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主导的血糖管理方案在心脏手术围术期中的应用
2023-08-24韩倩倩
韩倩倩
心脏病属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该病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1]。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等个人因素、糖尿病、高血压、脑卒中等疾病因素以及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等[2]。目前手术治疗是该疾病的重要治疗方式之一,大约32%的病人需要手术治疗[3]。研究显示,心脏围术期糖尿病患病率达60%,非糖尿病病人也会因术前禁饮食、术中失血失液等因素诱发高血糖,导致90%病人心脏手术围术期引发高血糖[4]。此外加上心脏手术带来的各种应急反应,极易导致病人围术期血糖波动较大,增加临床血糖管理难度。高血糖可诱发感染、神经损伤等,严重时甚至可造成病人死亡[5]。因此心脏手术围术期血糖管理对病人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显示,心脏手术围术期血糖规范管理以及护理人员对血糖管理知识的掌握和高血糖识别处理能力都影响血糖管理效果[6]。根据国内关于外科血糖管理调查显示,外科血糖管理普遍存在护理人员血糖管理知识不足、血糖管理有待加强等问题[7],外科高血糖病人检出率低、处理方式与临床指南差距较大[8]。目前,国内仅有围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尚无相关指南报道,无法满足心脏手术等病人对血糖管理的需求[9]。护士主导是指在护理过程中依据病人需求,护士起主导作用,为病人提供一个全面服务[10]。本研究将护士主导的血糖管理方案应用于心脏手术病人围术期护理中,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600例心脏手术病人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300例心脏手术病人作为对照组,将2021年7月—2022年1月收治的300例心脏手术病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男162例,女138例;年龄38~65(45.62±4.52)岁;手术类型:瓣膜置换218例,心脏支架植入82例。观察组男162例,女138例;年龄36~66(46.24±3.89)岁;手术类型:瓣膜置换220例,心脏支架植入80例。两组病人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心脏病临床诊断标准[11]并确诊;满足心脏病手术指征;可进行正常的沟通和交流;同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有意识障碍,或精神类疾病;患有凝血功能障碍;伴有急性、慢性感染。
1.3 干预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询问病人病史,根据病人实际情况进行强心、血管扩张、利尿等治疗,减少和避免相关诱发因素,保障病人充足休息和营养,给予基础护理干预;开胸手术前指导病人进行深呼吸、咳痰训练,练习床上大小便;术后为病人静脉注射极化液,术后监测病人生命体征、心电图变化等,对病人进行呼吸道护理、胸管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护理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护士主导的心脏手术围术期血糖管理方案,具体实施如下。
1.3.1 成立护士主导的血糖管理小组
选取1名护士长及4名责任护士、1名麻醉师组成护士主导的血糖管理小组。由护士长任小组长,负责分配各成员具体工作及统筹、监督各任务完成质量。同时定期组成成员开展心脏手术相关疾病知识、围术期护理操作、血糖管理、循证医学等内容的培训和考核,小组成员均考核合格。小组成员根据循证医学方法,检索相关国内外文献,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提取出护士主导的血糖管理初步方案,再由2轮专家函询对初步方案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最终小组开会讨论确定出护士主导的血糖管理方案并将其应用于心脏手术围术期护理中。并在护理过程中针对遇到的新问题及时给出解决措施,不断完善方案。
1.3.2 护士主导的血糖管理
护士主导的血糖管理主要从病人入院评估和筛查、围术期血糖管理、出院准备3个方面展开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3.2.1 入院评估和筛查
1)评估:结合病人资料掌握病人有无糖尿病史,并进行床旁快速监测血糖,对存在高血糖危险因素的病人加强血糖管理。2)筛查:对所有病人进行糖尿病筛查,院前就有糖尿病史的病人或评估监测中血糖>7.8 mmol/L的病人,术前进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作为心脏病手术风险评估依据。
1.3.2.2 围术期血糖管理
对床旁测血糖护士进行统一培训,确保血糖监测质量;以围术期血糖控制在4~10 mmol/L为目标,在规定时间点进行检测并记录数据,血糖样本采集优选动脉血、其次是静脉或指尖血,同时每天对血糖仪进行质量控制检查。1)术前血糖管理:采用多种方式对病人进行术前宣教,提高病人控制血糖意识;可根据手术时间调整并尽量缩短病人术前禁食时间,减少术中可能出现低血糖;术前可口服适量糖类来避免术前、术中低血糖,避免术后胰岛素抵抗;根据病人血糖情况,遵医嘱通知病人停用口服降糖药物,进行术前口服降糖药物管理;若病人随机血糖≥25mmol/L,需推迟非急诊手术,并筛查尿酮指标;若病人HbA1c>8.5%,也需要推迟手术。2)术中血糖管理:麻醉前需测量病人血糖值;术中发现病人血糖持续>10 mmol/L时可给予静脉胰岛素注射,将血糖控制在8.3~10.0 mmol/L;若术中使用了胰岛素注射,该注射需持续使用到术后早期,将病人血糖维持在8.3~10.0 mmol/L。3)术后血糖管理:病人术后入住ICU超过3 d需持续静脉胰岛素注射将血糖维持在8.3~10.0 mmol/L内;病人入住ICU时对于血糖不稳定病人每小时测量1次血糖;病人转入普通病房后,将禁食、空腹血糖控制在<6.1 mmol/L,餐后血糖控制在<10 mmol/L;每天血糖监测4~6次;对于新诊断出的糖尿病病人为其进行营养指导和糖尿病自我护理等教育。
1.3.2.3 出院准备
病人出院前邀请内分泌科或糖尿病专科护士进行会诊,为病人提供院后血糖管理建议。在出院前对其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包括健康饮食、运动锻炼、药物管理、心理解压等,病人出院后由内分泌科护士进行随访,掌握病人出院后血糖控制情况。
1.4 观察指标
1)血糖:对两组病人干预前、干预后(出院时)的血糖进行统计比较。2)术后恢复:比较两组病人术后恢复情况,包括术后气管插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3)术后并发症:对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主要包括切口愈合不良、低血糖、感染。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表1 两组病人干预前、出院时血糖水平比较 单位:mmol/L
表2 两组病人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单位:d
表3 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随着老龄化加剧,接受心脏手术病人越来越多,加入心脏手术围术期管理的护理人员也越来越多[12]。护士作为围术期病人护理服务的提供者,承担着术前评估、血糖监测和管理的重要工作[13]。研究表明,心脏手术病人术后康复效果与围术期血糖水平直接相关,低血糖、高血糖均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和死亡风险,同时高血糖也是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与病人血糖反复波动有很大的关系[14]。心脏手术病人不仅易合并高血糖,还易受到麻醉等因素影响,血糖值也会升高[15]。因此对病人围术期进行有效的血糖管理对病人获取优质手术结局非常关键[16]。围术期血糖管理要求主要以明确控制血糖为目标,对病人进行规律血糖监测可以科学及时地规范处理血糖异常情况,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17]。护士应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对病人进行动态血糖监测,避免出现遗漏,同时为确保血糖监测的准确性,每天还需对检测仪器进行质量控制检查,且护士需统一进行床旁血糖测试培训[18]。
本研究将护士主导的血糖管理方案应用于心脏手术病人围术期护理中,通过成立干预小组,从病人入院评估和筛查、围术期血糖管理、出院准备3个方面展开护理。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病人出院时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控制在正常水平。可能是因为病人入院前血糖风险评估和筛查,掌握了血糖水平,给予针对性降糖措施,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进而有效改善病人血糖指标,这与汪君[19]研究结果类似。本研究对照组病人出院时血糖水平稍高于正常值,可能是因为病人住院期间血糖控制难度大,嘱病人出院后注意血糖监测和饮食控制。本研究结果也显示,观察组病人术后气管插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可能是因为高血糖状态会增加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感染等,控制好血糖则可以有效降低感染、切口愈合不良,护士主导的心脏手术围术期血糖管理中持续对病人进行静脉胰岛素注射,可有效控制血糖,降低高血糖风险,从而有效减少病人术后感染等并发症,这与熊霞霞等[21]在相关研究中取得的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护士主导的血糖管理方案可控制心脏手术病人围术期血糖水平,促进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