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龄长江刀鲚与暗纹东方鲀池塘混养试验

2023-08-23张忠华刘永士施永海徐嘉波谢永德张根玉陈永杰杨纪忠庄海卫

水产科技情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池塘养殖

张忠华 刘永士 施永海 徐嘉波 谢永德 张根玉 陈永杰 杨纪忠 庄海卫

摘 要:为探索适合刀鲚的池塘养殖新模式,分别在淡水和半咸水环境下开展了1+龄刀鲚与暗纹东方鲀的混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刀鲚与暗纹东方鲀在半咸水环境下混养,在产量、成活率、平均出塘规格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当刀鲚放养密度为3 000尾/hm2时,单位面积产量最高可达116.70 kg/hm2,该塘刀鲚成活率为68.16%,平均出塘规格可达57.11 g,体质量在50 g以上的比例为61.66%。

关键词:刀鲚;暗纹东方鲀;池塘养殖;混养模式

刀鲚(Coilia nasus)俗称长江刀鲚,隶属于鲱形目(Clupeiformes)、鳀科(Engraulidae)、鲚属(Coilia),是一种江海生殖洄游鱼类,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东海海域以及环黄渤海海域。长江刀鲚具有两种生态类型:一类为淡水定居生态型,不洄游,主要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及其周边的湖泊中;另一类为洄游生态型,即每年春季性成熟后溯江而上,在江、湖中产卵繁殖,受精卵孵化后,幼鱼随江水游返回大海生长。定居型刀鲚的品质相对较差,而洄游型(即人们口碑载道的“江刀”)的品质较好。“江刀”以肉质细嫩鲜美著称,与长江鲥鱼(Tenualosa reevesii)、河鲀(Takifugu obscurus)并称为“长江三鲜”[1]。近些年,由于酷渔滥捕和生态环境的变化,长江刀鲚自然资源急剧衰退,目前已不能形成鱼汛,而市面上长江刀鲚的价格居高不下,甚至出现有价无市的窘境。因此,为了恢复长江刀鲚的自然资源,为增殖放流和人工养殖提供苗种,开展长江刀鲚人工繁养殖研究具有深远意义。

2011年,上海市水产研究所在攻克刀鲚人工繁殖关键技术后,率先进行了室内集约化人工繁殖,2013年起实现了刀鲚苗种室内全人工繁育的规模化生产,多年来为增殖放流以及刀鲚系列的研究提供了苗种保障[2-4]。为探索适合刀鲚的池塘养殖新模式,2020和2021年,笔者在上海市水产研究所奉贤科研基地(上海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奉贤分部)分别在淡水和半咸水环境下开展了1+龄刀鲚与暗纹东方鲀的混养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池塘条件

试验在杭州湾畔的上海市水产研究所奉贤科研基地进行。2020年选取1-3号、2-3号、2-4号3口池塘进行刀鲚和暗纹东方鲀淡水混养试验;2021年选取1-5号、2-5号、2-4号、2-6号4口池塘进行半咸水混养试验。试验池塘呈正方形,每口面积为6 003 m2,塘壁四周为水泥护坡结构,池底平坦,池底土质为松软的沙泥土,进排水方便,蓄水能力保持在1.2 m以上。在池塘进水口设置孔径250 μm(60目)的过滤网袋过滤进水,以防止野杂鱼和杂物进入。排水口设两道拦网,第1道为围网,第2道为闸网。围网可增加排水接触面,防止污物堵塞网目后水压过大而挤破网片。两道拦网既能有效防止换水和排水时塘内鱼逃逸,又能有效阻止塘外野杂鱼顶水钻入塘内。每口池塘配备1.5、3.0 kW的增氧机各1台。

1.1.2 试验用水

试验用半咸水为取自杭州湾的天然半咸水。试验期间半咸水盐度在3~12,pH为7.0~8.5,透明度为25~40 cm,溶解氧在4 mg/L以上。试验用淡水取自随塘河的河水,pH为7.0~8.0,透明度为25~40 cm,溶解氧在4 mg/L以上。

1.1.3 试验用鱼

试验主养鱼为自行繁育、经过越冬后的1龄暗纹东方鲀鱼种,平均体质量在111.1~137.3 g。混养的刀鲚为本所奉贤科研基地全人工繁育,经室内强化培育,室外池塘养殖后的1+龄鱼種,平均体质量为6.80~15.63 g。

1.2 试验方法

1.2.1 放养前准备

试验用池塘在冬季排干水,晒塘,并做好池底平整和池边整修、清理工作。4月初,在越冬鱼出棚放养前安置好排水口拦网设施,并泼洒漂粉精(25 mg/L)对池塘进行带水消毒,消毒时池底留水20~30 cm,以消灭病虫害。1周后放干塘水,重新进新水至1.2 m深,并于放鱼前1周蓄好水,确保放鱼时的水质良好安全。加注新水后,及时将增氧机安装到位。

1.2.2 放养

2020、2021年的混养试验分别在淡水、半咸水中进行。开春后,气候开始回暖,自然水温逐步上升。当水温升至15 ℃以上并稳定1周左右时,将越冬鱼移出越冬棚,分放到各试验池塘。2个试验年份主养鱼暗纹东方鲀鱼种的放养视气象条件在4月22—28日进行,放养时水温约20 ℃。暗纹东方鲀鱼种的放养密度为12 000~14 400尾/hm2。

刀鲚鱼种的放养通常在主养鱼放养后1周进行,时间一般在5月上、中旬,放养密度在3 000~3 195尾/hm2。

1.2.3 日常管理

试验期间的日常管理按主养鱼的要求进行,主要做到以下几点:(1)每天早、晚各巡塘1次,仔细观察鱼的活动、摄食以及水色、水质等情况。(2)早、晚各测1次水温,定期测量盐度、溶解氧、pH、氨氮、亚硝酸盐等常规水质指标,并结合鱼的摄食活动情况调节池塘的换水量。(3)定期抽样测定主养鱼的体质量、体长,掌握其生长状况,及时调整饲料投喂量。(4)依据天气、水温,鱼的放养密度、规格、活动情况以及水色、水质状况,适时开启和关闭增氧机。(5)建立塘卡记录制度,详细记录天气、水温、投饲量、水质状况、池鱼生长情况、换水量等内容。

1.2.4 起捕

进入11月中下旬,冷空气频繁来袭,气温下降加快,池塘水温随之下降。当水温降到20 ℃以下时,暗纹东方鲀摄食明显减弱;降至15 ℃左右时,其摄食量极少,此时即可起捕出售,或将鱼移入保温棚越冬[5]。刀鲚从5月份放养至12月份起捕,生长历时(200±10)d。

起捕的步骤为:先将主养鱼暗纹东方鲀用孔径5 cm的有节网以拉网方式捕捞,反复拉网几次后,通常99%的主养鱼已被捕获,然后用孔径为830 μm(20目)的聚乙烯网拉网捕捞刀鲚。

2 结果

2.1 试验期间水温情况

2020、2021年刀鲚和暗纹东方鲀混养试验期间水温情况见图1。两个年度试验期间,池塘月平均水温差异不大,对两种鱼生长所需的累计积温基本无影响。

2.2 淡水环境下混养试验结果

2020年刀鲚和暗纹东方鲀在淡水中的混养试验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2-3号塘刀鲚成活率为96.99%,单位面积产量为107.85 kg/hm2,平均体质量为35.16 g,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同时观察到,试验期间,该塘曾出现枝角类中裸腹蚤的繁殖集群,持续时间近2个月。1-3号塘和2-4号塘试验组刀鲚的成活率分别为33.69%、44.11%,单位面积产量分别为42.45、34.20 kg/hm2,终末平均体质量分别为39.43、24.47 g。这2组在试验期间未观察到塘内裸腹蚤繁殖集群现象,仅有密度不高的剑水蚤。1-3号塘试验组刀鲚的出塘规格略高于2-3号塘试验组,但成活率较低,因此单位面积产量不高。2-4号塘试验组的成活率虽比1-3号塘试验组稍高,但刀鲚平均体质量偏低,因此产量也不高。淡水混养试验中刀鲚产量较高的试验塘,刀鲚出塘规格在50、40 g以上的比例分别为20.0%、46.66%;产量最低的2-4号塘甚至无40 g以上个体。

2.3 半咸水环境下混养试验结果

2021年刀鲚和暗纹东方鲀在半咸水中的混养试验结果見表1。由表1可见,2-5号塘刀鲚的单位面积产量相对最高,达116.70 kg/hm2,最低的2-4号塘也有67.05 kg/hm2。各组刀鲚的成活率均在55%以上,平均出塘规格在40.44~57.11 g。半咸水混养试验中刀鲚产量较高的池塘,其出塘规格在50、40 g以上的比例分别达到61.66%和73.33%,产量较低的塘也在33.33%~44.44%。随自然半咸水进水时进入试验池塘的脊尾白虾幼体在池塘内生长繁殖,其生物量可供刀鲚利用。结果发现,刀鲚产量较高的池塘,脊尾白虾捕获量达225~300 kg/hm2;刀鲚产量较低的池塘,脊尾白虾捕获量也在150 kg/hm2左右。

3 讨论

积极探索多种刀鲚饲养模式对发展刀鲚养殖具有重要意义。王建军等[3]利用河蟹和刀鲚不同生态位进行的混养试验,是刀鲚混养模式的有益探索。本试验选用刀鲚与暗纹东方鲀在不同水环境下进行混养,是对刀鲚饲养模式新的探索。

3.1 饲养水环境的选择

长江刀鲚在淡水和半咸水环境下均能成活、生长。本试验结果显示,在半咸水环境下,刀鲚与暗纹东方鲀的混养效果好于在淡水环境下,且刀鲚出塘时的各项指标均优于淡水环境下。分析原因,主要是在半咸水环境下,适合刀鲚摄食的活体饵料——脊尾白虾大量繁殖生长,为刀鲚提供了较多活体生物饵料;而在淡水环境下,刀鲚的活体饵料主要依靠枝角类、桡足类等大型浮游动物或小型鱼虾的供应,其总体生物量不稳定,不能满足刀鲚的生长需求。自然半咸水中的脊尾白虾苗种通过进水口进入池塘并生长繁殖,形成一定的生物量,不断为刀鲚提供活体生物饵料,从而促进其生长。这从最后在各半咸水试验塘捕获到一定产量的脊尾白虾得到了验证。如能在塘内预先放养脊尾白虾苗种,也许效果会更好。

3.2 捕捞网具选择及捕捞步骤对刀鲚成活率的影响

本试验观察到,在刀鲚和暗纹东方鲀混养模式下,捕捞网具的选择和捕捞步骤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后续刀鲚的品相及成活率。在混养模式下,应避免采用孔径2.8 cm的有节网拉网捕捞刀鲚,原因是刀鲚与具有攻击性的暗纹东方鲀混养在一起,如果网的孔径太小,拉网时细嫩的刀鲚易受到倾轧和撕咬,从而造成品相受损,并影响后续的成活率。应先采用孔径5.0 cm的有节网,使刀鲚在拉网或起网过程中先行逃逸,在暗纹东方鲀几乎被捕光后,再用孔径630 μm(20目)的聚乙烯网捕捞刀鲚。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暗纹东方鲀对刀鲚的撕咬、攻击,后者的品相及后续成活率可得到有效提高。

3.3 关于饲养模式

目前,尚未见研发出适合刀鲚养殖的专用饲料或利用替代饲料开展刀鲚规模化养殖的报道,人工养殖刀鲚仍处于无法摆脱活体生物饵料的阶段[2]。因此,池塘养殖刀鲚,既要注意适当的放养密度,又要有满足刀鲚所需的活体生物量作保证,才能获得较高的成活率、出塘规格及产量等。池塘养殖1+龄刀鲚,若采用单养模式,要获得较高的出塘规格和产量,同时又要兼顾池塘利用率和满足刀鲚所需的活体生物量,实现难度较大。混养是在同一池塘,依据鱼类不同的栖息环境要求和食性差异等因素进行多品种养殖的饲养方法。本试验中,主养鱼暗纹东方鲀主要生活在中下层水体,摄食饲料,其排泄物能起到肥水滋养浮游动植物的作用,饲料碎屑又可被脊尾白虾等小鱼小虾所利用;刀鲚主要生活在中上层水域,以浮游动物和小鱼小虾为食。这两个品种一起混养,不会造成生态位冲突。因此,为有效提高池塘利用率,采用混养模式养殖1+龄长江刀鲚是切实可行的。

3.4 刀鲚混养密度的确定

过低或过高的放养密度均不能达到理想的饲养效果。放养密度过低,难以发挥养殖水体的生产潜力,放养密度过高又易造成食物短缺,鱼的出塘规格偏小。目前,饲养刀鲚需依赖活体生物饵料供应,因此确定合理的放养密度,使刀鲚数量与水体内活体生物供应量相匹配,才能取得理想的饲养效果。本试验结果显示,在半咸水环境下,采用与1龄暗纹东方鲀混养的模式饲养1+龄刀鲚,放养密度在3 000尾/hm2左右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施永海,刘永士,严银龙,等.刀鲚胚胎及胚后发育早期脂肪酸组成变化[J].动物学杂志,2019,54(3):414-424.

[2]刘永士,王建军,朱建明,等.养殖密度对2龄刀鲚生长的影响[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1,36(1):66-73.

[3]王建军,陆根海,施永海.刀鱼和河蟹生态混养试验[J].水产科技情报,2018,45(4):214-217.

[4]王建軍,陆根海,施永海,等.刀鲚当年鱼种池塘培育试验[J].水产科技情报,2019,46(6):308-311.

[5]张忠华,施永海,张根玉.混养斑尾复虾虎鱼对菊黄东方鲀养殖效果的影响[J].水产科技情报,2017,44(6):316-319.

Study on the polyculture of Takifugu obscurus and one-year-old Coilia nasus in ponds

ZHANG Zhonghua1, LIU Yongshi1, SHI Yonghai1, XU Jiabo1, XIE Yongde1, ZHANG Genyu1, CHEN Yongjie2, YANG Jizhong2, ZHUANG Haiwei1

(1. Shanghai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Shanghai Fisheries Technical Extension Station,Shanghai 200433,China; 2. Shanghai Aquaculture Co.,Ltd.,Shanghai 200090,China)

Abstract: To explore a new pond culture model suitable for Coilia nasus,a polyculture experiment of Takifugu obscures with one-year-old C. nasus was carried out in fresh and brackish water environmen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 nasus and Takifugu obscures mix-cultured in brackish water had obvious advantages in yield,survival rate and the average body weight at harvest.When the stocking density of C. nasus was 3 000 tail/hm2,the yield per unit of C. nasus could reach 116.70 kg/hm2,the survival rate was 68.16%,the average body weight at harvest was 57.11 g,and the proportion of body weight above 50 g was 61.66%.

Key words:  Coilia nasus; Takifugu obscures; pond culture; polyculture mode

猜你喜欢

池塘养殖
池塘底铺生物培养基青虾育苗技术研究
极火虾北方池塘养殖技术
东北寒冷地区斑点鳟鲑池塘成鱼养殖试验
安岳县池塘养殖底排污技术探讨
金乌贼人工养殖技术
池塘加州鲈养殖技术
淡水鱼养殖的技术特点
台湾大泥鳅池塘养殖技术要点
盐碱地池塘水产养殖中藻类平衡的控制
鱼鳖混养技术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