合;由于新工科理论研究属于社会范畴,因此需要与社会科学紧密联系,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工程教育理论体系;应发挥自身的体制优势,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培育高等工程人才[48]。
2018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包括202个新工科综合改革类项目和410个新工科专业改革类项目。其中,新工科专业改革类涵盖19个项目群[49]。而这些专业也将成为新工科建设中的重点关注专业,其中,关于智能科学、计算机、大数据、物联网的研究较为集中。
(五)“双一流”建设
20世纪末,国家先后实施了“985工程”“211工程”(后合称为“92工程”)。经过二十余年的建设,这两项工程取得了诸多重大突破。为适应新时期国家发展的新要求,2017年9月20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第一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与“92工程”名单不同的是,“双一流”高校名单分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名单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其中有36所高校入选A类世界一流高校建设名单,6所高校入选B类世界一流高校建设名单,95所高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这几份名单囊括了此前“92工程”中的所有大学,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各大学科研水准、客观条件等因素新吸收了21所高校,因此可将“双一流”建设工程视为我国重点大学建设工程在新时代的延续。经过首批“双一流”建设后,2022年2月,教育部正式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名单,包含147所高校。为实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以及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的目标,这一轮“双一流”建设更加细化了各高校的一流学科建设。可以说,“双一流”建设工程是我国重点大学和人才培养的转型之策,也将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长期热点话题。
1.一流学科建设
通过实施“985工程”“211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等重点建设,我国高等教育水平已有显著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作为国家综合国力参考的重要指标,其基础就是学科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但目前我国学科建设仍存在交叉重复、低层次循环等乱象,且一流大学的建设就是以若干个一流学科为支撑的,因此“双一流”建设应以学科建设为基础。
如福柯所言:“无论在何种条件下,什么知识能够进入研究者的视野总是受到其所处的社会政治关系的规训或制约。”[50]受教育的政治属性影响,其行为也就受到政治的约束,这也决定其为政治服务的基本定位。因此,学科建设必然要体现其政治属性,学科建设与调整必须满足于国家利益的实现。当然,在考量学科建设的行动逻辑时,也应注意其背后的知识逻辑与市场逻辑[51]。另外在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除了在资源、政策上有所倾斜的部属高校外,还应特别注意西部高校,结合地域自然环境特色、社会文化特色及经济技术特色,为西部高校的一流学科建设奠定坚实的科研基础[52]。
在这一主题下,学科评估是绕不开的话题。目前,我国实施的主要是由政府主导的竞争性评估和问责性评估。有学者在分析利弊后提出,学科评估应坚持“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以发展学科和学科建设为目的[53]。“双一流”建设提出了“强化学科绩效考核”的要求,提出应从人才培养、文化创新、国际交流等多方面综合考察学科建设情况,以学科自身系统发展为圭臬[54]。
从总体上看,自从实施“双一流”建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学界高度关注“学科建设”这一话题,特别是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结果公布后,学科的概念继续得到强化,这一热点也将在未来持续走高。但也需要看到,在过去的研究中,国内学科建设明显偏向于研究生教育,而对高等教育中的其他层次教育的研究较为匮乏[55],这也是在未来学界亟需弥补的地方。
2.一流大学建设
“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院校重点建设政策,是经济新常态下高等教育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院校重点建设政策的延续和调适。对于“一流大学”而言,其职责与追求仍与之前相同,只是在调适中须更加聚焦于整体建设、自主发展和动态调整[56],从而形成中国特色一流高校。由于一流高校的打造是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基础,因此在研究一流高校建设时,学界的目光往往会注重对基础的把控,即学科平台的建设,所以从数量上来说,直接研究这一主题的科研成果并不算多,且在第二轮“双一流”高校名单中,直接取消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区分,导致以“一流大学建设”为主题的研究锐减。
在首轮“双一流”大学名单公布后,尽管入围一流大学建设的院校只有42所,但是高等教育学界还是作出了一些反应。一流大学建设首先需要围绕中国特色,中国特色是中国大学的底色,一流大学是在中国国情下自主创新建设的,因此其建设方案须呈现出“个性化”的自主风格。但通过研究,仍可发现其中的共性,例如首轮“一流大学”的建设方案呈现出“工程化”的思维,且仍以学科建设为主导,在改革和建设方面两翼齐飞[57]。一流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学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特征,以C9高校为代表的“一流大学”在这一语境下呈现出精英性的特点,这也是一流本科教育最为本质的特征[58]。
(六)大学治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大学治理,同样也在探索现代化治理体系创新之路。随着“双一流”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旧的大学治理思维已不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探索高校治理新出路逐渐成为学界热议的话题。根据文献计量学的统计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高等教育在这一主题下主要关注大学内部治理、学术治理两个方面,前者主要偏向于院校内部制度的改良构建,后者则倾向对学术不端现象的整改。
1.大学内部治理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与大学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同步的过程。在此逻辑上,可认为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离不开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离不开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如果说国家政策、资金扶持是构建现代化高等教育框架的外因,那么高等院校内部治理能力则是其中更为重要的内因。
认识现代化高等教育治理体系,首先要清楚它的定义,目前学界较为普遍的认知是:所谓现代化高等教育治理体系,是能够顺应时代变革,以政府、社会、大学的新型关系为核心,以推进管办评分离为基本策略而形成的政府宏观管理、大学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的体系[59]。而要创建这一现代化体系,找到其动力机制是学界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努力的重要方向,即使切入视角有所不同,但大多集中于从规范、保障、协调、动力的角度来探索,因此,这四个方面的规约机制可以视作学界对高等院校内部治理路径探析的共同出发点,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丰富研究成果可供实际参考。当然,除了从宏观理论视角来指導实践外,也有大量学者从微观可行性的角度对这一体系进行了探索。总体来说,这一时期内学界对于大学内部治理的探索体现出多重视角,不论是从宏观导向,还是从微观操作来说,都产生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2.学术治理
近年来,高校学术圈内学术不端的现象屡见不鲜,“学术治理”成为人们常常谈及的话题。在学术不端现象的背后,实质上是高校学术管理的缺位,因此,问责机制成了学界议论的主题。健全的问责机制是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的学术问责体制面临主体单一、客体模糊、程序不清等主要问题。基于此,有学者认为,构建由学校及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形成的多元联动的内外导向支持系统,是实现学术善治的可行之策[60]。目前以结果与短期收益为导向的问责机制常常导致学术功利化的现象,问责效果往往失灵,有学者从治理哲学的视角出发,引入与问责相对的概念——信任,通过二者的互补,弥补任何一端的失灵,从而形成问责机制和学术信任的高度耦合[61]。
治理的最终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方共同参与管理的方式,从而改善当前公共管理中的不足。作为管理学名词,学术治理是其在高等教育场域下的衍生概念,如今市场上学术抄袭现象屡禁不止,学术与行政力量相互勾连,高校内部治理已出现巨大漏洞。在此情境下,学术治理作为一个兼具管理与教育的交叉学科概念,其引入和出现吸引了学界的目光。基于此,高等教育也从上至下地开始寻求改革路径。学术委员会作为我国学术圈集中设立的学术评议与审核机构,它的改革有着重要意义。2014年3月,《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开始施行。这一规程是依法治国战略下依法治教的重要举措,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教育体系的现代化进程,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成果。同时,我国的学术治理也要重视中国化的背景,在立足国情的情况下探寻符合高校自身发展的个性化道路,因校制宜地求变。当然,无论如何,都不能忽视创新在高校学术生态中的地位,创新作为学术治理的根本目的,应当在改革过程中起着导向作用,未来,学术治理应在学术创新、学术治理、学术生态之间形成合理张力,使三者各司其职,这才是学术治理的应有之义。
四、结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等教育学界关注的六个研究热点代表了研究前沿和政策导向,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基石,对其他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此外,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高职教育共同发展,从不同的层次、角度培养人才,为国家建设源源不断地提供各类人才。开展“双一流”建设以来,教学改革、大学治理加快了步伐,内外互动,齐头并进,在政策和内因的双重导向中完善高等教育体系。
总体来说,在过去十年中,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最热门的话题,因其自身的特殊性而长期受到关注,当前形势下,高等教育研究主题中贯穿思想政治教育更是重中之重,预计在未来也将持续受到关注;受国际竞争影响,现阶段国家人才储备计划逐渐提上日程,研究生作为人才领域中重要的人力资源,其培养方案将走向多元化,实践性和学术性的融合将是未来高等教育界的一大热点;教学改革方面,线上教学将成为重要研究方向,新技术背景下催生的新型教学方式值得学界思考;产教融合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应对战略,高职院校在过去十年走在了前列,未来如何将此战略深入推广至高等教育的各个层次将是学者们需要讨论的话题;“双一流”建设目前仍有较大的学术挖掘空间,平衡学科与高校之间的关系,厘清其中的内在逻辑是这一议题的根本要义;大学治理也将继续受到关注,如何在外力、内力的双重作用下实现质变,将是许多一线治理人员未来关注的话题。
总而言之,在过去十年,这六个热点研究主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它们之间形成的张力共同书写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新篇章。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 [62]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高等教育担负着重要的社会和历史责任[63],因此需要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确保各高校培养能够服务、支撑、引领社会各方面发展的各级各类人才 [64]。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逐步推进,学界对其进行的研究也将日益深入。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1).
[2] 班建武.“新”劳动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践路径[J].教育研究,2019,40(1):21-26.
[3]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19(2).
[4] 刘向兵.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新内涵与新要求——基于习近平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的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8(11):17-21.
[5] 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6] 王莹,王涛.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路径优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20(8):67-71.
[7] 蒋丽君.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理念辨析与实践刍议[J].中国高教研究,2019(2):78-81.
[8] 徐长发.新时代劳动教育再发展的逻辑[J].教育研究,2018,39(11):12-17.
[9] 新华社.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EB/OL].(2017-02-27)[2022-08-30].http://www.gov.cn/xinwen/2017-02/27/content_5182502.htm.
[10] 杨晓慧.高等教育“三全育人”:理论意蕴、现实难题与实践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8(18):4-8.
[11] 张丽红.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路径及内容论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8):133-136.
[12] 冯建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实践与经验[J].教育文化论坛,2022,14(6):1-7.
[13] 項波,吴仰祺,杨路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四个维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38(4):152-155.
[14] 敖祖辉,王瑶.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核及其实践路径选择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37(3):128-132.
[15] 刘延东.在全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5-01-05)[2022-08-30].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176/201501/t20150105_182734.html.
[16] 胡浩.习近平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EB/OL].(2020-07-29)[2022-08-30].http://www.gov.cn/xinwen/2020-07/29/content_5531011.htm.
[17]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EB/OL].(2020-09-30)[2022-08-30].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26/202009/t20200930_492590.html.
[18] 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EB/OL].(2019-02-23)[2022-08-30].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2/23/c_1124154392.htm.
[19] 新华社.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EB/OL].(2019-02-23)[2022-08-30].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2/23/c_1124154405.htm.
[20] 夏正宝,葛春.试论我国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1):60-62.
[21] 杜尚荣,施贵菊,朱毅.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实践指向性教学模式建构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7(1):78-82+92.
[22] 刘国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实践性及其强化策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2):19-22.
[23] 别敦荣,易梦春,李家新.“十三五”时期研究生教育发展思路[J].中国高教研究,2016(1):83-90.
[24] 包水梅.美国学术型博士生课程建设的特征与路径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6,10(1):116-124.
[25] 包水梅,谢心怡.美国研究型大学博士生跨学科培养的基本路径与支撑机制研究——以普林斯顿大学为例[J].江苏高教,2018(3):95-100.
[26] 潘峰,张立迁.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的自治路径探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3):15-20.
[27] 刘晓宁.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现状、特征与思考——基于16省(市)2021年省级教学成果奖的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14):76-85.
[28] 彭泽艳,李菀丽,江茂森.新时代加强党对高职院校全面领导的路径研究——以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为例[J].教育文化论坛,2021,13(6):107-112.
[29] 刘占军.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以辽宁水利职业学院为例[J].现代教育管理,2014(8):81-85.
[30] 夏玲,宋建軍.校企深度合作: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和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1):66-68.
[31] 翁伟斌.论工业4.0时代高职教育教学改革[J].江苏高教,2017(5):90-94.
[32] 张岩.“互联网+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2):70-73.
[33] 薛成龙,郭瀛霞.高校线上教学改革转向及应对策略[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8(7):65-74.
[34] 赵继,谢寅波.疫情倒逼寻找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突破口[J].中国高等教育,2020(6):22-24.
[35] 王丽丽,杨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8):159-162.
[36] 王志军,陈丽,郑勤华.MOOCs的发展脉络及其三种实践形式[J].中国电化教育,2014(7):25-33.
[37] 袁莉,STEPHEN P,马红亮,等.MOOC对高等教育的影响:破坏性创新理论视角[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3-9.
[38] 朱庆峰.我国高等教育“慕课”发展的困境及理路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14,34(23):73-77.
[3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2022-08-3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00729_171904.html.
[40] 陆娅楠.《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印发.[EB/OL].(2019-10-11)[2022-08-30].http://www.gov.cn/xinwen/2019-10/11/content_5438226.htm.
[41] 刘海明.产教深度融合:高职院校推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6):129-135.
[42] 罗汝珍.市场经济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21):8-11.
[43] 王淑涨,吕一军.产教融合市场化背景下的现代高职教育体系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4):155-159.
[44] 周丹.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动力机制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6(20):39-41.
[45] 刘海明,谢志远,刘燕楠.高职教育人才转型的战略思考:推进产教融合,服务产业发展——兼谈高职院校“新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方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2):182-188.
[46] 李志鸿.地方本科高校“新工科”建设的四个基本问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36(12):40-43.
[47] 张炜,陆国栋,王雨洁,等.中国高教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暨“新工科建设与产教融合”研讨会综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5):41-44.
[48] 顾佩华.新工科建设发展与深化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9(9):10-14.
[49] 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EB/OL].(2018-03-21)[2022-08-3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03/t20180329_331767.html.
[50] 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M].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152.
[51] 李峻,张珍.“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科建设的行动逻辑与可能路径[J].江苏高教,2018(7):9-13.
[52] 曹志峰.基于地域特色的西部高校一流学科建设路径[J].教育文化论坛,2019,11(2):29-33+135.
[53] 张应强.“双一流”建设需要什么样的学科评估——基于学科评估元评估的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9,40(5):11-18.
[54] 顾海良.“双一流”建设要坚持以学科建设为基础[J].中国高等教育,2017(19):15-16.
[55] 毛建青,陈文博.我国学科建设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前沿进展探析——基于CNKI数据库中2008—2017年间的文献[J].教育文化论坛,2018,10(5):45-52.
[56] 张端鸿.“双一流”:新时期我国院校重点建设政策的延续与调适[J].教育发展研究,2016,36(23):67-72.
[57] 张伟,张茂聪.我国高校一流大学建设的校际经验——基于6所高校一流大学建设方案的文本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8(5):26-32.
[58] 周光礼.一流本科教育的中国逻辑——基于C9高校“双一流”建设方案的文本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9,18(2):15-22.
[59] 周光礼.中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4(9):16-25.
[60] 祁占勇,李莹.大学学术问责的治理困境及其实践路径[J].复旦教育论坛,2018,16(2):31-36.
[61] 向东春.问责与信任:大学学术治理的逻辑与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20,40(19):42-48.
[62]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4.
[63] 刘旭东.论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的教育高质量发展[J].教育文化论坛,2023,15(3):1-12.
[64] 李宜江.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新时代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取向[J].教育文化论坛,2023,15(1):1-9.
An Overview of Research Hotspots in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since the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a Visualization Analysis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garding Higher Education of Chinese Core Journal Criterion of PKU
YANG Bo1,2, YE Sibo2
(1.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China, 550025; 2.School of Media,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China, 550025)
Abstract:
Since the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China has made fruitful achievements in the field of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which has greatly promoted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garding higher education published in the Chinese core journal criterion of PKU since the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this paper analyzes six research hotspo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graduate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first-rate universities and disciplines" construction and university governance by using Cite Space software, and gives an overview of them in turn. Since the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scholars have mainly focused on labor education, college and university education, and curriculum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 conducting in-depth discussions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emphasized on professional degree education, doctoral education, and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conducting in-depth research on postgraduate education; have focu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innovation of teaching practice, carrying out in-depth explorations of teaching reform; have zoomed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engineering disciplines, digging into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have had an ey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first-rate universities and disciplines", paying continuous attention to the evolution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policy; and have focused on the internal governance of the university and academic governance, carrying out systematic research on the governance of higher education.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graduate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first-rate universities and disciplines" construction; university governance
(責任编辑:梁昱坤 郭 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