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护理专业英语混合式教学研究

2023-08-20梁静易平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年12期
关键词:专业英语术语医学

梁静,易平

(成都中医药大学外语学院,四川成都 611130)

2016 年8 月1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时指出:“参与全球治理需要一大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1]高校要加强全球治理人才队伍建设,突破人才短缺的瓶颈,做好人才储备,为我国参与全球治理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2]。在“一带一路”建设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良好的临床专业英语交流能力已经成为我国护士就业、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必备技能。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具备较高水平国际化交流能力的护理人才已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之一[3]。但是由于课程设置体系不完善,以及传统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学生的英语水平不高,“学用分离”的现象非常突出[4],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因此需要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改变教学现状。

1 产出导向法的主要内涵

产出导向法(The 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POA)是由文秋芳教授团队为克服中国大学外语教学中“学用分离”的弊端,创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5]。POA 理论是以产出任务为导向,将其作为教学的起点和终点,遵循“输出驱动—输入促成—产出评价”的教学流程[6]。POA 的目标是语言和交流,而这与护理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一致。本文主要就产出导向法指导下的护理专业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实践和探索,并提出具体的教学实施思路和策略。

2 护理专业英语学生学情分析

护理专业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课程,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在护理工作中与患者日常沟通的英文运用能力,因此医学词汇量和说译是本门课程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之前,已经学完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等一些基础科目,具备充足的临床医学知识。但是在英语学习方面,通过调查了解到,只有少部分学生已通过英语六级考试,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不够扎实。此外,该专业课程设计中并没有开设医学英语术语课程,学生缺乏医学英语术语的基础知识。但是护理专业英语中有很多章节涉及大量的专业术语,传统的单词记忆法无法适应新的教学目标,医学英语词汇难读、难记、难懂成为医学生学习医学英语时面临的最大难题。因此,教师不仅需要从教学理论上进行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也有必要进行创新。

3 POA指导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产出导向法的教学流程主要分为三个环节: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和产出评价,这三个环节缺一不可,实施过程中需要以教师为主导[7]。在输出驱动环节中,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呈现教学场景和产出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搜集资料,尝试产出。在输入促成环节,教师要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完成产出任务。在评价环节,教师需要提前和学生协商并拟定好评价标准,同时在课堂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及时完成评价。混合式教学近年来颇受高校教师青睐,该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将线下教学和线上课程的优势融为一体,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这与产出导向法倡导的教师主导、师生共建殊途同归,因此可以将二者进行有效结合,从而提升教学效率[8]。

3.1 注重平台选择,助推输出驱动

要想实现混合式教学,平台的选择至关重要。体验良好的学习平台可以缩减学生的认知成本和学习时间,使学生可以更专注于学习本身,提升学习技能,提高学习效率[9]。目前高校采用的学习平台主要包括超星学习通、对分易以及雨课堂等,对三种线上平台进行了全方位对比,其中超星学习通平台的优点在于可以系统地进行课程建设,并兼具签到、课堂讨论、布置作业、分组讨论、考试等功能[10],而且成都中医药大学护理学大部分学生安装有超星学习通App,不会给学生额外增加负担,故而选择超星学习通App 作为资料存储以及课堂互动的工具。相对于雨课堂、对分课堂,超星学习通平台更擅长课程的运行。通过超星学习通创建课程后,课堂中教师通过选人、讨论、PBL 分组任务,可以提升学生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此外,在课后还可以通过学习通平台发布作业,对课堂知识进行巩固,因此课题组采用超星学习通App作为线上教学平台。教学平台选择得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辅助教师促成学生的产出。

3.2 教师输出有的放矢,学生输入目标明确

POA 的教学理论需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11]。针对护理学三年级学生医学英语术语知识薄弱的情况,教师在输出驱动的环节,注重给学生进行医学英语术语方面知识的输入,旨在让学生认识到专业英语的学习有别于公共英语,其与本专业有更好的黏合性。与此同时,课程也注重提升学生语言交流水平,为此,课题组根据“词汇+演说+读译”板块的教学要求,对相关内容进行调整:

(1)词汇板块。在课程中,学生的教材采用的是“十四五”规划教材,是由刘红霞、刘娅主编的护理专业英语。其中很多章节涉及大量的专业术语。传统的单词记忆法无法适应新的教学目标,医学英语词汇难读、难记、难懂,已经成为医学生学习医学英语时面临的最大难题[12]。因此在教学中新增医学英语术语构词规律以及基本法则,帮助学生提纲挈领地了解典型的医学英语术语的构成,并将常见的八种前缀、人体重要解剖结构的词根等内容进行分类讲解,以便护理学专业的学生在面对课文中大量陌生的医学英语术语时,能改进学习方法,减轻学习压力。这种输入目标明确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在“用中学”“学中用”,真正做到“学用结合”,这也是POA 教学理论重视的重要板块之一[13]。

(2)演说板块。根据产出导向法中的“全人教育学说”,注重提升和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对文章中的学习章节,根据思政育人需要凝练出2~3 个题目,一共提炼了20 个题目,供学生进行选择。将班级分组,每组三位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给出的题目进行演说,提升专业英语表达能力的同时,能够接受思想教育,培育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3)读译板块。及时复习是掌握知识的最佳途径。在课程结束后,为了提升和巩固学生学习的知识点,课程组为学生准备了和课程相关的阅读题以及翻译题目,并通过阅读理解和汉译英的题目形式从学习通App 发放给学生,以期巩固学生读译技能。

4 POA指导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4.1 词汇板块学习

词汇学习是护理专业英语学习的重点。这部分的学习主要分为“线下—线上—线下”三个环节,通过两个步骤来完成:(1)在开学后的前两周,教师在线下课堂中系统地将医学英语术语常用的前缀、后缀以及构词规则进行讲授,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前缀、后缀以及构词方法,了解脏腑的词根以及症状的后缀。(2)学生对医学英语术语有了初步认识后,根据每个章节情况筛选出典型的医学英语术语5~10 个,课前发布在学习通App(线上)的讨论区域。在课前两天提醒学生进行预习,并分析出以上单词的结构。课中(线下),教师对典型的医学英语术语进行分析,随机抽查5 次,进行打分,并通过在线成绩册记入平时成绩,形成过程性评价1(占总成绩的10%)。课后,发布课文中护理学英语术语相关题目,让学生巩固知识点。

4.2 演说板块学习

演说环节对于护理学专业的学生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根据情景式教学法的原则,演说的主题和护理日常工作密切相关。课前,学生按照小组为单位进行演说的设计,可以是情景剧,也可以是分段演说,目的是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提升学习效率。课中,进行小组演讲、角色扮演等,时间控制在10min,录制演说现场视频。课后,让演说学生进行回放,进行语言输出的回顾,锻炼“说”的能力。通过情景式教学和定题汇报,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说”的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直接感受到英语的实际用途和学习成效,促使其外部需要转化为内部动机,为克服学习困难提供内在动力[14]。评价过程中采用学习通App 的分组任务进行组间打分和教师打分,做到“生生评价”和“师生评价”相结合,在演说结束后教师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与检查。最后将教师评分和小组评分进行折合,形成演说部分的过程性评价2(占总成绩的10%)。

4.3 读译板块学习

在读译板块练习当中,阅读的练习要充分体现护理专业英语的学科特点,练习要以所学章节中涉及的医学英语术语的文章为主,汉译英的材料也可以从这篇文章中进行摘录。阅读理解采用经典的选择题形式,而汉译英则可采用书中原文的译文,从而了解学生是否掌握课程内容。这部分的练习在学习通App 上完成,作为形成性评价3(占总成绩的20%)。

4.4 形成多元化评价体系

在输出驱动—输入促成—产出评价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了多元的教学评价体系,从词汇采集板块(10%)、演说板块(10%)、读译板块(20%)、出勤(10%)、期末考试成绩(50%)五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打破以往单一的考勤加期末考试评价模式,建立更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形成性评价能让专业英语的学习形成良性循环。

5 教学总结

产出导向法指导下的护理专业英语实用性得到很大的提升,输出驱动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元化的形成性教学评价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参与度,促使学生养成英语应用习惯,形成良性循环。当然,课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不断完善,提升教学质量,对标教育部的“两性一度”“金课”继续探索。

猜你喜欢

专业英语术语医学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轨道交通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探索
医学的进步
食品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医学
长学制医学生全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探讨
医学、生命科学类
护理专业英语小班教学探讨
有感于几个术语的定名与应用
从术语学基本模型的演变看术语学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