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稻米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2023-08-25吴一梅朱从海
吴一梅 朱从海
(如皋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江苏如皋 226500)
如皋市常年种植水稻面积在63 万亩左右,单产615 kg 左右,总产约39 万t,所产稻米均达到了国标三级优质稻谷标准。 区内土壤类型为沙壤土,有三条通江河流(通扬运河、如海运河、焦港河)保证了如皋的水稻生产灌溉用水。 在经济发展与用地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 本市紧紧围绕省市下达的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以整治大棚房、统筹利用撂荒地等为契机,通过耕地地力补贴、稻谷补贴等政策措施的落实到位, 充分调动广大农户及经营主体的种粮积极性, 较好完成了粮食生产任务,为实现稳产保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稻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消费需求已从“要吃饱”转变为“要吃好”。 为此,本市顺应发展形势,提出了打造“三白三黑”特色农产品的战略,着力打造优质稻米品牌,推动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
1 如皋市水稻产业发展现状
1.1 规模化种植面积不断增加
近两年粮食价格回暖,种粮效益显著提高,加上政策引导,本市规模种植面积快速扩增。2021 年全市种植水稻面积50 亩以上的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达到1 140 个,种植面积达27 万亩,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40%以上,规模化种植面积比2020 年增加了6 万多亩,是2019 年的2 倍多。 2022 年全市50 亩以上的水稻规模种植户达到1 295 家, 总种植面积达32.9 万亩,占全市水稻种植总面积的51.3%,比2021 年分别增加155 家、5.9 万亩、11.0%。 这些规模经营主体更注重生产的稻谷品质和生产效益,应用品种多为市场适销的优质食味品种。 目前大多主体有独立的仓库、晒场或烘干设备,生产设施、设备正在不断完善, 能为加工企业提供品质稳定一致的优质粮源, 对实现水稻优质高产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部分种粮大户、专业化服务组织、家庭农场等主体与稻米加工企业签订收购订单,开展订单种植,实现优质优价,为优质稻米产业提供稳定的货源。
1.2 优质食味品种面积不断扩大
如皋市水稻品种选择传统上以高产品种类型为主,近些年,为顺应市场需求,本市水稻品种选择也从注重“高产”向“优质高产”转变。 重点推广了南粳5055、南粳9108、南粳3908、南粳9036 等优质品种,其优良的食味品质深受广大农户的喜爱, 市场销售较旺。 特别是南粳5055、 南粳9108 这2 个品种,在2016 年前每年种植面积仅有8 万~10 万亩, 生产的稻米主要用于种植户自身食用。 近几年, 因其米质好、食口性佳、市场销路好种植面积快速增加。 很多加工企业也对这2 个品种单独优价收购加工, 一般收购价格比其他品种高12%~15%, 种植户亩效益比种植普通稻谷增加180 元左右。 种植效益的提高, 调动了广大农户种植优质品种的积极性, 促进了水稻品种布局的不断优化和优质食味稻米的推广。 据统计, 2018 年全市优质食味水稻品种种植面积突破20 万亩, 2019 年种植面积突破30 万亩,2020 年种植面积达到41 万亩,2021 年种植面积达到51 万亩,2022 年种植面积达到54 万亩(约占全市水稻种植面积的85%)。 优质食味水稻面积的迅速扩大,为打造优质稻米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3 绿色保优栽培技术逐步规范
农业农村部门围绕绿色生产, 大力推广保优栽培技术,严格控制农药、化肥等化学投入品的使用。一是通过精确管理、 培育健壮秧苗, 增强水稻的抗性,减轻病虫害的发生为害。 二是应用生物农药、性诱剂等开展生物防治。 三是增施有机肥、 示范缓释肥, 推广机插秧侧深施肥技术, 减少速效氮肥用量, 提高了肥料利用率。 四是结合稻田综合种养,实行稻虾、 稻鸭、 稻蟹、 稻渔、 稻蛙共作, 不施用化学肥料,开展生态种植。 东陈镇华日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展的“稻鸭共作—黑麦草(养鹅)”的轮作模式被省农技推广总站作为优秀典型轮作种植模式案例进行推广。
1.4 稻米加工业较为发达
如皋市成立的如皋市米业商会, 旗下有会员加工企业35 家, 这些加工企业加工机械比较先进,均配备了色选、检测等设备,加工业具备消化本地优质稻谷的能力,年销售大米30 万t(其中优质食味大米销售在18 万t 以上),年销售额15 亿元左右。 其中,如皋市广兴米业有限公司、 如皋筷乐米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年销售优质大米均在2 万t 以上,产品在本省苏州、无锡、常州和上海、浙江、福建等省市倍受消费者的青睐。
1.5 品牌创建意识不断增强
稻米加工企业积极参与品牌打造, 通过建设优质稻米基地、 与种植户签订协议进行订单种植等方式保证产品的质量,提升品牌效应。 规模种植主体也转变思路, 由销售稻谷, 转变为注册品牌再进行销售,提升种稻效益。 近些年,广大经营主体参与品牌创建的热情不断提高, 白蒲镇恒孚稻米农地股份合作社、福欣家庭农场、东陈镇华日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中萃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城北街道德明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均注册了自己的品牌。
1.6 品牌创建成效显著
一是本市拥有苏皋长寿、蒲塘、百岁明珠、千翠湖、珍珠香、雉状元、粒粒寿、粮心农夫、梓韵等大米品牌。 其中,“苏皋长寿”区域公共品牌年销售大米约3 万t。 二是本市白蒲镇、东陈镇获得了江苏省“味稻小镇”称号,白蒲镇恒孚稻米农地股份合作社的水稻种植园被命名为“味稻田园”。 三是本市部分品牌在省市组织的“好大米”评选中多次获奖,企业和公司法人多次获得表彰。 2017 年“蒲塘”牌大米获第十八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 2017 年“福欣源”大米在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和江苏省农技推广协会组织的江苏好大米评选中获得银奖。 2018 年“福欣源”大米在南通市农业农村局和粮食局组织的南通好大米评选中获得金奖。 2019 年福欣家庭农场“粮心农夫”品牌获得 “江苏好大米” 特等奖。 2020 年、2022 年如皋市恒孚稻米合作社的“梓韵”牌大米2 次获得“江苏好大米” 特等奖。 广兴米业有限公司在2019 年、2020 年、2022 年分别获得“江苏好大米”十大创新品牌、十大品牌称号,2021 年获得“江苏精品”认证证书。 2022 年如皋市恒孚稻米农地股份合作社被省推介为 “首批中高端稻米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优秀案例”。 如皋市恒孚稻米农地股份合作社的陈永建、如皋市华日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陈实2 位同志获得省首届“苏米工匠”荣誉称号。
2 稻米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优质食味水稻品种的覆盖率还有待提高
近两年,尽管本市种植的南粳5055、南粳9108、南粳3908 等优质食味品种覆盖率不断提高,但仍有近20%的面积种植了其他10 多个品种,其米质不及优质食味品种,影响了稻米质量的稳定。 种植品种的不统一,不仅给生产管理带来难度,混合收购也使特定优质品种的价格优势难以实现。
2.2 部分种粮大户生产水平不高
一是部分种粮大户文化素质不高、年龄老化,对于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缺乏必要的认识和了解,技术接受能力和经营能力不高,在水稻育秧、栽插、病虫害防治、收割等环节上不能抓住季节,且自身农机具数量不足,影响收种进度,从而影响产量提高和种植效益提升。 二是部分种粮大户“重生产、轻营销,重产量、轻品质”,盲目扩大种植规模,导致管理混乱,种植水平下降。 三是土地流转价格不断上涨,承包期限短而不稳定。 有些承包合同一年一订,使种粮大户难以有长远的计划, 稳定性极差, 短期行为明显,不愿购置大型农机具、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而粮食生产中的大型农机具购置、 农田水利设施改造、土壤改良基本都需要长期性投资。 四是少部分种粮大户种植的承包田块难以集中成片, 不便于管理和机械化操作。
2.3 烘干能力存在缺口
尽管这些年本市新增了不少烘干设备, 但烘干中心烘干能力仍然不足,仓储明显不够。2022 年水稻收获晚腾茬慢,很大程度上也是受烘干、存储能力不够的制约。 部分种粮大户由于没有晒场和仓储条件,粮食收获后必须及时出售,否则易造成霉变等损失,粮食收获时间和销售价格受制于人。 种粮大户的粮食销售渠道仅靠有干燥能力的粮食加工企业收购,存在不同程度的压级压价, 容易造成种粮大户增产不增收的局面。 还有部分烘干设备未能正常工作,加剧了粮食烘干需求矛盾。
2.4 产销衔接链连接不够紧密
部分加工企业虽然有自建的水稻生产基地,但生产的稻谷量不能满足生产能力需求, 绝大部分加工的稻谷要靠小商小贩在企业周边乡村收购。 因为没有订单及收购合同, 小商小贩走村串户收购的稻谷品种难以统一, 从而影响了稻米加工品质和同一品牌稻米品质的连续性、稳定性。
2.5 水稻加工中存在的问题
稻米加工在本市有着悠久的历史, 其技术含量相对低、市场需求较大、准入门槛不高,这些特点使得在本市存在着大量的中、小规模稻米加工企业,这些企业具有粗加工生产力过剩、深加工产品少、企业规模小、技术装备相对落后等缺点。 而且大量的小型稻米加工企业多以个体工商户形式存在, 其灵活的采购工作、粗放的加工质量、较少的用工税收费用,形成了较低的生产成本, 以明显低于品牌大米的价格进入市场,很快地占领了稻米的低端市场,对以规模化、 产业化经营的稻米加工企业形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2.6 品牌打造缺少合力
多年来,本市大米加工企业缺乏有效的组织,各自为战,企业销售存在各种品牌,销量少、知名度不高、市场占有率低,没有形成合力。 “苏皋长寿”公共品牌建立后,目前还只有广兴米业、粒粒寿、中萃米业等少数企业使用该品牌,没有形成公共品牌效应。
3 发展对策及建议
3.1 加强政策扶持引导
一是市政府和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要为企业搭台, 组织稻米企业到销售区开展展示展销及贸易洽谈,在提高现有市场占有率的同时,努力开拓新的市场。 二是加强如皋大米品牌的宣传,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好大米”评选活动,以提高其知名度。 三是引导企业共建“苏皋长寿”品牌,通过做大做强该品牌,提高如皋大米的市场竞争力。四是加强政策扶持。重点在烘干仓储中心建设、水稻优质品种应用、商品化集中育秧等方面给予政策、资金扶持,以稳定水稻面积,促进优质稻米产业的发展。
3.2 加强优质新品种的引进、筛选、示范
以水稻品种展示基地为载体, 广泛引进省内外优质品种,扩大试验示范。 筛选出适合本市种植、市场认可度高、种植效益高的优质食味品种,为品种的更新换代提供技术支撑。
3.3 加强水稻保优栽培技术的集成和推广
一是加强集中育秧新技术、新产品的示范集成,确保培育适龄壮秧。 二是加强秸秆还田配套栽培技术的示范集成,在防止环境污染的同时,提高土壤肥力。 三是加强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的集成,应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 四是积极推广缓释肥、配方肥和侧深施肥技术,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 高沙土地区要在小麦秸秆全量还田的基础上,结合畜禽粪污的整治,增施人畜粪肥,提高有机肥使用水平,努力提高土壤基础地力。 五是制定优质水稻绿色生产技术规程,实现优质水稻的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种植。
3.4 注重培育青年种粮队伍,提高专业化生产能力
探索设立青年农民种粮创业基金, 鼓励青年从事粮食生产,积极打造一支“有学历、有技能、懂管理、善经营”的青年种粮队伍。 提高粮食生产的标准化、专业化水平,强化种粮大户的经营管理能力、产品营销及科学决策水平。 指导和鼓励种粮大户创建品牌,开展粮食产后加工、销售,延长产业链,拓展利润攫取空间。 并通过积极推荐种粮大户当选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劳动模范,提高种粮大户的社会、政治地位,确保种粮大户在政治经济生活中应有的话语权、参与权。 继续加大对种粮大户进行评选,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好的做法及种植经验,鼓励种粮大户向着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3.5 加强产销衔接,实现订单种植
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加工企业自建生产基地, 没有条件的企业要引导他们与种粮大户、 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或普通农户签订产销协议, 实行订单种植, 优质优价, 既解除生产者的后顾之忧, 提高种稻效益, 又确保企业获得品质优良且稳定一致的加工货源。
3.6 加强加工企业的自身建设
一是加强企业负责人队伍建设, 帮助他们解放思想,克服因循守旧、小富即安的观念,增强做大做强如皋优质大米的意识。 二是紧跟时代步伐,做好落后加工机械的改造升级,不断提升加工档次,满足社会对大米的多元化消费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