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实习生中医针具刺伤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3-08-24梁远俊苏姗姗陈宗梅张欢欢石国凤
梁远俊,苏姗姗,陈宗梅,张欢欢,王 言,石国凤
目前国家大力支持中医药的发展,2022年3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中提到要强化中医药发展支撑保障,促进中医药的高速、高质量发展,推广中医适宜技术临床应用。随着中医适宜技术的广泛应用,中医针具刺伤作为中医临床科室的主要职业危害[1],其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实习生作为医务人员中的特殊人群,因其操作不熟练、缺乏实践经验、临床带教不规范,是针刺伤发生的高危人群[2-3]。目前国内外少有医护实习生中医针具刺伤相关数据,本研究旨在了解医护实习生中医针具刺伤现状和针刺伤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和减少中医针具刺伤的发生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7月在贵阳市某3所三级甲等医院中医相关科室实习、实习时间≥9个月、自愿参加本研究的医护实习生为研究对象。样本量估计:根据Kendall准则[4],样本选取应为量表条目数的5~10倍,同时考虑到20%的无效问卷,本调查问卷共22个条目。因此,至少需抽取138人贵阳市医护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本研究共发放229份问卷。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参照参考文献[5-6]自行设计问卷,问卷分为3个部分,共22个条目。第一部分为实习生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学历、专业、学校类别、实习医院、实习前是否有见习经验、是否参加过中医针具使用安全培训及培训地点;第二部分为中医针具刺伤暴露情况,包括中医针具发生次数、发生的实习阶段、发生的环节及发生的具体操作;第三部分为中医针具刺伤暴露后情况,包括发生中医针具刺伤后有无出血,针具有无被病人血液污染,污染的针具有无血液性传染病暴露,发生中医针具刺伤后有无处理、有无上报、有无心理负担,发生中医针具刺伤的原因,希望通过什么方式来获得职业防护知识。
1.2.2 调查方法
通过微信小程序问卷星平台进行问卷的发放与收集。将问卷导入问卷星后采用链接或者二维码发至微信群,通过点击链接或者微信扫码进行在线填写。
1.2.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问卷收集情况
本调查共发放229份问卷,回收229份问卷,回收率100%。剔除作答不全或答题明显不符合要求的无效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87份,有效回收率81.7%。
2.2 医护实习生一般资料
参与本次调查的187人医护实习生,年龄20~30(24.18±1.996)岁,其他一般资料见表1。发生中医针具刺伤58人,发生率为31.0%。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专业、不同学历、不同学校类别医护实习生中医针具刺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以有无发生针刺伤为因变量(有=1,无=0),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专业与中医针具刺伤的发生有关(P<0.05)。见表3。
表1 医护实习生一般资料(n=187)
表2 医护实习生中医针具刺伤单因素分析(n=187)
2.3 医护实习生中医针具刺伤暴露情况(见表4)
表4 医护实习生中医针具刺伤暴露具体情况(n=58)
2.4 医护实习生中医针具刺伤暴露后情况(见表5)
表5 医护实习生中医针具刺伤暴露后情况(n=58)
2.5 医护实习生发生针刺伤的原因(见表6)
表6 医护实习生发生针刺伤的原因(n=58)
2.6 医护实习生希望获得职业防护知识及技能的途径(见表7)
表7 医护实习生希望获取职业防护知识及技能的途径(n=187)
3 讨论
3.1 医护实习生在临床实习期间中医针具刺伤暴露相关情况
本次调查显示187名医护实习生中女性142人,占75.9%。其中发生中医针具刺伤58人,发生率31%,处于较高水平,高于毛小容等[6-7]的调查结果。分析原因,可能与参加中医针具安全培训有关,本研究培训率为71.1%(133/187),低于陈碧贞等[7]97.33%及100.00%的培训率。58人中医针具刺伤实习生中,51.7%发生2次以上,比例较高,说明实习生自我防护意识薄弱、对针刺伤风险的认知度低[8]。在实习前期的1~3个月发生针刺伤的比例较高,分析原因,可能与实习生在实习前期环境及人员不熟悉、操作时紧张、操作不熟练有关[1];针灸针刺与揿针操作的发生比例较高,可能与针灸针刺与揿针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有关[9]。本研究结果显示,34人实习生被病人血液污染的针具暴露,占比58.6%,与阿依夏木·司马义等[10]的研究结果相似(53.8%)。其中,有血源性传染病暴露的有15人,占比25.9%,低于陈秀文等[11]研究结果。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本研究调查对象有111名医生实习生(59.4%),医生实习生对病人血清结果相对熟悉,在对有血液性传染病病人进行操作时采取了防范措施有关。58名针刺伤暴露的实习生有对伤口处理的有52人,占89.7%,发生针刺伤后上报的有38人,上报率65.5%,说明仍有部分实习生暴露后伤口不处理,也不上报,可能与实习生对中医针具刺伤的风险意识不足、上报意识不强有关[12];有心理负担的有47人,占比81.0%,低于党红茹等[13]的研究结果(98.0%),可能与实习生的安全意识薄弱[14]有关。
3.2 医护实习生发生中医针具刺伤的相关因素
本研究结果显示,医护实习生的专业、学历、学校类别是发生中医针具刺伤的相关因素。护理专业的实习生中医针具刺伤发生率低于临床医学专业的实习生,研究生学历实习生针刺伤发生率较高,与Saadeh等[15-17]研究结果相反。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在临床接触中医针具如针灸针刺等操作大多是由医生来完成,研究生实习医生的临床动手机会较多。还发现本科院校实习生发生率高于专科院校,可能原因是在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本科院校实习生占比较高[18]。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发生针刺伤的实习生认为操作不熟练或不规范、意外损伤、自我保护意识薄弱、中医针具外包装欠安全以及对中医针具刺伤重视度不够是发生中医针具刺伤的前5位因素。
3.3 医护实习生发生中医针具刺伤的预防对策
针对上述的相关影响因素,一方面建议根据实习生需求,采取个性化的培训途径。本研究结果显示,实习生希望通过实习前学校集中培训、实习前医院岗前培训以及带教老师针对性指导的方式来获得相关知识。在培训形式方面,采取案例、虚拟实境训练[19-20]及短视频[21]的方式进行中医针具相关技术和安全防护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增强实习生自我防护意识,强化实习生对中医针具刺伤的重视度;采用回授法[22]进行知识及技能掌握度的评价,以保证培训效果。还要对针刺伤发生频率高的操作如针灸、揿针进行针对性指导,并纳入培训及考核重点[5]。且目前部分品牌中医针具外包装欠安全,容易发生外包装割伤皮肤的情况,也容易在取针时发生针刺伤的情况,建议医院综合临床工作人员的需求进行耗材采购。另外,研究者发明了许多中医针具刺伤的防护工具,如中医针灸用针具收纳装置、中医穴位注射的专用护理针具、防针刺伤针灸针、防针刺伤指套、防针刺伤针灸拔针器、防针刺伤利器盒等,但这些防护工具在临床上却很少见,成果转化不足[8],建议加大力度促进成果转化,推广中医针具刺伤的防护工具的临床应用。另一方面建议完善实习生管理制度及流程,建立由专人负责的针刺伤预防信息管理系统,并将针刺伤防范的管理及上报制度、管理机制、上报流程及工作流程[23]等纳入信息管理系统中;另外,建议重点科室将本科室中医针具刺伤发生频率高的操作纳入医疗护理质量督查的重点内容,督查内容呈现形式建议采用Checklist检查表[24],可有效提高实习生标准化操作的正确执行率[25],从而预防中医针具刺伤的发生。
4 小结
医护实习生中医针具刺伤的发生率较高,自我防护意识不足,对中医针具刺伤重视度不够。学校与医院应根据实习生需求采取个性化的培训途径以及培训、考核形式,规范临床操作,增强医护实习生自我防护意识,提高其对中医针具刺伤的重视度。另外,医院应综合临床一线人员的需求进行安全针具的采购,管理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加大推广中医针具防护工具的临床应用,并完善实习生管理制度及流程,减少中医针具刺伤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