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纳米碳与亚甲蓝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效果比较(Meta 分析)

2023-08-23徐彦博苏杭陈梓桐宋国玉马朋飞乔琪琪张风华通信作者

医疗装备 2023年15期
关键词:亚甲蓝准确度灵敏度

徐彦博,苏杭,陈梓桐,宋国玉,马朋飞,乔琪琪,张风华(通信作者)

河北省人民医院 (河北石家庄 050051)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女性恶性肿瘤中亦居于首位[1]。作为一种判断腋窝淋巴结状态的技术,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乳腺癌的病情评估[2]。对于腋窝淋巴结阴性的患者,SLNB 可有效代替腋窝淋巴结清扫术,降低淋巴结清扫后引起的水肿、局部麻木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目前常规应用的示踪剂为亚甲蓝,但亚甲蓝的示踪效果受年龄、体质量指数等因素的影响[3]。纳米碳悬浊液是一种新型示踪剂,其优点为与周围组织对比度高,且淋巴趋向性强[4]。因此,本研究通过Meta 分析的方法比较纳米碳与传统示踪剂亚甲蓝在乳腺癌SLNB 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策略

中文数据库采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英文数据库采用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文检索关键词包括纳米碳、乳腺癌、SLNB、亚甲蓝、示踪剂,英文检索关键词包括carbon-nanoparticles、breast carcinoma、SLNB、methylene blue、tracer。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 年12 月。

1.2 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术前确诊为乳腺癌;试验组使用纳米碳,对照组单独使用亚甲蓝,或多个对照组中包括单独使用亚甲蓝;术前临床诊断腋窝淋巴结阴性;文中可提取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检出率、准确度、假阴性率、灵敏度等的全部或部分;文献发表语言为中文或外文。排除标准:对照组示踪剂非单用亚甲蓝,或未设立对照组;接受新辅助治疗;综述个案、会议论文、动物实验、荟萃分析;无法获取全文。

1.3 文献质量评价与资料提取

质量评价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该量表由3 个维度、8 个条目组成,总分为9 分,≤4 分为低质量,5~6 分为中等质量,≥7 分为高质量。资料提取由两位工作人员独立进行,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数据提取包括文献的作者、年份、样本量、结局指标等。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Review Manager 5.4 软件对研究结果进行Meta 分析。SLN 检出率及检测灵敏度、准确度、假阴性率的对比结果采用比值比(odds ratio,OR)及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表示。研究间的异质性采用I2进行分析。若I2≥50%且P≤0.1,则认为研究间异质性较高,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并进行敏感度分析寻找异质性来源;反之则认为异质性较低,采用固定效应模型。采用漏斗图评价发表偏倚。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与筛选

按照检索条件分别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初检检出136 篇文献,剔除重复及阅读标题、摘要后认为不符合要求的,初步纳入42 篇,再阅读全文后剔除19 篇,最终纳入合格文献23 篇[4-26],共2 411 例患者。文献检索与筛选流程见图1。

图1 文献检索与筛选流程图

2.2 文献基本特征与质量评价

本研究共纳入23 篇文献,按照发表年份的先后顺序排列,其中15 篇文献比较了纳米碳与亚甲蓝的SLN检出率及检测灵敏度、准确度和假阴性率,其余8 篇比较了上述4 项中的某1 项或几项内容,见表1。

表1 纳入研究文献的基本特征

2.3 Meta 分析结果

2.3.1 SLN 检出率

纳入的23 项研究[4-26]均报道了SLN 检出率,异质性较低(I2=0%,P=0.47),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结果提示,纳米碳组的SLN 检出率高于亚甲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55,95%CI=2.62~4.79,P<0.00001),见图2。

图2 亚甲蓝组与纳米碳组SLN 检出率比较

2.3.2 灵敏度

有15 项[5,7,9,10,12,14-20,23,25,26]研究比较了灵敏度,间异质性较低(I2=0%,P=1.0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亚甲蓝组与纳米碳组检测SLN 的灵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36,95%CI=0.75~2.47,P=0.31),见图3。为验证异质性,按照年份分为两个亚组(≥2018 年组和<2018 年组)进行分析。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纳米碳组和亚甲蓝组的检测灵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18 年组:OR=1.16,95%CI=0.50~2.69,P=0.73; ≥2018 年组:OR=2.31,95%CI=0.71~7.51,P=0.16)(图4)。

图3 亚甲蓝组与纳米碳组检测SLN 的灵敏度比较

图4 亚甲蓝组与纳米碳组检测SLN 的灵敏度比较(年份亚组)

2.3.3 准确度

有18 项[4,6,7,9-20,23,25,26]研 究 报 道 了 准 确度,各研究间异质性较低(I2=0%,P=0.5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 分析。结果显示,纳米碳组检测SLN 的准确度高于亚甲蓝组,差异有 统 计 学 意 义(OR=2.29,95%CI=1.63~3.19,P<0.00001),见图5。

图5 亚甲蓝组与纳米碳组检测SLN 的准确度比较

2.3.4 假阴性率

13 项研究[5,7,9,12,15-20,23,25,26]报道了假阴性率,研究间异质性较低(I2=0%,P=1.00),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结果显示,亚甲蓝组与纳米碳组检测SLN 的假阴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65,95%CI=0.33 ~1.31,P=0.23),见图6。

图6 亚甲蓝组与纳米碳组检测SLN 的假阴性率比较

2.4 敏感度分析

在SLN 检出率与准确度中,排除权重比最大研究进行敏感度分析,以评估此研究是否会影响整体结果。排除陈诚等[4]和孔之华等[9]的两项研究,将剩余研究继续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纳米碳组的SLN 检出率与检测准确度均高于亚甲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09,95%CI=2.94 ~5.67,P<0.00001;OR=2.47,95%CI=1.76~3.47,P<0.00001)。因此,排除后Meta 分析结果并无显著改变,表明此Meta 分析较为稳定。

2.5 发表偏倚

SLN 检出率与准确度的纳入文献数均>10,两者漏斗图基本对称且呈倒漏斗形(图7~8),表明存在偏倚的可能性较小。

图7 检出率漏斗图

图8 准确度漏斗图

2.6 不良反应

所有文献均未提及。

3 讨论

SLN 为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首站,医师可采用SLNB 评估其转移状态,据此制订适宜的手术策略,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并改善临床预后[27]。目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示踪剂为蓝染料及核素。但蓝染料对淋巴系统无特异性,其易进入毛细血管,且在淋巴结中停留时间较短;核素具有放射性,且检测仪器与试剂较昂贵。纳米碳法是将普通活性炭转变为光滑炭颗粒,再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与助悬剂最终制成纳米碳悬浊液。纳米碳直径为21.0 nm 左右,进入人体后呈团粒状态,纳米碳团直径为150.0 nm 左右,毛细血管管壁间隙较小,而毛细淋巴管管壁间隙较大,故其能够留存于患者的淋巴管之中,大量纳米碳聚集后呈现出黑色染色指示[4]。同时在吞噬细胞的作用下,纳米碳悬浊液可短时间聚集在淋巴结处[28]。目前,纳米碳示踪剂因其效果显著,且具有良好辨识度、使用便捷等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胃癌、结肠癌及妇科癌症等处的淋巴结示踪中[29]。

本研究共纳入23 篇文献,比较了纳米碳组与亚甲蓝组的SLN 检出率及检测灵敏度、准确度及假阴性率。研究结果显示,纳米碳组的SLN 检出率及准确度均高于亚甲蓝组,并且对两项研究均进行了敏感度分析,显示剔除两项权重比最大研究后未对结果产生较大影响,表明纳米碳优于亚甲蓝;但灵敏度与假阴性率方面两者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研究指出,亚甲蓝褪色快,且术中损伤淋巴管后染料溢出较多,引起SLN 寻找困难;纳米碳褪色慢,损伤淋巴管后溢出较少,不会对寻找SLN 造成明显影响,因此,纳米碳的检出率优于亚甲蓝[17]。此外,江宁祥等[7,9,10,12,18]的研究中还验证了纳米碳的检出时间短于亚甲蓝,该指标属于连续型变量,因无法从文献中获取有效数据,故本研究未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存在以下局限:(1)目前涉及的纳米碳对比亚甲蓝的文献主要集中于国内,国外的文献几乎未检索到;(2)纳入的文献中部分研究指标不全,部分仅有检出率等指标;(3)某些指标的异质性较高,结果可信度较低。

综上所述,在SLNB 中,纳米碳的灵敏度和假阴性率与亚甲蓝相当,但其SLN 检出率与检测准确度均优于亚甲蓝,鉴于纳米碳的优点,其有望在未来广泛应用于临床。

猜你喜欢

亚甲蓝准确度灵敏度
肛门疾病术后局部注射亚甲蓝对术后患者排便功能的影
导磁环对LVDT线性度和灵敏度的影响
亚甲蓝对人工砂亚甲蓝MB值测定的影响
幕墙用挂件安装准确度控制技术
地下水非稳定流的灵敏度分析
亚甲蓝可加强大脑记忆
动态汽车衡准确度等级的现实意义
穿甲爆破弹引信对薄弱目标的灵敏度分析
高炉重量布料准确度的提高
对电子天平的误差及保证其称量准确度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