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自主游戏活动关注幼儿独立成长

2023-08-25周秋惠

幸福家庭 2023年9期
关键词:实际操作幼儿园游戏

周秋惠

学前阶段的幼儿正处于探索世界、丰富认知的黄金时期,幼儿园和家庭需要提供良好的条件,辅助幼儿独立成长。幼儿园开展的自主游戏活动符合幼儿的兴趣特点和认知水平,能够给幼儿提供独立成长和自由探索的环境,有助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基于此,笔者分析了幼儿园开展自主游戏活动的意义,探讨了当前幼儿园自主游戏活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多个维度出发,提出了优化幼儿园自主游戏活动的策略,以期实现促进幼儿独立成长的教育目标。

一、幼儿园开展自主游戏活动的意义

(一)有助于增强幼儿的自我意识

当前,幼儿在家中受到溺爱的现象越发严重。来自父母和其他长辈的过度关爱,会让幼儿丧失自我思维,对家长的要求和建议全盘接受,从而使得幼儿说话、做事、玩耍等都处在家长规划的框架里。长此以往,幼儿会对家长产生过度的依赖,缺乏自我意识和自主能力,这不利于幼儿的后续发展。而幼儿园开展的自主游戏活动摆脱了传统的教师掌控全局的游戏活动模式,可以让幼儿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思想,设计游戏活动的具体目标、游戏规则和操作过程等,自主决定玩什么、怎么玩、和谁玩等,这会让幼儿深刻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并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意识的觉醒,有助于达成促进幼儿独立成长的目标。

(二)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开展自主游戏活动时,教师会在提供安全操作环境和丰富游戏材料的前提下,让幼儿触摸不同的游戏材料,自主思考游戏活动的内容,促使幼儿全身心投入游戏活动,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实现独立思考。这样的教育实践活动大大增加了幼儿动手动脑的机会,不仅能切实提高幼儿的实际操作能力,还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三)有助于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有着不同的发展需求,教师需要从幼儿的实际需求出发,设计并适时调整游戏活动的内容、规则、实施方法等,以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幼儿园开展的自主游戏活动可以将幼儿个体的自主意识融入具体的游戏活动,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爱好选择游戏的主题,根据自己的能力和认知开展游戏活动。这样的自主游戏活动是个性化的、具有实效性的,能够切实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高效的促进作用。

二、当前幼儿园自主游戏活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

要想保障游戏活动的教育效果,教师就要从幼儿的实际条件和基础水平出发,设计游戏活动的内容和实施步骤。但是,部分教师在设计游戏活动时并没有关注到幼儿个体之间的差异,而采用了统一的游戏形式和活动内容。这样的游戏活动与幼儿个体的发展需求不匹配,导致幼儿的参与兴趣不高,最终呈现的效果也不佳。

此外,在幼儿园自主游戏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介入和引导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要注意介入的程度。事实上,部分教师存在过度介入活动的现象,忽略了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影响了幼儿的参与效果。

(二)缺乏教师的有效引导

在开展自主游戏活动时,大多数教师已经意识到幼儿是游戏活动的实施主体,只有让幼儿自主设计和操作,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但是,部分教师的认识不够全面,采用了完全放手的策略,从最初的游戏活动内容选择、游戏主题设计,到后面的游戏规则制定和游戏实施,都让幼儿掌控。这使得幼儿缺乏有效指导,时常陷入迷茫之中,整个操作过程低效且无趣,进而影响了幼儿的独立成长。

(三)限制游戏的呈现形式

自主游戏活动是从幼儿个体的喜好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环境和认知程度开展的。而幼儿的喜好和认知存在差异,在游戏中的兴趣点也各不相同。因此,自主游戏活动的形式应该是多元的、贴合幼儿成长需求的。但是,在实际开展幼儿园自主游戏活动的过程中,部分教师过多地考虑教育目标的设计、游戏区域的外观、游戏效果的呈现等因素,从而影响了整个游戏活动的实施过程和表现形式,使得游戏形式过于单调,无法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和自主探究兴趣。

三、幼儿园自主游戏活动的优化策略

(一)创设趣味环境,激发幼儿的参与意识

游戏是幼儿学习知识的主要方式,他们乐于从游戏中获得知识和技能,体验新奇和困难,并从中激发自身的各项潜能,进而实现综合素养的提升。开展自主游戏活动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让幼儿对这些游戏活动产生兴趣,愿意参与。毕竟对于幼儿来说,兴趣才是他们学习的主要动力。基于此,教师可以从自主游戏活动的环境入手,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日常喜好,根据游戏活动的内容和目标,利用生活中常见的饰物或玩具,创设多元化、具有趣味性的活动环境,以引起幼儿的注意,为实施自主游戏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相对于医院场景的角色扮演游戏,笔者发现幼儿更喜欢超市场景的角色扮演游戏。基于此,笔者在班上的角色扮演区打造了与超市有关的场景,投放了丰富多样的“商品”。此后,笔者发现幼儿在角色扮演区开展自主游戏活动的积极性更高。可见,丰富有趣的环境能够让幼儿乐在其中,深化幼儿认知。

(二)提供充足材料,保障幼儿操作基础

充足的活動材料是激发幼儿活动兴趣、提高幼儿实际操作能力的必要条件。在开展自主游戏活动时,教师需要结合具体的游戏内容,准备相关的游戏材料。同时,幼儿的想法天马行空,这就决定了自主游戏活动的形式比较多元。因此,为了使自主游戏活动能够顺利开展,教师应该从自主游戏活动的内容出发,尽可能地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和辅助设备。

以笔者所在幼儿园大班开展的“我是小小造桥专家”自主游戏活动为例。在活动中,教师先播放了一些比较有名的桥梁的解说视频,让幼儿了解了桥梁的来历和具体的结构。接着,教师带领幼儿来到建构区,让幼儿将自己想象中的桥梁画出来,为后面的实际操作奠定了基础。最后,教师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设计图搭建桥梁。在教师的鼓励下,幼儿根据自己的设计,从材料区选择了木板、箱子、绳子、积木、雪花片、磁力棒等材料,纷纷开始了自己的“建桥”工程。

(三)设定多元模式,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

幼儿的思想是多元开放的,幼儿个体的喜好和实际操作能力是存在较大差异的。因此,教师应适当介入游戏活动,以设定多元活动模式的方式,给幼儿一个明确、可操作的线索,引导幼儿自主探究游戏活动的内容,以保证游戏活动的顺利进行,从而实现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

以笔者所在幼儿园中班户外沙土区的自主游戏活动为例。在中班沙土区,教师结合幼儿的喜好和能力,事先设定了多种活动模式,以帮助幼儿更好地投入自主游戏活动,取得较好的游戏效果。第一种模式是“尋宝”,教师将一些“宝藏”埋到沙土中,让幼儿观察、触碰、挖掘这些沙土,体会寻找宝藏的乐趣。第二种模式是“盖房”,教师提供水桶、铲子、模具、水等材料,引导幼儿按照自己的喜好和能力,利用沙土搭建房子。第三种模式是“沙雕”,教师让幼儿先在沙子中加入适量的水,然后结合日常生活中的观察,用小手将沙子捏成各种形状。

(四)构建团队模式,提高幼儿的活动效率

为了改变幼儿单独活动的现状,教师可以在自主游戏活动中引导幼儿与他人接触、交流和协作,让幼儿与同伴合作完成活动任务,体会合作的乐趣,增强合作意识。

以笔者所在幼儿园小班的“好大一棵树”自主游戏活动为例。在活动中,教师根据日常的观察结果,将关系比较好的幼儿分配到一个小组中,引导幼儿合作绘制大树。在此过程中,有的幼儿负责给大树的树干涂色,有的幼儿负责给树枝画上叶子和花朵,有的幼儿负责在大树上画一些小鸟。这样的合作游戏能够让幼儿认识到团队的力量,增强合作意识。

(五)给予适当引导,保证游戏活动顺利实施

自主游戏活动以幼儿为实施主体,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要完全放手。幼儿的年龄小,集中精力的时间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尚处于发展初期。因此,当幼儿在自主游戏活动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给予适当的引导,帮助幼儿梳理思路,找到问题症结,以保证自主游戏活动的顺利实施。

以笔者所在幼儿园大班的“玩绳子”自主游戏活动为例。在活动中,由于幼儿的手部操作能力不足,绳子很容易出现发毛、打结等问题,这大大提高了串珠子的难度。对此,教师适时介入,以直观展示取代了直接处理好绳子的方式,这既解决了幼儿遇到的问题,又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实际操作机会,有助于促进幼儿实际操作能力的发展。

结语

在学前教育阶段,教师开展自主游戏活动能够有效推动学前教育的稳步发展,实现促进幼儿独立成长的教育目标。在实际操作中,教师需要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正视培养幼儿自主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性,从自主游戏活动的设计、实施和反思等环节出发,对其进行科学规划,以调动幼儿参与自主游戏活动的积极性,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后续发展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三都水族自治县第六幼儿园)

猜你喜欢

实际操作幼儿园游戏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职业学校机械专业一体化教学探究
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于项目后评价的模型构建与实际操作
试论体验性学习实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语文生本课堂中字词教学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