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2023-08-25耿芳

幸福家庭 2023年9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意识

耿芳

传统教育观念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需求,教师应根据素质教育要求,重视对学生各项品质素养的培养。教师可以利用合作式学習引导各项教育活动的顺利实施,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拥有健全的法制意识。教师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提高道德水平。本文探讨了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以期构建高效课堂,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

小组合作学习原本是指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发组成小组共同学习。当前,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发生了改变,它的核心观念是要消除学生差异,让学生合作进行分析、理解、总结,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小组合作学习能改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较为枯燥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进一步提升综合素养。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一是改善教学形式。小组合作学习加强了师生沟通和生生沟通,可以使教师获得充足的教学反馈信息,充分体现现代化教育特征,使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

二是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对部分学生来说较为枯燥,他们的课堂学习效率不高。小组合作学习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培养师生教与学的默契,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使得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三、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学生参与程度较低

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学生共同参与,一起交流和探讨问题,总结小组内观点和看法,最终形成结论。在这一过程中,思维敏捷的学生可能占有优势,抢占了发言机会。长此以往,思维较慢学生可能会对合作学习失去兴趣,面对问题只会照搬别人的看法和观点,这不利于这些学生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

(二)教师主导性较差

教师主导性较差不利于引导小组合作学习。初中生的合作意识较为薄弱,部分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小组合作中的作用,导致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不高。另外,在实际教学评价中,部分教师以口头评价为主,难以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合理指导。

四、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一)学生方面

第一,小组合作学习对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具有促进作用。为了让学生更加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让学生形成独立自主意识、提高独立自主能力是必要的。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沟通交流中锻炼自己的口才,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第二,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拥有融入集体、互相交流、听取建议的机会,有利于他们形成谦虚谨慎、乐于助人的品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实现社会性发展。

第三,小组合作学习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小组合作学习突破传统“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合作活动中自主探索,自己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再运用身边资源解决问题。这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延伸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激发学生“我想学、我要学”的内驱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第四,小组合作学习能帮助学生走近班级。小组合作学习突破过去“孤军奋战”的单人学习模式,可以使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在交流中碰撞出火花。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合作、研究、讨论的过程中,客观认识自己,意识到自己对班级的重要价值,从而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提高班级的稳定性和凝聚力。

第五,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个阶段的学生有着较为强烈的获得他人尊重和肯定的欲望,小组合作学习能满足学生的这种需求。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表达自身想法的机会,能在交流中获得尊重,提高自信心,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十分关键。

(二)教师方面

第一,小组合作学习能促使教师落实教学目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节省教师强调和解释重难点知识的时间,让教师在课堂中拓展教学。

第二,小组合作学习能促进教师因材施教。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为教师提供近距离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机会。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及时且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引导和帮助。面对不同的小组和不同的学生,教师要提供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五、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一)注重思维转变

传统的教学往往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关联,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意识到,随着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学生面对的生活环境更加复杂,网络世界的内容也会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教师要将网络生活融入课堂教学中,更新教学观念,与学生的思维同频共振,开阔学生的视野。面对互联网的影响,教师要转变以往权威严肃的教师形象,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同时,教师要转变教学思维,积极利用网络上关于公共道德的社会话题,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让小组成员围绕这些话题展开探讨,了解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并及时提供相应指导,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构建网络平台

在互联网时代,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意识到,采用“一刀切”的教学策略难以发挥教学价值。因此,教师应积极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教学活动。当前的网络直播教学仍有不完善之处,部分教师在网络大课中难以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师可构建网络小组合作学习平台,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改变与学生的相处方式,从而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指导,使学生提高合作能力。

(三)构建合作平台

构建合作平台是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第一步,可以为学生营造和谐的教学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构建合作平台,让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更加高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四)科学合理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不管,教师应积极地引导学生,对小组内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让学生对本组的学习情况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从而不断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对小组合作学习效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做到取长补短,从而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例如,以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为例,笔者让学生在小组内探究以下问题:“我们如何主动认识社会?我们应该怎样积极融入社会?我们如何在社会实践中更好地锻炼和发展呢?我们应该怎样面对机遇和挑战呢?”让学生在课堂中总结并汇报本组的探究结果。在学生汇报结束之后,笔者首先让小组内的学生进行自评,点评小组成员在探究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其次,让小组之间进行互评,指出其他小组成员回答不完善的地方;最后,笔者对小组成员的回答进行最终评价,并让小组学生结合评价改进本组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助力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能力的提高。

(五)合理安排小组成员

部分教师较为随意地划分小组,无法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有所收获,难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合作学习的作用。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了解不同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技巧掌握情况,科学安排小组合作的成员,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薄弱环节进行重点学习,从而掌握相应的知识,进一步提高合作学习能力。

教师在划分小组合作成员时,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差异,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和学生的学习成绩来划分合作小组。教师需要保证每个小组中有一名成绩优异的学生来带动其他学生高效学习。同时,教师要在每个小组中安排成绩有待提高的学生,这可以让他们感受成绩优异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自身的学习热情,完成小组的探究任务。另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在合理地安排小组合作学习成员之后,要指明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向,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为学生指明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和重点。

结语

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在初中阶段道德與法治教学中,教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治意识。教师要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和教育方式,不断进行探索,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这样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保障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第五中学)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