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风险管理在ICU 护理管理中的运用分析

2023-08-19曾凤龙熊艳芳吕盼

中国卫生产业 2023年9期
关键词:风险管理护理人员措施

曾凤龙,熊艳芳,吕盼

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湖南长沙 410007

由于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ti,ICU)中,大多患者均为危重症,所以ICU 护理工作专业性极强,工作量较大,风险性较高[1]。而且ICU病房不允许患者家属进行陪护,因此,家属不了解具体的护理工作,很容易出现安全事件、护患矛盾、投诉情况[2]。可见,ICU 护理管理工作异常重要,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护理风险管理指的是利用预测、识别等形式,对护理工作中含有的不安全性因素进行针对性预防、处理,从而提升护理质量水平,降低风险事件发生概率[3]。因此本文选择2022 年1 月—2023 年1 月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的20 名ICU 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探究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 名ICU 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每组10 名。两组均为女性,对照组年龄21~40 岁,平均(30.32±3.15)岁。观察组年龄22~40 岁,平均(30.41±3.77)岁。另外两组分别择取100 例患者,分析不同管理方法下风险事件发生率。对照组中男55 例、女45 例;年龄35~70 岁,平均(51.53±5.66)岁。观察组中男54 例、女46 例;年龄34~70 岁,平均(51.55±5.19)岁。两组护理人员及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行一般护理管理措施:以护理人员的基本工作情况、个人能力为基础,施以奖惩制度、绩效考核、定期培训等护理管理措施。按照医院过去基本的管理机制、制度在每个月底进行考核、奖惩等内容。

观察组实行护理风险管理措施:①构建护理风险管理小队。小队成员含护士长及若干护理人员。其中由护士长担任队长,并设立小队长,负责质量控制、药疗、消毒隔离、仪器维护等工作。这样可以明确每位护理人员的责任,充分发挥管理小队的职责。由小队所有成员结合过往经验、患者具体情况制订出相应的管理计划。对于制订出的管理计划,需要定期进行总结、归纳,不断提出建议并改进,从而持续提升管理计划的效率。每周进行一次审核,强化监督管理效率,定期进行管理会议的举行,分析、评估期间产生的不良事件,找到流程、系统中的漏洞,及时改正,帮助每位护理人员建立较强的风险意识。②培养护理人员的风险识别能力、评估能力。针对潜在风险因素,医院需要组织护理人员展开相关培训工作。在实际护理过程中,利用失效模式对潜在风险因素展开进一步评估,含给药环节、输血操作、高危药物注射等,并制订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对所有护理人员开展个体化培训工作,每月进行一次查房、操作技能的考核,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针对轮科护士需要重点考核,并落实导师制度,提升护理人员的学习效率和积极性。③强化ICU 护理记录管理工作。ICU 属于危重症患者抢救场所,当抢救失败时,特护记录单属于强有力的证据,因此,必须强化ICU 护理记录管理工作,对患者病情、用药时间、用药频率等等做好详细记录,同时及时反馈产生的问题并改进。④构建科学性的奖励、惩罚机制。医院需要构建科学性的奖励、惩罚机制。当护理期间产生不良事件后,对原因进行剖析,找到具体的负责人,根据制度给予一定程度的惩罚。对于及时、有效地预防不良事件的护理人员,可以给予一定程度的物质、精神层次的奖励,并告知其在所有护理人员间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所有护理人员都需要彼此监督、提醒,弥补工作漏洞,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维护良好的护理环境,提升护理质量水平,减少医患纠纷的产生。⑤提高护理文书书写方式的规范性。护理文书是用来记录患者的病情动态内容的,当产生书写方式不规范、字迹潦草、字体不端正等情况时,很容易给其他医护人员带来信息误导,从而造成治疗措施错误、护理措施不佳等现象,影响治疗效果、护理质量。因此,医院必须严格规范护理文书书写方式,进行统一要求,并定期检查,要求护理人员不断改进。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值提升程度:含实行前、后的服务态度、操作熟练程度、应急能力、工作责任心、仪容仪表、沟通能力、基础护理措施、文书写作规范性、器械管理能力、急救能力。均为0~100分,分值与护理质量呈正比关系。

对比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评价两组纳入患者的风险事件产生率。包括管路滑脱、跌落坠床、用药错误、管道堵塞、感染。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服务态度、操作熟练程度、应急能力、工作责任心、仪容仪表、沟通能力、基础护理措施、文书写作规范性、器械管理能力、急救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对比[(±s),分]

组别观察组(n=10)对照组(n=10)t 值P 值服务态度95.81±1.33 89.32±1.55 10.049<0.001操作熟练程度92.51±1.72 80.33±1.54 16.683<0.001仪容仪表95.32±1.77 85.81±1.55 12.782<0.001应急能力93.66±1.52 85.77±1.65 11.122<0.001工作责任心93.66±1.48 85.77±1.21 13.052<0.001

续表1

表1 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对比[(±s),分]

组别观察组(n=10)对照组(n=10)t 值P 值沟通能力92.32±1.51 77.81±1.66 20.447<0.001基础护理措施94.77±1.21 88.52±1.33 10.992<0.001文书写作规范性97.21±1.20 88.60±1.44 14.525<0.001器械管理能力95.50±1.63 86.32±1.55 12.906<0.001急救能力94.32±1.22 82.40±1.66 18.297<0.001

2.2 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管路滑脱、跌落坠床、用药错误、管道堵塞、感染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在医院内,和其他病房相比,ICU 属于高风险区域,其中的患者病情复杂、病情危急、事故多发,临床护理工作要求极高、压力极大[4]。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发展,ICU 病房的设备、技术也变得越来越先进。ICU 病房属于救治、护理危重症患者的关键场所,同时也有着很多风险因素,很容易产生风险事件[5-6]。很可能因为护理人员的某个操作失误、技术出现的某个小问题就会导致产生临床意外。若不及时干预、处理,会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健康[7]。而且ICU 患者疾病种类多样、病情危重,患者大多都产生活动障碍、营养失衡等不良现象,患者及其家属很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引发心理问题,从而降低预后效果[8]。此外,由于患者家属不了解医疗工作,其无法与ICU 病房中的患者沟通。在产生风险事件后,家属很可能会投诉医护人员,引发医患矛盾。因此,对ICU护理工作展开风险管理措施十分有必要。护理风险管理指的是医院各科室对风险因素开展有效识别、衡量、分析工作,以此为前提进行科学性的处理和预防,使用最低成本来换取最大程度的安全性[9-10]。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服务态度、操作熟练程度、应急能力、工作责任心、仪容仪表、沟通能力、基础护理措施、文书写作规范性、器械管理能力、急救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分析原因:在一般护理管理措施中,通过开展全面化病情观测,施行环境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生活护理等措施。能够提供一定的护理服务给患者,但是关于风险的防范措施较少,无法保障护理安全性[11]。在护理风险管理措施中,通过构建护理风险管理小队,明确每位护理人员的责任,制订出相应的管理计划,针对不同的患者开展不同的防范措施。可以帮助每位护理人员建立较强风险意识,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通过培养护理人员的风险识别能力、评估能力,展开相关培训工作,制订针对性的防范措施[12]。能够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升护理人员的学习效率和积极性。通过构建科学性的奖励、惩罚机制。可以弥补工作漏洞,降低风险事件发生概率,维护良好的护理环境,提升护理质量水平,减少医患纠纷的产生。通过强化ICU 护理记录管理工作、提高护理文书书写方式的规范性,可以减少信息误导造成治疗措施错误、护理措施不佳等现象的可能性,提升治疗效果、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针对ICU 护理管理工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水平,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

猜你喜欢

风险管理护理人员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