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实践与效果研究
——基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发展背景
2023-08-20宋泽
宋泽
(四川工商学院,四川眉山 620000)
2022 年5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提出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关政策,汇集优质创新创业培训资源,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按规定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税费减免等政策。
高等院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基地,更应内涵式发展。截至2022年5月31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 013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 759 所,含本科院校1 270 所、高职(专科)院校1 489 所;成人高等学校254 所。其中国家承认的民办高校762 所,约占普通高校的27.6%,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机制改革势在必行[1]。
1 成渝双城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研究的背景
1.1 成渝双城经济发展与“双创”人才需求
2020 年10 月20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强化重庆和成都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引领带动成渝地区统筹协同发展,促进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推动成渝地区形成有实力、有特色的双城经济圈,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在新常态下,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双创”高地面临诸多挑战,对“双创”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办应用型高校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的输送者和经济发展的参与者,是地方经济发展的立足之本。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机制改革是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以下简称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快速发展,促进成渝两地民办应用型高校必须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2-4]。
1.2 成渝地区高校简况与“双创”发展情况
根据重庆市和四川省教育主管部门公开资料显示,目前重庆市共有高等院校70 所,其中本科院校26 所,专科院校44 所。民办高校共有29 所,占比41.42%。四川省共有高等院校134 所,其中本科院校53 所,专科院校81 所。民办高校共有52 所,占比38.80%。具体到成都市,共有高等院校58 所,本专科院校各有29 所。民办高校共有22 所,占比37.93%。从院校分布来看,成渝两地民办高校已经达到高等院校的三成以上。
根据《中国青年创业发展报告(2022)》显示:成都位居2021 年中国城市青年创业发展排名第14 位,2021 年城市创业环境指数排名第17 位。重庆市打造重点创业帮扶品牌项目“青锋计划”,以“创业资金+导师辅导”服务模式,解决青年创业初期融资难题。成都、重庆两市均拥有新生独角兽企业。《青年创业城市活力报告(2021)》显示,成都、重庆作为新晋青年创业城市活力代表,受到创业者高度关注。
2 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与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的融合关系
2.1 应用型高校为双城经济圈提供创业机遇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就业创业协同发展行动方案》提出五大举措:(1)协同推进成渝地区高校与域内外企业、行业、园区等深度合作,加强多边交流,开拓市场、拓展渠道、融合发展;(2)引导高校带动毕业生加强与科研机构、专业协会、科创实体等社会资源的对接、交流和合作,开阔学生创新创业视野,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创新创业成果转化;(3)搭建学生能力提升平台;(4)定期开展就业创业培训;(5)联合评选大学生就业创业典型人物,举办就业创业典型事迹巡回报告会,加强典型宣传,发挥大学生就业创业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
2.2 应用型高校为建设成渝双城孵化“双创”型人才
民办应用型高校在深化“双创”教育改革方面进行创新。首先,注重与市场经济的互动,通过定向培养、企业加盟、学科共建、引入校外名师等校企一体、产教融合的方式,结合地方的产业和岗位需求,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育人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其次,民办应用型高校积极改善教学、实验、实训等方面的硬件设施和条件,大力建设创新型实验实训室,搭建省级乃至国家级产教融合研究和服务平台,为“双创”型人才的孵化提供支持[5-7]。
3 成渝双城经济圈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3.1 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机制改革未能适应成渝双城经济发展
成渝地区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城市群之一,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建设将促进区域内经济的快速发展。民办应用型高校作为成渝双城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其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创新创业教育是应用型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8],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提升其就业竞争力和创业成功率。同时,也可以促进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9]。成渝两地共有普通高等院校128 所,其中民办高校51 所,占比将近40%。从成渝两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的建设现状来看,存在保障机制不完善、建设管理力度不足等问题。
3.2 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难以满足成渝双城经济发展需求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是高校的五大职能,其中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产出导向,最终又将进行社会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更加需要以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素养的应用型人才。2021 年10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指出纵深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大学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具有重要意义[10]。因此,应用型高校更加应该保障“双创”人才培养质量,紧抓成渝双城经济圈人才发展机遇,实现人才一体化发展。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创新创业成果转移
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关键保证,也是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11]。
4.1 建立协同化师资团队交流机制
师资团队是青年创业者的重要外部力量。成渝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双百”导师团的建立,集聚成渝两地优质就业创业导师资源,加强了高校就业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借此机会,成渝两地应加强高校校内创业培训体系建设,与政府、校外创业培训机构等形成良好合作机制,共同确保校内创业教育培训质量[12]。
4.2 打造多元化师资团队孵化模式
立足实际,敢于创新,实行“一元双师”孵化模式,即校内指导教师(一元)与专业创业导师、企业实践型导师(双师)相结合,对于孵化的创业项目,建立全天候跟踪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学创新型、技能型专业教师、创业指导型兼职教师在团队中的优势和作用,达到专兼协同[13]。
4.3 助推要素化创业项目转化进程
创新创业师资队伍促进创新创业成果转化,探索构建“两转两化”的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即创业团队师生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成果转移,引导青年创客以核心科技成果转化和优异创业成果转移的理念,以效益要素为导向,以数据要素为驱动,以能力要素为主线,以科技要素为突破口,以创意要素为切入点,以规范化为方向。
5 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建设保障路径
5.1 构建“一三四五”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建立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是保证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关键。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探索总结了“一三四五”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14]:确立“注重实践、强化应用”的“双创”人才培养核心;形成“双创”教学质量目标管理、“双创”教学质量过程监控和“双创”教学质量评估改进三大质量控制系统;配套学校思想保障、创新创业中心(学院)组织保障、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制度保障、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保障四大保障系统;重点对学生、教师、教学、课程、毕业生五大模块进行质量监控并取得反馈,从而加以改进。
5.2 实施“三联四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5.2.1 “三联四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基本内容
“三联”是指:将创新创业置于产教联合中、将创新创业置于基地联盟中、将创新创业置于培养联动中。
“四融”是指:“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校内平台与校外资源融合、导师队伍与学生团队融合、科技研发与培育孵化融合。
5.2.2 “三联四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指标内涵
(1)实施“三个联合”,优化配置“双创”资源。
产教联合: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坚持产教联合,汇聚企业资源,支持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的合作共赢,打通和构建“政—产—学—研—用”创新创业链条,培养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基地联盟:学校应进一步整合其中的资金、人才、资源等优势,以基地为支撑,实现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与基地联盟的无缝衔接,深化创新创业实施效能,有效提升创新创业工作的专业水平和孵化质量。
培养联动:坚持协同推进,汇聚培养合力,集聚创新创业教育要素与资源,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开放合作、全员参与,不断完善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创新创业教育和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
(2)推进“四个融入”,助力“产学研”深度合作。
“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通识课程、“双创”课程、专业课程、“双创”培训课程、实践课程五位一体的“双创”课程体系,引导学生获得创新创业必备的交叉学科思维方式、发现问题的视角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形成“双创”教育专业化发展态势。
校内平台与校外资源融合: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专业化、渐进式创业教育指导体系,逐步形成应用型“双创”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活动开展、竞赛组织、训练培育、孵化指导等综合服务,推动师生完成从创新、创意到创业落地的全过程。
导师队伍与学生团队融合:实施导师队伍与学生团队的融合,进一步明确创业导师的主体责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考核评价,实现校内教师、校外导师、学生团队在创新创业活动、竞赛、训练、实践中有效融合。
科技研发与培育孵化融合:学校应将科技研发、科研课题、专利申报与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育孵化相融合,全力打造创业项目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推动教师把学术发展、研究成果融入创业项目,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15-16]。
通过“三联四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建立,聚集社会资源,凸显制度优势,逐渐形成部门、制度、管理、资金、平台、导师和人才培养契合化的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