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国标》新内涵研究*
2023-08-22段湘怀李腊枚
段湘怀 李腊枚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娄底 417000)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于2018年开始实施,覆盖了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的所有九十二个学科类别,涵盖了国内高校多个学科点,是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建设准入的国家统一规定。《中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主要从专业概述、培养目标、专业适用范围、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和质量保障八个方面对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进行设计规划。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其适用专业范围之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及专业建设和准入必须将其作为基本依据。研究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国标》新内涵对于本专业找准定位、明确内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意义重大。下面我们结合《国标》的具体表述,来一一分析。
一、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突出母语意识
在《国标》出台之前,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各大高校文科常设的老牌专业,一直存在定位模糊、特色不明、专业指向性缺乏的问题,而《国标》概述部分指出中国语言文学类本科专业“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母语及母语文学为基本内涵”“肩负着萃取、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1]85,明确阐释了该专业的特色、内涵、使命,实际上也以国家统一标准的形式明晰了作为中国语言文学类本科专业之一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定位、特色和内涵,打破了人们对于该专业的刻板印象,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母语”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关键词。而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突出母语意识也自然成了《国标》出台背景下本专业的新内涵。这在培养目标、师资队伍上均有集中体现。
首先是培养目标上的体现。《国标》在培养目标中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具有“较强的文学感悟能力、文献典籍阅读能力……和运用母语进行书面、口语表达的能力”[1]85。培养目标“是一种人才发展方向的指引、教育活动理念的体现以及学校人才培养使命的表达”[2]14,关乎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又是一个专业建设的特色所在,集中体现专业优势和特长。一方面,明确的培养目标为本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发展方向作了总体设想,可以促进培养模式的改革和趋新,人才培养措施必须要随之调整。另一方面,培养目标可以体现学校和专业的教育理念和使命担当,对专业人才“质”的规定也奠定了专业的特色基调,是专业核心竞争力的总规范,有利于为社会稳定输入具有母语表达优势的高素质人才。专业概述和培养目标中先后出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母语”,要求学生具有文献典籍阅读能力的同时隐含着传统文化素养和母语素养要求,可见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突出母语意识这一新内涵对于人才培养及本专业建设的重要性。
其次是师资队伍上的体现。《国标》在教师水平要求的第一点中指出“教师应当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职业操守,热爱中华文化”[1]88,对本专业师资队伍提出了新要求和考核标准。这就意味着除了相关知识储备和教师素质等传统要求,本专业教师还必须具备较为丰厚的传统文化素养。这一新变化对学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和学校师资力量的完善都会产生影响。一方面,教师主导课堂、与学生联系紧密,行为世范,其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从而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新标准的设定有利于教师评价体系的调整完善,是定期检验教师的知识、品德和传统文化素养的大类标准,有利于打造一支专精、广博、质优的教师队伍,最终促进学校师资力量的丰富和完善。
《国标》在此时提出“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突出母语意识”的新内涵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一是保证我国文化安全的需要,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3],体现着本国优秀文化维系民族情感、聚焦文化发展的重要枢纽功能;所以能否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与否;此外,也是引导大学生坚定信念、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需要。各高校必须以此为指导并结合自身办学实际,在准确把握专业新内涵的基础上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具有丰富传统文化素养和母语表达优势的专业人才。
二、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突出对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培养
一般认为:文学可以反映政治,但文学应该超越政治。因此,各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传统的教学大纲一般不会从政治思想角度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说明。可是,新出台的《国标》培养目标部分却指出该专业教育教学“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1]85这种变化说明了在专业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坚持共产主义伟大信仰,拥护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始终保持政治正确,这一内涵同时也体现在本专业的课程标准建设、课程思政建设与教材建设中。
首先是课程标准建设,这里主要涉及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国标》培养规格的素质要求明确本专业学生需“了解国家关于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及文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知识要求中除学科专业知识外还要求学生“对本学科的前沿信息有一定了解。”[1]86课程标准是“培养目标的学科化分解,教材编写、教师课堂教学依据课程标准的理念与内容,可进一步落实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4]59,所以培养目标的指向对课程标准的建立意义重大。《国标》的培养目标明确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培养规格的相关论述则隐含对学生关注时代和政治的素质要求,这使得本专业课程目标的建立不局限于教授专业知识,更在于使学生目光开阔、政治正确。与此同时,课程标准作为课程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依据,二者方向必须一致,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必然会成为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故将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成果融入专业教学是大势所趋。
其次是课程思政建设。由《国标》课程体系部分可知,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设置的综合教育课程中包含思想政治教育,公共基础课程中也设置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这是各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要途径,可以普及“四史”教育、帮助大学生了解党情国情民情。但是,思政课程体系“总有其边界。这种边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思政课程’育人的功能发挥。这就需要‘课程思政’来补充”[5]110,此外,也唯有紧紧抓住教师、课程、课堂三个关键因素,让全部高校、所有教师和课程都自觉参与育人,使思政课程与各类思政统一方向、协同发展,才能更好地形成教育合力,落实育人目标[6]。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特色在于每一门课程都可以进行思政教学,“课程思政”这一新理念新方法可以帮助教师改变思政教育只与思政课程有关的传统观念,通过积极参加相关培训提升思政意识和课程思政建设能力,只有教师积极参与课堂,采用“教育戏剧”、布置小论文等方式努力开发教育中的思政元素,使之与教学融会贯通,才能够更好促进学生三观培养、政治正确。
再次是教材建设。《国标》教学条件的信息资源部分指出要注意教材选用质量,一般课程教材应选用“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优质教材或省级以上出版社出版的正规教材”[1]88,而专业课程可以综合现实因素选择适宜教材。由于“教材要承载、体现培养目标”[4]60,间接陈述教育目的,是教师展开教学活动的基础,所以教材选择事关教育质量。《国标》培养目标的相关论述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教材建设中的显著地位,代表着只有将马克思主义与本专业的课程和教材进行深度融合,使用意识形态较强的教材如“马工程”教材,才能更好助力于对学生正确政治方向的培养。
《国标》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突出对学生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培养,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提出了新要求,对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都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既符合中国的社会政治背景,也顺应了“文学与政治相互交融”的新趋势,从而有利于提高本专业教育教学质量。
三、强调创业就业的导向作用,突出建立人才培养类型结构调整新机制的要求
二十一世纪以来,科技革命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引发社会多个领域的产业变革,也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必须建立适应社会不同层次人才需要的人才结构,实现教育结构类型多样化。可是,目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人才培养目标大同小异,体现不出地方院校和全国性院校、传统老牌院校和新建院校、基础扎实学生和基础薄弱学生等方面的区别,人才培养与社会脱节,难以顺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多种类型人才的要求。正基于此,《国标》强调创业就业的导向作用,特别突出了“建立人才培养类型结构调整的新机制”[1]85的要求。这就意味着,对人才培养结构进行相应调整已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势所在,各高校要结合自身办学实际、生源情况,定位自己的人才培养类型,甚至同一院校也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水平,对学生进行分类培养,如应用型、复合型和研究型。要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政策引导、学校实施、教师执行三者的共同努力,这在《国标》中都有体现。
首先是政策引导。《国标》概述部分指出汉语言文学专业“与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学科关系密切”[1]85,培养目标则要求学生掌握外语,具备计算机和社交能力,毕业后可继续深造学业或“在行政机关以及文化教育、传媒机构、对外交流等各类企事业单位工作。”[1]85《国标》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其制定出台是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结构调整的一个政策风向标,影响和主导高校和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涉及人才培养的各个过程。工业四点零时期的高等教育越来越注重综合化、个性化发展,强调“通识教育、终身学习基础上的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7]9,所以处理好“专才”与“通才”的关系也成为现今高校教育的重大命题,《国标》概述部分指出本专业丰富包容的学科内涵、特色,在培养目标中指出本专业学生丰富的职业发展方向,实际是照应了当今社会多层次的人才需求导向,给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发展敲响一记警钟:必须转变过去单一的培养模式,加速对培养类型结构的调整,并按照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形成内在新机制。
其次是学校施行。《国标》质量保障中的质量管理目标部分着重指出“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质量保障规范则强调各类型高校应结合实际“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毕业生情况跟踪反馈机制以及社会评价机制,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1]89高校上承国家政策并向下施行,是保障实施、后续跟进、人才培养及评价的主体,所以各高校必须以国家政策为指南制订具体有效的管理举措,监控教学过程,并对出现的问题加以调适修正,最后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反馈,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下一周期的教学改革。《国标》在质量保障中反复强调人才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追求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优化。可见,以创业就业为导向、培养多种类型的人才已成为学校制定二级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指标。同时各院校也应跟随《国标》脚步积极建立相关机制,促进学校质量保证机制的完善,切实保证学校的“持续改进”[8]160,最终落实教育目标。
再次是教师执行。《国标》的师资队伍部分将“增强创新创业教育意识,提升相应的教学能力”[1]88作为教师的发展规划,在质量管理目标中强调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考试考核内容和方式,将评价重心转为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1]89。如前,如果说学校是政策施行、保障的主体,教师则是将政策对接学生、主导人才培养的关键。教师参与教学全过程,其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除了拥有汉语言文学专业所要求的知识储备外,还必须与时俱进,了解国家对于本专业的新要求、社会的新变化,及时更新知识结构,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保证教育与时代接轨。《国标》将创新创业教育列为教师的发展素质、强调传统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改革都表明,本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向已不可忽视,是教师胜任不同岗位的重要衡量因子。
21世纪以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质”和“类”都提出要求,在此等背景下,《国标》提出培养多种人才是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顺应时代潮流、谋求自身发展的需要。现在各大高校已经在尝试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如吉首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分为师范和应用两个发展方向,设置两版人才培养方案;如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创意写作》课程的增设,这一课程与新经济、新媒体融合,引入新媒体写作教学,强调以实战实训为核心,并大胆采用形成性评价占比60%与终结性评价占比40%的评价模式,对高校应用型转型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实践类课程设置不足、评价模式的僵硬落后等问题仍然明显,高校应该引起重视,深入领会《国标》内涵,将多样化的人才培养落到实处。
总而言之,《国标》的出台顺应了时代发展趋势,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国家统一标准。汉语言文学专业《国标》新内涵的明确既为本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提供了基本依据,又给各高校留下了相当的拓展空间。所以,各高校要认真领会《国标》新内涵,不断进行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使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既体现自身特色,又符合社会时代的发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