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体育教学技能培养现状调查研究
——以陕西省30所高校为例

2023-08-18王辉洪

教育观察 2023年15期
关键词:体育课技能幼儿园

王辉洪

(陕西艺术职业学院学前教育学院,陕西西安,710054)

一、问题提出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1]2020年印发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指出,要深化具有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锤炼意志、健全人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3]幼儿体育教学技能不仅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备的核心技能,还是幼儿园提高幼儿健康水平的重要抓手。高校重视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体育教学技能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幼儿体育教学水平,还可以为学生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体育教师夯实基础。本研究旨在了解陕西省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幼儿体育教学技能的培养现状,分析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为相关高校提供参考。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以高职大三和本科大四应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共560人。高职大三和本科大四的学生已基本完成了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所填信息更具代表性。调查涉及的院校共30所,其中公办本科10所,民办本科5所,公办高职10所,民办高职5所。

(二) 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使用自编问卷“学前教育专业幼儿体育教学技能培养现状调查问卷”,通过文献梳理、邀请行业专家审阅、学生试填等方式收集修改建议,对问卷进行修改。最终问卷的Cronbach’s α为0.868,表示问卷的信度良好。发放并回收了560份问卷,公办本科113份,民办本科165份,公办高职188份,民办高职94份;参与问卷调查的男生39人,占6.96%,女生521人,占93.04%;本科大四学生253人,占45.18%,高职大三的学生307人,占54.82%。

2.访谈法

使用自编访谈提纲“学前教育专业幼儿体育教学技能培养现状教师访谈”,随机选择来自不同高校的体育教师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各5名,以了解体育课程和幼儿体育教学技能课程开设情况、教师专业化水平以及所面临的培养困难。除此以外,还随机访谈3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主管领导,以了解高校对学生幼儿体育教学技能培养的重视程度。

(三)数据处理

共回收有效问卷560份,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体育教学技能培养情况

高校的幼儿体育教学技能培养情况调查的计分及数据处理采用5级评分,理论中值为3分,得分越高,说明学生的意愿、能力、认可度等水平越高,反之,则水平越低。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幼儿体育教学技能培养情况

由表1可知,学生在对体育的喜欢程度、对幼儿体育教学技能的重视程度和从事幼儿体育教学的意愿程度项目上得分高于理论中值。这说明大部分学生都喜欢体育,认为幼儿体育教学技能对他们而言非常重要,并且毕业后愿意从事幼儿体育教学工作。学生在体育课教师授课内容与专业或职业特点匹配度、学校对学生的幼儿体育教学技能培养重视程度和在幼儿园完成体育教学活动的自信程度项目上,得分均低于理论中值。这说明体育教师授课的内容与学前教育专业或职业特点吻合度并不高,学校对学生的幼儿体育教学技能培养不够重视,并且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不能很好地完成一项幼儿体育教学活动的任务。

(二)体育课程开设情况

此题为单选题。在调查的高校里,体育课程开设3学期及以上的占32.86%,开设2学期的占38.57%,开设1学期的占17.50%,没有开设体育课程的占11.07%。这说明,大部分高校比较重视并开设了体育课程,但仍有部分高校对体育课程的设置有待完善。

(三)学生获得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渠道

此题为多选题。调查可知,学生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主要是通过体育课、网络或电视和参加运动会获得,分别占65.30%、56.61%和41.86%。其次是通过参加体育社团活动、看相关书籍、同学交流和其他渠道获得,分别占26.25%、20.18%、35.18%和10%。这说明体育课在学生获得体育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网络或电视和参加运动会对学生获得体育知识和技能也比较重要。

(四)所授内容与就业特点是否吻合情况

此题为多选题。调查显示,大部分体育课教师授课的内容不太符合学生未来的职业特点,主要问题集中在培养目标没有结合幼儿园教师工作需求(占28.62%)、教学环节传统(占27.37%)、课程设置与学生就业意向不一致(占26.30%)、教学形式没有体现学前的特点(占25.58%)、任课教师对幼儿园了解有限(占22.90%)。

(五)学生对幼儿体育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

此题为多选题。学生对幼儿体育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如下。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掌握的人最多,占46.51%,幼儿体育学理论知识掌握的人占38.28%,幼儿运动心理学掌握的人占37.92%,体育游戏掌握的人占36.85%,幼儿运动生理学掌握的人占34.70%,幼儿体育安全防范知识掌握的人占30.05%,掌握的人占比小于30%的内容有身体素质练习(占27.19%)、体育体操(占26.30%)、队列队形口号(占20.04%)、各种球类项目(占13.95%)、学习制作体育小器材(占8.94%)和其他(占6.08%)。没学过幼儿体育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学生人数占10.02%。上述数据说明,高校对学生的幼儿体育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不足,掌握“体育卫生保健知识”的人数最多,但只占46.51%,不足总人数的一半。此外,学生掌握的内容偏理论轻实践,掌握体育体操、队列队形口号、各种球类项目、学习制作体育小器材等实践技能的人数不足三分之一。

(六)学生学习幼儿体育教学技能的途径情况

此题为多选题。调查显示,通过健康领域教学获得幼儿体育教学技能的人数最多,占52.06%,其次为体育课(占37.39%)、舞蹈(占35.78%)、卫生学或幼儿保健学(占31.66%)、专门设置的体育教学技能课(占18.96%),“不知道、不清楚”“没有途径,也没有开设相关课程”“其他”各占11.63%、13.77%、5.37%。以上数据说明,健康领域的教学是学生获得幼儿体育教学技能的主要途径,其次是舞蹈课、体育课和幼儿卫生与保健。专门开设幼儿体育教学技能课的高校很少。

(七)学生进行幼儿体育教学技能实践的情况

此题为单选题。在幼儿园“观摩且组织过”体育教学活动的学生只占19.46%,不足五分之一,大部分学生只“观摩过但未组织过”,占51.96%,“未观摩过但组织过”“没有观摩过也没有组织过”“从未参加过见习或实习”分别占5.72%、16.61%、6.25%。这说明学校为学生提供幼儿体育教学实践的机会少。

(八)学生对开展幼儿体育教学技能培养的建议情况

学生对开展幼儿体育教学技能培养的建议情况如表2所示。最多的建议是增加实践性课程和增加体育课,分别为16次和15次;其次是开设课程、多锻炼、体育活动丰富,分别为9次、9次、7次。还有些建议是加强课程建设、教学技能培养、教学多样化、理论与实践结合。总之,学生的建议主要集中在开设并重视相关课程、增加实践机会、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

表2 学生对开展幼儿体育教学技能培养的建议词频分析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学生喜欢体育,认为幼儿体育教学技能很重要,且愿意从事相关教学工作。

2.体育课程开设情况整体较好,学生获得体育知识和技能渠道较多。

3.“健康领域”“体育课”“舞蹈课”是学生掌握幼儿体育教学技能的主要途径。

4.体育课内容不符合学生的未来职业需求,存在诸多问题。

5.高校不够重视幼儿体育教学技能的培养,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机会较少。

6.学生对幼儿体育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掌握不足,实践能力较弱。

(二)建议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与体育教师的联系,明确培养目标

高校要开设幼儿体育教学技能课程,邀请幼儿园园长、幼儿体育机构负责人和行业专家一起研讨和修订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决定着培养内容、培养方式等一系列培养环节。如果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就会导致培养内容、培养方式等培养环节模糊不清,对学生应当有哪些能力、培养学生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不甚了解。[5]因此,高校要明确培养目标,依据目标设置体育课程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开设符合学生职业发展需要的体育选修课程,如幼儿体操、幼儿篮球、幼儿武术等。

2.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组建专业团队,提高教学质量

“引进来”是引进或外聘幼儿园或幼儿体育机构骨干教师,其将与校内专业教师一起组建成教研团队,共同教授幼儿体育教学技能课程,这样既可以满足幼儿体育教学的师资需求,又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幼儿体育教学技能培养的质量。与此同时,高校要积极推行专业教师入园或入幼儿体育机构挂职锻炼的政策,进行跟岗学习,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3.积极构建幼儿体育教学技能课程体系,加强与其他课程融合

高校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积极构建幼儿体育教学技能课程体系,加强与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专业核心课和实践课程的有机融合。例如:在公共体育课中设置队列队形口号、各项球类项目基本规则、身体素质练习等内容;在学前卫生学、学前心理学等专业理论课程中设置幼儿运动生理特点、幼儿体育卫生保健知识等内容;在幼儿舞蹈技能课程中设置幼儿体操编创、徒手操和轻器械操等内容;在幼儿美术技能课程中设置制作体育小器材或体育玩教具的内容;在幼儿健康活动设计与实施课程中设置体育游戏、幼儿体育教学组织与实施方法等内容。多学科融通可提升学生的幼儿体育教学技能。

4.加强与幼儿园或幼儿体育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高校要深入校企合作,积极对接幼儿园和幼儿体育机构,完善见习、实习和实训制度,可以与企业签订“幼儿体育教师订单班”,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高校可积极采用“2+1”或“3+1”教学模式,高职学生前两年、本科学生前三年在学校完成理论与实践模拟学习,最后一年进入幼儿园或幼儿体育机构跟岗学习。在幼儿园学习过程中,学生可积累实践经验,学习如何发现、解决、反思问题,总结及完善教学理论,做到“践、学、思”一体。[6]高校切实做到全过程、全方位、全领域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

五、结语

幼儿身体健康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在幼儿的全面发展中,身体健康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生理条件,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础。[7]幼儿教师的体育教学技能娴熟与否是影响幼儿健康质量的重要因素。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是幼儿教师的储备力量,他们只有提升对幼儿体育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的习得水平,才能更好地组织和开展幼儿体育活动,为幼儿的身心健康护航。高校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幼儿体育教学技能的培养,提高未来幼儿教师的体育教学水平,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体育课技能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体育课
劳动技能up up!
爱“上”幼儿园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画唇技能轻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