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文本阅读的引导策略

2023-08-22鲁智瑛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3年7期
关键词:多文本阅读引导策略高中语文

鲁智瑛

摘 要 本文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为例,借助真实的课堂教学案例,围绕着创设情境和组织活动两项措施,研究高中语文教学中多文本阅读的引导策略,创建以大情境和大活动为主要元素的阅读教学新形势,在探究的过程中,结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高中生的真实需求等,为学生搭建思考、认知的支架,让他们在开放和自由的情境中,展开系统化、探究化的思考与学习,明确多文本之间的内在关联。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多文本阅读 引导策略

所谓的多文本阅读,指的是围绕一个或多个具有统摄意义的话题,串联具有相似性特征的文本,通过与文本、与教师、与同学对话而达成共识的一种阅读模式,它映射了群文阅读的理念,与群文阅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多文本阅读教学,旨在锻炼学生整合学习内容、对比与分析的能力。为了将多文本阅读的作用和价值最大化,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开放式和实践性的大情境,引导学生认识不同文本之间的关联,向着深层阅读、高效阅读的方向迈进。

一、创设情境,统摄多文本

多文本阅读以同一话题、多个文本和师生共读为主要特征,旨在维护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其运用能力。纵观多文本阅读教学的现状,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创设一个可以同时观照多文本的大情境,这个情境还要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引发学生在思想、情感等方面的共鸣,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领取阅读任务、走进阅读文本。

在创设统摄多文本的大情境时,我们要关注教材,从教材中的单元导语、课文内容等元素入手,寻找多文本之间的关联,据此创设统摄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在情境中明确学习任务和学习方向。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六单元选编了《劝学》《师说》等多篇文本,结合单元导语中“学习之道”的人文主题及学习提示,我们创设了一个统摄多文本的大情境,如“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我们会面对社会中的种种诱惑,当我们的精力被分散时,自然会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疲乏感和困惑感,针对此种情况,为了让高一的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学生会将从这学期开始,举办‘我的学习之道的主题讨论活动,创建专门的微信公众号,为高一的学生提供抒发个人见解的机会。在此过程中,学生会从优秀留言中选取三名同学,作为校级代表大会的发言人,请同学们积极踊跃地留言吧!”

这一情境与高一学生的真实经历相符,能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而以微信公众号作为发言和讨论的平台,也可以吸引学生的关注,让他们主动地表达个人见解,由此确定多文本阅读的主要方向。

在形成多文本阅读的大情境后,我们也要让学生在大情境中明确小任务,确定完成任务的具体方法和途径,从而将大情境与多文本阅读活动相关联,让他们在情境的驱动下,主动地开启阅读文本的活动。基于这一目的,我们可以提出问题:“你知道哪些‘学习之道?你最赞同的‘学习之道是什么?在《劝学》《师说》中你能探寻到哪些‘学习之道?”等问题,引领学生于大情境中关联现实生活、联系课文。

二、组织活动,研读多文本

在大情境的统摄下明确了大任务,为了落实大任务,我们组织了层进式的阅读活动,引领学生研读多文本的内容和主题,让学生能够达成“基于文本,超越文本”的学习效果。以第六单元的多篇文本为例,我们设计了五个课堂实践活动。

第一,文本中的“学习之道”。在课堂教学的第一项活动中,我们将活动内容对焦于单元内的阅读文本,要求学生围绕着“学习之道”的主题,研读《劝学》《师说》等多篇文本,从文本中提炼出关键词和关键句,并对其加以阐释和说明。如在《劝学》的研读中,学生以“君子曰:学不可以已”作为概括“学习之道”的关键句,并用自己的语言对其进行概述,如“荀子在《劝学》中论述的‘学习之道,涵盖了学习的意义、学习的态度和学习的目的等多项要素,旨在告诫学习者应秉持着水滴石穿的积极态度,方可成为受人敬重的君子”,又如《师说》一文中,可将“古之学者必有师”作为关键句,并从“从师的重要性”这一角度论述“学习之道”。以此类推,按照此种方法,学生可进一步分析《拿来主义》《反对党八股》等文本,从而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提炼和整合课文中的“学习之道”。

第二,绘制表格,统整信息。在概述多文本中的“学习之道”后,为了让学生明确每一篇文章所阐释的“学习之道”,我们要求学生绘制表格,统整和归纳文本中的主要信息,全面分析课文所涵盖的话题。如在梳理《劝学》的内容时,学生便可以在表格中填充“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必要性”“学习的态度”“学习的方法”“学习的目的”等,让学生概括出文本中的主要话题,从而为学生展开多元讨论提供话题资源,引导他们围绕着相关话题展开辩证性思考。

第三,知人论世,立足背景。在第三个学习活动中,我们将活动的重点定位于“知人论世”这一方法,旨在让学生了解作者是在何种背景下提出的“学习之道”,让他们将作者的个人经历、生活背景与其所提出的观点融合起来,从而更为深入地理解他们的“学习之道”。以《劝学》和《师说》这两篇古文为例,采用对比分析的方式,对文本的作者、言语风格等进行多元比较,溯源“学习之道”的演变进程,让学生明确荀子和韩愈的“学习之道”的成因。从时代背景来看,《劝学》诞生于百家争鸣时期,而《师说》则来源于唐代师道不存、耻学于师的大环境下。基于时代背景谈“学习之道”,学生便可理解“古之学者必有师”中蕴含的驳斥和劝慰之意。从作者身份来看,创作这两篇文本时,荀子为“稷下学宫祭酒”,韩愈为“国子监四门博”,前者位高,后者位卑,由此可以看出,荀子劝学的对象是天下学子,而韩愈驳斥的对象是士大夫群体,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再次品读文本的内容,他们的阅读深度自然会逐步加深。

第四,发表见解,理性探讨。我们要求学生结合多文本的内容和思想,联系自身的现实生活,从“学不可以已”“古之学者必有师”等多种“学习之道”入手,阐述自己的“学习之道”,围绕着论点选取论据,客观、全面地说明观点,与微信公众号上的同学、教师等展开辩证性的讨论。此外,我们也激励学生在留言区回复评论,如针对“我的成绩很差,失去了学习信心”的留言,学生可借助文本中的原文“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等,给予同学正向鼓励,由此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这也是践行“学习之道”的一个有效途径。

第五,精选留言,组织成文。针对学生在公众号留言区的多条留言,我们选取了三名代表,让他们围绕着自己的观点,以“我的学习之道”为题,撰写议论文、记叙文等文章,结合自身的学习经历,进一步阐释和说明自己的观点,从而推动多文本教学与写作练习、口语交际等活动的深度融合。

综上所述,基于拓展学生阅读储备量、提升其阅读能力的需求,教师从创设情境和组织活动两个角度入手,钻研多文本阅读教学的引导策略,让学生于大情境中明确多文本阅读的目标和具体实施路径,并能在对比和分析的过程中,认识到不同文本之间的关联。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能促進学生深度阅读能力的发展,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多文本阅读引导策略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儿童文学多文本阅读策略研究
小学多文本阅读之古诗教学策略浅谈
让多文本阅读成为学生写作的源泉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策略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策略
捕捉灵动话题,催生日记写作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