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析黄自的音乐创作理念
——以艺术歌曲《思乡》为例

2023-08-15韩玉婷

参花(下) 2023年12期
关键词:黄自拱形思乡

◎韩玉婷

黄自的《思乡》不仅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音乐作品,更是我国现代音乐创作的一座里程碑,该作品背后体现的创作理念涵盖了传统和现代元素的完美融合以及对音乐情感和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黄自成功地将传统音乐元素与现代创作技法相结合,既保留了民族音乐的韵味,又赋予其现代感,体现出中西结合的音乐创新方向。此外,作品中的拱形旋律、和声结构以及精妙的伴奏设计,展现出黄自对音乐结构和情感的精准把控,整部作品情感深沉而又富有层次。最重要的是,《思乡》不仅仅是一首描述思乡之情的歌曲,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情感的再一次深入探索,其背后蕴含的文化情怀和音乐哲学使该作品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通过对艺术歌曲《思乡》进行分析,能够直观地了解黄自的音乐创作理念,从中汲取音乐创作灵感,进而为以后的音乐创作提供借鉴。

一、黄自音乐创作理念的成因探析

黄自是我国著名的现代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教育家,也是最早全面系统地传授作曲技术和音乐理论的专业作曲家,为创立我国专业的音乐学府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今一些卓有成就的音乐家有很多出自黄自门下,一生创作了多部优秀音乐作品与音乐论著。

黄自的音乐创作理念之所以独具一格,与其早期的学习和成长经历密切相关。黄自出生于重视艺术和文化培养的富裕家庭,其父黄洪培尤其关注孩子的成长,黄自也就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古典音乐、民间歌谣和其他传统艺术形式,并最终打下了坚实的音乐基础。在入读清华后,黄自开始接触西方音乐,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学校音乐社团活动,成为名震清华园的“音乐家”,在此期间更是结识了多位杰出的音乐大师。

而后赴美留学的经历更加坚定了黄自探索音乐之路的决心,在耶鲁大学修习期间,他热衷于探索和学习各种音乐风格和流派,从古典到流行,从东方到西方,黄自均有涉猎。广泛的学习经历使他形成了多元、开放的音乐创作理念,黄自逐渐不满足于单一的音乐表达形式,开始尝试将不同的音乐元素进行融合,寻找能够表达自己独特情感和思考的音乐语言。

在古典音乐领域,贝多芬、肖斯塔科维奇和德彪西等大师的作品都给予了他极大的震撼。从这些大师的作品中,黄自学到了如何在音乐中深入挖掘情感的真实与深度,如何用音符讲述故事,如何构建音乐的张力和对比。而在东方音乐领域,黄自则受到了来自中国古典音乐和民间音乐的启示,这些作品不仅蕴含丰富的旋律和节奏,更有深厚的文化和历史背景。黄自试图从中寻找一种与西方音乐不同的表达方式,一种更加接近中国人的情感和文化的音乐语言。与此同时,他还深受当代音乐家约翰·凯奇等人的影响,他们的先锋理念和创新观念使黄自更加坚信,音乐应该是不断进化和不断创新的。

在与这些音乐家和作品交流和学习的过程中,黄自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音乐创作理念:音乐不仅是技艺的展示,更是情感传达和文化交流的媒介;创新和传统并不矛盾,甚至可以相互补充和融合;音乐不应该被局限在某一种形式或风格,而应该是开放、多元的,这些创作理念也延续在黄自后续的作品中,并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艺术歌曲《思乡》的音乐创作理念

(一)直击主题的意境

黄自的音乐创作中,以拱形旋律线条营造直击主题的意境,是他尤其偏爱的创作手法,在作品《思乡》中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这种旋律线条如何成为主要的乐思陈述。黄自巧妙地运用重复、模进、引申等技法,赋予旋律以情感深度。《思乡》中A 乐段的a 乐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以柳丝和清明为主题,通过模进手法巧妙地串联起两个小型的拱形旋律,其中清明的拱形旋律以变化音为起始,完美地描绘出柳丝抽芽的清新感觉,如同春天的微风轻轻掠过。引申手法进一步延伸了这种旋律,展现出主人公在这样的美景前“凭栏无语”的内心世界,充满了无奈和叹息。

紧接着A 乐段的b 乐句转向了围墙外的杜鹃叫声,唤起主人公深藏的离愁别绪。乐句的核心仍然是拱形乐思的推动,例如“墙”字被巧妙地置于旋律的最高点,同度连音的处理为听者营造了一种情境感,仿佛可以直接看到那高高的墙,听到墙外的杜鹃声。黄自在此处运用了三连音来处理“一声声”三个字,从而强化了主人公对杜鹃声音的情感共鸣。随后,当音乐流转至B 乐段的c 乐句时,黄自继续利用杜鹃的叫声作为情感触发点,唤起主人公对家乡的深深思念。此段中的旋律达到了整首作品的高潮,主人公的心声在此时也得到了完美的释放:期盼随南流的微波返回家乡。此处旋律再次回到拱形结构,伴随着水波音型的伴奏,主人公的思乡情愫如流水般流淌,最终归于平静,也象征了音乐主题的完美回归。

拱形旋律线条在音乐作品中常常用以描绘温柔起伏的情感流露,黄自在其作品中也善用这一手法,使音乐与词意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思乡》这首歌便是完美的例证,其中的拱形旋律不仅仅是简单的音符起伏,更是一种深情的表达。首先,旋律所幻化出的柳丝抽芽意象,使人联想到初春的景色——清新且充满生机的景象。柳丝的嫩绿与春天的气息完美结合,为听者带来宁静的享受,仿佛置身其中,可以感受到春风的吹拂。紧接着,布谷鸟的鸣叫与“墙外鹃啼”的情境交织,构建了一种富有情感深度的意境。布谷鸟的鸣叫,似乎在召唤着远方的故乡,那种清脆而又带有些许哀伤的鸟鸣,成为离别之情的象征。而“墙外鹃啼”则带有更加具体的情境感,墙作为一种界限,隔开了现在与过去、主人公与故乡,而鹃的啼叫则如同故乡的呼唤,唤起主人公对家乡的深深怀念。最后,归乡之情的呼喊,更是这首歌的情感高潮。在拱形旋律的推动下,主人公的思念与渴望得到了充分释放,对故乡的深情厚谊,对家人的怀念,都在这段旋律中得到了完美的呈现。

(二)恰当的词曲配合

《思乡》最触动人心之处在于,词作与曲作的配合尤为紧密,能够给人们带来更加直观的情感体验,歌曲中“独自个凭栏无语”这一词句,通过黄自精心编织的拱形旋律结构,呈现出丰富而细腻的情感。这一旋律设计就像是情感的折射,蕴含着主人公深藏心中的复杂情感。而后音阶层层上行直到“凭”字,形成了拱形旋律的高潮,为整首旋律线条奠定了基调。此后在小波动中的逐级下行,又是情感的回落,如同叹息,给人一种“瞬间的高昂、永远的无奈”的情思。

“凭”字的音高作为次高点,被加以延长,使这一音符成为整个旋律线条的情感支点。它像是一座桥,连接了主人公的现在与过去、情感的高潮与低谷。之后的向上波动为一个大二度,下行进行,都是对这种情感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共同营造出隐忍、内敛但又充满力量的情感氛围。

这样的旋律设计,为“凭栏无语”一句增添了更多层次和深度,歌词中的“无语”并非真的没有话说,而是言语无法表达的深情和忧虑。主人公站在栏杆前,目光远眺,尽管没有说什么,但那沉默背后,却是滔滔不绝的思绪和情感。黄自通过拱形旋律的设计,为听者勾画出一个深沉、复杂但又真实的情感世界,就如同一幅充满意境的水墨画,简洁中见情深,点滴之间尽显真情。

(三)服务于情感的调性布局

《思乡》这首歌曲的结构设计巧妙且情感深沉。从调性上的变化,可以明显感受到歌曲情感的起伏与变化以及黄自如何利用这些音乐元素来呈现歌曲的主题。

上片采用的是降E 大调,调性明亮、阳光,给人一种积极、温暖的感觉,仿佛把听众带到了清明时节、柳条抽芽、杜鹃啼叫的画面中,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那份生机与活力。

当歌曲转入下片,调性逐渐转为g 小调,情绪从明朗转为沉郁和忧虑。g 小调在音乐中往往代表深情、沉痛的情绪,这与主人公思乡的情怀相吻合。在这个调性中,黄自通过大量的变化音描绘主人公的情感波动,使思乡的切实痛苦和不确定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随后,调性又逐渐回归到主调的降E 大调,代表着情绪的回归和宁静。这里的c 小调旋律如同一个过渡,展示了主人公短暂但又极其强烈的思乡情怀。

歌曲结尾部分,主人公的愿望得到清晰的表达。他希望自己的思乡之情能随着飘散的花瓣、荡漾的水波,流向远方的家乡。这种情感表达既深沉又细腻,带有一丝悲伤,但又充满希望。而在歌曲最后,降E 大调的回归,犹如一束光芒,为这首充满情感的歌曲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留下了深沉的回响和无尽的遐想。

(四)钢琴伴奏构建的音乐背景

在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不仅是为了补充和完善旋律,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表达工具,与人声旋律一起,传达作品的情感与意境。钢琴伴奏在音乐中扮演的角色非常关键,不只是为人声提供和声的支撑,更是参与到整个音乐的叙述和表达中,与旋律交相辉映,共同勾画出音乐的织体。

在《思乡》这首作品中,可以明显感受到钢琴伴奏的精致与细腻,水波型的伴奏音型贯穿于作品始终,虽然歌曲并没有直接提到“水”,但钢琴伴奏已经为音乐表达构建出水的意象,形成了一种隐喻,这种隐喻不仅仅是为了美化音乐,更是为了加深音乐的内涵,使其更具深度。

钢琴伴奏中的水波音型与歌词中的“凭栏无语”“渺渺微波”和“向南流”三个词语产生了强烈的联系,为歌曲增添了更多的意象和内涵,使作品在表现思乡情怀的同时,还增添了诗意的表达。这种与现实相结合的创作手法,使作品既具有艺术的高度,又不失生活的真实感,完美地展现出主人公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水的特殊情感。

(五)元素映照之下的主题回归

《思乡》这首音乐作品在音乐构造中巧妙地采用了多种元素交织,展现出一个既具体又抽象的音乐画面。

拱形旋律线条就像是一座桥,桥的这头是柳丝抽芽的新绿,桥的那头是杜鹃啼鸣的哀思。这种旋律构思给人一种起伏的感觉,如同人生的起起落落,有时是愉悦,有时则是思念。调性的变换,如同情感的跌宕起伏,它使整首作品在情感上有了更加丰富的层次,从明亮到哀伤、再到思念,情感的流动都在调性中得以体现。

和声与伴奏为这幅“画”增添了背景和细节,填充了整个音乐画面,使之变得更加立体和完整。水波伴奏音型、诗词中的“凭栏无语”与“渺渺微波”等元素,都寄托了作者对家乡、对生活的思念与渴望。这些水元素不仅仅是文字和音符的组合,更是情感的载体,向人们展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六)深邃浓郁的思想内涵

《思乡》作品展现了游子对故土、家乡的深厚情感,在音律的细腻流转中,听众能深刻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无尽思念,这种情感不仅仅是简单的“怀旧”,更是融入了对故乡美好回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盼望。在作品的前奏中,黄自细腻地塑造了游子身处的境地,构筑了一种既清幽又悲切的情感背景,随后歌词进一步展开,逐渐展现出游子对家乡的深情怀念,为高潮部分的情感爆发做足了铺垫。

根据音乐创作的传统思路,歌曲的情感通常是从平静渐入高潮,然后再回归平静,但在《思乡》中,黄自颠覆了这一传统,从第一句歌词开始,便饱含了浓烈的悲伤与不安,使听众能够立刻投入其中,产生共鸣,这种不安与悲伤,更容易让听众联想到当时的社会背景。

中段则是巧妙地将游子的思乡情感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相结合,通过起伏的音乐,将主人公对家乡的深深思虑表达得淋漓尽致,此刻即便是从未离开过家乡的听众,也会被深深打动。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思乡》的思想内涵不仅仅是“思乡”,更饱含了对国家的热爱以及浓郁的民族自豪感,已经超越了纯粹的、单层次的音乐或词汇表达,带给听众更为持久的震撼。

三、结语

黄自音乐创作理念的独特性在于能够因地制宜地将传统文化中的隐喻、物象、意象用于情感表达中,对作品的意境、情感进行扩充,辅以西方乐器元素的应用,为听众带来别开生面的体验。黄自的音乐创作予以后来者无尽的启示,当代音乐创作者也要思考如何在前人智慧的基础上,更好地将传统音乐精华与现代音乐创作技法有机结合,这样才能推动我国现代音乐实现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黄自拱形思乡
深埋直墙拱形隧道稳定性研究
建筑中的数学美奇妙的拱形
今夜思乡
每一片雪花都飘着思乡情
有种相思叫思乡
拱形下的无限空间——TARA MATA设计师买手店
思乡与蛋白酶
中国学院派艺术歌曲创作的典范
对音乐欣赏课的认识与思考
浅谈黄自艺术歌曲的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