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视角下我国高校国际化发展:问题与对策

2023-08-17侯俊军蒯文婧徐航天

大学教育科学 2023年4期
关键词:文化自信

侯俊军 蒯文婧 徐航天

摘要: 文化自信是新时代推动我国高校国际化发展的基本原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国际化发展呈现出国留学人数与来华留学人数持续增长、共建模式和卫星模式快速发展的显著特征。然而,当前高校在国际化办学中存在沿袭“以西方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吸收海外人才与传播中国文化不足、留学生生源与培养质量不高以及缺乏教学管理自主权等问题。实证研究表明,文化自信能够显著提高高校国际化发展水平。因此,在高校国际化发展中,要坚定文化自信,构建独具中国特色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创新国际化发展模式,加强高校在国际交流中的主动权;充分利用互联网在高校国际化发展中的应用,打造多元文化开放交流的国际平台;以制度建设为切入点,为高校国际化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关键词:文化自信;高校国际化;国际化发展模式;出国留学;来华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717(2023)04-0048-12

一、引言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所处文化环境的高度肯定和积极践行,是社会成员坚定精神信念的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文化自信。在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上,他强调坚定“四个自信”,并对文化自信加以特别阐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提升国家实力尤其是文化软实力不可缺少的支撑,也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与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才国际化培养的趋势明显,国际化已成为我国高校办学的重要发展方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继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通过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与经验,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培养国际化人才。2019年2月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指出,要推动我国同其他国家学历学位互认、标准互通、经验互鉴,扎实推进“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提升中外合作办学质量。

国际化办学进程中面临世界多元文化的激荡和交融,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如何在国际交往中坚守文化定力、培植文化自信是高校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高校在国际化发展中应当不断提升和发展本国优质教育、特色教育,同时秉承“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自身具备的国际传播平台,增强国际影响力。本文基于文化自信的视角,从我国高校国际化办学模式的发展与演进着手,分析高校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因文化不自信而引致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提升我国高校国际化发展水平的对策。

二、高校国际化发展的相关研究评述

基于文化自信视角分析高校国际化发展,其相关研究文献可从高校国际化的起源与内涵、我国高校国际化的发展实践以及文化自信视域下我国高校国际化的认识三个方面进行综述。

(一)高校国际化的起源与内涵

美国卡内基高等教育政策研究理事会主席Clark于1980年首次提出“高等教育国际化”这一概念;国内则是由龚放和赵曙明最早提出[2]。事实上,高等教育国际化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古希腊和古埃及的高等教育,具体表现为当时的“跨国”和“游学”[3]。高校国际化属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范畴。一方面,高校国际化需要依托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环境和趋势;另一方面,高校国际化也是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手段之一。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属的国际大学联合会将高等教育国际化笼统地定义为:“是把跨国际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的教育工作、科研工作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变化过程,既有学校内部的变化,又有学校外部的变化,既有自下而上的,又有自上而下的,还有学校自身的政策导向。”

国内学者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在理论层面开展了系列研究。舒志定提出的高校国际化的三层次理论,涵盖信念系统(认识)、功能系统(结构)以及运动系统(规范),并指出应不断借鉴世界一流大学在以上三方面的办学模式,从而改造、完善本国高校体系[4]。有学者将高校国际化归类为高校职能,指出高校应具备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以及国际化合作这四种职能[5];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高校国际化主要以学术交流为载体,也就是说,不同大学之间进行学术互动、合作是其主要特征[6]。与此同时,刘兰芝提出全球发展学说,即在高校国际化的过程中,不仅要服从民族和本国利益,而且还需培养具备包容性胸怀的国际型人才[7]。此外,相关学者还从高校国际化的动因、路径以及国际比较方面展开研究。汪旭辉从经济、教育、科技等多个维度深入分析高校国际化的原因及其必要性[8];袁本涛和潘一林则以清华大学为例,个性化分析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理念以及在国际化合作方面的具体举措,明确指出应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水平大学[9]。

(二)我国高校国际化的发展实践

在实践层面,以2001年11月加入WTO为分界线,可以将2001年之前划分为我国高校国际化的起步期,之后划分为快速发展期[10]。在初步探索阶段,我国高校的教育开放程度较低,国际化办学规模小,影响范围窄[11](P150-155)。这一时期,复旦大学中美法学班、中国人民大学中美经济学班等中外合作示范培训班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加入WTO之后,在全球化浪潮推动下,我国高校国际化快速发展,呈现出多种办学模式。其中,应用最为广泛、也是延续至今的经典模式,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其具体指的是本土大学与海外大学、国际研究机构、海外非政府组织或者政府机构开展国际合作研究或者联合培养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国际交换生项目、访问学者项目、联合培养项目等[12]。

21世纪初,共建模式转变为我国高校国际化办学模式新兴的探索方向。共建模式在我国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合作办学,其特点是独立于母体机构且需要取得当地的办学资质。共建模式的典型代表是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宁波诺丁汉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是中国第一所具有独立校园、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辦学机构。该学校沿用国际化质量评估体系,通过与全球知名高校及企业的密切交流合作,为学生提供海外学习与全球暑期夏令营机会,实现国内外优质高校资源的结合,标志着我国高校国际化进入注重双边互动、平等交流的新阶段。

此外,国内采用卫星模式、实现“走出去”办学的高校近年来层出不穷。诸如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北京语言大学东京学院,都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卫星模式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海外办公室、海外分支校园以及海外研究中心等;其特点是拥有独立的财务核算和管理团队,但并不独立于母体机构,与母体机构仍共享认证体系与资源。

共建模式与卫星模式起源较早,是不断发展完善中的办学模式,而教育集群模式则是近年来正处于初步尝试阶段的办学模式,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教育集群模式是将本土与海外的高等院校集聚于某一特定区域,提供公认的学分体系,形成教育集群或教育园区。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与紫竹国家高新区共同出资建设的上海紫竹国际教育园区和地处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的苏州独墅湖科技创新区均是将产学研结合、通过国际化学术交融开展多样化人才培养的高校集聚园区。

(三)文化自信视角下我国高校国际化的认识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新时代大学生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其坚守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弘扬传统文化是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基础,强化主流文化是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核心,正视西方文化则是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关键。一些学者从国家认同这一角度切入,指出高度的国家认同来源于充分的文化自信,认为当下全球化浪潮削弱了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归属感、文化自信等,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础以及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13-14]。另一些学者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提出可通过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提升高校国际化水平,并强调文化自信在国际学术交流中起到的重要作用[15]。还有学者指出,高校应充分发挥文化课堂的教育主导作用,强化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加强新媒体教育平台的构建,推动网络在文化自信方面的引导作用[16]。

当前,由于外部环境的复杂多样性,我国高校在大学文化构成、学术话语权、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存在由西方主导的问题。对此,我国高校应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为引领,着力进行改革、创新,构建自主话语体系,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好基石[17-18]。“十四五”规划提到,我国教育正处在复杂多样的大环境下,应乘风破浪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具体来说,应坚持教育的对外开放,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合作[19];与此同时,应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助力我国高校的国际化发展[20]。孔子学院是高校国际化的典型案例,王坦基于文化自信视角,详细阐述了孔子学院在外开办“降速”的原因及其对策[21]。

现有研究显示,高校师资国际化是高校国际化中较为重要的一环,需要不断强化教师课程培训、学术会议等各种国际合作形式,培养开放型人才,提升教育服务水平[22]。除了提高教师的道德、授课以及科研水平,还需增强教师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能力,从而建成服务于国家意识形态的教学体系。陈婷婷分析了我国高校国际化过程中文化自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认为高校应拓宽国际化办学的广度和深度,并强化教职工和在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23](P237-238)。此外,在合作办学的过程中,国内高校应将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合作办学基本原则。

三、文化自信视角下我国高校国际化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我国高校国际化办学现状

整体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最近二十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出国留学人口持续增长,规模不断扩大。由图1-a可知,2003~2019年,出国留学人口从11.73万人增至70.35万人,来华留学人口从7.77万人增至39.76万人。同时,出国留学学成回国人数稳步增加,高层次人才回流趋势明显。出国留学生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的比例从25%上升到65%。由图1-b可知,2003~2019年来华留学生中接受学历教育的外国留学生占比从32%上升到46%,来华留学生教育结构不断优化。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03~2019年期间,留学生的来源国也从175个增至205个,国际化交流范围更广。

此外,共建模式发展迅速、日趋成熟,中外合作机构不断增加。中外合办大学的主要承建方包括地方城市和外方学校,即地方城市提供财政和政策支持,外方学校给予技术指导。截至2020年底,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已达2 332个,其中本科以上的机构和项目1 230个①。中外合办大學校园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区域,依托长三角和珠三角集聚发展。由表1可知,拥有独立法人办学资格的10所大学,其学科门类覆盖广泛,在校生规模庞大。这批中外合办大学,主要采用全英文教学,结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及外方学校的优势学科,引进一系列延续外方教育模式的学位课程,力求培养高层次人才。

卫星模式近年来快速扩张,为高校国际化办学提供了新的探索方向。截至2019年9月,我国共计84所高校(来自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境外设立和举办了128个办学机构和项目。①北京语言大学曼谷学院是我国第一个走出国门的汉语教学办学实体,它的建立标志着我国高校开始从“引进”向“输出”转型。除北京语言大学曼谷学院外,我国还建立了上海交通大学新加坡研究生院、大连海事大学斯里兰卡校区、成都中医药大学葡萄牙宝德分校、老挝苏州大学、云南财经大学曼谷商学院等20个符合《中国高等教育境外办学指南》标准的海外分校[24]。为了宣传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些学校大多开设了汉语言文学课程。作为中国大学的海外分校,这些学校多采用英文授课,以“1+3”、“2+2”或全海外分校学习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如表2所示)。

(二)文化自信视角下我国高校国际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在国际化办学与发展过程中尚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国高校国际化发展过程中主要沿袭了效仿西方的发展思路,缺乏坚定的文化自信支撑。传统的高校国际化发展由西方国家主导,形成的“西方中心论”的思维定式成为阻碍当前高校国际化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许多发展中国家照搬英美等国的模式与经验,导致建立的教育体系与本国国情及教育文化理念匹配度不足。另一方面,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在国际化教育中的主要职能体现为机械性地吸引国际学生进入与知识输出,而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乏善可陈。西方中心主义的重要特征之一即表现为英语在国际化交流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虽然单一语言在促进国际沟通合作中具有积极意义,但却有可能阻碍以多元化为基础的高校国际化发展,使得非英语国家在参与教育国际化体系时面临较高的进入门槛。根据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第三十一條规定:“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根据需要,可以使用外国语言文字教学,但应当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教学语言文字。”然而实际上,在现有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英语仍是最主要的基本教学语言,直观体现了我国高校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对自身文化的不自信。

第二,目前中国高校的国际化办学整体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吸收海外人才、传播中国文化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一方面,在经典模式与共建模式下,国内高校在国际文化与理念交流中更多地扮演着被动接受的角色。多数情况下我国与西方国家在高校国际交流中是不对等的,西方国家在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和体系的同时也在通过知识和文化渗透的方式扩大其意识形态影响[11](P150-155);另一方面,大部分采用卫星模式开展合作办学的机构依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境外分校少且师生规模小,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高校境外合作办学的教学评估体系和学位认证制度,以便在该模式中更多地扮演主动输出的角色,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提高我国优质教育资源的国际影响力[25]。此外,少数高校在国际化办学中过于注重形式而忽视教学资源的深度开发以及教学组织的精细化管理,这也是当前国际化办学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第三,在出国留学人员与来华留学人员规模均快速增长的背景下,留学生培养质量与生源质量引起广泛担忧。传统的高校国际化主要基于规模增长的逻辑,存在激进扩张与过度商业化的问题。当全球化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时,国际学生规模持续增长,尚能维系基于资本主义经济生产逻辑的教育商品化运行体系,而一旦受到突发事件或经济下行的影响,使得生源规模下降,那么商品化与激进扩张的发展模式将难以为继。以新冠疫情为例,由于其导致国际流动受阻以及部分学生支付能力下降,使得在澳大利亚境内学习的国际学生数量大幅减少,对澳大利亚教育产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复苏带来严重干扰[26]。克服激进扩张与过度商业化形成的潜在威胁,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后发国家推动高校国际化良性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四,在高校国际化过程中注重知识学习而忽视文化教育。高校国际化是助力多样文明互鉴和世界共同进步的重要途径,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具有国际领导力和跨文化领导力的创新型人才,其中也蕴含着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照本土文化传承与本国利益的诉求。然而在近些年的高校国际化办学中,浅层国际化、空心国际化等问题逐步显现,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在跨国学习时处于孤立状态,长时间处于由其本国成员所形成的封闭社群内。在这种国际化过程中,学生很难真正融入国际化的环境中,自然也就无法实现深入的跨文化体验。究其原因,这既与东道国社会环境所形成的屏障有关,也与高校国际化初期形成的制度偏向与路径依赖有关。

第五,不少国内高校在开展国际化办学的过程中仅在意经济收益,一味地被海外高校主导,放弃教学管理自主权[23](P237-238)。这些办学不主动、过度依赖海外高校的现象,表明我国高校并未完全摆脱对西方国家的教育依附,在与西方国家国际合作交流中处于被动弱势地位,直接造成国内高校教育资源输出不足。这些问题反映到学生层面,则是价值取向和政治信念的偏移。例如部分通过交换项目、联合培养项目送出去的学生,沉浸于发达国家的文化氛围,而拙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认为“月亮是外国的圆”。其根本原因在于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知相对粗浅,无法分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因而未在对外交流过程中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视野下,大学生能通过网络快速接触大量信息,接受的西方文化冲击也远远大于过去。因此,如何在高校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文化自信,避免其在价值取向和政治信念上出现重大偏差,同样是我国高校国际化发展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文化自信影响高校国际化发展的实证分析

本文中,高校国际化是指普通高等教育机构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融入全球化进程,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办学水平,拓展办学视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人才等。其中,外国留学生毕业人数与在校人数是衡量高校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鉴于数据的可得性,为了实证检验文化自信与高校国际化发展之间的关系,本文使用留学生的在校人数和毕业人数作为衡量高校国际化的指标,选取基于2012~2020年中国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建立分析文化自信程度与高校国际化水平关系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而进一步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一)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参考伍德里奇的计量经济学理论[27],本文建立如下双对数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该模型在经济学、教育学等领域被广泛应用[28-29]。

其中i表示省份,t表示年份,Yit为被解释变量,lnCulManuit为核心解释变量,Xit代表一系列控制变量(主要包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外贸规模以及交通便利程度),δi为省份固定效应(控制省份层面不随时间变化的不可观测变量),γt为年份固定效应(控制可能存在影响的所有样本且随时间变化的不可观测变量),εit为随机误差项。本文主要关注系数β1,其含义为外国留学生规模的文化自信弹性,即文化自信每增长1%,外国留学生规模的变化幅度。需要说明的是,高校国际化发展水平是由综合因素决定的,文化自信只是其中之一。上述实证模型中尽可能控制了除文化自信以外的其他可能影响高校国际化发展的因素,从而使得β1的含义为:在其他因素一定的情况下,文化自信与高校国际化发展之间的定量联系。

在指标选取上,核心被解释变量为各地区的高校国际化发展水平,并且以接受中国教育的外国留学生毕业人数(lnGrad)和在校人数(lnCurStu)来表征,这主要基于以下两点原因:第一,中国尚处于高校国际化发展初期,各地区在接收外国留学生规模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相比于培养质量而言,培养规模无疑是反映各地区高校国际化发展水平的恰当指标;第二,培养质量是综合性指标,不同学者建立的评价体系可能得出不同的结果,而培养规模是客观指标,测度标准统一,有助于提高实证研究的可靠性以及不同研究结论之间的可比性。

核心被解释变量为文化自信程度(lnCulManu),通过各地区人均文化制造业法人单位数量测度。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多样化文化产品的消费成为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主要途径。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能够高度代表各地的文化自信程度。首先,文化产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地群众文化消费的需求,也体现了当地的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大规模的文化产品需求与高质量的文化产品供给是培植各地区文化自信的基础条件。其次,文化产业的发展反映了对当地文化资源的发掘程度。历经千年发展,中国各地均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文化遗产。相比于其他商品,文化资源具有不可移动的显著特征。如果能够充分利用本地文化资源,开发周边产品,则必然会形成规模庞大的文化相关产业。在文化及相关产业中,文化制造业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2020年规模以上文化制造业企业营收占所有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营收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一。因此,人均文化制造业法人单位数量能够合理表征各地的文化自信程度。此外,有学者认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反哺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的提升也将成为产业发展与升级的新动力[30];也有学者认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协同并进是增进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31]。结合上述文献,本文认为文化产业发展一定程度上能够近似代替文化自信水平,因而实证分析中得到的结论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控制变量包括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以及交通便利条件,分别通过对数形式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InPerGDP)、人均进出口总额(InPerTrade)和人均客运量(InPerPas)表示。以上变量可能同时影响文化自信程度与国际化发展水平,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导致实证分析出现伪回归问题。

以上变量中外国留学生数据来自《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3-2021年)》,文化制造业法人单位数据来自《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2013-2021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进出口总额以及其他省级数据来自《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13-2021年)》。变量的描述性分析见表3。

(二)基准回归结果与讨论

表4展示了模型①的回归结果。第(1)~(3)列的被解释变量为外国留学生毕业人数,其中第(1)列的解释变量仅包含文化自信程度,第(2)列控制了省份和年份固定效应,第(3)列进一步加入了省份层面的控制变量。在逐步加入变量的过程中,核心解释变量的系数始终保持正向显著,表明在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文化自信程度越高的省份,其外国留学生毕业人数越多。根据第(3)列的系数可知,文化自信程度每提高10%,外国留学生毕业人数将提高2.78%。

第(4)~(6)列的被解释变量为外国留学生在校人数,回归中加入的解释变量分别对应于(1)~(3)列,其中核心解释变量依然始终保持了正向显著,表明本文研究结论的稳健性。控制变量中,在控制了文化制造业的规模之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不再显著,代表交通便利水平的人均客运量的系数在第(3)列中显著,而在第(6)列中不显著,表明其影响作用不稳定。代表对外开放水平的人均进出口总额始终显著为正,且系数较大,表明当地的对外开放水平是影响其高校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以上分析表明,文化自信在推动高校国际化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各地应当充分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提升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为当地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此外,对外开放是高校国际化的基础,决定了高校国际化的发展环境。在国际化建设过程中,高校要提高对校区所在地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视程度。

(三)影响渠道检验

基准回归的结果表明,文化自信对于高校国际化具有显著影响,然而其具体的作用路径尚不清晰。根据文化的传播特征和高校的发展规律,结合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本文认为文化自信主要通过提高互联网使用程度以及提升制度质量来促进高校国际化发展。本文接下来将对这两条影响渠道进行实证检验。

1.提高互联网使用程度渠道

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是信息传播的重要途经,为文化交流提供了便捷通道。拥有较高文化自信的区域,一方面能够通过互联网展示自身文化底蕴、引领新型文化交流,使其特色文化得到认可;另一方面,其借助电子商务、跨境电商等互联网平台,能够开拓更多市场,从而扩大文化产品及价值观的影响范围。因此,文化自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互联网使用程度。随着对互联网运用的不断深入,不同民族、国家间的文化交流进一步增强,文化背景不同的学生对彼此国家的理解与认同也随之提高,从而为高校国际化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为了检验上述影响渠道,本文参考心理学研究领域常用的中介效应模型构建如下模型[32]。

其中,M表示中介变量,Z表示相关控制变量,其他符号与模型①中的含义相同。首先,将中介变量替换为人均互联网域名数量(lnDN),用以表示互联网的使用程度。表5第(1)列报告了模型②的回归结果,第(2)列和第(4)列报告了模型③的回归结果,第(3)列和第(5)列报告了模型④的回归结果。

第(1)列的结果显示lnCulManu的估计系数显著为正,表明文化自信能够提高互联网的使用程度,而第(2)~(3)列的结果则表明,互联网使用程度能够显著提高外国留学生毕业人数,也即促进高校的国际化发展。第(4)~(5)列以外国留学生在校人数为被解释变量,得到了类似的结果。以上分析验证了互联网使用程度是文化自信影响高校国际化发展的渠道之一。

2.提升制度质量渠道

提高制度质量是加快高校国际化发展、提升我国高校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文化自信是推动各地区开展制度创新、提升制度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拥有文化自信的地区更善于从丰富的历史传承中获取制度资源。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形成了内容丰富、流派众多的管理与制度思想体系。从历史底蕴中不断汲取制度建设的智慧,是完善制度体系的坚实基础。历史发展表明,在面对国际趋势及其他地区的优秀制度时,文化自信更坚定的地区更加倾向于保持开放的胸襟与兼收并蓄的价值取向,从而使自身的制度体系更加多样化,最终形成高效、高质的制度环境。以高质量制度体系为基础,不同文明交流时所面临的文化差异、理念冲突与制度壁垒等问题将得到妥善解决,从而消除高校国际化发展的主要障碍。

表6同样以模型②~④为基础,将中介变量替换为樊纲指数(非国有经济发展指数,PrivateEco)①,表示制度质量。从第(1)列可知,文化自信显著提高了地区制度质量,而制度质量也能显著提高外国留学生毕业人数与在校人数。上述结果表明,制度质量是文化自信影响高校国际化发展的又一渠道。

以上分析表明,文化自信对高校国际化发展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即文化自信程度较高的地区,通常高校国际化程度也更高。此外,互联网发展程度与地方制度质量可能是文化自信影响高校国际化发展的两个渠道。因此,在推动高校国际化发展时,要进一步提高文化自信,并且加强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重视制度建设。

五、文化自信视角下推动我国高校国际化发展的对策

文化自信视角下我国高校国际化发展的主要目标在于实现中外不同教育理念、不同教学内容的汇聚,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从而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为我国优秀文化、智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动力,进而提升我国高校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

(一)推动文化自信教育,构建独具中国特色的国际化课程体系

我国高校国际化发展要以文化自信为引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打造符合我国高校国际化发展需要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教育资源、课程体系等。首先,我国高校应当进一步增强自身的文化软实力,积极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校风、学风,塑造具有中华文化底蕴的校园氛围。其次,要挖掘本国的优质教育资源,将更多的中国元素纳入到国际化办学体系中。如在联合办学的高校里积极推行以普通话和汉字为基本教学语言和教学文字、结合中国历史文化打造特色课程体系等。同时,应注重培养精通汉语的国际留学生,由他们向其同胞介绍中国文化,积极输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更有效地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传播中国声音。最后,高校应以不同民族、文化的共通之处为载体,打造独特的国际化通识教育课程,开拓学生眼界,助力民族团结与文化融合。

(二)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增强高校在国际交流中的主动权

在高校国际化秩序深刻调整的变局中,中国高校应敏锐感知时代趋势,抓住机遇建立与文化交流相适应的中国高校国际化发展模式。具体来讲,高校应该积极探索除经典模式、共建模式和卫星模式等现有模式以外的其他国际化办学模式,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契机下,應以“中华文化‘走出去”为战略目标,通过满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国际化的需求,向沿线国家输出优质教育资源,打造出既具有中国特色又符合全球潮流的中国高校国际化模式。以在地国际化为例,相比于传统的学生跨国流动,在地国际化通过引入世界名校本土办学,或者与国外名校在本国合作办学,将国外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转移至国内,既能满足国内学生的“留学”需求,也能吸引其他国家优秀留学生的到来,从而降低传统高校国际化可能导致的意识形态风险。

此外,我国高校国际化要坚持质量导向,积极探索“走出去”与“招进来”同步发展的国际化道路。一方面,在国际化过程中,我国高校不能一味地依赖海外高校,而需加强教学管理主动权,在增强自身实力的基础上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与互鉴。另一方面,对待国际上的优质文化与教育资源,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引进并吸收海外先进办学理念与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本国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水平,通过“走出去”将我国的高等教育深度融入国际体系,从而提高我国在国际高等教育领域的话语权。

(三)加强互联网技术在高校国际化中的应用,打造多元文化开放交流的国际平台

实证结果显示,互联网的使用程度是文化自信影响高校国际化发展的渠道之一。因此,高校首先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搭建国际化交流平台,加强国际高校之间交流合作,增强全球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比如,高校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和在线沟通工具,如微信、Facebook、Zoom等,与国际高校建立联系,加强交流和合作。通过这些平台,本国学生可以与海外学生和学者进行互动,分享经验和知识,同时也能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增强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其次,高校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国际学生招募和交流平台,为海外学生提供便捷的入学申请和交流渠道。这不仅有助于吸引更多国际学生来我国高校学习,还能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拓宽学生全球化视野。

此外,高校可以通过推广互联网技术在校园里的应用,建设数字校园,打造智能化校园。譬如在学习上,可以创建在线选课、网络课程、在线作业和在线图书馆等数字化平台,为留学生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学习资源;在生活上,通过完善智能餐厅,智能教室等便捷服务,使得留学生的生活更加便利和舒适。通过提高国际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体验感,增强其对中国高校教育环境和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四)以制度建设为重点,提高高校国际化发展的制度水平

实证分析表明,地方制度质量是文化自信影响高校国际化发展的又一渠道。首先,地方政府应该加强制度建设和改革,提高行政效能,优化服务质量,增强政策执行力度,为高校国际化发展提供更好的制度保障。其次,地方政府应该加强与高校的沟通协作,了解高校的实际需求和困难,积极协助高校解决各类问题,共同推进高校国际化发展。此外,地方政府应该建立高校国际化发展的评估机制,定期对高校国际化水平进行评估,制定相应政策和措施,为高校国际化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地方制度质量与高校制度质量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优秀的地方制度可以为高校国际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发挥高校高质量的制度优势也可以为地方培养更多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积聚科技和创新力量。因此,高校应以制度建设为重点,通过建立完善的留学生制度,提升学校的整体竞争力和声誉。同时,制度建设也能够帮助高校更好地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和挑战,使国际化发展更加稳健和可靠。通过优化国际化发展的制度水平(例如完善留学生管理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及提高校园安全等措施),为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提高留学生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推进高校国际化发展。

六、结语

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都证明了中华民族拥有强大的文化创造力。在当今世界文化大发展与碰撞中,坚定文化自信是我国国际形象和地位高层次跃升的前提条件和基本要求。本文梳理了我国高校国际化的发展历程和基本模式,揭示了我国高校国际化发展中存在的文化不自信现象,提出了提升我国高校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的路径,即高校国际化发展过程中需积极发挥文化自信的价值引领作用,以文化自信为基石搭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具体来说,中国高校应坚定文化自信,形成独具特色的国际化发展模式,积极探索学生“走出去”与“招进来”同步发展的高校双向国际化道路,拓宽高校国际化发展的宽度和深度,提高办学自主性。在国际化办学过程中,要重视互联网信息技术在高校国际化发展中的应用,打造多元文化开放交流的国际平台与良性机制,加强制度建设,确保高校国际化发展有序推进。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J].求是,2019(12):4-12.

[2] 龚放,赵曙明.大学国际化——高等教育发展趋势[J].高等教育研究,1987(04):29-35.

[3] 陈学飞.高等教育国际化——从历史到理论到策略[J].上海高教研究,1997(11):57-61.

[4] 舒志定.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特征与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1998(03):55-59.

[5] 陈昌贵.国际合作:高等学校的第四职能——兼论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J].高等教育研究,1998(05):11-15.

[6] 魏腊云.对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哲学反思[J].理工高教研究,2002(03):33-34,39.

[7] 刘兰芝.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J].学术交流,2002(04):151-155.

[8] 汪旭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动因与模式——兼论中国大学国际化的路径选择[J].辽宁教育研究,2007(08):90-93.

[9] 袁本涛,潘一林.高等教育国际化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清华大学的案例[J].高等教育研究,2009(09):23-28.

[10] 陆小兵,王文军,钱小龙.“双一流”战略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發展反思[J].高校教育管理,2018(01):27-34.

[11] 李琳璐.突围与创新: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模式在中国的演进与发展[J].教育评论,2021(04).

[12] Knight,Jane.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J].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15(02):107-121.

[13] 杜兰晓.当代中国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路径探析——基于文化自信的视角[J].思想教育研究,2012(12):99-102.

[14] 徐国正,刘文成.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挑战、原则与路径[J].大学教育科学,2022(03):102-109.

[15] 何芳,都宁.高校外语教育国际化与中国文化对外传播[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9(06):44-49,109-110.

[16] 任佳伟,孙向宇,刘静.论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05):137-141.

[17] 孙成武.文化自信与新时代大学精神的培育和发展问题探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3):119-124.

[18] 黄建军,黄娇.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话语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9(01):45-47.

[19] 朱旭东,刘丽莎,许芳杰,李爱霞.论我国“十四五”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基于复杂多样的国内外环境分析[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1(02):31-44.

[20] 于红波,孙百才.论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应把握的“中国特色”[J].大学教育科学,2021(04):39-45.

[21] 王坦.文化自信:高等教育国际化应有的精神立场——以孔子学院为例[J].高教发展与评估,2020(04):34-44,108-109.

[22] 潘骏.高校师资国际化与教学变革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4(26):84-85.

[23] 陈婷婷.文化自信视域下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路径探析[J].中外企业文化,2022(01).

[24] 徐墨.中国高校境外办学本土适应性研究[D].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2022:61-67.

[25] 林金辉,刘志平.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走出去”发展战略探新[J].教育研究,2008(01):43-47.

[26] 廖霞.后疫情背景下澳大利亚国际教育战略及其走向——基于《澳大利亚国际教育战略2021-2030》的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22(11):42-51.

[27] [美]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M].费剑平,林相森,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50-163.

[28] 邢春冰.教育扩展、迁移与城乡教育差距——以大学扩招为例[J].经济学(季刊),2014(01):207-232.

[29] 袁知柱,张小曼.会计信息可比性与企业投资效率[J].管理评论,2020(04):206-218.

[30] 曾麒玥.文化自信的实现路径——习近平的文化自信观探究[J].社会主义研究,2017(04):9-14.

[31] 项久雨.新发展理念与文化自信[J].中国社会科学,2018(06):4-25,204.

[32] 温忠麟,叶宝娟.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14(05):731-745.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Development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Confidenc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HOU Jun-jun  KUAI Wen-jing  XU Hang-tian

Abstract: Cultural confidence is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for promoting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development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has shown significant characteristics of sustained growth in the number of students studying abroad and the number of students coming to China, as well a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llaborative and satellite models. However, there are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universities, such as Western-centered development thinking, insufficient absorption of overseas talents and the dissemin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the low quality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cultivation and student source, and a lack of autonomy in teaching management. Empirical research shows that cultural confidenc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level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development in universities. I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cultural confidence and build an international curriculum system with uniqu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novat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models and strengthen the initiative of universities in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fully utiliz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nternet i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 and create an international platform for multicultural open exchange, taking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as the starting point to provide strong guarantees and support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universities.

Key words: cultural confidenc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universities;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model; studying abroad; international students studying in China

(責任编辑  李震声)

猜你喜欢

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自信”三喻
为何要坚持“文化自信”
以文化自信助推文化强国建设
文化自信,登高望远
网络文学 很有“文化自信”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浅析习近平“文化自信”的四个维度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