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河颂》中“你”的巧妙运用

2023-08-22李玲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3年7期
关键词:黄河颂人称

李玲

摘 要 初中语文教材中选编的现代诗极具民族特色,体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反映了诗人卓越的艺术造诣。本文以《黄河颂》为例,围绕着诗歌中的第二人称“你”的巧妙运用,从观照全篇、转换角色和虚实融合等角度,探索人称的运用方式,明确作者的意图,了解“你”所产生的独特的艺术效果,从而加深学生对诗词内涵的深入理解。

关键词 《黄河颂》 “你” 人称 巧妙运用

对于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现代诗,我们可以围绕着诗歌的内容,采用文本细读的方式,寻找诗歌中那些“不起眼”的细节,以这些细节为切入点,探究现代诗的独特艺术魅力。从文本细读的角度解析《黄河颂》一诗,我们将分析和鉴赏的对象落实到第二人称“你”的运用上,为学生提供新颖的话题和个性化的学习支架,让他们更为深入理解现代诗的内涵。

一、以“你”为主线,观照全篇,感受作者情感

《黄河颂》是现代诗人光未然《黄河大合唱》组诗中的重要篇章之一,其艺术风格、写作手法等,与组诗的整体特征一脉相承,其气质豪迈、境界开阔、意境宏大深远且极具生命力,给人一种雄浑壮阔之感,让人读来顿觉心胸开阔。从创作背景和主题上看,《黄河颂》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它是在国家民族危亡之际表现爱国情怀的一首诗歌。诗中作者借“黄河”这一意象,表达了对中华民族及中华儿女的赞扬之情,重点突出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品格,体现了全民族上下团结一心、同仇敌忾的家国情怀。由此可见,诗歌中蕴含着浓烈且深厚的情感,这种蓬勃的情感为诗歌增添了无限魅力,而为了将这些蓬勃、真挚的情感表现出来,在整首诗的称呼上作者精心雕琢,以“我”的第一人称,构造一个立于高山、遥望黄河的形象,而以“你”的第二人称代指黄河,无形中将诗人与黄河之间的距离拉近。学生在阅读时,也能直观地感受到诗歌中蕴藏的生命力量及饱满的真挚情感。

立足全篇可知,整首诗歌的结构十分鲜明,主要可划分为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的情感层层推进,将诗人对黄河的敬仰之情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使得学生在阅读后产生一种酣畅之感。首先,在诗歌的第一个层次中,作者以“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作为结尾,利用“你”字,阐释了黄河为母亲河的这一事实,也赞扬了黄河的伟大精神。这一句中蕴含的情感十分热烈且真挚,若诗人用“黄河”替换“你”,以“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替换原句,虽然未改变诗歌的含义,但是却一下子拉远了诗人与黄河之间的距离,诗人的情感也变得更为单薄,这足以见得“你”字在抒情上的作用和价值。因而,在全诗的三个层次中,诗人都以“你”作为结尾句的称呼,创建一种儿女与母亲亲昵对话的情境,增强诗歌的亲切感,使得三层情感的递进更加自然和顺畅。也能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融入到诗歌的情境之中,以此强化他们的阅读理解和深入感悟。

“你”的巧妙运用,将诗歌的三个层次贯穿起来,诗人以第一人称为主要视角,称呼黄河为“你”,不仅增强了整篇诗歌的艺术特色和语言风格,还串联起诗歌的情感主线,让学生能够沿着这一主线,阐释和解读其深厚的情感意味,这对于加深他们的情感体验、理解能力等,显然起到了关键作用。

二、以“你”为载体,转换角色,调动读者共鸣

现代诗以情感饱满、真挚为主要特征,尤其是《黄河颂》这类创作于特殊年代和社会背景下的诗歌,其情感显然更加浓烈,为了让特殊年代背景下的读者领会和深入感悟诗歌的情感、调动他们的情感共鸣,诗人采用了“你”这一称呼,从心理、思想和情感上增进与读者的距离,让读者能够主动地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产生强烈的爱国情感,进而投入到抗战工作之中。

在战争年代,诗人站在黄河之上,看着奔流不息的黄河之水、感受着黄河敲击石壁的惊涛骇浪,这一震撼的画面,让他瞬间联想到战争的场面、中华儿女浴血奋战的激情,这时他的心绪万千、灵感乍现,将眼中所观、心中所感的画面,转化为文学创作的热情,为了带动更多人的爱国情绪、让更多人理解此诗的情感内涵,并团结更多的抗战存亡的力量,诗人以“你”为载体,以期让读者转化自身的角色,代入到诗歌的第一人称中,感悟整首诗富含的爱国情怀。

而从艺术形式上来看,诗人打破了传统诗歌的创作形式,并未直接描写战争和人民抗战的场面,而是以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为主要意象,借助奔腾不息的黄河水,赞扬中华民族万千儿女的伟大精神品质。在诗歌创作中,诗人在文本的三个小节中都以“你”作为黄河的称呼,当读者阅读此诗时,他们自然会站在与诗人同样的视角之上与黄河对话,这便能将读者的情感体验调动起来。此外,诗人也大量使用了修辞手法,利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将“黄河”喻为“民族的摇篮”等,能够启发读者的想象和联想,让他们透过诗歌的语言和文字,勾勒和描摹出黄河奔腾的画面,以此激发当时人们的抗战情绪、增强他们团结一致、共抗敌人的决心。

由上文可见,“你”的巧妙运用,有助于带动特殊年代中读者的主观情绪,让他们转换自身的情绪,站在第一视角上,审视和解读诗歌的内容,感受到中华民族母亲河磅礴的生命力,进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为传承民族精神、取得抗战胜利做出贡献,这种写作方式,无论是对于特殊时期的读者还是当代初中生而言,都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能够将他们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感调动起来。

三、以“你”为支架,虚实融合,深化文本主题

诗歌是一种文学体裁,它是经过艺术加工和文学创作后的生活现象,在诗歌中,不仅融合了丰富的思想和情感,还塑造了鲜明的形象。在《黄河颂》这篇现代诗中,诗人为了表现主题,便将自身的视觉、听觉等感官体验,利用虚实结合的藝术形式,塑造了“母亲河”这一形象,他并未如实地记录和叙述自己的观感,而是以一种虚化的形式,将情感融入到诗歌中,而“你”的运用,便起到了虚实转化的作用,达成了深化文本主题的目的。

在整首诗歌的三个小节中,作者于每一个小节的前半部分,都采用了平铺直叙的写法,客观地叙述和记录黄河奔腾、咆哮的画面,而在后半部分,他便运用第一人称“我”和第二人称“你”,推动虚实的转化,将自身的主观情感融入到诗歌之中,以对话体的方式,赋予黄河人格化的特征,这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内涵,还能让学生在阅读和分析的过程中,产生更为强烈的体验感,他们能够将黄河视为一个对话的人物,进而向黄河倾诉满腔的深情,这种写法为诗歌增添了无限的意味和魅力。

纵观全篇,“你”的使用,不仅将虚写和实写有机融为一体,还增强了诗歌的流畅度,带动了学生的主观情绪,让他们能够在解读“黄河”这一意象时,理解其情感内涵,也能真切地感受到诗歌中蕴藏的强大生命力和情感力量。

《黄河颂》一诗蕴含着深厚的爱国之情,表现了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与崇敬,在此诗的阅读教学中,我们以“你”为主线和载体,从观照全篇、转换角色和虚实融合等不同的角度,集中分析和品鉴诗歌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风格,重点关注诗歌的细节之处,在此基础上,透过诗歌的关键词,窥探作者的抒情视角和情感主线,在阅读的过程中,与作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由此领会诗歌的主题意蕴和思想内涵。

猜你喜欢

黄河颂人称
黄河颂
拼图
以《黄河颂》为例探讨初中批注阅读的方法
翻转课堂下初中现代诗的课前教学设计研究
朗读教学初探
黄河颂
关联论视角下汉诗英译的人称指示语分析
主观化视角下探讨人称指示语先用中说话者的心理
阳高方言的人称代词
广告语中人称指示语的语用充实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