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联时代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路径研究*

2023-08-22陈思佳

大众文艺 2023年8期
关键词:文创人工智能科技

陈思佳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扬州 225127)

从工业时代,信息时代到智联时代,每一次科技革新都带来人类文明的跨越发展,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正全面影响着社会各行业的发展。世界著名经济学家约翰•奈斯比克指出产业文化化和文化产业化是未来经济结构调整的两大趋势。文化创意产业以通过承载精神文化成果的物质与服务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推动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已成为体现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

一、人工智能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基本含义与发展现状

作为物联和智联时代关键技术的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融合影响着产业模式和发展未来,很可能引起产业的转变与重塑,人工智能技术是基于数学模型和算法框架,运用计算机程序语言和信号处理技术,解释和模拟人类思想和行为,设计展现拟人的应用系统,实现从感知理解认知到决策行动,是具有通用目的战略技术,能够广泛应用于大多数行业,具有时间上的动态演进性,产业间的技术增进和创新互补性。文化创意产业被认为是知识经济时代语境下对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以及相关概念就同一类经济现象的整合概括,兼具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的本质特征,强调文化积累和科技创新的融合是一个指向产业发展实践的集合概念[2]。

根据索洛经济增长模型,人工智能技术能改善生产效率,促进产业经济的增长。人工智能文化产业的演化变迁分为三个阶段:从1956年~1980年期间称为人工智能文化的雏形期(萌芽期),此时期人工智能技术与制度协同性相对较低;此后的1981年~2017年为人工智能文化缓慢发展期,随着科学技术理论与应用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与制度逐渐呈现出多维协同状态;而2018年至今,为人工智能文化产业的发展期,开启了人工智能技术全方位介入文化产业的发展时期,人工智能特色的文化产业随之兴起,智能化文化产业发展开始向纵深化进阶[3],表现出对传统行业与形式的升级与创造。政府持续推出文化创意产业激励补贴政策,使多方资本涌入文化创意企业,支持文化创意企业的创新、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其中长三角地区呈现出部分城市文创企业的创新产出多,以创新产出为评价导向,上海、浙江、江苏三地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处于较高水平,而粤港澳大湾区文创企业更注重提高盈利能力[4]。多元化的科技文化载体及关联表现方式也丰富了大众的文化生活和体验,通过激活多样的创新要素,增强创意文化品质,催生出一批新兴文化业态。

二、制约基于人工智能的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因素分析

从理论思辨到应用实践,科技与文化创意的高度融合,能打开了创新和创造的产业新局面。而跨界协同的新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也必然会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内生和外源两方面的因素。

1.制约人工智能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内生因素

(1)文化创意同质化

随着国家及各省市出台的多种促进数字时代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文化创意作品呈现井喷式发展的态势,其中不乏盲目跟风的现象,背后的原因是开发文创产品与服务时缺乏特色融合与深入思考,也缺乏对历史文化深意内核的深度挖掘和严谨考证,消费群体的喜好需求准确度把握存在偏颇,缺乏对文化美学的真正领会和积极创造开发,缺少兼具美观实用和文化趣味的设计思路,在产品推广上,采用惯性思维盲目笼统地通过网络搭建相似产品的消费平台和陈旧俗套不变的宣传推广方式,缺少个性化定制的产品来实现社会大众对文化审美需求和品位的消费体验[5]。

(2)科技融合匠气化

在短期利益影响下,仅根据大数据信息总结出的产品部分热点元素和类型,忽视现代消费者对于文化产品精神文明的实际需求,未开展包括历史文化、艺术美学、应用价值在内的全面深入的建模分析和科学预测,使得人工智能与文化创意产业形成浮于表面的仅仅是堆积组合方式出现的情况,或者单纯追求产出量和关注度而过度依赖智能软件,机械化使用或过使用人工智能应用,会减退或遏制创作者对文化艺术作品的创造动力,最终造成原创性文化创意产品和优质文化创意产品的严重匮乏,对人工智能时代文化创意产业的科技创新形成巨大的阻滞。

(3)复合人才短缺化

人文学者对理工学科的研究内容范畴如科学理论与公式、平台框架与算法、数据清洗与应用等并不熟悉,而理工科研人员通常具有较为缜密的数理逻辑和辩证思维,更为擅长从科学角度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过程中往往不涉及不包含文化艺术情感等因素。智联时代人工智能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下需要研发人员是具有跨学科领域的交叉型复合人才,而我国人工智能的人才储备量仅占全球总数量的不到5%,人工智能产业人才缺口很大[6],复合型、综合性的交叉学科人工智能文化创意开发人才更是短缺,人工智能人才不足问题凸显。文化创意产业是需要设计民众个体审美和文化诉求的产业,只掌握科学技能,仅是推动科技的动力,无法让科技真正地被赋予文化创意的核心,因此,急需培养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新工科复合型从业人员。

2.制约人工智能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外源因素

(1)人工智能伦理问题

伦理是指调整人伦关系的条理、道理和原则,具有个体性和社会性,人工智能伦理风险是指因人工智能技术不当研发使用带来的不确定性后果而产生的技术/机器-人-社会-自然之间关系的负向效应问题,主要包括归责问题、隐私数据安全问题、算法歧视问题和生态失衡问题等[7]。我国人工智能融合文化创意产业伦理的理论与实践相对滞后,市场化与法制化程度也有待提高,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没有明确人工智能技术创作的作品版权归属,人工智能的数据采集和应用流程给人们也带来是否处在全景式监控中的担忧,有监督的人工智能算法是采用训练模型-测试数据的模式,不当使用则会产生可能的低俗内容风行问题,给主流价值传播与管控带来挑战。

(2)规范制度匹配问题

制度创新可为文化创意产业科技创新的构建提供规范性规约制度与扶持性激励制度,而目前人工智能应用平台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工作存在不到位的情况,监管系统中缺乏针对性较强的硬性措施,使得个人数据隐私和安全问题频发。2018年全球最大的社交平台Meta(原名Facebook)因5000万用户数据泄露的“剑桥分析事件”而接受调查,2019年中国青年网也报道了大量网络求职者“简历”被一元售卖的现象[8]。现有法律体系表明人工智能尚不具备法律主体资格,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文化创意创造产业领域,其版权保护的相关法律体系尚不完善,保护路径面临困顿且解决乏力,对人工智能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稳定健康发展的影响重大。

三、促进基于人工智能的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全新的基于数字信息技术支持的社会化大生产形态的出现,表征着生产社会化正在向更加广泛多元、深度融合、更为精准科学的方向发展[9]。当前社会各个领域逐渐出现全面数字化的趋势,基于人工智能新一代数字技术的文化创意产业调整着创意经济乃至数字经济的结构,升级产业形态,已成为国家软实力的标志。通过对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的分析,给出以下三个方面促进基于人工智能的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1.发扬中华文化,树立科技文创品牌

2020年中共中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内消费市场升级加速,国货迎来重大机遇。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国货品牌,不仅关注于产品系列本身的创新拓展和品质升级,更注重保持文化本心传承内核精髓弘扬国潮国风,赋予传统中华文化当今的时代特色,获得消费者的情感认同。融合方式是文化创意产业技术应用的重要研究方向,要保有对本土文化尊重足够的敬意,通过创意创新和科技要素助推文化产业高质量全面绿色地发展。扬州作为古风极强的历史名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包括扬州玉雕、扬州漆器、扬州剪纸、扬州古琴、扬州清曲、扬州木偶等等,传统老字号谢馥春、富春等享誉全国,历史文化街区东关街、仁丰里、皮市街、南河下各具特色,瘦西湖和大运河更是城市的名片,在凸显本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通过智能大数据分析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和匹配建立感知决策判断预测模型,创新打造人工智能时代具有扬州文化创意的国潮国货品牌,以新兴技术的形式传承推广传统文化。

从正面积极的角度聚焦用户兴趣,建立以原创IP作为文化与价值认同的载体,联合科学技术建立突破原有圈层,提高产品科技附加值的文创产品及服务系列,积极推进代表历史文化的文物、非遗等保护活化工作。一些非遗或经典传统技艺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经济中正逐渐走向消失,如扬州通草花,可以通过人工智能联合产业化运营的方式来进行生产性保护。北京故宫博物院通过人工智能活化演绎故宫大量核心中华文化,成为文博创新发展的标杆,树立了数字文创的故宫IP品牌。大话西游融合国家级非遗文化技艺扬州金银细工通过智能搭建相关的场景配套非遗故事内容虚拟展示,扬州瘦西湖和大运河可以通过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技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为着力点,运用创新的手段再现与之相关的历史时代和遗迹的“古今场景”,辅以影视效应,增添扬州绒花技艺虚拟穿戴,让用户深刻拥有“穿越时空”的感受,开发出具有科技特色的景点文创IP品牌。

2.突出城市特色,整合科技文创优势

人工智能正在逐渐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工智能产业也促进新一轮城市与区域竞争,建立城市示范性智能应用场景、推动公共资源智联共享、提升智慧城市环境与宜居性、支持系统性智能化超前布局等措施是城市发展人工智能发展可能的谋划方向。城市IP被认为是城市文化创意产业链核心的连接符号,扬州自古有“月亮城”的美名,充分挖掘城市地方历史文化特色,开发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文化创意产业的本土化发展道路,并纳入城市整体设计规划和街区特色多样发展中,借助科技智能控制系统,从文昌阁、四望亭、红园到沿河风光带、文化特色街区到城市整体联动打造多维度建筑设计和休闲娱乐相结合的沉浸式/互动式光影文创体验。侧重教育启发和文化传承,以科技文化创业产业发展提升改善人居环境,从而树立智慧城市品牌IP,深刻城市人文内涵,增强人文关怀,凸显地方文化特色,基于大众对高品质生活的要求,联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纪念馆等科技文化场馆资源,配套建设一批特色文创商店、特色书店等不同类型消费集聚区,依托扬州饮食文化优势,通过拓展延伸产业链服务,立体深刻城市创意IP形象,依靠科技、文化、创意和经济的共同作用,促进社会凝聚力和共同发展,有助于城市的整体气质提升,带动城市整体文化软实力的提高[10]。

各城市间良性竞争突出个性化发展,并兼具区域共性有机融合发展,如长三角地区和南京都市圈,集合城市或区域间发展的总体力量,在数字经济创新产业科技文化有机融合发展中,充分发挥各城市丰富的历史文化和非遗技艺优势,凸显自身历史文化传承特色,开发具有鲜明城市特点的科技文创产品,推动人工智能和文化创意产业在多领域和全方位的深度融合的同时,促进区域内科技文化创意产业的共同发展。加强主流媒体的宣传推广,丰富传播手段,增强城市和区域科技特色文创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高城市和区域的影响力。

3.完善监管体系,繁荣科技文创产业

2019年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指出“负责任”应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议题和研究方向。从内部意识层面使各方都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自律精神,提高产业关联人员整体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共同遵守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从根本上杜绝可能的法律和道德问题,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创意积极健康,人工智能应用传递求真、向善、尚美,文化创意企业和线上开发平台应致力于生产和传播能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的优秀作品,新产业发展方向和影响可控,才能有助于提高国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开发具有扬州特色的人工智能融合文化创意产业时,依托经济支持政策促进智能化区域文创产业健康有序的集群发展,基于各级完善的监管体系支持,才能推动新时代科技融合产业的持续有力的绿色发展。应加强政策引导,重视顶层设计,遵循社会发展和产业成长规律,政府部门深入细化现有人工智能规范,完善建立数据安全使用伦理和版权保护法律法规监管体系,借助互联网高新技术实现全方位立体管理,使人工智能真正成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的利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兴盛。

猜你喜欢

文创人工智能科技
陶溪川文创街区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