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文化服务需“精准供给”

2023-08-19刘宏鸣叶海军

人民与权力 2023年7期
关键词:泰州服务体系群众

☉刘宏鸣 叶海军

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当前,全省正在打造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先行区,如何打造高质量建设文化强国先行区、找准群众的文化需求,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展现文化担当?以泰州市近年来加快“文化名城”建设为例,浅谈几点看法。

加大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落实力度。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的先进发展理念,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高质量全面小康社会的需要,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作为保障民生的重要内容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助推“强富美高”新泰州的重要举措。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战略,克服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的不良观念,切实提高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高站位、高起点、高标准推进新一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提高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和服务效能。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相结合。结合泰州实际,用好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扎实推进老通扬运河(古盐运河)文化带建设。坚持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整合利用现有城乡公共设施,拓宽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功能,满足不同类型群众的需求,提升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效率。注重处理好大型文化场馆建设与使用效能的关系。注意避免大型文化场馆建设花费大、使用率低的状况。如充分利用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各类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开展讲座、培训、展览及演出等活动,拓宽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更大程度地惠及群众。

夯实公共文化建设基础。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制定泰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标准、服务标准以及考核评估标准等。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有关文化建设经费投入规定,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加大对新媒体平台、融合媒体平台,以及城市书房等活动开展得好的公共文化设施的扶持力度。同时,各级文化部门要多措并举,积极向上争取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民资等,拓展投入渠道。切实加大文化人才引进的政策扶持和倾斜力度,特别要配齐配强基层乡镇和行政村的专职文化人员队伍,对急需型文化人才实施“绿色通道”,鼓励多途径培养、招录急需人才,提高招录人才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大公共文化设施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积极拓展网络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新手段、新方式,增强群众参与性、互动性、趣味性。认真落实“文化惠民”工作任务,加大基层特色文化产品引领力度,下沉一线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项,把文化活动送到群众家门口,把文化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紧扣城市“一轴一核三极三城”建设,全面推进“凤城河文化核”工程,持续打响泰州学派、里下河文学、郑板桥文化等品牌,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建立重大作品规划、推进机制,整合资金和人才资源,定期推出具有较大影响的精品力作,讲好泰州城市故事,丰富特色文化内涵,提升文化惠民的质量水平。

猜你喜欢

泰州服务体系群众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幸福水天堂——泰州
多让群众咧嘴笑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泰州古韵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初具规模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