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企业分项文化建设实施路径的研究与思考

2023-08-17黄立新

中国煤炭工业 2023年8期
关键词:标准化理念标准

文/黄立新

企业文化建设是推动企业安全、稳定、有序、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推进企业分项文化建设,就是在遵循企业文化主脉的基础上,兼收并蓄、融合创新,通过研究创新文化、学习文化、安全文化、标准文化、绿色文化、和谐文化等分项文化建设的可行路径,构建符合企业战略发展的特色文化体系,打造企业优质品牌形象,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引领和支撑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积极推进“创新文化”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倡导“创新文化”,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以思想的解放推动发展的“破局”,以思维的更新实现工作的“破题”。

一是大力培育主动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大力培育创新意识,弘扬创新精神,组织各级人员特别是管理人员经常性开展思想大解放、思维大变革活动,鼓励其在思想理念、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上大胆创新,引导各级人员牢固树立以创新为荣的价值观,深入挖掘蕴藏在广大员工群众中的创新创造活力。针对个别单位创新研发能力不强、企业管理和技术人才储备量不足等问题,将创新科研理念、实施项目管理、打造优秀团队作为科技创新重点,通过建立创新激励制度、搭建员工创新基地等方式,营造鼓励创新创造的文化氛围,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是推动文化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立制度、载体、机制、活动“四位一体”创新文化体系,充分发挥大师工作室、创新联盟、创新成果孵化园等平台作用,推动成果数量、技术含量、转化应用实现新突破,形成全员创新、人人创效的良好环境。同时,加快构建创新成果转化体系,打通产学研用通道,以创新驱动发展,打造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策源之地、产业技术创新的蝶变之地,实现创新与发展的无缝对接,真正让创新成为企业从优秀走向卓越的重要动能。

三是推动文化与管理创新深度融合。积极探索推行“严细实快”的精细管理文化,转变管理观念和工作方式,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管理定位,根据自身特点,从课题立项、载体创新、过程管控、机制建设等方面入手,打破固有的经营管理模式。鼓励自主创新文化,挖掘发展潜力,开展管理技术创新成果立项评比,加速研发成果转化,进一步激发员工创新创造积极性,提高企业竞争实力和发展活力。

吕家坨矿业分公司企业文化广场

二、积极推进“学习文化”建设,全力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

推进“学习文化”建设,倡导终生学习、团队学习理念,通过建设新时期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保障作用。

一是实施学习提素工程。针对一些单位职工队伍年轻化、学历较高、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容易接受新技术新事物的特点,统筹实施以“业务大培训、岗位大比武、技能大练兵、素质大提升”为内容的“四大筑基”工程,定期开展工作思路、技术成果、妙招绝活交流,打造素质高、观念新、创意强、技能精、成果多的精品学习创新团队,形成鼓励员工学习新技能、新知识的文化氛围,建设学习型班组,培养专家型人才,打造精英型团队,为企业转型升级增加造血机能、注入不竭活力。

二是创建学习培训平台。积极搭建网络学习平台、图书资料库平台、职工创新工作室平台、学习交流平台,采取学术研讨、座谈、参观学习、深度汇谈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交流,创造资源共享、互动交流的良好学习环境,为干部职工植入“成长性思维”。

三是建立学习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日常检查、学习交流、动态督导、奖惩通报等一系列长期化、规范化的管理推动机制,做到学习培训、素质提升与党政重点工作同部署、同推进。把学习融入生产经营中,建立员工岗位建功、技能竞赛、成果展示、技术参与分配等激励机制,组织学练比、导师带徒、一岗多能拓展训练、立项攻关等特色活动,实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三、积极推进“安全文化”建设,为企业生存发展提供基础和保障

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安全发展理念,构建“以安全理念体系为统领、以行为养成训练为核心、以工序标准流程为指引、以管理制度优化为保障、以员工教育培训为载体、以安全环境打造为基础”的安全文化,积极打造“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的文化环境。

一是推进安全生产教育。坚持思想先行,面向全员做实安全文化理念征集、提炼、阐释,动态开展安全理念宣贯、安全知识培训、安全警示教育、理念故事大家谈、安全道德讲堂等活动,促进安全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是推进安全体系建设。本着管理更有效、员工更尽责、安全更可靠的目标,积极构建实施以“六无”安全目标、“六全”管控模式、“六强”基础工程为核心的“三个六”安全体系建设,拓展安全文化要素落地的路径和方法,链实“人、机、料、法、环”一体设计、协同建设的链条,进一步提升现场安全管控水平。

三是推进员工行为养成。以现场和岗位为重心,强化员工岗位行为养成训练和现场规范操作纠偏演练,常态化组织全员轮训、实操培训、技能培训和职业考评,加强重大危险源管理和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与完善,进一步提升安全管控能力。

四、积极推进“标准文化”建设,进一步提升规范管理水平

推进“标准文化”建设,聚焦标准化管理提档升级,积极拓展延伸标准化工作外延和内涵。

一是强化工作标准意识。围绕“让操作符合标准,让标准成为习惯”,在建立标准和践行标准上久久为功,着力培养时时、处处、人人讲标准重规范的意识;印制全岗位《技术规程》和《操作规程》,建立岗位行为禁忌卡、安全风险提示卡等,加强员工标准化意识培养和标准化技能训练,促进员工标准习惯和标准行为的规范养成。

二是建立标准化工作体系。以环境标准化为切入点,围绕打造公园式厂区,建立以“设备二维码”为核心的设备标准化、“智能门禁”标准化、“智能巡检”标准化、“班组管理”标准化等管理体系,确保各项工作精细规范、执行到位;以安全、绿色、低耗、高效为目标,以工序流程为主线,以工序环节为重点,逐工种建立全流程闭合操作标准体系,进一步明晰先后顺序、工作内容、工作标准,强化工序衔接和环节操作确认,提供规范操作的准绳。

三是抓好标准文化在现场落实。以标准意识树立、标准技能提升和标准制度落实为重点,全面对标岗位操作标准和操作规程要求,强化员工标准化规范化养成训练,塑造恪守标准、自主自觉、精细规范的行为品格。本着“做精做细、深层推进、高标落实、优化提升”的原则,系统融入编码定置、色彩管理、标识看板等文化管理要素,加大重点部位、重点岗位治理力度,打造管理系统化、操作规范化、工具定置化的标准化工程。

五、积极推进“绿色文化”建设,推动绿色转型低碳发展

将“绿色文化”融入企业发展全过程,主动落实国家“双碳”部署,加快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全力构建绿色低碳、生态优先、安全高效的产业发展体系。

一是坚持系统治理思维。加强顶层设计,把环保意识嵌入重点项目的日常管理中,在项目设计上,高度重视环保指标的先进性和超前性,对拟实施的重点项目超前谋划、充分论证,从设计上预留空间,防止过快淘汰、重复建设。坚持以环保提级攻坚换取生存发展空间,将绿色循环的文化理念根植入心,加快环保设施升级改造,推进环保工程项目建设,加强对废水、废气污染治理设施和在线监测设备的运行管理,确保环保达标。

二是聚焦关键环节重点领域。瞄准重点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清洁高效利用、产业链延伸等关键领域,加大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力度,培育核心技术和拳头产品。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体系,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提高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危害和损失。

三是主动履行生态环保社会责任。主动担当“双碳”目标使命任务,制定时间表,绘制流程图,将减污降碳理念纳入公司发展战略和生产运行全过程,加大精细化管理力度,强化全流程管控效果,稳扎稳打,稳步推进,全面构建清洁低碳、绿色安全、智能高效、多元协同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六、积极推进“和谐文化”建设,保持和谐稳定发展局面

树立“和谐文化”,引领企业始终坚持“精细规范、绿色循环、树人立企”的发展理念,开创充满活力、团结向上、健康有序、互动共赢、地企并进的良好局面。

一是树立“以员工为中心”的思想。把和谐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和重要任务,立足让员工“体面工作、快乐生活”理念,倡导亲情管理,加强人文关怀,以鲜明的导向、响亮的行动、良好的口碑,全面塑造和谐发展的人文环境。坚持群众“需求导向”和“满意标准”,从最困难的群体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着眼,从最具体的工作抓起,通堵点、疏痛点、消盲点,不断增强广大干部员工的获得感、幸福感。

二是扎实推进“为职工办实事”工作。持续开展并落实以改善员工工作条件、丰富员工文化生活、促进员工成长成才为核心的办实事工程,动态加强员工思想状况调研分析,积极组织节日慰问、设立爱心基金、进行困难补助等,用心做好帮扶活动,全面做好“暖人心、聚人心、得人心”工作,在深入推进“员工幸福工程”建设中更多更好惠及员工。积极推进以绿化、净化、美化为重点的环境升级工程,全面唱响文明实践主旋律,共同践守“遵章守纪、诚信文明、团结友爱、和谐共进”行为准则,不断提高员工幸福指数与企业和谐程度。

三是全力打造“和谐共进”良好环境。践行发展为了员工,发展惠及员工理念,坚持将工效与工资挂钩,加强工资管控,优化分配结构,向艰苦和重要岗位倾斜,兼顾不同群体,保证员工收入稳定增长,切实将发展成果惠及员工。立足生产、生活环境“双改善”,加大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四新”推广力度,把员工从危险的岗位、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用文明生产、体面劳动激发劳动精神,大力表彰劳动模范、职业楷模等各类先进典型,增强员工的自豪感、荣誉感。

猜你喜欢

标准化理念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标准化简述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