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中医院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共享 *

2023-08-19杨宇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15期
关键词:病例实训实验教学

王 楠 杨宇峰

(辽宁中医药大学教学实验中心,辽宁 沈阳 110847)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学新技术面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应运而生。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在中医院校的医学教育中,要着重强调对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是高等中医院校信息化建设和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主要内容。它将中医学科专业教学与现代先进信息技术有机融合,构建有利于培养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发展的虚拟仿真环境[1],可实现校内师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均能开展和参与教学、实验及相关实践活动并获取资源及必要指导帮助的需求。

1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新时代背景下,学生获取知识和教师授课的方式都发生了改变,即教学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促使学科专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通过构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达到促进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的目的。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增强素质能力为原则,以注重各学科知识交融为理念,将建设现代信息化实验教学作为教学改革的内生变量,突出应用驱动、资源共享,推动实验教学项目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丰富实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的时间、空间和深度,运用高质量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不断提高高等中医院校的实验教学质量[2]。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构建以实验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实验研发技术的先进性为特色,弥补以往传统临床技能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增强了学生对临床技能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强化了对临床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提高医学生的临床专业技能具有深远意义。

2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内容

2.1 虚拟仿真技能实训平台虚拟仿真技能实训平台由六大系统组成:虚拟仿真中医辅助诊断系统、虚拟仿真综合病例训练系统、虚拟仿真多点触控虚拟解剖系统、虚拟仿真妇科分娩训练系统、虚拟仿真国际急救情景训练系统、虚拟仿真针刺手法3D VR实训系统。

2.1.1 虚拟仿真中医辅助诊断系统该系统是应用计算机技术对患者进行病情记录、辨证分类、诊断依据、开定处方等集远程教学与医疗于一体的计算机辅助中医诊断系统,由系统管理模块、辨证系统、人机交互问诊系统、脉诊系统及舌诊系统5 个部分组成,实现了传统中医诊断过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初步结合,提高了学生对中医诊断的学习兴趣。

2.1.2 虚拟仿真综合病例训练系统该系统通过采集临床患者的病例信息,如正常、异常的生命体征以及各种理化检查结果,结合计算机技术,构建模拟系统,建立临床病例模拟数据库。其中包含心音、呼吸音、肠鸣音、振水音等体格检查的听诊内容,心电图图库和与之配套的心电监护、电除颤等模拟系统以及护理专业相关的手臂静脉注射及男性导尿术模拟练习等。此外,综合病例训练系统还有一个特色功能:教师可自行选择模拟程序,根据需要设计病例。学生根据教师所设定的病例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做出病例采集、辨证诊断以及治疗的全过程模拟演练。系统可根据学生的诊治经过做出反馈。

2.1.3 虚拟仿真多点触控虚拟解剖系统该系统是一种将虚拟数字人技术和信息技术结合的开放式网络化教学系统,通过多点触控技术,可让学生更为真实地了解人体组织结构。系统库中包含胚胎学、解剖学、组织学等相关虚拟图片,可与理论教学内容同步,帮助学生加深对解剖、组织胚胎学基础理论的理解。

2.1.4 虚拟仿真妇科分娩训练系统该系统具有妊娠生理解剖、胎儿超声检查、胎心监护、产前检查、分娩过程、自动分娩系统、分娩记录等模拟教学功能。此外,还具备孕妇及新生儿心肺复苏、初期复苏、新生儿静脉用药、生命体征监护、新生儿常用急救药物等妇产科急救模拟教学模块。

2.1.5 虚拟仿真国际急救情景训练系统该系统以美国心脏病协会颁布的2014年急救指南为支撑,录入不同类别的急救病例,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投影技术,营造几乎与真实抢救现场一致的不同动漫场景,让学生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并进行相应的急救技能实操。系统支持对不同类别病例提供典型辅助检查和药物治疗方案,并全面支持对心脑血管意外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训练。

2.1.6 虚拟仿真针刺手法3D VR实训系统该系统充分利用虚拟仿真教学高新技术集成的优势,形成具有交互效能、多维化的信息教学环境,通过针刺手法参数检测仪,采集各种手法数据,使学生能够在运针过程中观察物理量的变化及特点,建立针刺手法客观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实训教学新平台和新路径[3]。

2.2 虚拟仿真中医临床技能考核平台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是运用于检测医学生临床技能操作的一套考核系统,具有客观性强、实践性强、有序度高等特点,通过模拟不同的临床场景进行考核。为整合临床技能培训与考核资源,将OSCE 应用到平台的建设中,构建了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综合性中医临床技能考核平台,形成了系统化、多样化、标准化的考核模式——三站式临床基本技能考核和三站式临床综合能力考核。该平台将中医临床技能考核变得更加客观化、全面化、创新化,并且可应对不同层次人员(本科医学生、规培医师、社会基层医师、助理医师等)的需求,对培养专业技术过硬、人文素质更高的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具有重大意义[4]。

2.3 虚拟仿真实验管理平台该平台开发和引入中医临床技能综合实训教学管理系统,采用智能化、流程化的模式,对实验教学任务进行分层次、分权限管理,登录该平台即可线上完成读取教学任务、审批教学计划、安排教室和实验室、智能排课以及自动生成实验课成绩等完整的教学流程。管理平台的建立为实验课教师提供了完整准确的教学安排,保障了教学任务的顺利实施,并对实验课中的相关数据进行有效的汇总分析,为教学评估、实验室评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提供详尽准确的资料和数据,减少教师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3 虚拟仿真实训教学平台的共享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教学资源丰富,服务范围深广,可以面向在校师生、临床教学基地乃至社会开放共享。平台主要服务于本科教学,同时承担了很多对研究生、住院医生及各地进修医生的教学任务[5]。利用平台知识资源、考核资源、管理资源及师资科研力量的影响力,可服务于社会大众。

学生无论在图书馆、实验室还是寝室,登录校园网就可以进入虚拟实验平台学习,打破了传统实验教学对内容、时间及场地的限制,实现了远程教育。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专业特色和能力水平,选择教学任务情境下可选择、利用的具体方案,自行设计感兴趣的临床情境,促进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

4 结语

医学教育重在培养临床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虚拟仿真实训中心秉承以能力为先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虚实融合,多元协同”[6],以提高高等医学院校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宗旨,以搭建优质临床技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为核心,形成了具有中医特色的虚拟仿真实训技能、考核及管理三大平台,打破了传统医学教育理念,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展了医学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加强了高等中医院校医学生对于临床技能相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中医临床技能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猜你喜欢

病例实训实验教学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病例”和“病历”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一例犬中毒急诊病例的诊治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妊娠期甲亢合并胎儿甲状腺肿大一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