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错思想引领下小学生数学错题资源的有效应用

2023-08-25吴英

幸福家庭 2023年9期
关键词:化错平行四边形错误

吴英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更多新颖的教学思想逐渐进入了小学数学课堂,化错思想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在化错思想引领下,教师可以通过巧妙引导,将学生的错误转化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应对错误的能力,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提高数学学习能力,树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认知能力不足,看待问题缺乏深度,往往停留在知识的表面,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经常出现各种错误。在化错思想的指导下,教师要将学生的错误转化为鲜活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主动“化错”,经历找错、析错、改错的过程,进而掌握知识的核心内涵,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真正实现“错若化开,成长自来”。本文探讨了在化错思想引领下,小学数学教师运用错题资源构建富有生命力课堂的方法,以供参考。

一、正视错误资源,促进学生探索

(一)包容错误,引导学生找出错因

在以往的教学中,部分教师对学生的错误关注度不够,没有引导学生剖析错因,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实际上,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应怀有包容之心,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并正视自己的错误,从而更好地利用错误促进学生成长。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相关知识时,笔者让学生在课前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为学习新知做准备。在上新课时,笔者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了一个种子的包装袋,上面标的种子发芽率为96.4%,并向学生提问:“这个96.4%有怎样的意义呢?”有的学生在思考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因为96.4%==,所以96.4%表示1000颗种子中有964颗发芽,有36颗不发芽。”笔者追问道:“只能播种1000颗种子吗,如果是100颗呢?”有学生给出解释:“表示100颗种子中有96.4颗发芽。”很显然,这样的答案是错误的。之后,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最终知道96.4%表示的是一个百分比,而不是指具体的种子数量。

在上述过程中,学生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百分数的理解。可见,教师应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科学施教。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应放慢授课的脚步,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认识错误、改正错误,避免在后续的学习中出现类似的错误。

(二)剖析错误,直击知识本质

小学阶段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在学习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时,容易浮于表面,学习过程比较浅显,无法掌握知识的本质。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引导学生剖析错误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并且学会突破自我、挑战自我。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讲解学生的易错点,或者将学生的错误展示出来,让学生积极交流和讨论,共同寻找错误的根源,不再犯类似错误。在经历这样的学习过程后,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直击知识的本质,享受攻克难题后的喜悦感和成就感,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商不变规律”相关知识时,笔者出示了这样一道题:“根据63÷5=12……3,完成填空630÷50=(  )……(  )。”許多学生在看到题目后直接给出了答案,即12……3。显然,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学生掉进了笔者设计的“陷阱”。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到错误,笔者引导学生根据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之间的关系,进行验算。在验算的过程中,学生发现12×50+3不等于630,所以原先的结果是错误的。那错因是什么呢?学生经过反思,找到了该知识点的本质,即不完全商应该是“商不变,余数变”。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出现问题和错误不可避免,教师要在包容学生错误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修正错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内核,实现课堂教学最佳效果。

二、利用错误资源,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

(一)运用错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良好的计算能力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计算教学贯穿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在学生各式各样的错误之中,因为计算出错而导致整道题出错的情况屡见不鲜。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巧妙运用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例如,在教学“运算律在小数中的应用”相关内容后,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题目:42÷0.3+42÷0.7=   。很多学生的计算过程是这样的:42÷0.3+42÷0.7=42÷(0.3+0.7)=42÷1=42。很显然,这样的计算过程是错误的,其结果也必然是错误的。笔者如果直接指出错误,学生的印象不会深刻。于是,笔者让学生按照该题本来的运算顺序重新进行了计算,即42÷0.3+42÷0.7=140+60=200。对此,学生很是惊讶,他们没想到两次计算的结果相差这么大。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在笔者的启发下,学生进行了思考,他们发现自己最初的计算过程是仿照乘法分配律进行的,而除法是没有分配律的。在以上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分配律的理解,也提高了计算能力。

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针对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错误,教师应将其转化为锻炼学生计算能力的素材,让学生主动找出错误的原因,避免错误重复发生,逐步提高计算能力,从而为今后学习和应用数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运用错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学生的思维能力不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会遇到思维障碍,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黄金阶段,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力打力,巧妙运用错误资源,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寻正确的解题思路,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让学生在遇到类似问题时做到胸有成竹,而不是不知所措。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关内容时,笔者先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了一个长方形,让学生回顾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随后又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了一个平行四边形,让学生推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应该怎样计算。有学生经过思考给出的答案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应该用邻边相乘”。这样的想法是否正确呢?笔者并没有直接给出结论,而是拿出了课前准备好的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教具,将它稍微压扁了一些,然后问学生变化后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大部分学生对先前的想法坚信不疑,给出了相同的答案。笔者仍没有进行评价,而是把这个平行四边形框架继续向下压,再次询问学生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此时很多学生不再坚持原先的想法,他们发现用邻边相乘来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是错误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应该和它的高有关。随后,学生重新确立探究方向,最终顺利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可见,在学生遇到思维偏差时,教师要发挥教育机智,灵活使用错题资源,帮助学生探寻正确的解题思路,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不断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三、活用错误资源,升华学生认知

(一)巧用错误,建立知识结构

学生改正错误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反省、自我提升的过程,也是一个查漏补缺的过程。很多错误出现的原因是学生未能在学习过程中透彻、深刻地掌握所学知识,没有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这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在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除了帮助学生找到错因、纠正错误,还要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形成系统化的思维,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负数的认识”相关内容时,笔者在黑板上写了两个数,分别是-6和-2,然后指着这两个数问学生:“这两个负数哪个大,哪个小?”很快,大多数学生给出了“-6大,-2小”这样的错误答案。在学习负数的大小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比较正数大小的方法,由于思维定式,他们得出了这样的错误结论。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正确的答案,而是请来数轴帮忙。数轴上面数的排列特点是从左往右越来越大,且任何一个数在数轴上都只有唯一的一个点与之对应。笔者让学生先在数轴上找到-6的位置,然后找到-2的位置,再进行观察、比较。学生发现-2在-6的右边,这就说明-2比-6大,自己原先的想法是错误的。在此基础上,笔者出示了两组数:-20和2、-15和-1,让学生分别比较大小。这次,学生经过思考后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笔者运用数轴帮助学生扫清了认知障碍,沟通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学会了比较负数大小的方法,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

(二)巧用错误,培养创新意识

在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学的重中之重,而创新意识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经验的教师会发现,错误往往是发现和创造的组合,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出现错误固然可惜,但细心研究会发现,学生的错误中也有“创新”的成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独具慧眼,抓住学生错误中的亮点,给出改进的建议,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路,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例如,在讲解应用题时,笔者设计了如下题目:“工厂要生产一批零件,共720个,已知前4天共生产了180个,照这样的速度,还需要多少天才能完成?”大多数学生的计算过程为180÷4=45(个),720÷45=16(天),16-4=12(天)。他们的答案是正确的,其解题思路是先算出一天能生产多少个,一共需要多少天,再减去已经用去的天数。但是有学生是这样解答的:720÷180×4=4×4=16(天)。如果仅从结果上看肯定是错误的,但其思维有合理的成分,这名学生的解题思路是看720里面有几个180,有一个180就需要4天。那这名学生的出错点在哪里呢?经过笔者的提示,该名学生很快意识到减去已经用掉的4天才是剩下的天数。

由此可見,对于学生的错误,教师不应该随意纠正,而应该采用合理有效的方式进行引导,让学生变换解决问题的视角,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新思维。

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用化错思想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改正错误,直击知识的本质,形成更加完善的知识结构。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发挥教育机智,巧用化错教学,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认知,找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短板和不足,弥补思维缺漏,使错误真正成为学生前进道路中的垫脚石,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实现学生的持续性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姜灶小学)

猜你喜欢

化错平行四边形错误
教学化错艺术:内涵、特点、类型与策略
在错误中成长
化错,走向深度教学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
化错:从诊断学生的真实错误开始
美丽错误,课堂教学的再生资源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