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进展
2023-08-19甄玉花杜雪莲
甄玉花 凌 静 杜雪莲
(深圳市中医院妇科,广东 深圳 518033)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一种妊娠期特有的肝脏疾病,主要发生在妊娠晚期,其临床特点表现为轻到重度的瘙痒和肝功能异常,妊娠女性中发病率为0.1%~2%[1,2]。发病原因可能与孕妇自身代谢功能紊乱、环境因素、遗传因素有关,ICP 与不良孕产结局有关,如胎儿早产、窒息、胎粪滞留所致羊膜囊污染、胎儿宫内死亡等。ICP 患者的血清胆汁酸水平升高,研究[3]表明,胆汁酸≥100 μmol/L 会增加死胎风险。目前,治疗ICP 多采用熊去氧胆酸、腺苷蛋氨酸、苯巴比妥、地塞米松等缓解症状,但对生化指标及妊娠结局方面的改善有待提高。中医药治疗ICP有其独特的优势,与西药结合运用治疗ICP,可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显效时间,且不良反应少,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 病因病机
中医学中并无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病名,可归属于“妊娠身痒”“妊娠黄疸”“子黄”“胎毒”“风瘙痒”范畴。“黄疸”一名,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云:“溺黄赤,安卧者,黄疸”,又云:“目黄者曰黄疸”,描述了黄疸的症状。《伤寒杂病论》将黄疸分为黄疸、谷疸、酒疸、女劳疸、黑疸,茵陈蒿汤为治疗阳黄的经典代表方剂,后世医家治疗黄疸多据此方化裁应用。《陈素庵妇科补解》胎前杂证门卷之三指出:“孕妇患此必致腹胀胎腐”,则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类似。唐容川云:“一个瘀字,便见黄皆发于血分也……脾为太阴湿土,主统血,热陷血分,脾湿遏郁,乃发为黄……故必血分湿热乃发黄也”,阐述了湿热发黄的病机,是由湿热之邪郁阻气机,同时邪热瘀于血分时才会发黄。
关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病因病机,可以从“黄疸”和“妊娠身痒”2 个方面论述。黄疸者,多因肝失疏泄,肝气不舒,木郁克土,脾失健运,水湿运化不利,郁而化热,胎毒邪热和水湿交蒸,湿热壅盛,熏蒸肝胆,则发为黄疸。妊娠身痒,则分虚、实之不同。虚者,分为血虚、营卫不和。血虚多因孕妇素体阴血虚,妊娠期血下注胞宫养胎,阴血愈虚,肌肤失濡,血虚化燥生风,风胜则身痒,故见皮肤瘙痒;孕妇素体肝肾不足,据“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及“冲为血海、任主胞胎”理论,孕后冲任充盛以养胎,冲任失调,营卫不和,肌肤失养则身痒。实者,见于风热证、湿热证,孕妇素体阳盛,内有蕴热,孕后阴血下聚养胎,风热之邪趁虚内侵,与血热相合,化燥生风则见身痒;或因脾胃升降失常,湿热交蒸于肝胆,肝胆经脉瘀阻不畅,胆汁外溢于肌肤而见瘙痒。
张良英教授认为,本病归属“胎毒”范畴,是因血虚、风热、湿瘀杂合致病,虚中夹实,涉及肝、胆、脾、肾、三焦的危重证候,病机关键是“血瘀风燥”和“湿热瘀阻”[4]。
2 治疗原则
基于ICP 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以清热利湿退黄、行气活血化瘀为主,临床上根据证型的不同,辨证论治。当代医家治疗ICP的论述如下。
国医大师夏桂成认为,本病为心肝(胆)郁火湿热所致,治疗原则采用清肝解郁与利湿止痒相结合,运用丹栀逍遥散合茵陈蒿汤加减(炒柴胡、当归、白芍、茯苓、炒栀子、炒牡丹皮、泽泻、钩藤、地肤子等),在此基础上,根据偏于火热、湿热的不同,适当分别加用清热药、燥湿药。郁则不通,易留瘀滞,活血药当慎用,可选用赤芍、丹参、虎杖等较温和的活血药物。此外,夏老强调:“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注重清心、宁心,加莲子心、黄连、钩藤、龙齿清心泻火除烦[5]。
张良英教授认为,本病的治疗应注重孕妇生理状况,以扶正祛邪、安胎护母、重视肝脾肾为原则,内治与外治相结合。内服方药以清热利湿祛瘀、养血益精固胎为法,自拟生地四物汤加减;外洗方药以清热祛风止痒为法加减,取得满意疗效[4]。
2.1 茵陈蒿汤茵陈蒿汤作为治疗黄疸的经方,具有疏肝理气、利胆退黄的功效,在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方面应用颇为普遍。方中茵陈蒿善清肝胆湿热、利胆退黄为君,栀子清热退黄、通利三焦,大黄泻热逐瘀,有医者认为茵陈蒿汤中用大黄,就是取其清解气分之邪热,兼破散血中瘀结之良能,非用其泻下。符慧慧[6]、曹书密[7]采用茵陈蒿汤联合西药治疗ICP,对照组采用西药(熊去氧胆酸、地塞米松)治疗,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瘙痒评分明显降低,新生儿围产结局较好,产后出血发生率降低,总胆汁酸(TB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降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升高。茵陈蒿汤可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改善ICP 结局。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茵陈蒿可降低奥狄氏括约肌的紧张度,从而增加胆汁流量,缓解胆汁淤积[8];还可通过促进胆盐转运系统的恢复,进而提升胆排泄和转运的能力,产生利胆作用[9];茵陈蒿中的香豆素、栀子中的栀子苷和大黄中的大黄酸协同作用,抑制脂质过氧化,保护肝脏细胞[10]。
2.2 茵陈蒿汤化裁方在茵陈蒿汤基础上,加减运用比较普遍,偏于瘀血者,加入牡丹皮、丹参活血化瘀;烦闷不适、肝郁明显者,加入柴胡、郁金疏肝解郁;胁肋部疼痛不适者,加入白芍、甘草缓急止痛,当归、牡丹皮活血止痛;瘙痒明显者,加入白鲜皮、地肤子、徐长卿疏风止痒;脾肾不足者,加入白术、续断、黄芪益气健脾补肾。
海长娥[11]采用金茵化瘀方(茵陈蒿、栀子、大黄、黄芩、黄柏、柴胡、金钱草、当归、牡丹皮、丹参、甘草)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ICP,金茵化瘀方以疏肝理气、清热解毒退黄为主法,对照组仅采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1.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6.6%,观察组在降低瘙痒评分、提高经阴道分娩率、降低产后并发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也可降低TBA、ALT、AST、直接胆红素(DBIL)等水平,且不良反应少。
韩宁[12]采用茵陈柴胡汤(茵陈、柴胡、枳壳、黄芩、郁金、夏枯草、白术)联合地塞米松治疗ICP,总有效率为96%,还可降低肝酶。方中茵陈、栀子清热利湿退黄,大黄泻热通便,柴胡、枳壳疏肝行气,黄芩清热燥湿、安胎,郁金、夏枯草疏肝行气,白术健脾安胎。方凤梅等[13]采用利胆汤(茵陈、栀子、赤小豆、白术、白芍、当归、丹参、炙甘草)结合熊去氧胆酸治疗ICP,总有效率为92.5%,降低瘙痒评分和肝酶指标,降低剖宫产率、早产率。
龚新铭等[14]采用清瘀利胆汤(茵陈、栀子、黄芩、白术、黄芪、金钱草、白鲜皮、甘草)联合西药治疗ICP,总有效率达91.53%,降低肝酶指标、改善母婴结局。马西文[15]采用清瘀利胆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ICP,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相比,联合用药可改善肝酶指标、降低瘙痒评分、改善妊娠母婴结局。方中除了常用的茵陈、金钱草、栀子、黄柏、垂盆草等清热利湿、退黄药物外,加入黄芪、白术、川续断益气健脾、补肾,生地黄清热凉血,牡丹皮化瘀止痛,白鲜皮疏风止痒。张丽明等[16]采用胆瘀方(茵陈、大黄、黄芩、地肤子、柴胡)联合西药治疗ICP,有效率达96.83%,高于对照组的84.13%,降低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还可降低不良妊娠发生率。
周晓丽[17]采用保肝解毒汤(茵陈、生大黄、白术、杜仲、枸杞子、蒲公英、鱼腥草、马鞭草、徐长卿、白鲜皮)联合西药治疗ICP,对照组仅采用西药治疗,经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7.78%,优于对照组的73.33%,且可改善皮肤瘙痒、妊娠结局,降低TNF-α。保肝解毒汤方中白术、杜仲、枸杞子补肾健脾安胎,茵陈清热利胆解毒,生大黄清热泻火通便,蒲公英、鱼腥草、马鞭草清热解毒,徐长卿、白鲜皮祛风止痒,共奏清热解毒、祛风止痒、利胆退黄的功效。
2.3 茵陈五苓散化裁方茵陈五苓散出自《金匮要略》,该方由绵茵陈和五苓散组成,具有清热祛湿、利水退黄的功效。舒晓芬[18]采用钱茵利胆汤联合熊去氧胆酸片治疗ICP,总有效率为95.8%,降低肝酶(TBA、DBIL、ALT 等)水平。该方并非茵陈五苓散原方应用,而是加入一些清热燥湿、利水渗湿、疏风止痒的中药。方中茵陈、金钱草清热除湿、利胆退黄,黄芩、栀子清热燥湿、安胎,车前草利尿通淋,茯苓、泽泻利水渗湿,蝉蜕疏风止痒,丹参化瘀,诸药联合具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的功效。
研究显示,茯苓中的茯苓酸、茯苓聚糖等成分能促进肝损伤修复,具有护肝功能[19];蝉蜕中含有蛋白质和甲壳质等化学成分,具有止痒作用[20];黄芩能促进胆红素代谢,金钱草能促进胆汁分泌[8]。
2.4 自拟方关于ICP 的临床研究,部分文献采用的中药方剂为自拟方剂。不同医者运用的方剂不同,考虑可能由于不同地区气候因素、环境因素、饮食偏嗜好等不同,ICP 的证型也有区别,因此加减的药物有所侧重。张振琪等[21]采用茵陈丹芍汤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治疗ICP,对照组仅采用西药治疗,经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可降低瘙痒评分,降低胆汁酸(BA)及肝酶水平,通过降低外周血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降低辅助T 细胞(Th1/Th2)水平,调节免疫系统。茵陈丹芍汤中茵陈清湿利胆、丹参活血化瘀为君药,黄芩清热燥湿安胎、栀子清热退黄为臣药,车前草清热利尿、白芍缓急止痛、鸡内金健胃消食、柴胡疏肝解郁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疏肝利胆、清热燥湿之功效。丹参可改善肝脏及胎盘微循环,促进胆汁代谢,利于胎儿生长[22]。
周秀梅等[23]采用茵柴利湿汤(茵陈蒿、黄芩、茯苓、土茯苓、柴胡、车前子、甘草)联合西药治疗ICP,与西医组相比,联合用药可降低瘙痒评分及BA 水平,降低剖宫产、早产、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不良妊娠结局。
在治疗妊娠身痒方面,曹璐璐等[24]采用当归饮子加减(土茯苓、生地黄、白鲜皮、地肤子、熟地黄、当归、白芍、茵陈等)治疗妊娠身痒患者,总有效率达95%。
2.5 中成药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中成药因其简易、方便等特点,更易于被患者接受。临床最常用的中成药是茵栀黄口服液、茵栀黄颗粒、丹参注射液等,疗效确切。
陈进军[25]、徐丽燕[26]、王新艳等[27]采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熊去氧胆酸和(或)丁烷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思美泰)治疗ICP,能改善瘙痒症状,且早产率、剖宫产率、胎儿窘迫率降低。梁桂梅[28]、郁银霞等[29]、吴敏等[30]、余丽金等[31]采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ICP,可降低皮肤瘙痒评分、改善妊娠结局、降低肝酶(TBA、ALT 等)水平,不良反应少。茵栀黄口服液为中成药制剂,其中茵陈清热利湿解毒,栀子清热退黄,黄芩、金银花清热燥湿解毒。
茵栀黄颗粒可降低ICP 患者瘙痒评分、降低肝酶水平,改善妊娠结局[32];还可改善ICP 患者糖脂代谢水平,通过提高胎盘中胆盐载体(MRP)的水平,加速胎盘胆汁代谢,缓解病情[33]。
复方丹参注射液在治疗ICP 方面,与单纯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相比,可缩短瘙痒和黄疸消失时间,降低肝酶(TBA、AST、ALT、IFN-γ)水平,升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改善母婴结局[34]。丹参具有活血祛瘀、安神宁心的功效,可扩张冠状动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临床上广泛用于冠心病、糖尿病、肝脏病等的治疗,效果显著。在治疗慢性肝脏疾病方面,可降低转氨酶、胆红素水平,促进肝细胞再生、炎症消退和坏死组织吸收。据上述研究报道,在ICP 治疗方面,丹参可增加胎盘血流量,改善因胎盘缺血而引起的胎儿缺氧,改善胎儿宫内窒息。
3 小结
中医药治疗ICP 的研究文献较多,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标准化问题:由于ICP 证型不统一,虽然有体质研究分析ICP 主要有湿热证、痰湿证、瘀血证,但尚未做小样本调查,该结果并未得到普遍认同。证型不统一导致用药的较大差别,为中医药治疗ICP 标准化应用带来困扰。(2)治疗手段多样化问题:虽然也有中成药和外洗方的报道,但大部分治疗ICP 的中医手段都采用中药内服,固然妊娠期存在针刺方面的限制,但是,仍然可有灸法、穴位点按等方面的探索。(3)基础研究较少:中药治疗ICP 已有较多的临床证据,但缺乏基础实验、动物实验、机制研究的探索,若能更深入研究中药治疗ICP 的作用机制,则可为中医药的推广提供更多强有力的证据。因此,中医药治疗ICP 的研究,仍需要广大医务工作者勠力同心、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