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背景下的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探究

2023-08-25黄笑寒

求知导刊 2023年17期
关键词:问题解决立德树人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有效途径。教师要以立德树人为指引,以主题教学模式为手段,着力实施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体验,解决现实问题,形成良好认知,并回归现实生活,践行良好行为,从而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文章以环境教育——“水是如何浪费掉的”为例,阐述立德树人背景下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立德树人;问题解决

作者简介:黄笑寒(1993—),女,江苏省张家港市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育人性,要将立德树人作为该课程的根本任务,同时就此提出诸多建议。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进而解决问题,自然地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1]。由此可见,问题解决过程是学生体验综合实践活动的重点环节,亦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过程。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生活,以明确的主题为基础,以具体情境为依托,以建构方案、验证方案、效果评估为重要活动,能使学生结合个人经验和情境因素,积极地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进行信息加工,锻炼多种能力,提升思想认知,储备实践经验,做到知行合一。基于此,在实施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要尝试应用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主题教学模式,以现实生活为切入点,挖掘活动内容,设定主题,创设情境,并组织相关活动,引导学生制订方案、验证方法、评估效果,促使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形成服务意识,主动践行服务行为。下面,笔者以环境教育——“水是如何被浪费掉的”为例,探究如何应用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主题教学模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一、回归生活,设定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活动。而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主题教学非常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需要以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起点。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能推动学生走进现实生活,迁移生活经验,建构良好认知,形成服务意识,还能有效发挥综合实践活动的育人价值。回归生活设定主题,是以環境问题解决为导向的主题教学的首要活动[2]。对此,教师应以真实世界中的环境为抓手,设定主题。

在现实生活中,节约用水是我们经常提到的问题,但是实践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如:部分高中生在洗手时,将水龙头开关开到最大;部分教师在喝水时,直接将杯中的剩水倒掉;部分家长用流水洗菜;等等。尽管大部分高中生都知道我国的水资源稀缺,但却没有从多个角度认知水到底是如何被浪费掉的,因此很容易做出浪费水资源的事情。针对此情况,教师可设定活动主题——“水是如何被浪费掉的”,借此引发学生对现实环境问题的思考、探究,帮助他们建构认知,积累经验,让他们自觉承担保护水资源的重任,减少浪费水资源的行为,为社会发展做贡献。

二、紧扣问题,创设情境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正是其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教学情境是教师依据活动目的,利用多样方式创设的场景,其是综合实践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基础。以环境问题解决为导向的主题教学较为注重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因此,教师可将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作为创设情境的切入点。

例如,在确定活动后,教师可将学生分为五个小组,引导其利用课余时间,调查家庭、餐馆、店铺、办公室、工厂等场所的水资源使用情况。经过一番调查,大部分小组发现了一些水资源浪费的问题。如:在家庭生活中,家人将洗菜水直接倒掉或洗手时一直开着水龙头;部分工厂用水量很大,很多水没能循环利用,还有一些工厂会排放污水,污染水资源。在完成调查后,教师要鼓励各组展示调查成果,介绍生活中的水资源浪费问题。学生展示的过程,也是创设真实情境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教师再鼓励学生讨论水资源浪费较严重的三个场所。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结合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确定三个水资源浪费较严重的场所,并以此创设相应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制订方案、验证方案,从而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效果。

三、组织活动,开展小组合作

组织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头戏,也是学生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综合实践活动比较注重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小组合作是学生体验活动、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所以,在创设情境后,教师要组织相关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一起解决问题。以解决家庭用水浪费的问题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如下活动。

(一)组织调查活动

调查是学生观察现实生活,获取丰富信息的有效途径[3]。而丰富的信息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基础。在创设情境后,教师可以为各组成员分配任务,让他们体验调查活动,获取信息,为解决问题做好准备。

例如,在解决家庭用水浪费问题时,教师可划分合作小组,并提出如下任务:(1)与家长合作,了解自家人均用水量,探究节约用水的具体做法,并做好记录;(2)结合上个任务的结果,比较各家的日常用水情况,梳理各家现用的节约用水措施,评估各家的节约用水效果;(3)开小组会议,总结调查结果,利用网络渠道,深入探究家庭用水浪费问题及解决措施。在任务的驱动下,各组成员明确了活动方向,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多样的方式进行调查,获取真实信息,深入了解家庭用水浪费情况,形成良好的节约用水意识,产生相应的探究兴趣,愿意积极体验后续活动,进而推动综合实践活动的发展。同时,学生也能在调查活动中,增强合作意识,锻炼调查能力,提升自身的发展水平。

(二)组织设想活动

设想活动是指设想问题的解决方法的活动,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4]。在发现问题后,学生要积极设想解决方法,这样可以促进问题解决,逐渐达成预期目标。小组合作是学生设想问题解决方法的重要形式,在小组中,学生个性差异明显,往往会从不同角度提出个性化的解决方法。因此,在学生进行调查后,教师可以组织设想活动,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法。

例如,在学生开展调查活动后,教师可鼓励各组轮流展示调查结果。部分学生展示的结果如下:父亲为了保证车内干净整洁,每年要清洗好几次,浪费了水资源;洗菜、洗米的水,变凉的开水直接倒掉;等等。看到这些问题,不少学生会发散思维,自觉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此时要把握时机,组织设想活动。在组织设想活动时,教师可提出相关问题,促使各组成员积极动脑,设想多样的问题解决方法。经过设想和讨论,各组得出了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法。此时,教师要把握时机,组织集体讨论活动,让各小组介绍本组成员想到的问题解决方法。在所有小组的通力合作下,每个问题都有了多种解决方法。此时,教师再让学生继续讨论,选出可行性最高的三种方法。在选择时,各组成员主动合作,利用网络渠道搜集信息,了解使用某种方法的优势。在学生选择完成后,教师可让学生介绍所选的方法,并说明原因。最后,教师和全体学生一起以投票的方式,选出最好的问题解决方法。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但了解了诸多问题解决方法,切实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储备,而且增强了节约用水意识,提升了综合素养。

(三)组织验证活动

验证是指学生通过验证活动,验证问题解决方法的可行性。通过开展验证活动,学生可以获取可行的问题解决方法,进而解决一些生活问题[5]。此外,在开展验证活动时,学生可以发挥自主性,使用不同的方法,由此丰富认知,锻炼相关能力,提升发展水平。因此,在学生提出种种设想后,教师可以组织其开展验证活动。

比如,针对家庭浇花浪费水资源这一问题,学生设想了三种解决方法:(1)用干净的“废水”浇花,如洗菜水、淘米水等;(2)根据植物的生长规律,确定浇水量,减少浇水次数;(3)制作滴灌浇水器。围绕这三种方法,教师将学生划分为三人小组,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根据自身情况,选定其中一种方法,并开展验证活动,以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如某小组学生结合物理知识,使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塑料瓶、石子等,制作出了自动补水器(如图1)和塑料滴灌瓶(如图2),并用这两个装置进行实验,记录用水情况和植物生長情况,以验证此方法的可行性。在学生验证活动完成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展示验证成果,并及时进行总结、评价。如此做法,不仅能使学生获取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增强节约用水意识,还能促使学生综合应用各学科内容,将知识融会贯通,发展多种能力,提升发展水平。

四、依托活动,多元评价

效果评价是综合实践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贯穿综合实践活动始终[6]。有效的效果评价,既可以使师生了解活动实施情况以及发展情况,又可以帮助师生及时地调整活动方案。所以,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可以依托各项活动,依据学生的问题解决情况,应用多样的方式进行效果评价。在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效果评价时,教师可以运用组内自评、组间访谈、教师评价等方式。具体评价方式和内容如表1。

总而言之,教师有效应用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主题教学模式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形成良好认知和良好意识,践行良好行为,从而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的育人价值,推动立德树人任务达成。因此,在实施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应以立德树人任务为指导,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主题教学模式为手段,以学生实际生活为依托,应用多样策略,沿着“设定主题—创设情境—制订方案—验证方案—效果评估”的路径,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生活经验,自觉承担责任,做到知行合一,以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范心胜,岳爱峰.基于高中课程方案(2020年修订)谈综合实践活动实施[J].现代中小学教育,2022,38(2):15-18.

袁平.高中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确定与课题生成的措施分析[J].考试与评价,2020(10):100.

王来.基于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的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20.

赵晓燕.浅析高中综合实践活动中课题研究的有效组织和开展[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9):133-134.

吴荣光.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的德育渗透策略[J].高考,2021(24):145-146.

李新疆,马春晖.高中劳动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实施策略[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0(10):15-17.

猜你喜欢

问题解决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活教学
初中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解析
浅谈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型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