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伤寒杂病论》序看张仲景的创作方法 *

2023-08-19赵东丽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15期
关键词:伤寒杂病论杂病论猪苓

赵东丽

(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伤寒杂病论》序是张仲景为所著《伤寒杂病论》一书作的序,阐述了自己创作《伤寒杂病论》一书的原因、经过及对后世读者的期望:“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1]。这些内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伤寒杂病论》的创作过程和方法。

1 勤求古训 博采众方

作者在序中列举了所探求的古代文献典籍及方书,其中《素问》《九卷》即《黄帝内经》,《八十一难》即《难经》,《阴阳大论》《胎胪药录》不存。我们也可以在《伤寒论》条文中找到其与这些典籍间或显性或隐性的联系。其中有多处条文与《黄帝内经》《难经》内容一致。另如《伤寒杂病论》与《难经》《灵枢》等脉法理论的一致性,与《黄帝内经》的五味理论、治则治法等一脉相承,都可以看出几本著作之间的联系及张仲景写作《伤寒杂病论》的依据。

2 平脉辨证

从《伤寒杂病论》一书内容可见,张仲景对于脉法及症状非常重视。

2.1 脉法脉法上来看,前列“辨脉法”“平脉法”,以脉法为中心,从脉状、脉象、病人脉与平人脉、各部脉不同及与病症对应等,说明脉诊的方方面面。其后条文也是以脉与证相结合来帮助判断病情、制定治疗方法。如“辨脉法”篇中:“问曰: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何?答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曰:何谓阳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曰:何谓阴不足?答曰: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将脉证结合,指出洒淅恶寒复发热的脉象及其机制,也提示洒淅恶寒有阳不足的因素,发热有阴不足的因素,为后文理解洒淅恶寒、发热证脉关系及内在机理作了铺垫。

张仲景不但结合脉证来说明其关系,而且还通过相关证、脉的比较来提示病因病机,帮助理解相关证脉特点及关系。

如“辨脉法”中:“问曰:病有战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答曰:脉浮而紧,按之反芤,此为本虚,故当战而汗出也。其人本虚,是以发战。以脉浮,故当汗出而解也。若脉浮而数,按之不芤,其人本不虚,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发战也。问曰:病有不战而汗出解者,何也?答曰:脉大而浮数,故知不战汗出而解也。问曰:病有不战,不汗出而解者,何也?答曰:其脉自微,此以曾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以内无津液,此阴阳自和,必自愈,故不战不汗出而解也”。以上指出战而汗出的脉象(浮紧,按之芤)及原因(本虚邪实),不战汗出则为脉浮数、按之不芤,本不虚;脉微不浮,不芤,则不战不汗出而解。三者结合,可知战的病机为本虚邪实,而脉浮、汗出,则邪还于表而解,为后文中理解“战”“汗解”等内容打下基础。

2.2 症状症状上来看,首先,张仲景对症状描述细致入微。如单发热,从程度上分,有微发热、大发热、暴热,等等;从部位上分,有头热、身热、丹田有热、热在皮肤、热在骨髓、面有热色、足热、足心热、表里俱热、胸中有热、热上冲胸、一身手足尽热、当脐握热,等等;时间上也有不同:日晡所剧、时发热、后发热、时有微热、热续在、暴热、更发热者,等等,而其中发热症状中更有不同情状的表现:翕翕发热、翕翕如有热状、往来寒热、潮热、蒸蒸发热,等等。此外,再加上发热与恶寒、烦、身疼、渴、喘等证的结合,发热与厥的关系等,这些详尽的内容,有助于我们辨别症状,判断病机,找到治疗方法。这应该就是《伤寒论》一书中症状反应可以与治疗方法进行对应的一个原因。

再如汗出,也是如此。从部位上分,有股内汗、头汗、额上汗出、手足濈然汗出、额上微汗出,等等;从程度上分,有小汗、大汗、汗出多、微似汗出、遂漏不止、无汗、汗出不止、极汗出,等等;从类别上分,有自汗、盗汗、喘汗,等等;从情状上分,有汗出濈濈然者、翕翕汗出,等等。再加上与发热、恶寒、恶风、喘、渴、短气、烦、谵语、呕、吐利、厥关系的描述,都对病证的判断有很大帮助。正是由于张仲景在描述症状上的精细入微,才让我们在判断病情、确定治法时有章可循。《太平广记》记载:“初郡张仲景总角造颙,颙谓曰:‘君用思精密,而韵不能高,将为良医矣。’仲景后果有奇术”[2]。可见,张仲景本身思维精细,所以才有如此细致入微的症状描述。

其次,相同或相似症状在不同条文中的出现,作为比较与补充,既可以说明相关症状的主治,也能从不同描述中阐明病因病机。如“谵语”一词,在《伤寒论》中出现35次,从症状描述及适应方剂来看,多为阳明热实可下之证,其病机:“胃中热盛,上乘于心,心为热冒,则神昏乱而语言多出,识昏不知所以然,遂言无伦次而成谵妄之语”(《伤寒明理论》)[3]。但《伤寒论·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中却明言:“发汗多,亡阳谵语者,不可下,与柴胡桂枝汤和其荣卫,以通津液,后自愈”。补充说明了“若发汗过多,大亡气液而发谵语者,乃津枯致燥之谵语,非热甚内实之谵语,不可下也”[4]。二者结合,说明阳明热而影响心神,既可因实热,也可因发汗多,津液布散不及所致之热。

再次,同一方中不同症状可形成比较与相互补充的关系。如白虎加人参汤,以清热益气生津,治疗口大渴、舌燥、心烦等阳明里热炽盛,耗伤津液证。但从相关条文中的“表里俱热、时时恶风”“无大热”可知,或有表邪未尽,但里热为主。而“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一条,则提示表有寒邪为白虎汤类的禁忌证。同一方中不同症状的比较、补充,让我们能更深入地理解经方及其适应证。

3 见病知源

张仲景虽然非常看重脉象及症状,但是,不可能仅将纷繁的脉象、症状与治法紧密相连,还是要从各种征象中看到其背后的病因病机,才能进一步了解病情。所以,《伤寒杂病论》序中说“庶可以见病知源”,希望读者见到疾病,就能够了解其本源,以求有更大的收益。我们也可以看到,《伤寒论》中有多处证因相对应的条文。如“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的“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烧针,因胸烦,面色青黄,肤瞤者,难治;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既说明太阳病发汗发热恶寒,复下,导致心下痞的原因是“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又强调再加烧针,火气内攻,更损其阴,则会出现胸烦、面色青黄、肤瞤等阴尽阳竭之恶证,如只是面色微黄,手足温,说明土见回生之色,且阳气回于四末,易痊愈。再如“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指出厥证的病因病机为阴阳气不相顺接,症状为手足逆冷。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有多处以“所以然”“所以”来解释病因病机的句子。如“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内外俱虚故也”,说明下后又发汗所导致的振寒、脉微细的病机为“内外俱虚”:“以下之失宜,则内守之阳虚,故脉微细也。以汗之失宜,则外固之阳衰,故振寒也”。又如“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故攻其热必哕”,说明胃中虚冷不能食,再误以寒药攻之,则一定会导致哕症。胃中虚冷则是症状出现的病因。再如《金匮要略》中:“产妇郁冒,其脉微弱,呕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故当汗出,阴阳乃复。大便坚,呕不能食,小柴胡汤主之”,即说明产妇郁冒的原因为“血虚而厥,厥而必冒”,又说明“头汗出”为“血虚下厥,孤阳上出”,同时又指出“产妇喜汗出”的原因为:本阴血虚而阳气盛,汗出可使阳气得以外泄而解,使阴阳和复。

除了“所以然”,作者还多用“故”来解释病因病机,多达百处。如“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指出这里的“小便不利”并非因饮邪停蓄于膀胱,而是因大下后又发汗,导致津液亏虚。有时“故”也提示病因并指出治疗方向及用药,如“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自利不渴,知为太阴本藏有寒也,故当温之”[4],治疗方剂则为四逆类。

《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常以证名对照,从对“名”的考察中,可以推出其所要指明的病因病机。如“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一作缓)者,此名湿痹(一云中湿)。湿痹之候,其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这里,将湿痹病名与证候、脉象对应,即指明病因。也可从《黄帝内经》中推导其病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素问·痹论》)[5]。著痹,主要特色为附着于某处,这里即附着于关节,而痹的主要症状为疼痛,所以此处为关节疼痛。另,“湿盛则濡泻”“小便不利,大便反快者,湿即水,水不外渗,则横流不遵故道”[4]。有时作者还在证名对应的同时,特别指出病因病机,如“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此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

有的相同或者相近病名也可以帮助建立病因病机之间的联系。如水逆与火逆证。“逆”为“屰”之后来用字,“屰”在甲骨文中是倒立的人形,所以“逆”“屰”有“倒”“不顺”等义。五苓散之水逆证,为水入不下,却上逆而吐,考其病因则为“乃热邪挟积饮上逆,故外水格而不入也”[4]。火逆证之火邪上冲,阳不下通,而致“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明确指出腰以下重着而痹的原因非风寒湿,而因“火逆不相交通”,因此“示人欲治其痹,宜先治其火也”[4]。此二病名,水逆为主要症状,火逆为病因病机,但皆可从病名与症状联系对病因病机进行考察,以确立治疗方法。

作者还以不同病名之间症状异同的对照来揭示病因病机,确定治法。如结胸与藏结:“问曰:病有结胸,有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何谓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藏结。舌上白胎滑者,难治”。从症状对比看,“如结胸状”,说明藏结亦有“按之硬痛”证,但“饮食如故”,说明结胸应有不能饮食证;从脉象比较来看,结胸为寸浮关沉,藏结为寸浮关小细沉紧。结合脉证,则可知结胸为实证,藏结为虚寒。

此外,《伤寒论》中有相同相似条文,描述相近症状,却在不同方证中出现,这时便需要推导病因病机和所隐含的不同病证来理解条文。如猪苓汤条文:“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与五苓散条文:“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与五苓散主之”。二者都有脉浮、发热(微热)、小便不利、渴欲饮水(消渴),所描述症状基本相同,但是一则用猪苓汤,一则用五苓散。所以可推求二者虽症状基本相同,但病因病机却应有所差异。五苓散中有桂枝、白术,主气,所治为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而猪苓汤中有阿胶、滑石,主治为津液不足,热伤津液加之蓄水。也就是说,五苓散证中的热邪重在使气化不利,而猪苓汤中的热邪则更使津液亏虚。也可从五苓散在太阳病篇而猪苓汤在阳明病篇可知,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所以偏于表偏于气,阳明病已经入里,所以更易伤津液。所以赵羽皇注解为:“故利水之法,于太阳用五苓者,以太阳职司寒水,故加桂以温之,是暖肾以行水也;于阳明、少阴用猪苓者,以二经两关津液,特用阿胶、滑石以润之,是滋养无形以行有形也。利水虽同,寒温迥别,惟明者知之”[4]。这二者或有发汗无汗之症状不同,其实未必仅是如此,影响气化之症状或许五苓散证有,而影响津液之症状或许猪苓汤证有。五苓散的服用方法有“多饮暖水”,也可看出其帮助气化蒸腾之功效。而从五苓散症状中的“消渴”与猪苓汤证中的“渴欲饮水”之细微不同,可知五苓散证中因前有胃中干,后有气化不利,所致消渴明显更重。正如《医宗金鉴》所言:“今邪热熏灼,燥其现有之津,饮水不化,绝其未生之液,津液告匮,求水自救,所以水入即消,渴而不止也。用五苓散者,以其能外解表热,内输水府,则气化津生,热渴止、而小便利矣”[4]。

从以上内容可知,张仲景并非只是重视脉证与治法的对应,更是将“见病知源”即揭示病因病机作为主要方向,希望读者能够深入理解中医理论,并从中观照到脉证—病因病机—治法的联系,这种联系的建立有的是在文中直接指出,有的是通过症状、脉象、病名等的比较,有的则是希望读者在熟悉相关内容的基础上自己推导而出,即:“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猜你喜欢

伤寒杂病论杂病论猪苓
Effectiveness of Zhuling decoction (猪苓汤) on diuretic resistance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a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
《伤寒杂病论》方药辨治肩周炎探析
猪苓汤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女性复发性下尿路感染的临床观察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暨《涪陵古本伤寒杂病论》影印本首发式
运用芍药甘草汤治疗癌性疼痛探析
猪苓汤治疗肾系疾病验案3则
浅谈学用《伤寒杂病论》的三步曲
猪苓微粉浸膏提取工艺条件优化
刍议《伤寒杂病论》中舌诊的特点
《伤寒杂病论》中腹满辨证论治学术思想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