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经济背景下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2023-08-21潘颖唐军张迅袁伟民向首先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17期
关键词:品牌数字经济

潘颖 唐军 张迅 袁伟民 向首先

摘 要:数字经济背景下中国茶叶产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地,也是当下全球茶叶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但在国际茶叶消费品市场上,中国茶叶的营销却受到国际茶商巨头的冲击和影响。中国茶叶产业应加强对于茶叶品牌的推广,研发新的茶叶产品,满足不断变化的茶叶消费需求。本文基于SWOT分析法以中国茶叶产业为研究对象,分析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中国茶叶发展的现状和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茶叶产业;数字经济;SWOT;品牌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7.009

0 引言

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地,拥有悠久的饮茶历史和茶叶文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茶叶市场迅速发展,国内的茶叶品牌迅速崛起,各类新型茶叶饮料不断涌现。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的茶叶生产和消费国。但国际茶叶消费市场中,中国茶叶的营销却受到国际茶商巨头的冲击和影响。中国虽然拥有优质的茶叶品种,但缺乏国际知名度的茶叶品牌,从而形成了有好产品,但缺乏知名品牌的怪象。这直接导致在茶叶贸易流通领域,我国高端茶叶的生产和加工收益空间狭小,而中低端的营销环节收益空间巨大,造成茶叶厂商利润微薄,茶农收入难以进一步提升。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茶叶在生产营销方面仍然受制于传统思维,茶叶生产方式和销售模式需要创新变革,以促进我国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中国茶叶产业面临新一轮发展机遇和挑战。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提出,要把茶叶的文化、产业和科技三者统筹起来,要将茶叶产业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性产业,成为帮助农民实现增收致富的新途径。2021年12月,国务院发布《“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全面深化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尤其是要发挥对于农业的指导作用。提升“三农”综合信息服务水平,就要创新发展数字农业,将数字技术融入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以此加快农业各类产业数字化转型。茶叶作为我国传统的农业经济作物,商品化程度高、消费量大、市场潜力广阔。因此,数字科技对于我国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将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基于SWOT分析法,以中国茶叶产业为研究对象,分析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中国茶叶发展的现状和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 基于SWOT分析的中国茶叶产业数字化发展现状

1.1 优势分析

1.1.1 茶叶生产和销售均为世界第一

中国是产茶大国,也是茶叶消费大国,中国是世界茶叶流通市场重要组成部分。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的茶叶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1年底,我国茶叶总产量达316.4万吨,同比增长7.9%。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数据,中国茶园总种植面积达4896.1万亩,同比增长3.13%,茶叶产业规模稳步扩大。2021年中国茶叶市场内销总量达230.19万吨,同比增长4.56%;内销总额达3120亿元,同比增长8.00%;内销均价达每千克135.5元,同比增长3.28%,茶叶市场保持总体平稳,茶叶相关生产与销售的指标持续上升。茶叶出口方面,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截至2021年底,茶叶出口总量达36.94万吨,同比增长5.89%;出口总额22.99亿美元,同比增长12.82%。总之,近五年中国茶叶出口额保持持续增长良好态势。

1.1.2 茶叶品种最为丰富

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地,拥有世界上最为丰富的和最为优质的茶叶品种。目前,我国的茶叶分为6大类,分别是绿茶、红茶、黑茶、乌龙茶、白茶和黄茶。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数据,2021年中国茶叶总的内销量为230.19万吨,其中,绿茶内销量130.92万吨,占比56.9%,同比增长2.35%;红茶33.88万吨,占比为14.7%,同比增长7.97%;黑茶34.41万吨,占比为14.7%,同比增长9.31%;乌龙茶22.79万吨,占比为9.9%,同比增长3.97%;白茶7.05万吨,占比为3.1%,同比增长12.80%;黄茶1.14万吨,占比为0.5%,同比减少7.32%。国内消费主要喜欢饮用绿茶,綠茶一直占据国内茶叶生产和销售的主体地位。尽管2021年国内饮料市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但除黄茶外,其余的5大类品种茶叶在国内的销售量均稳步增长。

从国内销售总额来看,2021年中国国内茶叶市场销售总额为3120.97亿,其中,绿茶内销额1994.3亿元,同比增长17.4%,占比达63.9%;红茶503.0亿元,同比增长0.4%,占比达16.2%;黑茶258.2亿元,同比减少14.4%,占比为10.4%;乌龙茶259.3亿元,同比减少7.7%,占比为8.3%;白茶91.4亿元,同比增长2.1%,占比为2.9%;黄茶13.9亿元,同比减少18.2%,占比为0.4%。其中,绿茶的国内销售额占比最大,增长速度最快,而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乌龙茶和黄茶的国内销售额都出现了下降。

作为世界最大的茶叶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茶叶产业有着巨大的生产优势和广阔的市场潜力。同时,丰富且优质的茶叶品种,为我国数字技术提升茶叶产品的品质,提供茶叶品种保障。这些都为我国茶叶的数字化发展提供坚实的生产基础、消费支撑和品质保障,是我国茶叶产业数字化发展的独特优势。

1.2 劣势分析

1.2.1 缺乏国际知名品牌

中国有着全球最为丰富的茶叶种类,有着优质的茶叶树种,更有着品质出众的茶叶产品。但是在国际茶叶饮料市场上,国际著名的中国茶叶品牌却比较少。六大类茶叶品种繁多,就绿茶而言,人们熟知碧螺春、西湖龙井、恩施玉露、峨眉山茶、庐山云雾茶等,但缺少如英国立顿、斯里兰卡AHMAD TEA等国际知名茶叶品牌。缺乏国际知名品牌是我国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劣势。我国的茶叶产业应该强化对于数字技术的应用,通过多种渠道打造出中国的茶叶产业的国际知名品牌,掌握茶叶产业的国际话语权。

1.2.2 未能把握茶叶市场新风向

中国茶叶消费品市场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突出的特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茶叶消费的主力人群越发年轻化,年轻人逐渐成为茶叶饮料的消费群体。同时经历过新冠肺炎疫情,当下的年轻人越发关注个人的身心健康问题,而茶对人的身心健康有一定的帮助。但是中国茶叶市场能够满足年轻人消费需求的新茶叶产品却相对较少,传统茶叶企业需要加大针对年轻消费群体的茶叶新产品的开发力度。

第二,茶叶产品的在线销售力度有待提高。目前,茶叶产品通过线下渠道进行销售依然是其主要的营销模式,线上销售的比重较低。国内茶叶厂商应该加强对于茶叶产品的电子商务营销,扩大其在线销售的比重。

1.3 机遇分析

1.3.1 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技术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技术,它的特征是开放性、可追溯性、防篡改等。区块链能从食品安全追随、农业保险等方面给农业发展带来机遇。该领域可实现“区块链+”落地场景主要有农产品交易、农产品物流、农产品溯源、农产品流通金融服务获取4个领域。区块链技术运用到茶叶生产和销售之中,对茶叶产业数字化转型具有重大意义。依托区块链技术,企业可以将茶叶从采摘环节到销售环节的数据都存储在空间数据之中,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对应的质量标准。与此同时,每一个茶叶产品都可溯源,其品质可以得到可靠保障。这就是数字技术对传统茶叶生产带来的机遇,提升产品品质,保障消费者能够放心的购买到货真价实的茶叶产品。

1.3.2 数字媒体艺术技术

数字媒体艺术技术是将数字技术与艺术相融合,其具有交互性、融合性、传播性,是数字经济下的产物。它能够给茶叶营销带来两个方面的机遇:一方面是茶文化;另一方面是茶叶包装。

第一,数字媒体艺术技术能极大提升茶文化的传播性。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但是人们对于茶文化的魅力感受更多源于书本,或者是饮茶的仪式感。现今茶文化传播大多数是通过报纸、报刊,或者抖音、快手短视频等媒介,这些大多数是一种单向、单一的传播方式,缺乏交互性,传播范围受到限制。茶叶厂商运用数字媒体艺术技术,将茶文化以数字科技感、社会交互感的表现形式展现在大众面前,从而极大提升消费者对于茶文化的体验感。例如,茶叶企业可以制作每一款茶叶从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的交互视频,不仅能让消费者了解茶叶从生产到售卖的全程,而且能感受到茶叶生产的每个环节所蕴含的茶叶发展历史,充分感受到中国的茶文化魅力。

第二,数字媒体艺术技术对于茶叶产品的包装美感有着显著的提升作用。

茶叶包装的设计是引起消费者购买意愿的重要因素。茶叶产品作为一种日常消费用品,其包装样式的设计与开发必须能够及时适应市场中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与此同时,茶叶包装必须迎合不同群体审美,如年轻人偏爱充满个性和趣味性的样式,中年人更喜欢简约的样式,老年人通常喜欢古朴实用的样式。数字媒体艺术技术能提升传统茶叶包装设计的美感,满足不同消费群体对于茶叶包装设计的需求,从而扩大茶叶产品的营销,提升茶叶品牌的知名度。

1.4 挑战分析

1.4.1 茶葉品质的监管

茶叶作为一种日常饮用品,其产品的品质问题最受消费者的重视。对于国内外的茶叶消费市场,茶叶的需求量大、品种多、产地分散。因此,确保消费者买到货真价实的茶叶产品,这对于加强茶叶品质监管来说是一个挑战。尤其是中国茶叶想要进入国外的消费市场,就必须满足国际茶叶品质标准。在国际茶叶消费市场中,茶叶品质好坏决定了茶叶的价格高低,想拓展中国茶叶的海外市场,提升中国茶叶外海销售的价格,就必须严格监管生产的茶叶的品质。近几年,中国出口的茶叶产品,时有农药残留超标的负面新闻。这些信息会影响中国茶叶的海外形象,降低国内外消费者对于中国茶叶的青睐度。茶叶品质直接影响茶叶营销,再强的营销手段都应该建立在高品质的茶叶上。

1.4.2 茶文化的保护和推广

中国有着上千年的饮茶习惯,茶文化丰富深厚。但是中国传统的茶文化正越来越受到外国茶文化的挑战。比如,同为东亚国家的日本和韩国的茶道文化的影响,欧洲英国的下午茶文化在中国年轻人中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2022年11月,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通过审核,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申遗的成功对于我国茶叶文化传播的有着重要意义,有利于向全球推广中国的茶文化,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鉴,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国的茶文化,共品茶香茶韵。申遗的成功对我国茶叶品牌宣传也极具意义,有利于提升中国茶叶的国际形象和品牌知名度,推动全球茶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 中国茶叶产业数字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2.1 加强茶叶产品数字化监管

茶叶品质的监管对于茶叶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问题。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茶叶产品的品质监管,尤其是对茶叶的农药残留检查。建设一批高标准的茶叶生态种植示范区,保障茶叶种植产地生态安全。构建统一的茶叶企业的生产与销售数据库,加强对于茶叶市场的宏观调控,增强企业抗市场风险能力。积极搭建茶叶信用系统,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茶叶品牌和茶叶企业。企业应该在茶叶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的全程中运用数字技术进行产品可溯化追踪,实现茶叶产品全程供应链的数字化监管,从生产源头到销售终端保障茶叶产品的品质。同时企业应该严格把控自身的制茶工艺,强化数字科技对于茶叶原料的检测、防范虫害和农药的残留,从生产源头严格把关茶叶产品品质。对于消费者反馈的茶叶产品质量问题,企业应提升服务意识并及时妥善处理。

2.2 加强茶叶数字化营销方式创新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创新茶叶营销方式能够极大地提升茶叶产品的溢价空间,让茶农和茶叶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

首先,茶叶的营销应着重提升线上营销的力度。

传统的茶叶营销方式更多地注重于线下营销,注重客户的现状品茶的体验感。而数字经济时代,茶叶产品的线上销售比重将会逐步提升,特别是对于一些有长期饮茶习惯的忠实茶叶用户,线上销售将极大地降低他们的购物时间,节省他们的购茶成本。企业和茶农也可通过在线销售,较少茶叶的流通过程,从而降低茶叶的运输和销售成本,实现茶农或茶叶企业对于终端消费者直接茶叶交易,最终实现茶农或茶叶企业增收,提升茶叶利润空间。

其次,培育世界知名茶叶品牌,创新品牌发展路径。

政府部门应利用数字经济的时代红利,努力培育出一批世界知名茶叶品牌和茶叶企业,增强中国茶叶在国际茶叶市场的话语权和定价权。在移动自媒体时代,茶叶企业可以加强与自媒体大V的合作,利用粉丝效应进行直播带货,扩大茶叶品牌的营销力。创新品牌的营销方式,多途径拓展茶叶品牌的营销方式。

最后,创新茶叶产品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传统的茶叶消费群体主要是中老年男性,但是当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饮茶,尤其是年轻女性。茶叶企业应该针对这些不同消费群体,细分市场有针对性地开发新的茶叶产品。比如,针对中老消费群体,注重健康养生,茶的口感较重;针对年轻消费群体,尤其是年轻女性,注重茶的养颜安神,茶的口感清幽。总之,政府和企业应利用数字技术创新茶叶的营销方式,加大线上销售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不断开发新型茶叶产品。

2.3 加强茶文化宣传与推广

茶文化是茶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茶文化对于中国茶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越发突出。

首先,重视茶文化,创新茶文化传播方式。

企业应该借助数字媒体平台,努力宣传各种类型的茶文化。宣传的内容包括茶叶制作方式,茶叶的饮用礼仪,茶叶养生功效等。

其次,在全国一些著名茶叶产地,可以举办不同茶叶文化宣传节日,将茶文化和旅游结合起来,形成“茶+旅游”文化,让游客在游玩的过程中感受茶带来的清香和愉悦。

最后,政府应该积极鼓励国内茶叶厂商参加各类国际性的茶叶产品交流会,支持国内茶叶企业组织各种国际性的茶叶文化宣传活动。

同时要学习国际茶企巨头的管理模式和营销方式,进一步扩大中国茶叶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实现中国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而引领全球茶叶产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EB/OL].(20210313)[20230306].http://www.gov.cn/xinwen/202103/13/content_5592681.htm.

[2]国务院.“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21]29号)[Z].

[3]李宗洙.我国茶产业贸易发展研究:模式、问题及对策建议[J].商业经济研究,2021,(24):186189.

[4]李棘.基于區块链技术嵌入式的新型农产品流通链优化[J].商业经济研究,2022,(16):146149.

[5]曹献馥,曹献秋.茶叶包装中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设计要素研究[J].包装工程,2022,43(04):332339.

猜你喜欢

品牌数字经济
OECD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经验和启示
从数字经济视角解读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
数字经济对CFC规则的冲击探究
品牌包装设计中的色彩研究
从电影到品牌:看黄渤的“品牌化”之路
旅游经济
电子商务环境下品牌建立探讨
应对数字经济下的BEPS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