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行动研究法构建的预见性护理模式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中的应用

2023-08-23董会永张漫丽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16期
关键词:研究法预见性子痫

董会永,张漫丽,吴 丹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河南驻马店 463000)

妊娠期高血压是临床发生率较高的妊娠期疾病之一,会严重影响新生儿结局和产妇健康,近年来受到高龄产妇的增多、产妇肥胖、合并基础疾病等因素影响,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不断提高[1]。重度子痫前期即妊娠期高血压中的一种,患者会出现肾功能异常、蛋白含量升高、上腹部疼痛或其他症状表现,临床主要采取降压、利尿、解痉等措施对重症子痫前期患者进行治疗,患者需要每天输液10 h甚至以上,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所以改善护理服务质量对重症子痫患者意义重大[2]。基于此,本研究探讨基于行动研究法构建的预见性护理模式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1年12月1日~2022年12月1日我院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88例。纳入标准:①符合重度子痫前期的诊断标准;②生命体征正常;③出现视物模糊、胸腔腹腔积液、持续性头痛等典型症状;④血压≥160/110 mm Hg(1 mm Hg=0.133 kPa);⑤终止妊娠时间≥28周;⑥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非妊娠引起的高血压;②合并胎儿宫内发育异常;③合并血液系统疾病;④合并脏器功能障碍;⑤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疾病;⑥中途因各种原因退出本研究。按入院号奇偶数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年龄22~37(28.24±3.10)岁;初产妇27例,经产妇17例;孕周34~39(35.58±1.13)周;舒张压(108.21±10.49)mm Hg,收缩压(174.39±18.35)mm Hg。研究组年龄22~36(28.12±3.03)岁;初产妇28例,经产妇16例;孕周33~39(35.61±1.22)周;舒张压(108.34±10.18)mm Hg,收缩压(175.12±16.11)mm Hg。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本研究已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入院护理:入院后主动了解患者病情,为患者介绍病友和病房环境。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若出现头痛、呕吐、头晕等自觉症状应提高警惕,出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生活护理:保持良好病房环境,保证通风、温湿度适宜,提醒患者注意卧床休息、保暖,禁辛辣、刺激、寒凉的食物,选择低盐、低脂饮食。用药指导:提醒患者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降压、解痉等药物,严密观察患者用药后生命体征变化[3]。

1.2.2 研究组 实施基于行动研究法构建的预见性护理模式。

1.2.2.1 发现问题 分析影响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产后效能感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了解患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支持情况等信息,查阅相关资料,归纳总结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产后效能感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对重度子痫缺乏了解、抑郁及紧张等不良情绪、缺少陪伴、治疗依从性较低等。

1.2.2.2 计划阶段 ①组建重度子痫前期预见性护理小组:组长为病房N4级护理人员,制订基于行动研究法构建的预见性模式护理工作流程和干预措施,同时加强对护理人员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力和意识的培训[4]。②动态监测:患者住院期间进行动态跟踪观察,包括患者的精神状态、心理情绪、生理指标等变化情况,若出现头晕、头痛、呕吐恶心等症状加重情况或血压明显波动时,需要及时通知医生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并发症[5]。③药物护理指导:治疗过程中需遵医嘱指导患者用药,控制药物的滴注速度和浓度,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情况,防止出现硫酸镁中毒等药物不良反应,提前做好紧急处理措施准备[6]。④产程监测:基于患者情况,医护患共同商讨并选择适合患者的生产方式,自然分娩产妇可采取多种体位,增加巡视频率,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血压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必要时使用适量除缩宫素外的其他药物以预防产后出血。同时做好胎盘早剥、胎儿宫内窘迫等异常情况的处理准备工作。⑤健康教育:定期组织健康讲座,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重度子痫和妊娠的相关知识讲解,同时充分利用个体干预、宣传手册、微信等方式进行健康教育。⑥心理护理干预:以患者为中心开展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耐心倾听患者的想法,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感受,分析患者产生负性情绪的原因,从而采取针对性措施帮助患者改善心理状态,使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7]。

1.2.2.3 行动阶段 向患者介绍护理方案,组织专业知识过硬、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开展护理服务,进行健康教育时尽量将兴趣爱好相似、年龄相仿的患者安排在一起,鼓励患者进行经验交流,开展同伴教育。

1.2.2.4 观察阶段 观察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接受护理干预的效果,收集患者的反馈。

1.2.2.5 反思与计划修正阶段 护理人员每周对患者的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通过1周的工作反思护理方案中不合理的地方或可以完善的地方,修改后在第2轮中进行实施,从而进一步提高护理效果[8]。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水平。采集患者5 ml空腹静脉血,离心后通过化学发光法对两组患者血清PAPP-A水平进行监测。比较两组血液中3种重要的PUFA含量,包括花生四烯酸(A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亚油酸(LA)。②比较两组患者产后效能感优良率。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估患者产后效能感,该量表总分100分,评分>80分表示产后效能感优、70~80分表示自我效能感良、<70分表示自我效能感差[9]。③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估患者生活质量,该量表包含健康状况、精神状态、生理功能3个方面,评分越高表示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越好[10]。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PAPP-A、PUFA水平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PAPP-A、PUFA水平比较

2.2 两组患者产后效能感优良率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产后效能感优良率比较(例)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重度子痫前期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妊娠期疾病,该病发病时间早且病情发展迅速,一旦出现可能导致肝肾衰竭、休克等严重不良情况,不利于胎盘功能的正常发育,可能导致胎儿宫内窒息、死亡等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出现,是现阶段产科较棘手的问题[11]。临床一般以“降压、利尿、解痉”为原则开展治疗,但即使在治疗过程中也无法完全保证控制病情,所以在治疗过程中通过有效护理以保障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常通过终止妊娠或剖宫产的方式保证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安全,可能导致出现一系列母婴并发症[12]。基于行动研究法构建的预见性护理模式是在分析实际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情况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保障母婴安全[13]。

护理质量是护理服务的核心和基础,不断改善护理服务的内容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是现阶段临床护理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基于行动研究法构建的预见性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护理人员对高风险因素的警惕意识,从而预见性地开展个性化的护理服务,从而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同时,该护理模式加强开展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和生活指导,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产后效能感,使患者能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同时还能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4]。基于行动研究法构建的预见性护理模式强调对患者病情变化进行监测,对患者疾病发生、发展的风险进行早期准确识别,通过预见性评估、分析并消除影响患者疾病发展的潜在风险,通过医护合作有效规避新生儿不良结局[15]。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PAPP-A、AA、DH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产后效能感优良率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基于行动研究法构建的预见性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指标,提高患者产后效能感和生活质量,可以作为前期重度子痫患者护理的一种有效方式。

猜你喜欢

研究法预见性子痫
2007—2016年我国图书馆学调查研究方法的应用分析*
怀孕了发生子痫前期的9大元凶!
12例产前子痫患者的急诊救护
减少胸腰椎术后腹胀的预见性护理策略及其成效
孕中期母血PAPPA与PIGF在预测子痫前期发生的作用
“研究法”教学模式在《功能性食品》理论教学中的实践
前瞻性研究法和经验治疗法在改善妊娠贫血和分娩结果中的效果比较
HSP70、NF-κB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