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业4.0 时代基于教学工厂的职业院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2023-08-20李一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年12期
关键词:工厂职业院校技能

李一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深圳 518172)

1 工业4.0 时代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面临的问题

1.1 工业4.0 时代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创新创业能力是工业4.0 时代所需要的一种重要能力[1]。企业家精神和创业教育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3]。

1.2 工业4.0 时代职业院校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随着工业4.0 时代的发展,职业教育面临新的挑战。职业院校在基础设施、信息技术、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发展滞后于行业的快速发展[4]。职业院校学生面临就业适应能力相对较低、就业选择性较窄的问题。特别是在工业4.0 时代,数字化和自动化被应用于各个领域,职业教育需要在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创新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满足工业4.0 时代对技术技能人才能力的需求[5]。

2 教学工厂的概念及其构成与类型

2.1 教学工厂的概念

教学工厂是一种将商业或生产单位作为学生学习场所的教学模式。教学工厂的教学模式是基于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程、质量标准和工作程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达成高效教学的教学方法。近年来,教学工厂在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被广泛应用[6]。

通过在教学工厂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获得包括专业知识、技能在内的硬技能,还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由于教学工厂融合了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的多种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和学习体验,对于提升学生职业道德纪律、诚信、责任心、创造性、创新能力、企业家精神、团队合作能力、竞争力等软技能具有独特的优势。

2.2 教学工厂的构成

2.2.1 学习目标

在教学工厂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首先需要根据工业4.0 时代对人才能力的需求,制定学生的能力培养目标和标准,设计教学模块和教学内容,以使学生具备行业及市场发展所需的能力。

2.2.2 教师与学生

教学工厂的教师需具备学术资格,且具有行业的背景和经验,应了解知识转化的实现过程,并懂得如何实现生产和项目的管理,以完成产品。

教学工厂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术能力、才能和兴趣进行遴选。学生在学术素质、技能、兴趣等方面的表现是评定其能否参加教学工厂项目的主要考量因素。

2.2.3 学习媒介与设备

教学工厂将产品生产作为学习的媒介。产品生产可以是工业形式的订单或标准产品,由教师根据培养目标对教学工厂产品的规格、完成标准和完工时间进行先期设定。教学工厂的设备工具主要指教学工厂教学、产品生产及商业运营的相关设备。

2.2.4 考核与评估

教学工厂通过产品完成情况来对学生进行评估。评估标准必须参考行业、企业的既定标准以及教学工厂项目对成果的设定要求。教学工厂使用的标准需参照行业标准,以确保教学工厂与行业和市场需求的一致性。

2.2.5 合作单位和部门

教学工厂设计的参与主体包括职业院校、行业企业、政府部门等。通过各参与主体的合作,使学生能够在学校教育环境下直接获得产品生产和商业运营的真实体验。

2.3 教学工厂的类型

教学工厂通过优化生产和服务,培养具有创造力和生产力的学生。基于教学工厂的职业教育创业教育模式共有三种类型。

2.3.1 引企入校型

引企入校型教学工厂是指职业院校或职业机构通过与产业合作伙伴合作,由职业院校或职业机构提供场地和管理,由产业合作伙伴提供技术及指导,校企合作建设的教学工厂。这类教学工厂实际上是一个真正的复制性迷你工厂。学生在工厂中为产业合作伙伴组装和生产商品,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实践体验。

2.3.2 独立运营型

独立运营型教学工厂是指职业院校或职业机构与行业企业在职业院校内部或外部建立的独立于职业院校或职业机构的业务运营单位。这种模式更加侧重于面向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进行教学工厂的设计和建设。与普通的教学工厂相比,其建设和运营成本较高。

2.3.3 合作培养型

合作培养型教学工厂采取产业合作伙伴之间的特殊合作班的形式。学生可以在职业院校的实验室或产业合作伙伴的工厂进行学习和实践。这一类型教学工厂的运营成本可以全部或部分由产业合作伙伴承担。教学工厂的项目、内容和安排可以根据行业发展的需求,通过与合作方的协商进行灵活设定。

3 基于教学工厂的职业教育创业教育模式设计

教学工厂教学模式被认为是整合学习和工作环境的有效方法[7]。教学工厂通过课程的调整以满足工业发展的需求,通过探索现实问题,针对现实需求完成产品设计,并实现产品的生产与运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组成小规模的生产组织和任务小组,根据任务分工进行协作。教师作为顾问和学习促进者,参与整个项目过程。学生在教学工厂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应是真实并可在市场中销售的[8]。

3.1 设施的准备

教育设施是指直接用于支持教育过程,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教学工具和教学媒体等媒介与工具。教育的基础设施在支持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9]。教学工厂基础设施的准备工作应由职业院校、职业教育机构和产业界协作完成,以使基础设施满足行业标准和需求,为学生提升与专业工作相关的技能提供支持和保障。

3.2 教师的培训

通过教学工厂教师的培训,可以使教师了解商业和工业发展的最近动态,掌握行业相关技术技能,并更好地将学科知识与行业技能融会贯通。教师通过1~6个月的实习,获取相关行业经验,并取得相关的资格证书,以具备实践指导能力[10]。教师培训包括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教师除了技术和学术能力外,行业经验和创业精神是其能够胜任教学工厂指导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3.3 课程的设计

教学工厂的课程设计是保证教学工厂的教学与行业标准相一致的重要环节。教学工厂的课程由职业院校、机构与产业伙伴合作完成。教学工厂的课程设计一方面要符合职业院校教学大纲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虑社会和行业发展的需求。教学工厂的课程设计是教学工厂的教学指南,课程设计需与行业发展保持同步。

3.4 考核和评估

评估对于检验教学工厂教学模式实施效果至关重要。评估过程将根据教学工厂各个构成部分的性质和任务进行,并对参与教学工厂人员的工作效果进行考核。教学工厂评估分为三个部分:(1)教师评估:对于教师在教学工厂的指导工作进行总体评估;(2)学生评估:对于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进行考查,以评估教学工厂在提高学生创业能力方面的作用和贡献;(3)设备评估:通过定期维护和升级设备,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11]。

4 基于教学工厂的职业院校创业教育模式的作用与特色

4.1 培养和提升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的软技能

传统职业教育偏向于培养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即硬技能的培养,而在工业4.0 时代,对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等软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学工厂可以培养学生硬技能之外的创新能力、企业家精神、团队合作能力等软技能[12]。这些软技能具体包括:对职业道德(纪律、责任、诚信等)的理解和践行,对于工业文化和商业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创新创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发展与提升,领导力及企业家精神的培养与塑造[13]。

4.2 为学生创业提供实践环境

教学工厂是指学校教育环境中直接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的学习活动,可以给予学生实践空间和真实体验,为学生创业提供锻炼的环境,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业潜力,使学生为创业做准备。职业院校通过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工作胜任力和在真实生产和商业环境中的领导力。教学工厂通过与产业界合作,将创业导向融入教学,为学生创业提供模拟真实产品生产和商业运营的实践场所。

4.3 为职业院校师生实现技术创新与商业运营的结合提供条件和支持

教学工厂打破了教育与产业之间的界限,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技术与商业相融合的实践平台,为实现技术创新与商业运营的结合提供了条件。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将知识和技术转化为商业产品的能力[14]。教学工厂可以弥补课堂上理论教学的不足,能够实现理论和工业实践的结合,将知识导入生产,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教学工厂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获取学术知识和产品生产技能,还能够提升学生捕捉机遇和将风险转化为机遇的企业家精神,为学生创业奠定基础。

总之,教学工厂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而且能够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从而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竞争力[15]。在教学工厂教学模式实施的过程中,加强了职业院校与行业的合作,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新的平台,为“产教研用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工厂职业院校技能
高级技能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秣马厉兵强技能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拼技能,享丰收
为什么工厂的烟囱都很高?
画唇技能轻松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离散制造MES在照明工厂的实施与应用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