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动化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探索及实践

2023-08-20张宁宁刘越卢其威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年12期
关键词:应用型新疆校企

张宁宁,刘越,卢其威,2

(1.新疆工程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 100080)

新疆工程学院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唯一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担负着为新疆尤其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产业发展与经济建设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历史使命。新疆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自动化专业人才的支撑。新疆地方高校自动化专业的发展也必须面向新疆的行业和企业,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

1 自动化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结合新疆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校企合作现状,发现在校企协同育人过程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1 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生产需求衔接不紧密

新疆高校自动化专业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自动化专业须立足于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目前该校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还是传统的学科发展逻辑,专业设置趋同,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提升有限,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不突出,毕业生难以满足地方企业快速变化的多元需求[1],导致人才供需不匹配,一方面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产业招聘不到合适人才[2]。

1.2 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校企合作的师资队伍建设方式有以下两种:高校教师到企业参与生产过程,丰富现场工作经验;选聘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即企业导师,承担课程设计、实训指导、毕业设计等教学任务。在校企合作师资培养的过程中,需要高校教师和企业导师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师资队伍建设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但是,目前应用型高校职称评审制度、绩效考核制度、人事制度等教师评价体系未能激励教师深入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项目;而企业导师来学校授课时,专业教师未能跟班学习,且企业导师完成授课任务后又匆忙回到企业工作,很少有机会与高校教师切磋交流。

1.3 企业在校企合作育人中的参与度不足

校企协同育人工作的开展需要统一目标,确保各个环节工作的协调性[3]。目前校企协同育人中学校处于主导地位,学校教师负责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制定,企业参与形式为接受调研、参与座谈、提供相应的实训基地或者少量企业导师参与学生毕业设计等,很少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人才培养过程管理[4]。对企业而言,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更关注经济效益,育人参与度不高。

1.4 企业参与校企协同育人的动力不足

学校与企业实现深度合作后,学校为企业提供人才和科研支持,企业为学校提供经济和资源支持,实现双方互利共赢[5]。对学校而言,需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对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通过校企合作增强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丰富工程项目教学资源,提高学校“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对企业而言,需通过合作把人才和技术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然而在校企实际合作过程中,青年教师由于缺乏工程经验,支撑企业科技发展力量不足;企业要为学校提供实习场地,安排专人负责师生安全和日常管理,付出的成本明显高于短期收益。因此,企业缺乏参与校企协同育人的动力。

2 原因分析

上述问题的出现,影响了校企协同育人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学校缺乏与企业协同育人的经验

新疆工程学院升格为本科院校的时间不长,原人才培养方案没有针对企业需求进行充分调研,仍然沿用传统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使得课程大纲、课程标准、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各个环节企业专家的参与度不高,导致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求的技能水平存在偏差[6],校企协同育人基础不牢固。

2.2 校企合作双方理念不同,价值导向不同

在校企协同育人过程中,高校可以为教师创造科研机会,为学生创造实践学习机会,为学校找到服务对象,从而提高学生对社会的服务能力[7]。而合作企业更多关注自身发展,在投入较多的资金成本、人力成本及场地的情况下,合作风险主要由企业承担,直接影响企业参与校企协同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8]。校企双方责任不平衡,合作模式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有限,导致企业对这种获益有限的合作积极性不高[9]。

2.3 校企合作运行系统与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当前校企合作缺乏顶层设计、统一规划,仅仅是双方签署合作协议,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在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模式改革、师资培训等方面缺乏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学校未制定校企合作相关配套的激励制度,企业也未把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纳入经营管理目标。上述问题导致校企合作从形式上、合作的范围和领域以及合作层次上都受到严重制约,不能保证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3 对策建议

3.1 加大产教融合政策宣传力度

产教融合涉及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多方主体的利益博弈,需要组合式激励措施引导和推动,还需要相关法律法规来约束和保障各方主体参与校企合作的责任和权利[10]。政府部门应制定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建立“政府主导、市场驱动、校企主体”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学校应积极宣传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于产教融合、产学研合作的相关政策,让企业明确参与育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过程中,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也是企业与学生双向选择的过程,学生通过企业文化、以师带徒等方式更好地了解并熟悉企业,企业可以根据学生实习的表现对优秀学生提前选拔,为企业发展储备人才。这样,无形中提高了企业参与校企协同育人的主动性、积极性。

3.2 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拓展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模式

校企协同育人需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共同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学校要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育人的重要性,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的实际情况,通过组织校友、同行和企业专家集中对校企协同育人“3+1”(即学生在校学习3 年,在企业生产实习1 年)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论证,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新疆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团队先后走访了与新疆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新能源、石油化工、煤炭煤电等行业的50 多家知名企业,由高校主导,企业参与,共同修订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开发特色教材,聚焦课堂改革,提升实践教学地位,改革学业评价体系[11]。同时,在校企协同育人过程中,完善生产实践思政教育,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3.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校企合作育人师资水平

在“3+1”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与企业签订实践协议书,一方面约定学生实习安全及管理工作,另一方面约定共建产业学院,确立人才培养体系。另外,青年教师把企业生产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组建技术团队联合攻关的模式,提出创新技术方法、改进生产工艺的解决方案,不仅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了“双师型”“双创型”教师,还为企业引进了成熟的智力资源,为企业提供一定的技术技能支撑[12]。通过校企合作,将行业、企业和高等教育有机结合,建立一支“高校教师+企业工程师+创新创业导师”三位一体符合工程教育要求的师资队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智力保障。

3.4 进一步探究校企合作教学质量监控及评价体系,建立校企深度合作运行机制

学校教学监控及评价部门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及评价体系,与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总体目标相匹配,引导高校教师积极参与校企合作,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型科研;学校成立专门的校企合作办公室,与企业共同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工作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保障机制等运行机制,确保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13]。

4 结语

新疆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大背景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技术技能的更迭换代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增大[14]。校企协同育人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新疆地方高校自动化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模式需要以新疆的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不断完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拓宽行业企业与学校的双向人才交流渠道,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完善组织和制度保障,深化产教融合,共同推进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满足新疆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猜你喜欢

应用型新疆校企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新疆多怪
校企合作五反思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