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科类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基于“课赛证”融合的角度

2023-08-20王通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年12期
关键词:财经类工科竞赛

王通

(中国计量大学,浙江杭州 310018)

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发展,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财务工作方式也发生了诸多改变[1]。财务工作的智能化和便捷化给财务管理人员带来了新挑战,也对传统的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改革要求。高等院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按照新时代社会需求培养财务管理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高校办学水平提升、学生就业创业都具有重要作用。20 世纪90 年代,我国财经类高校最先设置财务管理本科专业,随着我国经济活动日渐繁荣,财务管理工作日趋复杂,社会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仅靠财经类高校的培养难以满足全社会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工科类高校也相继开设了财务管理专业,以培养具备行业特色的财务管理人才[2]。由于院校背景和办学条件的差异,与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较为成熟的财经类高校相比,工科类高校在这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对企业经营管理和经济活动运行均较为重要,因此,探讨工科类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是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1 工科类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1.1 工科类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1.1 人才培养目标趋同

当前我国的综合类高校、财经类高校和工科类高校都开设有财务管理专业,但工科类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其他类型的高校基本趋同,大多定位于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企业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学生的毕业去向也并无太大差异[3]。这样趋同的定位未体现不同单位和部门对财务管理人才的特定需求,也没有考虑到工科类高校自身的特点,无法体现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不同特色。

1.1.2 课程设置缺乏特色

在课程设置方面,工科类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总体特色不够鲜明,未体现学校的特点[4-5]。当前部分工科类高校往往只注重财务管理专业知识的讲授,而对企业的生产运营和行业的运作等方面的课程设置较少。受学校的资源和师资条件所限,工科类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设置的选修课程数量一般偏少,学生可选择的范围较小,不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扩展。另外,随着财务工作的智能化,很多工科类高校的课程设置体系还没有将这方面的课程纳入进来。课程设置未能与时俱进,学生对专业领域内最新知识的学习受限,毕业时很难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

1.1.3 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升

相较于财经类高校,工科类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拥有的资源有限,人才培养模式不够成熟,导致其培养的财务管理人才的专业素质和总体质量不如前者。另外,工科类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一般开设时间较短,专业知名度和社会认可度相对不高,因此,工科类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与财经类高校同类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竞争时会处于劣势,日后走上工作岗位,也缺乏竞争优势。总体而言,工科类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1.2 工科类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原因分析

1.2.1 专业平台建设不受重视

现代科技的发展导致社会对财务管理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想实现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高校需要加大教学软硬件方面的投入。相较于工科类专业,工科类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大多并非优势学科,其分配到的资源也很有限。当前财经类高校中的财务管理专业一般都是热门专业,备受学校和学生重视,相对而言,工科类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规模较小,在校内影响力较小,不受重视。学科平台缺乏足够的经费投入和资源支撑,学科和专业建设的效果不尽如人意,这些因素都会使工科类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受到一定限制。

1.2.2 师资力量较弱

财经类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一般设在专门的会计学院下,除了财务管理专业,还有会计学、审计学等专业,所以财经类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相关的教师人数较多,师资力量很强。而工科类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办学时间一般较短,且大多是设在经济管理学院或商学院之下,专业规模较小。这就导致工科类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师人数普遍不多,某门专业课程一般都由某位教师固定担任,没有可以交流的对象。除了专业课程,工科类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师还会承担全院其他经管类专业的会计学原理和财务管理等基础课程教学任务,工作量大,导致教师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开设新课程或进行教学改革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另外,当前的高校教师招聘普遍看重学历,很多教师都是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缺乏实践经历,这导致教师教学内容偏向理论而缺乏实践知识的讲授。从财务管理专业教师对于院校的选择情况来看,同等情况下会倾向于选择专业平台更高的财经类高校,这种情况也会导致工科类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师资力量不强。

1.2.3 专业学习氛围不浓厚

专业学习氛围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工科类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一般并非学校的重点学科,专业学生的人数也较少,相较于工科类高校的品牌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不强。另外,在财经类高校,与财务管理专业相关的活动、竞赛和实习等机会较多,专业氛围比较浓厚,这在很大程度上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比之下,工科类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接触到的专业讯息比较少,工科类高校的整体环境导致财务管理专业的总体学习氛围不浓,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还有待提升。

2 工科类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

2.1 拥有多学科氛围,学生知识面更加开阔

工科类高校不仅有财务管理等经济管理类专业,还设置有其他的工科类专业。多学科的校园氛围可以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学生在校期间可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而不局限于财会经管类知识的学习。另外,相较于财经类高校,工科类高校与工业企业在实践方面的联系更加紧密,工科类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对工业企业的生产运作和产业背景有更多的了解机会。财务管理人才如果熟悉企业生产经营业务和产业知识,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升会有较大促进作用。

2.2 学科竞赛的校内竞争较小,机会较多

由于工科类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人数相对较少,因此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校内竞争压力较小。以浙江省大学生财会信息化竞赛为例,该竞赛对每所学校都有参赛队伍的限制,所以在学生人数众多的财经类高校,学生必须通过层层选拔才能获得参赛资格,而工科类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参赛的概率很高。另外,比如“挑战杯”竞赛,每支队伍都需要负责财务工作的队员,因此,工科类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很容易与校内其他工科专业的学生组队参赛,参赛的机会较多。

2.3 学生人数少,培养投入总成本小

由于工科类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人数较少,所以教学实施过程中不用考虑学生人数过多的问题,往往可以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快的见效。比如带领学生进入企业进行专业调研时,工科类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但财经类高校的学生由于人数较多,企业无法接收所有学生去参观调研,因此学生的实践机会相对有限。从这方面来看,学生人数少可以给工科类高校在实施相关的教学工作上带来较大的便利性。

3 工科类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

3.1 结合院校特色,设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

工科类高校可结合自身的特色,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定位,并在培养方案中开设和专业相关的特色课程[6-7]。例如,中国计量大学是一所以计量、标准、质量、市场监管和检验检疫为办学特色的高等院校,可在财务管理培养方案中增加质量成本管理课程。该课程可以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对质量成本进行系统的预测、决策、计划、反映、控制、分析和考核等科学管理工作,来提高质量管理活动的有效性。此外,随着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越来越大,工科类高校还可利用自己的优势,适当增加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和数据处理等技术方面的课程,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水平[8]。这样可以把学生培养成为具备计算机知识的现代化复合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竞争优势。

3.2 鼓励学生参加竞赛和考取专业证书,提高学生专业水平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可以激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考取专业证书[9]。财务管理专业在校生既可参加“挑战杯”等综合竞赛,负责财会部分的内容,也可参加专业竞赛,例如浙江省大学生财会信息化竞赛便是面向浙江省高校财会类专业大学生举办的专业竞赛。另外,财务管理专业在校生还可报名参加初级会计资格考试等国内会计证书考试,以及CMA、ACCA 等国际会计证书考试。为了更好地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考取证书,可采取相关激励措施,比如对于竞赛取得优异成绩或者通过专业证书考试的学生,可以抵减相关课程的学分或予以加分。

3.3 结合竞赛和考证,优化课程体系设置

工科类高校可结合竞赛和考证的内容进行课程体系的设置和安排,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又可以为学生之后的竞赛和考证提前打下基础。以浙江省大学生财会信息化竞赛为例,该竞赛内容包括企业战略与风险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成本管理会计、内部控制及审计等方面,基本涵盖注册会计师考试的主要科目。财务管理专业可在培养方案中设置与这些内容相关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10],在按照课程难度和深度安排的基础上,结合竞赛,进一步优化课程的时间安排。比如学生参加浙江省大学生财会信息化竞赛的时间为大三上学期,便可以将竞赛内容涉及的专业必修课程安排在大三上学期之前,保证学生在参加竞赛之前完成主要专业课程的系统学习。另外,在大三上学期开设竞赛专门选修课,让学生在参赛前持续学习竞赛相关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参赛的信心和获奖率。

3.4 结合竞赛和考证,优化选用课程教材

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会经常进行调整,财务管理专业的财务会计和税法等专业课程的内容也要相应进行更新。课程知识点变更过于频繁,会导致市面上许多教材的编写和出版跟不上变化。由于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官方教材每年都会根据最新的知识点进行更新,因此学生在课程学习和准备竞赛的过程中可以直接使用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官方教材,以保证知识学习的时效性[11]。当然,由于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官方教材缺乏基础知识点的讲解,对于初学者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学生在课程学习时可另外再配备其他较为基础的教材进行辅助学习。这样既能保证学生较好地学习知识点,又能够学习最新的知识,提高学习效果的同时,也可以为参加竞赛和注册会计师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3.5 加强专业实践,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财务管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工科类高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首先,可以在课程教学中设置专门的模拟实践课程,让学生通过软件进行上机模拟实训,了解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12]。其次,可以邀请实务界专家来校举办讲座或担任校内实践导师,让学生获取实务界最新的财务管理专业知识[13]。最后,可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到企业实地进行实习调研,增加学生参加实践的机会[14-15]。相较于财经类高校,工科类高校的专业设置更加广泛,因此,工科类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可加强与校内其他工科专业的联系,实现校企资源共享,以建立多样化和稳定的实习基地。

4 结语

不同类型的高校如何结合自身特点去培养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是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工科类高校拥有的资源和条件不同于其他类型的高校,可以在吸收其他类型高校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特色来构建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工科类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结合工科类高校的特点,本文从“课赛证”融合的角度对工科类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可行的培养模式,可以为现阶段我国工科类高校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优秀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财经类工科竞赛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87年工科“学霸”成都追梦记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双平台嵌入式”的“粮味”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财经类MBA院校案例研发队伍建设研究
工科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