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投资业务审计评价体系构建
2023-08-25芦倩郭炜
芦倩 郭炜
[摘要]新能源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增加了相关风险,需要创新审计评价体系,提升内部审计质量,助力新能源业务高质量发展。本文通过对新能源投资业务主要风险及审计重点的识别,筛选并确定了新能源投资业务审计风险的影响因素,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新能源投资业务审计风险评价体系,为量化新能源投资业务的审计风险等级及具体程度提供了决策依据。
[关键词]新能源投资 全生命周期理论 层次分析法 风险评价 内部审计
一、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的新能源投资流程概述
项目全生命周期理论源于生物的生命周期,将项目从立项到交付的全过程比作生物的整个生命周期,将项目全生命周期根据工作特点划分为不同阶段,针对不同的项目阶段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不同的风险识别方法以及不同的风险应对措施。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将新能源投资业务全流程划分为立项、建造、竣工和运营四个不同阶段,并在后续针对性地识别、分析并评估业务投资过程中可能带来的风险,采取及时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
二、“双碳”背景下公司新能源投资业务四个阶段风险点
2020年9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当前,我国能源结构以化石能源为主,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和能源消费主体。为了达成“双碳”目标,新能源成为能源领域的投资热点,然而,新能源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增加了相关风险,以下列出新能源投资业务四个阶段主要风险点。
(一)立项阶段风险点
立项阶段主要涉及准入评估研究、公司内外部审批和投资研判决策。基于合规性和经济性角度,可以将立项阶段的主要审计风险点划分为项目立项风险点、投资审批风险点和投资决策风险点。
1.项目立项风险点。项目立项是公司加快推动新能源业务发展,实现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重要环节。为加强新能源业务可行性论证环节的风险管理,在项目立项时,需要考虑项目立项是否符合准入限制,项目建设规模指标是否满足开发建设资格要求、投资项目收益率指标是否大于等于控制指标;对项目的可行性及重要风险的研究,如技术、市场、财务、水环境影响评价、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等方面的评估是否科学合理;项目建设是否取得用地或用海预审与选址审批意见、征地前是否开展权属审查和勘测定界工作、征租地环节是否符合政策要求并依法办理相关手续;是否与合作方达成不合理的高风险合作条件,等等。如果投资项目不符合准入的有关规定,出现可研报告的估算值与实际值偏差率高、对政策和环境变化的预期估计不足的问题,或存在建设项目用地、选址不符合政策要求、未依法办理相关手续、与合作方存在不合理的高风险合作项目等情况,都会导致项目立项风险的产生,可能使项目建设工期延长甚至中断,对公司未来项目的运营和投资收益率产生不利影响。
2.投资审批风险点。为了实现“双碳”目标,我国已相继出台多项可再生能源相关法律与政策,各地方政府也陆续颁布了地方具体细则。为此,在完成初步立项准备工作后,公司需要完成外部手续报备和流程审批,该阶段将重点关注审批手续合规风险,为顺利开展新能源投资业务提供保障。在此期间,公司主要关注投资项目在决策审批阶段中的手续是否合规且齐全有效,其中,齐全性要求特别关注部分地方政府的特殊手续,如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和建设项目未压覆重要矿产资源的批复等,有效性要求特别关注批复的有效期、附加条件以及资格认定等。
3.投资决策风险点。“双碳”目标开启了低碳新时代,公司在新能源投资业务领域面临外部各方的激烈竞争,因而在立项阶段中可能会存在盲目投资的风险,具体表现在投资主体的投资管控能力、资产规模、负债水平和融资能力未能与投资规模相匹配,导致公司出现高风险投资的情况。
(二)建造阶段风险点
建造阶段不仅是投资项目的落地阶段,也是决定其核心能力能否实现的关键一环。该阶段可以大致划分为准备阶段和施工阶段。在准备阶段,公司需要关注的主要风险是勘察设计、招标、合同和设备物资管理环节中容易出现的风险点;在施工阶段,需要特别关注的审计风险点是施工建造、财务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和内控制度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风险点。
1.勘察设计风险点。勘察设计是新能源业务项目建造阶段的首要环节,从项目实际情况来看,该阶段的主要风险即设计合理性风险。设计合理性风险是指设计方案存在重大缺陷造成工程返工或超概算的风险。由于光伏工程的复杂性,所涉及的人员、部门、地理环境、地质勘察等多方面在具体设计中的侧重各有不同,如在地质勘察过程中,设计方需全方位考虑项目选址及周边是否有活动断裂通过、地下水深度,是否存在滑坡、泥石流等。
2.招标管理风险点。招标管理是新能源业务项目准备阶段的重点环节之一,招标管理风险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按照公司的文件要求,所有超过公司规定金额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采购和服务等合同都应按规定进行招标,在此过程中需要关注部分投资子公司将应进行招标的项目化整为零或以其他方式规避招标的风险;另一方面,在招标过程中,需要关注是否存在相关单位在招标过程中未按规定履行招标程序,违规确定中标单位或是对招标文件的编制不规范、不准确的风险。
3.合同管理风险点。由于新能源业务项目的建设时间长且建设规模大,项目初期可能在合同签订过程中面临诸多风险,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种风险:一是合同合规风险,即合同签订及后续变更是否合规的风险。按照公司规定,投资子公司需要依据工程建设分别与相关方签订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设备物资采购、服务等合同,一旦合同双方履约能力出现问题或合同对于权责划分不明,就可能引起索赔纠纷甚至影响后续施工进度。二是合作方管理风险,即在投资项目过程中,由于未对合作方进行定期资格信用审查、履约分析和跟踪监督,使得合作方在过程中不信守承诺,导致项目推进困难或者发生成本大幅增加的風险。
4.设备物资管理风险点。设备物资的采购和管理是项目施工建造前的最后一道关卡,公司需要考虑设备对环境保护的影响,尽可能采用环保、可靠的设备设施,该阶段可以划分为两种具体风险:一是采购管理风险,即采购计划、采购过程和款项支付是否依法合规的风险。采购计划的科学合理性是采购效率最大化的前提和保障,在采购执行过程中,如出现计划外采购事项,若不及时申报获批将可能影响后续施工进度,如出现计划外款项支付则需要警惕违规挪用工程款的风险。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影响投资造价的大宗商品、主设备价格由于各种原因发生大幅波动,进而造成项目造价大幅变化的风险。二是设备管理风险。在设备入库后,公司需要对物资的验收、保管及盘点等进行合理控制,否则可能导致设备产生不合理的丢失或损耗,增加项目损失,影响工程质量。
5.施工建造风险点。施工建造阶段时间跨度大,投入资金多,其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来自于进度、安全、质量三方面。首先,如果投资项目前期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证等相关证件,未落实环境保护措施和生态补偿,以及对施工现场管理不当,就会导致建造时可能出现进度拖延的风险。同时,安全质量管理机构不健全、安全管理设备不到位、安全设施设计不规范等因素也会导致在实施过程中产生人员与周围环境的安全风险。而施工质量风险主要来自于违规分包转包,最后造成工程质量不到位的风险。
6.财务管理风险点。在项目的财务管理阶段,作为投资方的项目公司需要将重点聚焦于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包括资金到位情况、筹资成本情况等方面。因此,该阶段的风险主要包括资金筹措风险和账务处理风险。由于项目公司在筹资过程中可能存在未按资金计划筹集、未按规定比例拨付资金,以及无法合理利用建设资金、平衡资金支出等问题,就会导致出现资金不到位、资金沉淀的情况,使项目建造过程中出现筹资到位风险,从而影响投资效益。另外,项目公司还有可能为了加大筹资力度、落实资金到位而进行高成本融资,使项目整体筹资金额超标,导致经营成果被高昂的融资费用侵蚀,形成筹资成本风险。此外,如果工程项目账务处理无法做到真实合理,各类付款的原始凭证未按规定进行审批,支付程序不规范,支付手续不齐全,则会导致账务问题,产生账务处理风险。
7.工程造价管理风险点。在工程造价阶段,项目公司作为投资方需要关注项目的概算执行情况、造价结算情况,其风险主要包括概预算执行风险和结算风险两方面。从项目整体的概预算来看,设计变更会对项目总投资产生影响,包括工程造价的偏差,导致概算和预算出现执行偏差,而当出现设计概算外其他工程项目的支出,如未经审批而产生不真实、不合理的支出,以及设计在建造期间出现重大变更,都会带来概预算执行的风险。此外,由于工程结算时工程量的核定难以确定,还可能存在工程量计量与实际存在偏差的风险;在后续实际支付时,也可能产生因工程结算单价与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的相关条款不一致,而产生价款审核差异。同时,如果工程预付款的支付和扣回不符合合同相关条款的约定,工程延期完工时违约金未按约扣除,也会带来扣除项目的履约风险。
8.内控制度管理风险点。新能源业务项目建造阶段的内控制度管理涉及多个环节,主要包括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设备物资采购管理、工程管理、财务管理等环节。内控制度管理风险是该阶段的主要风险。在建造阶段,有效的内控制度体系是确保项目平稳建设的重要因素,影响着建设工程的效率性和效果性、设备资产和合同资产的安全性、财务信息的可靠性等。在“双碳”背景下,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保证公司业务保持绿色清洁低碳的水平,促进公司成为我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战略支撑力量。如果内控制度设计存在缺陷,内控制度将无法为遏制违规违纪问题和防范安全事故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也将无法满足企业合规建设的基本需求,企业因而面临着内控制度管理风险。
(三)竣工阶段风险点
竣工阶段主要涉及对投资项目建设工程的竣工验收和决算报告撰写环节,是对设计质量、施工质量和建设期财务质量的审核,也是对项目是否符合“双碳”背景下绿色清洁低碳要求的把控。此阶段主要存在竣工验收风险和决算报告风险。
1.竣工验收风险点。竣工验收风险主要包括验收合规风险,重点应关注验收程序是否合规,验收工作是否及时、全面,验收质量是否合格。在此期间,公司需要关注是否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修订)》《水土保持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环保、水保、消防验收,并办理不动产登记手续,是否做到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的归集整理,送审资料是否完整,入账是否合理合规;强调验收工作的及时性,竣工验收不及时会导致项目运营期限滞后;聚焦竣工图、设计图与现场是否一致,验收过程中是否对财产物资进行盘点核实,是否账账、账实、账表相符。
2.决算报告风险点。竣工阶段的决算报告主要关注决算合规风险。而决算合规风险主要表现在投资项目是否已按规定及时编制竣工决算报告,债权债务是否及时清偿,编制竣工决算报告的程序、步骤、方法是否符合规定,竣工决算的内容是否全面,是否履行审查报批程序。如果出现决算合规风险,对建设项目实际造价和投资效果的评估准确性会产生不利影响。
(四)运营阶段风险点
运营阶段的审计风险点主要集中在效益方面,具体包括项目效益风险点和宏观效益风险点。
1.项目效益风险点。运营阶段关于新能源投资业务的项目效益风险点主要包括项目经济效益风险点、项目技术效益风险点和项目运营效益风险点。
项目经济效益风险点主要通过投资项目投产运营期间各项经济及财务指标来判断,如果投资项目的经济收益不及预期则会产生项目经济效益风险。
项目技术效益风险点是指投资项目投产运营期间各项技术指标变动趋势是否合理,相关技术是否具备经济性,是否适应及匹配运营需求。
项目运营效益风险点主要包含如下情况:电网能否按期接入;是否存在因消纳问题导致的发电量不稳定甚至达不到预期的情况;新能源电价补贴是否能及时到位;部分地区新能源电量消纳饱和后,迫使新能源企业多采用“以量换价”的方式争取发电份额,参与大量市场化低电价交易,会影响项目收益率;随着机组设备性能逐渐老化和出保,机组定检、日常维护、故障处理及备品备件采购等成本将从生产厂商承担转变为各电场经营主体来承担,检修维护成本费用将逐步增大。以上均会对运营阶段的项目效益產生影响。
2.宏观效益风险点。宏观效益风险点主要包括新能源业务结构风险点和新能源业务环境效益风险点。如果该新能源项目营业收入占比(新能源项目营业收入/公司整体总营业收入)低于既定指标,则该项目的新能源属性弱,与公司的投资本意相悖,导致新能源业务结构风险增加。如果投资项目投产运营期间公司整体环境指标如能耗总量、碳排放总量和储能总量不达标,则无法满足“十四五”时期新能源规划要求,导致新能源业务环境效益风险剧增。
三、“双碳”背景下公司新能源投资业务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新能源投资业务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基于对新能源投资业务主要风险及审计重点的识别,新能源投资业务审计评价体系根据新能源投资项目审计风险的影响因素(用A表示),从全生命周期出发,将立项、建造、竣工和运营四个阶段分为4个一级指标(B1,B2,B3,B4),然后每个阶段分别对应若干二级指标,同时对于二级指标还下设三级指标进行进一步风险评估,具体包括24个三级指标。为了落实各风险因素的有效衡量,下设四级指标进行具体衡量,据此建立如表1所示的新能源投资业务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二)新能源投资业务审计指标权重的确定
为有效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新能源投资业务审计评价模型,应当遵循几个重要步骤。
1.递阶层次结构的建立。将项目风险的影响因素按照生命周期理论分为4个阶段,然后分别从各个阶段出发探究相关风险因素,并选取相应风险衡量指标,最终根据所有风险影响因素指标及其分类建立综合审计评价模型。
2.构造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计算权重及一致性检验。邀请专家们根据准则对各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做出比较。
3.计算单层因素权重。本文使用科学、简易、实用的方根法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与特征向量。设计完成专家打分表之后,将打分表反馈给公司相关领导从而获得打分结果。将每一工作表内相应的专家打分结果经过算数平均得到汇总后的打分表结果,然后求每一行打分结果的几何平均值,即n个值的乘积再开n次方再求得每一行几何平均值占总几何平均值的比例,实现归一化,最终得到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即权重列的结果。
4.一致性检验。判断矩阵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计算一致性比例CR:检查CR的结果能否通过检验,当CR<0.1时,可以认为判断矩阵是基本一致的;当CR>0.1时,则认为判断矩阵未通过一致性检验,需要进一步修正。
5.确定权重,完成审计评价模型的构建过程。对每位专家的评分结果分别进行层次分析法计算并得到对应的CR结果,其中剔除CR未能通过一致性检验的结果,将剩余CR通过了一致性检验的结果取其平均值,得出各个影响因子的平均权重系数。最后,根据各层次单排序的数值结果进行层次总排序,完成审计评价模型的构建及计算过程。
(三)新能源投资业务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根据专家打分结果,得到以下各级指标的权重结果,如表2所示。
在立项阶段,投资决策风险以45.36%的权重位列第一,应引起审计人员的高度关注,其中应重点审计投资规模与投资主体管理能力是否匹配所引发的盲目投资风险。其次,项目立项风险以32.68%的权重位列第二,也应引起审计人员的高度关注,其中应重点审计项目建设规模指标是否满足开发建设资格要求,投资项目收益率指标是否大于等于控制指标,若低于控制指标10%以内的,应明确项目是否属于国家发展规划支持行业,是否为新兴产业,是否能够带动企业经营发展和对企业转型升级具有示范作用。
建造阶段的权重为20.53%,其中施工建造风险、勘察设计风险、工程造价管理风险、财务管理风险、招标管理风险、设备物資管理风险、内控制度管理风险、合同管理风险的权重依次降低。在此阶段,施工建造风险的权重最高,其中应重点审计施工安全管理风险,如是否对安全设施设计和执行进行审查,是否成立安全质量管理机构,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支付是否合规,特别关注是否存在因工资支付或结算纠纷引起的管理安全问题。
因为百分号的原因,该段第一行字距较大,可否本段后几行和下一段也适当调整,尽量对比不太明显,尽量美观一些。是否合规,验收工作是否及时,是否进行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及消防验收,竣工验收是否合格,验收后是否办理不动产登记等。
在运营阶段,项目效益风险以61.67%的权重位列运营阶段的首位,应引起审计人员高度关注,其中应重点审计项目经济效益风险,可以通过投资项目投产运营期间各项经济及财务指标的变动趋势进行评价。
(作者单位: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邮政编码:430074,电子邮箱:guoweicl@hust.edu.cn)
主要参考文献
[1]常院,陈雷.化工企业能源审计与节能分析[J].化学工程与装备, 2020(10):38-39
[2]蒋汶峻,王振全.钢铁企业能源审计评价体系的优化[J].财会月刊, 2015(17):74-77
[3]李海燕.电力企业低碳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DSR-AHP[J].财会月刊, 2017(7):119-123
[4]刘晶,韩锐,李英昌.新能源风电工程建设施工的管理要点分析[J].冶金管理, 2021(11):115-116
[5]马泽灏.风电工程项目管理的难点和对策[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20(10):76-77
[6]田丽杨.风电建设项目招投标风险管理研究[J].时代经贸, 2018(11):69-70
[7]王爱华,李双双.企业低碳审计DRS模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6(2):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