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终身学习视角下社区教育资源整合实践策略探究

2023-08-20王玉洁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年12期
关键词:终身教育资源整合教育资源

王玉洁

(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南京 210036)

1 终身学习内涵分析

20 世纪70 年代,终身学习理论随着终身教育概念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终身教育理念最早由保罗·朗格朗于1970 年在《终身教育引论》中提出。1972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Learning to Be:The World of Education Today and Tomorrow)中提出终身学习理念,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持续影响。1993 年,“终身学习”第一次被写进《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到2020 年我国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与《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文件,均强调了终身学习作为构建学习型社会的纲领性地位[1]。

近年来,学界关于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研究不断出现,对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展开讨论。一方面,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研究内容各有侧重[2],终身教育强调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多是对终身教育办学主体的研究,强调国家、社会、教育部门及其教育机构为受教育者的终身学习提供教育机会、教育条件和教育服务[3],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终身学习则重点关注学习个体,强调人们在终身学习过程中的个人成长与发展,通过不断学习解决实际问题、提升个人内涵,具有鲜明的灵活性、多元性、开放性特征。另一方面,终身学习与终身教育相辅相成[4]。个人开展终身学习依赖于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终身教育体系是终身学习得以实现的基础,完善终身教育立法有利于在法律层面保障个体终身学习权利[5]。同时,社会个体通过终身学习不断提升个人修养,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有利于促进终身教育体系优化,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进程。

2 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意义与现状分析

2.1 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含义

教育资源一般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教育资源界定习惯是将其分类,如徐建中(2006)从资源的性质、载体形式、存在形式进行分类[6],根据教育资源的构成要素从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角度进行分析,有形的教育资源如人力资源、物质资源、教学设施、教学经费、教学场地等,无形的教育资源如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等[7]。广义的教育资源一般指的是一切可以用来服务教育活动的因素。本研究涉及的社区教育资源主要沿用广义的教育资源概念,即一切可以为社区教育服务的资源均属于资源整合的讨论范围。

“整合”意为整顿、协调和重新组合,相较于“组合”,“整合”具有相对动态的含义。整合社区教育资源意味着不是资源的简单叠加,而是将能够用于社区教育的各类资源进行有机结合,根据全民终身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将资源进行协调重组共建,不断优化资源配置,以适应社区教育的不断延伸和发展,实现社区教育资源利用率最大化。

2.2 终身学习视角下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意义

2.2.1 保障社区居民终身学习之需

终身学习既是全民的权利,也是全民紧跟社会高速发展、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手段。社区教育相较于其他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辐射群体更广、时间跨度更长。随着人们的学习需求逐渐呈现多样化趋势,整合各类资源有利于丰富社区教育的内涵外延,满足人们多样化的个人发展诉求,整合优质的社区教育资源有利于满足全民日益增长的优质社区教育需求[8]。

2.2.2 缓解社区教育资源短缺之困

1996 年,王善迈教授在其《教育投入与产出》著作中便提出教育资源稀缺、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存在矛盾的问题。2001 年,厉以贤先生对于社区教育发展实质展开论述,他强调:“整合和充分利用社区内一切教育资源,协调教育发展与社区发展,走向学习社会。”[9]目前,优质的教育资源仍然是社区教育的稀缺资源,同时现阶段社区教育还存在经费投入不足、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在此情况下,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实现规模与效益相统一,有效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如师资队伍、教学用房、设备资源、经费投入等,有利于缓解社区优质教育资源短缺难题。

2.2.3 促进社区教育走内涵发展之路

近年来,社区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整合社区教育资源、丰富社区教育内涵,能实现社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10]。社区教育具有“三全”特征,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社区教育走内涵发展之路,是社区内每位成员共同参与,既能够满足个体的学习需要、提升其职业技能,又有利于全体公民素质的提升,促进社区全体成员形成友好互助的人际关系,能够在社区全员之间形成向心力,形成有特色的社区文化。

2.3 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现状

要深入分析社区教育资源整合情况,首先需要理清社区教育办学主体。随着社区教育不断发展,我国社区教育办学主体呈现多元化,根据宋亦芳(2019)关于社区教育办学主体的划分,将社区教育办学网络中专门从事社区教育的办学机构(如开放大学、社区学院、社区学校等)界定为社区教育的“基本办学主体”,将高等学校、职业学校、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定义为社区教育的“参与办学主体”[11],两者在社区教育资源整合方面的职责和作用各有侧重。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周边高校、企业、社区居民等多元主体参与发展社区教育的共同治理模式,成为客观需求和必然举措[12]。

2.3.1 基本办学主体整合资源能力有待加强

随着国家对社区教育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各级开放大学和社区学院等办学机构不断发展,但其发展路径仍主要依赖于政府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由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社区教育发展评估手段和衡量标准有所差异,各社区教育基本办学主体多以各自的考核指标作为社区教育发展的指挥棒,运行方式相对独立、各自为政,相互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和合作,优势互补、整合资源能力不足,融合发展意识有待提高,出现教育资源建设同质化甚至重复建设的情况。

2.3.2 参与办学主体整合资源内在动力不足

社区教育协同发展依赖于各方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现阶段社区范围内各高等学校、职业学校、行业企业等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性不高,且主要以临时性的公益服务为主,共建社区教育的主体意识薄弱。社区内各类学校虽然拥有丰富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但却未能最大限度发挥优势,持续参与社区教育整合资源的内在能动性不足。同时,虽然我国各级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如博物馆、展览馆、文化馆、科技馆等数量不断增多,但其主动参与社区教育的案例较为有限,且多都是“一次性”活动,实践探索较少。

2.3.3 资源整合激励机制欠缺

社区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机制的完善依赖政府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引导和财力支持,政府可以通过经费支持、税收减免、荣誉授予等多种方式鼓励社会各类资源主动参与社区教育建设,让更多社会组织和民间团体在其中发挥作用,将多元参与、融合发展理念落到实处。但目前有关社区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激励政策较少,利益分配和收益权重难以界定,导致社会各类资本投入社区教育的积极性不高。

3 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实践策略探究

3.1 基于终身学习视角的社区教育资源整合原则

3.1.1 人本性原则

社区教育是以人的终身学习为本位,满足个体终身学习实践的教育活动,基于终身学习视角研究社区资源整合,首先要着眼于人的需要。随着社区教育发展内涵的不断丰富,从补充青少年的课外学习转变成引导社区居民全员学习,积极满足居民的学习诉求和职业技能发展需要,不断提高居民的综合素质。坚持人本性原则意味着以人的学习兴趣和个人发展作为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重要原则,在整合和建设资源中充分尊重社区居民的个人意愿,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满足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提升人们的自我认可度。

3.1.2 区域性原则

各地社区教育发展模式不是标准化复制,而是要借助自身地域优势,结合当地文化和传统习俗,挖掘当地特色,如风景名胜、特色建筑、历史遗迹、方言戏曲等。因此,要想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社区教育品牌,首先要找准区域定位,整合可利用的一切带有地域符号的教育资源,打造有标志性的区域社区教育项目。脱离群众的社区教育是寸步难行的,整合资源要与社区居民的生活习惯和文化氛围紧密联系,发展有活力的社区教育,例如苏州创立的“吴侬软语大讲堂”,扬州的邵伯大运河“走运之旅”游学项目等,都是依托地方特色,通过整合区域文化资源打造的具有影响力的社区教育项目。

3.1.3 倾斜性原则

社区教育是将社区全员作为教育对象开展的教育活动,是全民不断提升职业技能、践行终身学习理念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中弱势群体作为社区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于其他社会群体,更加需要社区教育。这里的弱势群体主要指在身体条件、经济层面或是社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人群,如老年人、外来务工人群、家庭妇女和残疾人等,这类群体相对而言掌握更少的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本,因此,在整合社区教育资源时应当注重对社区弱势群体的倾斜,关注他们的个人诉求,保障他们生活技能和职业技能的培训,切实满足弱势群体的实际需要。同时,在开展社区教育活动时要注重丰富弱势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3.2 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实践策略

3.2.1 协同区域资源,培育特色项目

整合社会资源,助力社区教育,以培育特色项目为抓手,在区域内协同多方资源,保障项目经费投入、人员配备、场地安排有序运行。社区教育要想取得长足发展,就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地方特色资源。项目运作思路须多样化[13],一方面,可以结合地方特色文化艺术资源和旅游资源等打造具有地方品牌的社区教育项目,以江苏为例,南京白局、苏州评弹、昆曲艺术等都是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传统文化艺术;另一方面,可以将居民群体需求作为项目着眼点,如外来打工者、待业青年、老年人、家庭主妇等,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找到他们的需求点,根据他们的职业技能培训需要或精神文化需求等组织有针对性的社区教育项目;同时可以从社会治理的角度出发,以法治宣传、环保教育、社会文明等作为切入点,整合相关资源,培育有影响力的优质项目,发挥社区教育在社会治理方面的积极作用。

3.2.2 整合人力资源,加强队伍建设

目前社区教育优质教师资源缺口较大,地方开放大学、社区学院等作为社区教育主力机构,在持续推进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要积极整合社会多元化人力资源,加入社区教育队伍[14]。一方面,社会各行业的人才都是社区教育宝贵的教师资源,定期组织各行各业资深专业人士开设线上线下讲座,分享行业发展前沿动态,丰富社区教育内涵,不断拓展社区教育外延;另一方面,社区内形成的学习共同体也可以作为社区教育人力资源参与整合,学习共同体间的互学互通互融,本质上体现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哲学思想,符合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时时、处处、人人的本质属性。同时,志愿者队伍作为社区教育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弥补了专业教师队伍的不足[15]。充分发挥志愿者队伍力量,定期组织公益活动,对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扩大社区教育社会效应、建设学习型社会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3.2.3 搭建共享平台,实现资源互通

近年来,各类社区教育办学机构不断建设学习资源,在数量上实现了一定积累,但通过共享平台将各类资源整合的成功案例较少[16]。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要想大力发展社区教育,就要紧跟时代步伐。首先,要依靠大数据分析大众学习需求,搭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终身学习需求的学习资源共享平台。其次,可以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盘活社会各类丰富资源,为社区教育发展所用,形成有规模效应的学习资源库,拓宽社区教育辐射面,让社会更多群体受益。同时,各类办学机构要主动探索融合路径,改变各自为政的局面,在办学主体之间架起沟通桥梁,完善办学网络,引导优质教育资源投入社区教育,不断提升社区教育资源建设水平,提高社区教育资源质量,提升社区教育服务水平,实现资源共建共享、互通互融。

猜你喜欢

终身教育资源整合教育资源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终身教育学院(老年大学)
智慧高速资源整合方式实践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终身教育与培训研究》QQ群(110278383)“共享好文”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