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针具交换干预模式对预防HIV在静脉注射吸毒人群传播的影响

2014-01-25黄运轩李健龙覃雄林覃春伟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4期
关键词:吸毒者感染者艾滋病

黄运轩 李健龙 覃雄林 覃春伟 韦 薇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疾病控制中心艾滋病科,广西 贵港 537100)

浅谈针具交换干预模式对预防HIV在静脉注射吸毒人群传播的影响

黄运轩 李健龙 覃雄林 覃春伟 韦 薇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疾病控制中心艾滋病科,广西 贵港 537100)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的病原体。静脉注射吸毒人群是HIV感染及传播的高危人群,本文作者从事艾滋病综合干预的研究工作多年,根据工作经验结合文献资料浅谈针具交换干预模式对预防HIV在静脉注射吸毒人群传播的影响。

吸毒人群;静脉注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针具交换;干预模式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的病原体。静脉注射吸毒人群是HIV感染及传播的高危人群,注射吸毒者共用针具的比例往往很高,静脉注射吸毒传播HIV一直是我国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1]。本文作者从事艾滋病综合干预的研究工作多年,根据工作经验结合文献资料浅谈针具交换干预模式对预防HIV在静脉注射吸毒人群传播的影响。

1 静脉注射吸毒人群是HIV感染及传播的高危人群

HIV广泛存在于HIV感染者的血液、阴道分泌物、精液、尿液、乳汁、唾液、脑脊液,其中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中浓度最高。HIV的传播包括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静脉注射吸毒者共用针具所占的比例较高,静脉注射吸毒者使用过的针具一般都带有血液,若前一个使用者是HIV感染者,会对后一个共用针具者传播HIV的风险很高,这种传播属于血液传播类型。注射吸毒者共用针具的比例往往很高,静脉注射吸毒人群传播HIV一直是我国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静脉注射吸毒人群,是HIV感染及传播的高危人群。

2 针具交换模式

2.1 招募静脉注射吸毒HIV感染同伴教育员针具交换模式

通过招募静脉注射吸毒HIV感染作为同伴教育员,免费向静脉注射吸毒HIV感染人群发放清洁针具,回收污染针具。

2.2 建立静脉注射吸毒HIV感染人群档案足量提供针具的交换模式。

2.3 固定地点针具交换模式

在静脉注射吸毒数量较高的县市,设立固定地点针具交换,免费向静脉注射吸毒HIV感染人群发放清洁针具,回收污染针具。

3 讨 论

3.1 HIV感染对胎儿的影响

艾滋病目前尚无有效预防免疫措施,也没有特效药物可以治愈,HIV一旦侵入机体细胞,病毒将会和细胞整合在一起终生难以消除,HIV主要攻击人体的辅助T淋巴细胞系统,致使人体的免疫功能慢慢下降而致感染性疾病及肿瘤而死亡。HIV感染孕妇可以通过母婴传播,母婴传播感染率约1/3,有2/3是正常的胎儿。孕妇HIV感染在本区域现状,根据庞翠红[2]报道,2010年玉林市孕产妇HIV感染率为0.08‰(10/118119)。HIV感染对胎儿的发育的影响,根据张春丽[3]报道,产妇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对新生儿的出生体质量影响较大,对新生儿的出生身长影响不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产妇分娩新生儿平均出生体质量为2792.86 g,为本地同期单胎新生儿平均出生体质量3109.30 g的89.82%,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产妇分娩新生平均出生身长为49.29 cm,为本地同期单胎新生儿身长的98.58%。

3.2 针具交换模式对静脉注射吸毒人群传播的影响

①招募同伴教育员针具交换模式:招募同伴教育员,向静脉注射吸毒人群免费发放清洁针具,回收污染针具,提供足够的清洁针具,从而减少或避免通过共用针具,从而降低目标人群HIV的感染率,使艾滋病得到有效的防控。这种这种干预模式,如果想达到理想效果,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将是非常庞大的。目前,我国的针具交换项目大部分都是依靠国外相关项目资金支撑,一旦这些项目结束,而又没有新的支持项目投入,或者说跟之前投入规模差距较大,则可能由于干预力度的减弱而使得目标人群中的艾滋病感染流行率重新上升。有调查表明[4],本地区最近1个月注射毒品的频率平均每人每天达2次以上,提示本地区吸毒人群仍存在针具重复利用及共用的现象,已反映了注射吸毒人群对清洁针具的需求量较大。根据现有资源缺稀性的经济学原则,即使在艾滋病的防治经费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为保证现有收获最大的效益,鉴别并实施艾滋病干预显的尤为重要[5]。所以探索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针具交换干预模式是非常重要的。②建立静脉注射吸毒HIV感染人群档案足量提供针具的交换模式:建立静脉注射吸毒HIV感染人群档案足量提供针具的交换模式,本项目点经过长期的摸索与实践,实施了一种比较有效的干预模式,值得参考与借鉴。这种模式就是基于对本地区大部分IDUS(静脉药瘾)作抽血监测从而摸清整体情况,然后以满足IDUS中HIV阳性者清洁针具需求的前提下实施的针具交换模式,发展HIV阳性感染者的同伴教育员,主动干预应对HIV阳性IDUS所引起的艾滋病传播扩散的风险,从传统的被动防御变成主动干预。就是让之前“预防我不被感染”的干预重点变为“HIV感染者不去感染别人”,从源头上切断传染源,从而使目标人群中新发感染率最大限度地降至最低。这种干预模式的关键是要让静脉注射吸毒人群中的HIV阳性感染者暴露出来,然后有针对性地对这一特定目标人群实施干预措施。通过发展聘用有相同背景遭遇的阳性同伴教育员对目标人群实施综合干预,加大这方面的宣传力度,重点在这一类目标人群中开展针具交换,保证足量为这部分人员提供清洁针具,整体上往往会收到跟以往不同的效果。这样的模式可以使得在有限的人、财、物等资源情况下取得更有效的干预效果,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持续的应用。重点对静脉注射吸毒者中HIV阳性感染者发放针具综合干预模式已经在我市试实行,而且收到很不错的效果,在干预区域范围内新发感染率在原有基础上能下降一定的比例。白玥等[6]研究表明,干预项目的时间长短对艾滋病的流行影响明显,对降低流行的效果越明显静脉吸毒者中HIV阳性从最具成本效果来看,主要向静脉注射吸毒者中HIV阳性感染者发放针具比向所有的静脉注射吸毒者这个目标人群发放针具的成本效果要大得多。③固定地点针具交换模式:在静脉注射吸毒数量较高的县市,设立固定地点针具交换,免费向静脉注射吸毒人群发放清洁针具,回收污染针具。从针具交换现状来看,目前的IDUS中绝大多数人是不敢直接到针具交换点交换针具的,交换工作主要是通过同伴教育员来完成的。针具交换固定地点是有限的,针具交换资源也是有限的,这就决定了难覆盖到大多数的IDU(静脉注射吸毒者)的。

4 目前我国针具交换干预模式还存在很多问题

4.1 监管制度

给同伴教育员发放针具,但其是否按要求发给需要针具的静脉注射吸毒者,回收的针具是否有效,这种情况的很难实施有效的监控。

4.2 社会环境

大多数人认为发放清洁针具给静脉注射吸毒者是鼓励吸毒。

4.3 工作人员与同伴教育员联系不足

针对这些问题,实施艾滋病干预模式,加大力度做好社会的宣传工作是基础;发展艾滋病感染者同伴教育员,并做好监管工作是关键。把握同伴教育员的关键,首先是要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工作,强化其自主防治及宣传意识,使其能自主的在同伴间传播防治艾滋的有关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周围同伴 ,让他们自己主动干预,回收用过的污染针具,做到不共用针具,使艾滋病不向外扩散。其次,我们的工作人员也需深入参与干预的具体工作,和同伴教育员做好沟通及信息的收集,在建立其思想的基础上,做好对同伴教育员的人文关怀,尽可能的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包括生活上的难处。

5 结 语

针具交换干预模式对预防HIV在静脉注射吸毒人群传播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国内外的大量研究实践表明,实施针具交换干预可以有效防止静脉注射吸毒者共针具而传播艾滋病,使目标人群艾滋病感染率降低,这无疑是抗击艾滋病的重要措施[6-9]。对静脉注射吸毒者,笔者认为将其引导到美沙酮门诊参与维持治疗应该是成本相对较低而具有操作性的选择;而对于静脉注射吸毒者中HIV阳性感染者如果不愿意参与美沙酮维持治疗则给予其足够的清洁针具,对其进行有效的行为干预使其主动改变高危行为,是控制艾滋病向普通人群扩散的关键。这将会使得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产生出最大的效果,而且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控制艾滋病在目标人群内的传播并减少扩散到普通人群的危害,确实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防艾干预模式。控制艾滋病的传播任务还任道重远,每个地方的情况又有所差异,只有不断地通过实践总结,才能找到一条合适当地而又具有可持续发展的防艾干预模式。席晶晶[10]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静脉注射吸毒者来说,无论从工作机制现状角度、人力成本和经费成本,还是从运行效果来看,美沙酮门诊优于针具交换。故如果覆盖的静脉注射吸毒者足够多,而每年每个地方的静脉注射吸毒者持续增多,仅通过寥寥的数量有限的同伴教育员所覆盖的静脉注射吸毒者有限。广西是我国艾滋病的高发省份之一,而我市艾滋病的发病人数与发病率都占区里的前列,通过向静脉注射吸毒人员发放清洁针具,确实使我市的艾滋病传播得到一定的控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通过对现有的针具交换模式的深入思考,加上笔者参与防艾工作的实践经验,觉得从长远来看,现有干预模式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并不乐观。

[1] 夏军强,李小群,王宇丹,等.开展针具交换工作所遇到的困难和风险[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8,14(6):603.

[2] 庞翠红,梁彤,李红,等.2010年玉林市118119例孕产妇HIV监测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0):4700-4701.

[3] 张春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母亲分娩新生儿生长发育状况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2):302-303.

[4] 白玥,王世勇.中国某省降低艾滋病流行危害干预项目的成本效果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0,23(6):1-4.

[5] 梁庆香,蒋均,刘金纪,等.柳州市中澳针具交换减低危害项目队吸毒人群注射吸毒行为的影响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1,15 (11):956-958.

[6] 明中强,吴尊友,刘伟,等.针具交换结合同伴宣传对注射吸毒人群吸毒行为的影响[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5,11(3):188-191.

[7] 吴蓉琴,韦启后,白玉.吸毒人群对清洁针具交换服务状况了解及安全性分析[J].医药前沿,2011,1(18):156-157.

[8] 张艳辉,汤清波,王五红,等.我国针具交换预防吸毒人群吸毒人员艾滋病传播效果评价的Meta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8): 1406-1409.

[9] 邓斌,赖文红,李运葵,等.四川省中英艾滋病项目县吸毒人群干预效果评价[J].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2011,9(3):115-118.

[10] 席晶晶.云南省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与针具工作机制比较研究[D].北京:中国疾病控制中心,2010:35.

Effect of Talking about Needle Exchange Intervention Models for the Prevention of HIV Transmission among Intravenous Drug Users

HUANG Yun-xuan, LI Jian-long, Qin Xiong-lin, Tan Chun-wei, Wei wei
(Division of AID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Guigang, Guigang 537100, China)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is the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pathogens. Intravenous drug users are HIV infection and the spread of high-risk groups, the author engaged in comprehensive HIV intervention research for many years, according to the literature data combined with work experience discussion needle exchange intervention models for the prevention of HIV transmission among intravenous drug users effects.

IDUS; Intravenous injection;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Needle exchange; Intervention models

R512.91

A

1671-8194(2014)24-0371-02

猜你喜欢

吸毒者感染者艾滋病
《 世界艾滋病日》
艾滋病感染者就医和就业歧视状况调查
警惕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拒绝“毒”侵要打持久战
吸毒者
艾滋病感染者管理新模式
关于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