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

2023-08-22甘肃省玉门市第一中学陈妮娜

家长 2023年16期
关键词:鉴赏能力美术作品美术

□甘肃省玉门市第一中学 陈妮娜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不仅难以完全满足当前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与“双减”政策下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相违背。鉴于此,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以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为核心,对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和调整。本文以高中美术教学为主要研究内容,充分参考相关文献并结合笔者自身的工作经验,阐述了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高中美术教学实践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高中美术教学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高中生而言,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唯有在兴趣的指引下才能将内在的探究欲望转化为外在学习的动力,推动自身沿着正确的方向对美术创作进行深入探究。在传统高中美术教学中,课堂教学大多以教师为主体,教师会花费大量时间向学生讲解美术专业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长此以往,学生可能会对美术学习产生厌烦情绪。而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则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核心,从学生当前阶段身心发展状况与实际学习需求出发,照顾到不同学生在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方面的差异性,为学生创造自由的空间,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自身兴趣爱好所在。在教师创设的理想教学氛围下,学生可以从自身视角出发,对美术教学树立正确的认知,发现学习美术知识的乐趣所在。

(二)有助于拓宽学生美术视野

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家长和学生认为美术是无关紧要的副科,不会对学生今后学习与生活产生直接影响,正因秉持着这样错误的理念,导致美术教学难以真正发挥教育价值。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以及德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美术在高中教学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在此背景下,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审美教育使学生了解的美术知识不再局限于教材有限的内容中,而是可以充分认识到生活中与美术原理息息相关的一切事物,在提高审美能力的同时,还可以拓宽美术视野,一举多得,实现最初的理想教学效果。

(三)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生观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企业发展对复合型、综合型人才的需求愈发强烈,传统只要求人才单一能力的时代已悄然发生变化。鉴于此,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也是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重要举措。审美能力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学生在欣赏优秀美术作品时,同样也是一次跨越时代与历史人物对话的过程。在欣赏过程中,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作品背后的历史背景与人物精神,进一步理解作者通过作品传递的情感,在心灵深处产生较为强烈的情感碰撞。此外,高中阶段是学生形成健全人生观的重要时期,良好的审美可以提高学生对艺术的敏感度,锻炼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与判断,而不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二、高中美术审美教学发展现状

在高中美术教学实践中,虽然部分美术教师已经认识到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仍然比较单一。比如,在审美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将绘画范本呈现在学生面前,然后一板一眼地进行讲解,在讲解完成后引导学生自行临摹练习。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与传统教学方法并无显著差别。学生虽然进行了模仿练习,但是过程中并未融入自身创造性思维,因此并不能切实提升自身的审美鉴赏能力。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会照本宣科地向学生讲解书本知识,不仅无法体现出美术作品中的艺术造诣,同样忽视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致使学生在美术教学中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无法激发自身的创新精神、审美能力以及审美情趣,违背了“立德树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与此同时,教师为在规定时间完成预先制定的教学任务,不免会让学生感受到强烈的紧迫感,无法进入自由、自主的美术学习状态中,难以对美术作品中艺术美与自然美产生整体性感知。

三、高中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策略

高中是学生由校园踏入社会的重要缓冲阶段,在高中时期学生接受到各项教育活动不仅有助于当前阶段的学习,也对自身今后人生发展也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在高中课程体系中开设的美术学科,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础性的美术技巧,也是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的重要手段。鉴于此,在高中美术教学实践中,教师不能仅向学生传输专业理论知识,而是应开设多种类型、不同主题的美术鉴赏活动,丰富美术实践内容,创新美术知识的呈现形式,提升高中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让学生在美术教学中真正有所收获。但是在高中美术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的提升,导致学生在美术教学中难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审美鉴赏能力的提升造成不利的影响,为此,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真正发挥高中美术教学的重要价值。

(一)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审美情境

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也为教育教学创造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信息化时代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早已融入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鉴于此,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高度整合的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优势,创新美术作品的呈现形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可以充分沉浸其中,与教师进行积极互动,与美术作品进行积极深层交流,深入探寻优秀艺术作品中所凝结的精神价值。

例如,在第二单元第六课“从传统到现代”教学时,教师需引导学生充分了解传统美术作品到现代美术作品的演变历程。由于时间跨度较大,学生仅依靠教材有限的内容难以对章节知识建立较为深入的理解。这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将教学内容全方位、完整地展现出来。教师在视频教学资源中展示我国传统绘画技术启蒙时期的一些优秀作品,如《阴山岩画》《人面鱼纹陶盆》等,让学生观看视频,并对其中的内容进行细致讲解。在观看完后,学生便会对魏晋时期绘画作品建立初步的认知。此外,教师可以借助AR技术让学生自己操作鼠标,对艺术作品进行360 度无死角欣赏,尤其针对岩画、壁画、器皿画以及帛画等这些绘画细节较为丰富的作品,借助AR虚拟技术可以轻松完成对这些艺术作品的鉴赏,并在实际欣赏过程中积累与之相关的鉴赏经验与鉴赏知识,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多媒体信息技术实现了声音、视频、画面、动画以及图片的有机整合,将原本单一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具体,不仅降低了学生欣赏艺术作品的难度,还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可以集中注意力,感受优秀美术作品不一样的魅力。

(二)丰富审美能力的培养形式

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外界的评价十分敏感。因此,美术教师为了切实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需立足于学生当前阶段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并根据学生在教学实践中的反馈对整体教学规划与阶段性教学目标进行及时优化和调整。为此,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主动与学生进行充分沟通,让学生敞开心扉,将教师当作知心大朋友,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在美术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与学习需求,参照学生的意见不断丰富审美能力的培养形式。

例如,在第三单元第十四课“走进博物馆”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美术欣赏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到博物馆进行实地参观。为提高参观活动的实效性与针对性,教师应带领学生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首先,教师应使学生明确实地参观的教学目标:在参观欣赏过程中走进美、感知美,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思想与价值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可以正确地认识美。其次,教师应在课上为学生讲解博物馆所陈列美术作品的背景知识,让学生对作品的创作过程有大致了解,如美术作品中的空间、质感、形象、明暗分布、色彩以及线条分析等,让学生在面对优秀艺术作品时可以进一步感知形体美,对美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最后,教师还应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美术作品具备较强的社会生活功能,在实际生活中传播并感知美术知识可以凸显美术作品的形象美、社会美以及自然美,对于学生来说,这都是提高自身审美能力至关重要的学习素材。在社会实践中,美术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深入感知艺术作品,体会其中传递的审美理想与审美情趣,从而使学生的审美素养获得显著提升,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比单纯说教效果有所提高。

(三)借助对比鉴赏,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在高中美术教学活动中,对比鉴赏的重要性不容小觑,不仅可以检验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对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也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所谓对比鉴赏,是将不同美术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让学生发现、探究作品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这是深入感知美术作品情感内涵的重要前提。在对比鉴赏中,利于学生抓住美术作品的精髓,能将抽象复杂的美术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可以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中的重点内容有较为准确的把控。

例如,在第二单元第四课“人间生活”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与之相关的相同题材美术作品,并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美术作品进行讨论交流,使美术教学课堂展现积极的活力。在对比鉴赏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对比不同作品中的突出优势,还应鼓励学生从自身理解出发,深入鉴赏分析美术作品中的缺点,感受美术作品独特的残缺之美,从而收获更加深入的启发与认知。此外,对比鉴赏的美术作品可以按照主题、时期以及形式等多个方面进行分类,让学生领略到美术作品虽然在艺术表现形式以及题材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但其思想内涵却存在许多相似的特征,无论是在感染力还是表现力方面,都需要学生通过对比鉴赏来感受,这是提升学生美术赏析能力的关键举措。总之,美术作品属于一种视觉艺术,有十分突出的直观对比性。因此,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对比分析,可以充分认识到不同美术作品在内涵与价值方面的差异性特征,并在这一过程中提升自身的鉴赏力、理解力以及视觉审美能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美术教学对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还能不断拓宽学生的美术视野,帮助高中生形成完整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但在高中美术审美教育实践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审美教育结果与预期目标相差较远,唯有正视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才能切实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鉴于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主动破除传统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的束缚,正确认知审美教育,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审美情境,不断丰富审美能力的培养形式,通过对比鉴赏活动巩固学生掌握的审美知识,以对新时期高中美术教学审美教育起到一定帮助的作用,使学生的审美能力获得提升。

猜你喜欢

鉴赏能力美术作品美术
高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方法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美术作品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美术作品
古典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
美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