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中段作业设计的课例实践
——以《荷花》课时作业为例

2023-08-22福建省福鼎市桐南小学王小红

家长 2023年16期
关键词:中段荷花作业

□福建省福鼎市桐南小学 王小红

作业是语文学科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验证课堂教学效果、巩固学生学习、培养学习能力的有效手段。《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优化设计语文作业,应充分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和价值,引导学生通过作业训练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升探究学习能力,落实语文综合能力和素养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师创设的作业必须契合语文课程教学目标,遵循小学生的爱好兴趣和认知规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巧妙创设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精准检验学习效果、促进理解运用、提升能力和素养的多样有趣的语文作业。本文基于“双减”教育背景,联系小学语文中段教学实际,分析中段作业设计和开展的现状以及优化设计语文中段作业的教学价值,选取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 课《荷花》第二课时教学课例,探讨如何创新设计和实施中段作业,提升作业实际效益,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引领学生体验优质高效的作业训练实践,促进他们在作业实践过程中获得个性发展、健康成长。

一、小学语文中段作业设计的现状分析

“双减”政策明确规定了各学段小学生作业的时长,要求教师不得对一、二年级学生布置书面作业,其他学段的学生每天的家庭书面作业应控制在一小时之内。面对这样的政策要求,为了真正实现“减负提质”的教学目标,教师应该加强语文作业设计,切实提高布置作业的质量和效益。但在实际作业训练活动中,教师作业设计和学生完成作业实效等情况却不容乐观,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作业设计缺乏明确的目标

部分教师常常忽略中段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需求,只注重布置基础作业练习,忽视单元作业的设计,无法将作业设计与单元语文要素紧密联系,缺乏科学有效的作业设计理念,所布置的语文作业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和训练兴趣。

(二)作业内容呆板,作业形式单调

部分教师设计的中段学生作业仍习惯于照搬低段学生的作业形式,依旧以书面作业、基础作业为主,缺乏创新作业模式的积极性。在布置语文作业时常常应付表面、流于形式,只布置一些重复的、机械的作业,而富有趣味性、体验性的实践作业则较少。

(三)作业功能定位不准,难以发挥作业效用

部分教师设计的语文作业功能定位不清,对作业的价值认识模糊。多数教师虽然都认识到语文作业是巩固课堂所学、检验学习成果、诊断学习问题的有效手段,但忽视了作业还具有的重要育人价值。在为中段学生布置和设计语文作业时,往往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体验,难以进行跨学科融合设计作业,所设置的作业未能真正发挥作业的作用。

二、“双减”背景下优化小学语文中段作业设计的教学价值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创新设计小学语文中段作业,具有积极的教学价值和意义。

(一)转变作业模式,实现课外拓展

优化小学语文中段作业设计有助于促进中段学生转变语文学习态度和训练方式,使他们在作业实践中学会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人处世等。对于中段小学生来说,他们已经经历了低学段语文学习的积累,如果仅停留于有限的课堂训练,是难以满足进一步提升语文综合能力和素养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须通过拓展课堂训练,有效链接语文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活动,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深入探究设计语文作业显得尤为重要。

(二)落实核心素养培养,为教学指明方向

优化小学语文中段作业设计有助于发挥语文作业具备的引领学习、激励探究的功能,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学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性学习能力,促进核心素养的培养。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在编设各单元教学内容时,强调要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主线组织教学活动,为研究课时教学、设计作业实践提供了实施方向。

因此,教师在中段语文教学过程中,需结合学生学情和落实语文要素的目的,融合具体课时内容和要求,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语文作业,不仅为进行课堂教学反馈铺垫必要的学习参考,还加强中段学生对所学语文知识和方法的迁移与应用,提升学生解决问题、拓展思维、创新实践等能力,提升语文语用综合素质。

三、“双减”背景下优化小学语文中段作业设计的课例实践

优化设计小学语文中段作业必须融合具体课时案例教学。下文结合三年级下册第3课《荷花》第二课时教学,探讨分析课时作业设计的有效对策和体会。

(一)作业设计背景

为落实“双减”政策要求,切实减轻小学生的作业负担,优化设计本课时作业,笔者结合《荷花》第二课时进程,将作业项目的各个任务融入课初测验训练、课中提升训练、课后拓展训练等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即学即练,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和拓展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能力,从而实现减负增效的教学目的。

在设计本节课时作业时,教师需注重围绕《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根据学生的认知差异,合理组织课堂教学,构建真实的学习语境和训练语境,引领学生将自主学习与互助合作探究相结合、自主作业训练与分层合作训练相融合,为学生精心设计基础性作业、提升性作业、拓展性作业,充分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使学生积极转变作业练习态度,在逐层推进的课时训练活动中提升语文想象力和思维品质,深化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荷花”的独特意蕴,有效增强自身的文化自信。

(二)作业目标设定

在《荷花》第二课时教学中,教学重点体现为通过组织教学和加强训练,引导学生在潜心默读中体会荷花的美以及文中准确生动的词句;在反复诵读语言文字中欣赏、理解和感悟满池荷花的静态美,体悟作者对荷花的赞美之情,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难点体现为理解描写荷花动态美的有关语句。为此,教师需针对性地设定本课时的作业训练目标:(1)创设时兴的时政案例情境,使学生在了解时政素材的同时,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识字写字、辨析多音字、读准儿化音,积累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从而夯实基础知识;(2)利用补充填空和合作阅读材料中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文字材料,为训练语言输出做好准备;(3)结合作业情境材料,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锻炼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想象画面的能力,了解和欣赏荷花,拓展对花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提升审美情趣;(4)结合课本读荷花、赏荷花、画荷花、议荷花等教学活动,指引学生参与作业训练,启迪学生深入把握荷花背后的文化意蕴,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三)作业过程设计与实践

1.创设课初基础性作业,巩固测练激兴趣。

作业情境:同学们好,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2022 年10 月16 日在北京顺利召开。假如我们就是其中的代表,在会议结束后,我们跟随导游一起欣赏北京颐和园的著名景点——昆明湖。我们一起去观赏昆明湖的荷花,这里的荷花素有“莲红缀雨”的美誉,是“燕京西湖十景”的著名景点之一。导游为我们设置了多个关卡,现在让我们一起来闯一闯关卡。

昆明湖的荷花一望无际,盛开的荷花飘飘荡荡,翠绿的荷叶托起娇艳的荷花,一朵朵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荷花如同仙女下凡。所到之处,荷香扑鼻,偶尔会看到有人用小船满载lián peng___。穿着粉色的衣裳的荷花仿佛手wǔ___足dǎo___,时而扭动着花bàn___儿,时而摸摸饱zhàng___得快要pò liè___的花骨朵儿。一阵风吹过,荷花suí___风翩翩起舞,朵朵zī shì___不同,fǎng fú___人世间的精灵。

作业要求:利用5分钟时间完成,闯关全对的同学可以给自己加一颗星。

(1)请根据学过的音节知识,在横线上填写出正确的字词,使语段完整。

(2)请你将这段话读给小组内的同学听,让他们评价一下你读得是否正确。

(3)“翩翩起舞”是AABC 式的词语,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有_____、_。

设计意图:在新课时设置这种基础性作业训练,难度不大,注重通过看拼音、写词语、共对话活动,利用闯关卡、嘉奖加星的有趣形式,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练习兴趣。

教师先通过引入、呈现二十大时政案例情境,巧妙设计观赏、闯关等真实的任务活动,鼓励学生从课本走向生活,在学中玩,在玩中学,使学生有更强的代入感。接着引导学生结合课前已学知识,设计看拼音、写词语练习,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及时巩固生字新词等基础知识。然后借助小组内进行互动阅读和评价,让学生在和谐对话活动中进一步熟悉了普通话中常见的“儿化音”和“轻声”等音变现象,引导学生注意把握“儿化音”和“轻声”的读法,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能力的培养。

2.创设课中提升性作业,讲练迁移提能力。

作业情境: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 )。有的( ),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 ),看起来( )。

作业要求:利用9分钟时间完成。

(1)记忆大比拼。请按照课本《荷花》原文将上面的内容补充完整,完成后与原文进行对比,闯关正确的同学可以给自己加一颗星。

(2)补充填表。导游通过查阅字典了解了“挨”字的读音和意思,请给表1 的语句中带点字选择合适的读音和解释。只填序号。闯关正确的可以加一颗星。

表1

挨āi:①靠近;②顺着。挨ái:③遭受,亲身受到;④困难地度过;⑤拖延。

(3)本段话不仅描写了白荷花的美,还写出了荷叶的特点:____、___、_。

(4)仿写小练笔。认真阅读以下导游的“知识小百科”,完成挑战任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瞧,那月季花多么漂亮!有的______;有的_____;有的______。

设计意图:结合课中互动探究环节,设计提升性作业,提高作业难度,重视引领学生进行随讲随练活动,使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提升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教师通过提升性作业训练,使学生回归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更好地读准和理解多音字;激励学生用心感受荷花姿态美的同时,达成学习迁移,并借助导游“知识小百科”进行仿写小练笔,提升学生的观察、想象、表达等能力,有效突破理解描写荷花动态美的有关语句的学习难点。

3.创设课后拓展性作业,融合实践育素养。

作业情境:荷花是夏天里的独特美。叶圣陶先生用心观察,运用丰富的想象、细腻的情感,把荷花写活了,其笔下描绘的一池荷花,别有一番韵味。我们还知道,荷花被许多文人墨客喜爱呢!大自然的美景还有很多,处处有可爱的生灵,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展开想象,用心记录,一定能带给别人一种意想不到的美。让我们去看看吧!

作业要求:利用课后时间完成拓展作业训练。

(1)荷花不仅可入诗,还可入画。你知道与荷花相关的诗句吗?请举出两例,并动手画一幅自己心中的荷花吧,在同学之间进行分享。

(2)结合课本阅读,想象一下,假如你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还有哪些你喜欢的小动物会你交谈些什么?请模仿课文中的语句,写一写。

(3)2022年9月25日,天安门广场中心18米高“祝福祖国”巨型花果篮亮相,篮内花果主材选用了十种花卉和十种水果。你知道“祝福祖国”花果篮蕴含有什么寓意吗?你能不能设计两条喜迎二十大的宣传语吗?

设计意图:创设课后拓展性作业,目的是引领小学生延伸学习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外广泛查阅学习资料,通过作业实践主动输出知识,转变作业形式,开阔认知视野,同时将语文与其他学科相融合,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和素养的全面发展。

学生通过列举相关的“荷花”诗句,加强分享交流,并动手描绘自己心中的荷花,融合美术知识和认知,深化了对中华诗词文化中“荷花”意象的了解和认识,助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通过仿写“荷花”与“小动物”的对话,学生学会活学活用语言文字,增进语言表达;通过探索思考,领会“祝福祖国”花果篮象征十全十美的愿景,体现花团锦簇、硕果累累、喜迎二十大的美好寓意;通过尝试设计、撰写喜迎二十大的宣传语,让语文学习走近现实时政生活,拓展了语文创新学习思维。

四、结语

综上所述,学科作业设计担负延伸教学过程、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使命。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创设多样新颖的作业形式和活动内容,实施因材施练,指引学生在学以致用中体验愉悦的作业练习实践过程,使他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和探究思考等能力都得以充分锻炼和发展。

猜你喜欢

中段荷花作业
尿检时如何取中段尿
东天山中段晚古生代剪切带叠加特征及构造控矿作用
迈好从低段到中段的“坎”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EFL Teaching
荷花
荷花
作业
夏天的荷花
锁骨中段骨折的处理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