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与钢琴音乐融合的空间发展
2023-08-19张延吴燕
张延 吴燕
摘 要: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文化的融合发展,我国对钢琴艺术探究也越来越深,钢琴艺术在我国的发展,丰富了我国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为实现我国音乐的创新发展提供了路径支持。民族音乐是带有历史时代特征的音乐,是我国历史文化发展的艺术表现,是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时代文化创新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民族音乐与钢琴音乐的融合是丰富我国钢琴艺术表现形式的重要途径,是实现我国民族音乐创新发展的关键。《巴蜀之画》钢琴组曲在创作的过程中,将民族音乐的内容以及表现形式与古典钢琴艺术进行融合,在表现的过程中为实现民族音乐与钢琴音乐融合的空间发展提供了基础。加强对《巴蜀之画》钢琴组曲创作以及表现的探究,为进一步实现我国民族音乐与钢琴音乐的融合发展提供路径支持。
关键词:民族音乐;钢琴音乐;融合;空间发展;钢琴组曲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3)07-0054-05
《巴蜀之画》是作曲家黄虎威于1958年采用六首四川民歌而创作的钢琴组曲。《巴蜀之画》组曲中包括《晨歌》《空谷回声》《抒情小曲》《弦子舞》《蓉城春郊》《阿坝夜会》六首作品。黄虎威在《巴蜀之画》钢琴组曲创作的过程中,实现了民族音乐与钢琴音乐的融合,在创作理念以及创作记法中,均体现了作曲家开创求新的特点。《巴蜀之画》钢琴组曲不仅是我国钢琴音乐发展的重要阶段性成就,更体现了钢琴藝术对传统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创新。《巴蜀之画》钢琴组曲的创作和表演,为实现民族音乐与钢琴音乐的融合打下了空间基础,不断激励着我国作曲家的创新意识,在音乐艺术创新中,实现对传统民族音乐的继承和创新[1]。
一、中国钢琴音乐融合民族音乐元素的价值
(一)为钢琴作品创编带来新思路
曲式结构是钢琴音乐作品创作中非常重要的因素,曲式结构通常包括单一部曲式、单二部曲式、单三部曲式以及变奏曲式等结构类型。由两个乐段构成的曲式,叫作单二部曲式,结构为A+B,通常情况下A段和B段会形成鲜明对比[2]。由两个乐段构成的曲式,叫作单二部曲式,结构为A+B,通常情况下A段和B段会形成鲜明对比。曲式结构是钢琴音乐作品创作中具有基础性的要素,西方钢琴曲目在结构表现中相对规整,与中国钢琴曲目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在作品创作以及表现的过程中,采用简单的套作会产生反作用,难以实现中国元素与钢琴音乐的融合,难以调动观众的情感共鸣[3]。我国民族音乐在表现的形式上具有非常复杂的曲式结构,同较为单一的钢琴曲目不同,在钢琴作品创作的过程中,融入中国音乐元素,能帮助在钢琴作品创编的过程中,提供新的思路,为实现钢琴音乐作品的创新发展提供路径。中国民族音乐在表现的过程中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融合入民族音乐元素,能进一步增加钢琴艺术的层次感和丰富性。
(二)拓宽民族文化传承方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在多元文化的交融发展下,实现我国经济文化的稳健发展,中国民族音乐文化需要拓宽新的路径,在多元文化交融发展下,实现对传统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在民族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将民族音乐元素融合到钢琴音乐的创作中,能更好地拓宽民族文化传承的方式[4]。一是钢琴艺术是音乐艺术表现中的主要形式,在时代音乐发展中,加强对钢琴艺术文化的探究是音乐艺术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新时代发展下,音乐表现的主要形式[5]。二是民族音乐在新时代音乐发展背景下,传统的演奏和表演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音乐创作以及表现的过程中,将民族音乐元素与钢琴音乐相融合,借助钢琴艺术表现的普适性和时代性,实现民族音乐的创新发展,使民族音乐借助钢琴乐器能更好地走向世界,在音乐创新中实现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使其更适应新的时代发展环境和背景。
(三)实现中西方音乐文化的交融
钢琴音乐作为一种“舶来品”,实现钢琴艺术与我国文化环境的融合,在钢琴艺术表现的过程中,就应实现钢琴音乐作品与民族音乐元素的融合,为实现钢琴音乐在我国音乐文化环境中的和谐发展提供方向。文化的融合不是简单的“嫁接”,而是在融合的过程中,寻找不同的文化契合点,在融合的基础上实现创新,以确保民族音乐元素能实现与钢琴音乐的创新性融合,在音乐融合中,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对不同音乐形式中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在融合中,实现彼此之间的艺术交融[6]。民族音乐元素与钢琴音乐的融合,是实现中西方音乐文化交融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中西方音乐文化和谐发展的关键。因此,在钢琴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将钢琴音乐作品的创编中,融入民族文化是实现中西方音乐文化融合的现实路径,有助于更好地实现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
二、《巴蜀之画》钢琴组曲
(一)《巴蜀之画》钢琴组曲艺术特征
1.多样的旋律表现
《巴蜀之画》组曲中包括《晨歌》《空谷回声》《抒情小曲》《弦子舞》《蓉城春郊》《阿坝夜会》六首作品。不同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分别融合入了巴蜀地区不同的民歌特征。《晨歌》采用了蒲江民歌《割草歌》的旋律,短小、精炼,描绘出山区宁静的清晨景象。《空谷回声》采用了茂县藏族民歌《山上的积雪,好似一朵花》的旋律。运用了钢琴声音的力度对比,在不同的音响层面上表现了空谷回声。《抒情小曲》采用了江油民歌《隔河望见姐穿青》,这是一首情歌对唱,曲调抒情质朴。《弦子舞》引用了阿坝地区藏族的民间歌舞。《蓉城春郊》采用了民歌《大河涨水》的旋律。《巴蜀之画》组曲中的不同音乐作品在表现的过程中,都将钢琴音乐与我国民族音乐旋律进行了融合,在创作的过程中借鉴民族音乐旋律,在原作品旋律中,结合钢琴艺术的具体表现形式,构造《巴蜀之画》组曲的特特旋律。《巴蜀之画》组曲在创作的过程中将西方作曲的技法与中国民族文化进行有机的融合,运用富有节奏变化的技巧实现乐曲情绪变化的表现,在表现的过程中,体现作曲家的精心设计[7]。
2.强调和声的节奏感
《巴蜀之画》组曲在创作的过程中,将民族音乐元素与西方钢琴艺术表现技法相融合,在创作的过程中强调和声的节奏感,通过和声的节奏感营造画面,引起听众的共鸣。比如在《晨歌》创作的过程中,实现升F与原F调之间的结合,采用相同的主音进行搭配,使其作品在表现中,能展现出不同的旋律风格[8]。而在《弦子舞》作品创编的郭陈工,重视乐曲音响力度的对比,旋律在高低声部上的游动以及伴奏音型的不同,似乎让我们看到了藏族小伙子矫健的舞步和姑娘们优美的身姿。作曲者对和声节奏感的重视和把握,在作品表现的过程中,增加了作品旋律的节奏感和层次感,在和声节奏运用以及调整中,能将音乐作品中的民族元素进行充分的展示,在作品表现的过程中,带给观众不一样的听觉体验,将不同音乐作品表现的画面感以及情感进行充分展示。
3.民族元素的合理融入
《巴蜀之画》组曲的艺术特征不仅是其对和声的掌控,同时更是在创编的过程中,实现钢琴音乐作品与民族音乐元素的创新性融合。《巴蜀之画》组曲各音乐在创编的过程中,将当地民歌韵律进行提炼,并将其与钢琴音乐进行融合。使其作品在表现的过程中具有非常丰富的民族特色与地域风格,在演奏的过程中通过熟悉的曲式能更好地引起观众的共鸣[9]。《巴蜀之画》组曲在创编的过程中,其曲调与民族音乐元素之间的融合,在作品表现的过程中,能将民族音乐的特点在曲式以及韵律中进行表现,在观众进行音乐欣赏的过程中,能带来熟悉感的同时,使其感受民族音樂的魅力。
(二)《巴蜀之画》中民族音乐元素的体现
1.运用颤音实现对笛声的模仿
《巴蜀之画》组曲在创编的过程中,其题材的选取曲式的借鉴,均体现了民族音乐元素在钢琴音乐中的融合,其次是在创作的过程中,《巴蜀之画》中也将民族音乐的元素充分融入作品的表现中。比如在创作的过程中,《巴蜀之画》重视对滑音和颤音的运用。在乐曲创作的过程中,重视不同乐曲之间的独立性,同时又在整体的角度上,实现对乐曲气息部分的把握,采用气息将乐曲作品进行串联,提高演奏的效果,增强音乐表现的效果。在《巴蜀之画》组曲中,其对民族音乐元素的体现主要表现在对装饰音的把握中。《蓉城春郊》采用了民歌《大河涨水》的旋律,蓉城是成都市的别称,乐曲描绘了川西平原春天的景色,乐曲采用五声调式写成,并频繁转调[10]。接下来的段落似乎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万物苏醒,中段速度加快,和声变化更加丰富,由主题变奏而来的旋律在左手出现,并把乐曲逐渐推向高潮,第三段主题由强至弱,乐曲结束处听到远远传来的鸟叫声,更增添了春天的气息。而在具体的作品演绎的过程中,其存在大量的颤音,而表演者在表演的过程中,通过颤音也能更好地实现对笛声的模仿。《蓉城春郊》在表现的过程中通过与民族音乐的融合,将春天的景象进行表现,颤音在使用中,充分实现了对笛声的模仿,实现在景物下笛声的塑造,将生机勃勃的春天进行了听觉上的刻画,在表现的过程中,能更好地展现万物复苏的场景。
2.踏板与山谷场景的融合
黄虎威先生在钢琴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很少使用踏板,在创作的过程中,强调作品的和谐性,因此在踏板使用中,具有更精准的控制。但在《巴蜀之画》组曲的创作中,创作者通过使用踏板,实现音乐作品表现与山谷场景的融合。在《空谷回声》音乐表现的过程中,灵活运用踏板,通过运用弱音踏板,提高演奏的流畅性,在曲目表现的过程中,运用踏板在表现的过程中,能更加精准的将空谷中的回声感进行表现,在钢琴作品创作中,使用钢琴音乐元素展示民族音乐表现的内容,使民族音乐元素在钢琴创作的过程中能更好地进行融合。
3.情感的充分表达
《巴蜀之画》组曲在表现的过程中,是运用音乐技能,实现对作品内容的讲述,其音乐本身是无形的,在音乐作品创作以及表达的过程中,为观众提供想象的空间,在音乐作品表现的过程中,将现实生活中的理想冲突进行表现。《巴蜀之画》在创作的过程中,实现与民族音乐元素之间的融合,体现在对其情感的充分表达上。民族音乐在创作以及表现的过程中具体了人们的美好希望,通过音乐的表现来表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和向往,情感的充分表达是民族音乐表现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而《巴蜀之画》在创作的过程中,与民族音乐元素的融合,不仅体现在对其钢琴创作技巧的表现上,将情感表达有机地融入钢琴艺术的表现中,更好地表现了《巴蜀之画》与民族音乐元素之间的融合。
三、《巴蜀之画》钢琴组曲中民族音乐与钢琴音乐融合的空间发展
(一)《巴蜀之画》创作构思
1.创作技法与画面情景的融合
《蓉城春郊》中段由于节奏的加紧,和声又越来越丰满,逐渐形成再次出现乐曲开始时的旋律,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乐曲结束处听到远远传来的鸟叫声,更增添了春天的气息。《晨歌》为蒲江民歌《割草歌》的旋律,右手缓缓奏出,左手添加少量的双音,似乎太阳刚刚升起,一层薄雾笼罩在平原上的感觉。乐曲为二段式,第二遍主题比第一段高了八度,就像声音从更远的地方传来一样,描绘出山区宁静的清晨景象。《空谷回声》为茂县藏族民歌《山上的积雪,好似一朵花》的旋律,主题每次在演奏时总是一句强一句弱,运用钢琴力度对比,就像歌声与回声一样,悠远空旷。《抒情小曲》为江油民歌《隔河望见姐穿青》,一开始左手就是切分音的伴奏,非常随意自然,主旋律的曲调抒情而质朴,中段右手的似潺潺的溪水声,逐渐激动,结尾主旋律在高八度上再现。《阿坝夜会》为阿坝民间乐曲改编,展现了节日的气氛。左手为欢乐的舞步,右手主旋律非常有节奏感,并在句末出现一个重音,非常具有民间特色,通过转调似乎把镜头推远,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主题再次出现,乐曲的结尾人群散去,但鼓声的余音没有停止。《巴蜀之画》组曲在创作的过程中,以西方钢琴艺术表现为主,将民歌表现中的画面场景以及喜悦的情感表现进行了融合,使作品在表现的过程中,从情感以及形象上借鉴了民族音乐表现的艺术特点,实现钢琴艺术与民族音乐元素的融合。
2.以四川巴蜀民歌为创作素材
《巴蜀之画》组曲在创作的过程中,同传统的钢琴曲作不同,《巴蜀之画》在创作的过程中,是对巴蜀传统民歌的再创作。《巴蜀之画》组曲包括六首作品,在作品素材选择的过程中,以汉族、藏族民歌为素材,在表现的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巴蜀人情、山水风景进行了表现。比如,《晨歌》在表现的过程中,描绘了乡间清晨的画面,《空谷回声》则是对山水风景进行表现,《蓉城春郊》展示了成都平原春天的景色,其他三首在表现的过程中将民族节日热闹氛围以及阶节日欢庆的局面进行了展示,在表现中将节庆的欢愉场面进行了描述。以巴蜀民歌为创作素材,创编出中西方融合的钢琴艺术作品,在表现的过程中,实现对山水风景以及风土人情的独特刻画和表现。《巴蜀之画》组曲在创作的过程中,从民族音乐的内容中提炼创作的素材,实现对民族音乐创新的过程中,实现了对民族音乐的传承。
(二)《巴蜀之画》创作技法
1.将中国五声调式融入曲式结构中
《巴蜀之画》组曲在创作的过程中,在曲式结构以及调性布局中,体现了钢琴曲式结构与中国无声调试的融合。五声调式是以纯五度的音程关系来排列的,是由五个音所构成的调式的。由于这种调式是我国特有的,也可以称为民族调式。这五个音的名称分别是:宫、商、角、徵、羽。五声调式就是由五个音(而不是七个)构成的调式。五声调式广泛存在于中国古代和民间音乐中,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中国民族调式的种种变化和完整的音乐理论体系,因此,尽管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传统音乐中都可见到五声调式,它还是常被称为“中国调式”或“民族调式”。比如在《巴蜀之画》组曲中,《晨歌》是篇幅比较小的作品,全篇在创作的过程中,将九小节均建立在A羽调上,其表现的过程中,具有结构简洁的特点,乐曲整体布局具有一定的平衡性,在艺术表现的过程中具有西方古典钢琴艺术表现的特点。但《晨歌》在表现的过程中打破传统完美终止的结尾,采用了变格终止的方式进行结尾,变格终止常常只有一种进行方式,即大调中的Ⅳ-Ⅰ,或小调中的ⅳ-ⅰ。偶尔会出现而ⅱ6-Ⅰ的变格终止式。这也充分体现了《巴蜀之画》组曲创作中与中国五声调式的充分融合。而《空谷回声》在曲式创作的过程中,以“商调式”为基础,呈现出完美对称的效果。
2.和声结构的融合
《巴蜀之画》组曲中体现钢琴音乐与民族音乐之间的融合,主要也体现在和声结构的融合中,其中包含小三度间音的变和弦以及同主音的交替变和弦。在《晨歌》中,不同的小節在表现的过程中建立在F音上的清角变和弦,在功能和弦中,其原主位的变格终止使其在表现的过程中为变格终止增添了神秘的色彩,比如在第1-4小节创作中,小三度间音的变和弦体现了钢琴音乐在创作以及表现中与民族音乐之间的融合。《抒情小曲》建立在D调上的大商和弦,在表现的过程中体现了同主音大小调之间的交替变化,在和弦变化中,前者与后者和弦在使用以及变化的过程中,均体现了以主音A为主的交替变和弦,在表现的过程中,为原有的旋律线条增加了活力,使其和声色彩在变化的过程中更具有灵活多样的特点。
3.共同和弦与动机模进的转调
《巴蜀之画》组曲中体现的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包括对转调技法的运用,其中钢琴音乐在创作的过程中,其转调技法主要包括了直接转调法、中间和弦转调法等。直接转调法顾名思义就是简单粗暴地在同名大小调间进行转调,并且通常是以整段歌曲作为单位进行转调。比如在《爱的初体验》中,歌曲的主歌用的是G小调的和声进行,到了副歌的时候直接转到了G大调上。这种转调方式能让不同的段落有着不同的情感,从和声上体会到情绪的落差。中转和弦转调法就是选择一个中转和弦与新调的V级形成链接来完成转调。中转和弦的挑选方式有许多,这里我们只推荐一种最简单容易上手的方式:挑选两个调共有的和弦,最好是新调的下属和弦(大调的Ⅱ或Ⅳ级,小调的Ⅱ、Ⅳ或Ⅶ级),使中转和弦与新调Ⅴ级形成和声连接从而完成转调。《巴蜀之画》组曲转调技法中,采用了共同和弦转调以及动机模式转调的方式进行,比如在《蓉城春郊》中,其主和弦包括B、D、F,以五声调试作为共同和弦,在表现的过程中,能实现调与调之间更加平滑的联系,为其不同和弦之间的转调提供更广泛的可能性。在动机模式转调下,通过不断三度循环的模式进行特殊转调,能使曲作品在表现中将观众的情绪推向高潮,为中心主题的展示提供一定的基础。
4.不同形式的五声纵和织体
《巴蜀之画》组曲在创作的过程中,其运用不同形式的无声纵和织体,其中最典型的包括互补型、贯穿型两种类型。互补型在《巴蜀之画》组曲《抒情小调》中表现最为突出,在作品《抒情小调》中,从第6小节低音部声部实现主题横向以及纵向之间的互补,在材料构成的过程中,采用低声部两拍的方式进行分析,使其音乐在横向以及纵向发展的过程中,能更好地形成和声旋律的纵和发展。而在《蓉城春郊》中,采用G调贯穿的方式,实现了钢琴作品与五声纵和织体之间的融合,在表现的过程中不仅丰富自身的表现形式,更为钢琴艺术与民族艺术实现充分融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四、总结
《巴蜀之画》组曲中包括《晨歌》《空谷回声》《抒情小曲》《弦子舞》《蓉城春郊》《阿坝夜会》六首作品。《巴蜀之画》组曲在创作的过程中,以巴蜀地区的民歌为基础,实现对民族音乐的再创作。钢琴作品《巴蜀之画》组曲在创作的过程中,从创作技法以及构思布局中进行深入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创新创作理念,实现钢琴艺术创作曲式与民族音乐元素之间的融合,在钢琴创作中,为实现钢琴音乐与民族音乐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可发展的空间。从《巴蜀之画》组曲中分析钢琴音乐与民族音乐融合的现状以及内容,在表现的过程中进一步为推动我国民族音乐的创新发展提供一定的路径支持。
——————————
参考文献:
〔1〕黄坤龙.施光南艺术歌曲演唱分析与钢琴伴奏运用探析——以《多情的土地》《摇篮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为例[J].当代音乐,2022(04):100-102.
〔2〕刘阳.论建国初期钢琴作品的特点——以黄虎威的钢琴组曲《巴蜀之画》为例[J].黄河之声,2021(05):50-53.
〔3〕李南.建国初期民族调式和声探索的成果——以《内蒙古民歌主题七首》《庙会》《巴蜀之画》三部钢琴组曲为例[D].湖北:武汉音乐学院,2019:25-31.
〔4〕王暢.钢琴组曲《巴蜀之画》中的藏族音乐元素——以《空谷回声》《弦子舞》《阿坝夜会》为例[J].人间,2016,208(13):221-221.
〔5〕姜璇.广东民族音乐元素与钢琴演奏技巧的融合——以陈培勋《双飞蝴蝶主题变奏曲》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2(10):165-167.
〔6〕张潇潇.民族音乐元素与现代技法的碰撞与融合——以钢琴组曲《“长短”的组合》为例[J].怀化学院学报,2019,38(04):94-97.
〔7〕偶潇潇.我国钢琴音乐中的少数民族音乐元素——以张朝的《滇南山谣三首》为例[J].普洱学院学报,2019,35(04):82-84.
〔8〕张潇潇.我国钢琴音乐艺术的民族化特色及演奏特点分析——以《百鸟朝凤》为例[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9,400(5):124-129.
〔9〕张潇潇.钢琴组曲的民族风情元素与演奏要点分析——以《版纳风情》为例[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9,40(09):129-133.
〔10〕杨阳.论歌曲钢琴声部中戏曲音乐元素的三个表现手法——以民族艺术歌曲《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为例[J].大众文艺,2014(13):154-157.
(责任编辑 徐阳)
The Spatial Development of the Integration of Folk Music and Piano Music
——Take The Painting of Bashu Painting as an Example
ZHANG Yan, WU Y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Huainan 232038,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lobal economy and culture, China's exploration of piano ar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deep. The development of piano art in China has enriched the expression forms of China's music art, and provided path support for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usic. Folk music is with histo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usic, is the art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xcellent culture, on the basis of cultural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realize the fusion of folk music and piano music is an important way of rich piano art in China, is the key to realize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music in China. In the process of creation, the piano suite of Bashi Painting integrates the content and expression form of folk music with the classical piano art, which provides a foundation for the spatial development of the integration of folk music and piano music in the process of expression. To strengthen the exploration of the creation and expression of the piano suite in The Painting of Bashi, to provide path support for further realizing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folk music and piano music.
Keywords: Folk Music; Piano Music; Fusion; Space Development; Piano Suite
收稿日期:2023-04-22
作者简介:张延(1979-),男,汉族,安徽淮南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钢琴演奏与教学、民族音乐学研究;吴燕(1971-),女,汉族,安徽淮南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声乐、民族音乐学研究。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陆在易艺术歌曲研究”(SK2021A0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