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教师队伍建设的百年成就及经验
2023-08-14吴豪爽
汪 丞 吴豪爽
(中南民族大学 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发展教育以培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人才。重教必重师。党领导教师队伍建设从工人教育、农民教育、干部教育、军事教育到全面教育,从根据地局部探索到全方位推进,教师队伍在规模、结构和质量等方面不断得到壮大、优化和提升,为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厚实的人才支撑。系统回溯党领导教师队伍建设的艰苦卓绝的伟大发展历程,深入总结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及宝贵经验,对促进新时代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教师队伍建设的伟大历程
1.早期萌芽与初创探索期(1921-1948)。 “五四”运动以后,为了在群众中传播革命火种,中国共产党及早期组织从1921年起先后创办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天津工余补习学校、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等工农学校。起初,教员都是中共早期组织成员或外围革命青年[1],后来则由一批著名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人士担任,实行专兼职结合[2]。党领导的教师队伍建设由革命者亲力亲为,向依据一定政治、文化标准选聘教员发展。
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面对师资奇缺的困境,党克难奋进,因地制宜地开创教师队伍建设新局面,使革命时期的师资队伍建设呈现出阶级性、群众性、灵活性和战斗性等特点。
第一,广开聘师渠道,多方筹备师资。一是“以民教民”。起初,由识字的苏维埃工作人员和工农群众充任教师;后吸收乡村粗略识字者,经速成训练后充任教师。二是吸收白区进步文人担任教师。三是聘请党、政、军干部兼任干部学校和红军学校教师。四是改造旧式教师和塾师,经甄别测验后, 优者获从教资格[3]。
第二,明定任职资格,规范师资选用。1927年,鄂豫皖苏维埃政府从政治思想、信仰、作风、文化与能力等方面规定教师资格。1931年又增加吃苦耐劳者和能略知儿童心理者两条标准[4]212。陕甘宁边区及解放区选用教员,注重政治觉悟、品德学识和做事能力考察。
第三,创办师范教育,培养合格师资。1930年,中央苏区闽西龙岩县开办列宁师范暑期学校。此后,各根据地都陆续开办列宁师范学校及教员训练班。至1934年,边区已形成由高级、初级、短期师范和教员训练班四级师范体系[5]。
第四,组织培训进修,加强教学管理。为提高教员业务能力,除组织抽调轮训、速成训练和假期集训外,苏区时期,还实行定期教学检查制度;抗战时期,实行学区视导制,成立赤色教师联合会(1931),定期组织教学观摩、经验交流[6]313。
第五,多方优待教师,提升社会地位。苏区、边区和解放区政府先后出台一系列优待教师措施。1934年,苏区政府颁布《小学教员优待条例》,明确教员生活费、减税与苏维埃工作人员享受同等待遇[7]1433-1434。建立优秀教师表彰制度,让部分小学教员兼任文化委员、参议员等形式提升教员政治地位。
2.全域启动与曲折发展期(1949-1977)。新中国成立后,党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发展新民主主义教育。发展师范教育,加强短期轮训,施以政治思想教育并辅以业务培训,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抓手。
第一,确立教师队伍建设方针。1949年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立了师资建设方针:老解放区,通过改进师范教育,加强在职学习和轮训,培养合格教师;新解放区,则主要是对旧式教师进行思想改造和组织清理工作,提高政治觉悟,坚定政治立场[8]41-42。
第二,调整整顿发展师范教育。1951年召开第一次全国师范教育会议。1952年,教育部颁布《关于高等师范学校的规定》《师范学校暂行规程(草案)》,规定各级师范院校的任务、人才培养层次等。1953年,召开全国第一次高等师范教育会议,颁布《关于改进和发展高等师范教育的指示》。通过调整、整顿和发展,国家迅速建立起各级师范教育体系。
第三,大规模地开展短期轮训。1950年全国参训中小学教师达50万人以上[8]62。1952年,教育部要求各地筹办教师进修学校,加强在职进修。1950年发布《高等学校教师进修暂行办法》,提出随教研组(室)学习、短期讲习班是进修的主要形式。1956年,教育部发布通知将举办研究生班、培养助教、离职进修作为高校师资培养的主要方式。
20世纪五十年代后半期开始,政治运动频发,许多师范院校停办、合并。1966-1971年,全国师范院校连续停招。而同期中小学入学人数持续增加,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于是,中师毕业生被拔高使用,并大量聘任民办教师。据统计,1977年普通中学民办教师比例高达39.94%,小学为65.8%[9]。至改革开放前,全国教师队伍质量出现大幅下滑。
3.系统恢复与改革推进期(1978-199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破解“文革”后教师数量匮乏、质量不高的困境,党坚持培养培训并举的方针,构建起“三级两类”教师教育体系[10],教师专业化水平大幅提升。
第一,恢复发展师范教育。1978年,国家教委颁布《关于加强和发展师范教育的意见》,提出恢复发展师范教育,建立多层次师范教育体系,标志着师范教育发展重回正轨。1980年第四次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明确将师范教育为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11]。通过恢复和增设,初步建成“中师—师专—师范学院/大学”三级师范教育体系。
第二,加强教师在职培训。1980年,教育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在职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提出建立进修制度。各地迅速建立以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校为主体的“省—市—县”三级培训网络,开展大规模培训。高校则实行“立足国内、在职为主”的培训方针。从1985年起,先后建立“教育部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交流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六大区域培训中心(6所部属师范大学)、各省级培训中心”三级培训网络,定期组织教师进修。
第三,调整整顿教师队伍。由于大批教师拔高使用难以胜任现职,1983年,国家教委出台《关于中小学教师队伍调整整顿和加强管理的意见》,提出中小学编制标准和合格教师质量标准,建立教师任用、职责、考核、晋升、奖惩、进修管理制度。根据通知要求,各县组织对每位教师全面考核,并依据考核结果启动教师调整和培训工作,教师队伍质量显著提升。从1985年起,国家将每年9月10日定为教师节,以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4.法制化与专业化推进期(1993-2011)。随着世界教师专业化浪潮席卷而来,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法制化进程加快。以《教师法》颁布为标志,教师队伍建设进入专业化发展高速推进期。
第一,首次颁行教师专门法,建立完善教师资格制度。1993年《教师法》颁布及其规定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是我国教师专业化的里程碑。此后,《教师资格条例》及实施办法、教师资格认定、教师资格证书管理、教师资格考试及定期注册等规定和办法相继颁布,教师队伍建设走上专业化发展快车道。
第二,稳步推进办学体制改革,提升了教师培养层次。1996年《关于师范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健全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非师范类院校共同参与,职前职后贯通的教师教育体系。1999年《关于师范院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几点意见》提出,由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中师合并重组或升格为师专,师专升格为本科,师范学院改大学。与此同时,省、市级教育学院大都改制或合并或重组为普通本科高校。教师教育办学层次显著提升。
第三,系统推进教师在职培训,不断扩大培训覆盖面。1999年,国务院批转《面向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若干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举措。随后相继启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1999—2002)》《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计划(2003—2007)》和“国培计划”(2008)等项目,教师培训实现全覆盖。
第四,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育质量全面提升。2011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随即召开全国工作会议部署课改工作。各地开展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后,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5.全面优化与高质量发展期(2012-)。十八大以来,为贯彻立德树人宗旨,让优秀人培养更优秀的人,党中央通过统筹谋划,顶层设计,标准引领,教师队伍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第一,加强教师发展标准体系建设。2012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体系。同年,教育部颁发小学、中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2013年发布义务教育校长专业标准,2015年发布普通高中、中职校长、幼儿园园长、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2021年颁布师范生职业能力标准。这些标准明确了各级各类教师专业素质和任职要求,为教师培养提供依据。
第二,开展各类师范专业认证工作。2017年,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并于次年启动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2019年,发布职业教育师范和特殊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构建起三级三类教师教育专业认证和质量保障体系。
第三,启动各级各类教师培优工程。2013年教育部启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14年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18年开展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和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2019年开启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计划,等等。各省、市、县、校也相继启动系列名师工程,以培育一批优秀骨干教师。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教师队伍建设的辉煌成就
1.教师队伍质量提增,专业化水平升至历史新高。
第一,教师队伍总体数量增幅巨大。1954年,全国小学教师150万,40%文化程度不达标[8]211。至1977年,全国小学师资缺额达到60余万,中学教师缺额高达240余万[12]1649。截止2021年,全国各级各类专任教师达1844.37万人,较1978年增长954.87万人。全国学前、小学、初中、高中、中职、普通本科、职业本科、高职生师比分别为15.06∶1、16.33∶1、12.64∶1、12.84∶1、17.90∶1、19.38∶1、19.85∶1[13],都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第二,教师队伍学历层次持续提升。学历水平是衡量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1978年,全国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仅分别为47.1%、9.8%、45.9%[14];1992年,分别升至82.7%、56%、49.1%[15];至2020年,分别为99.98%、99.89%、98.79%,研究生学历教师比例分别为1.59%、3.98%、11.46%,普通高校专任教师博士学历比例达27.7%[16]。至2021年,小、初、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提升至99.98%、99.91%、98.82%[13],教师队伍学历层次达到历史新高。
第三,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大幅提高。随着教师教育由一次性师范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我国教师队伍已完成从非专业化、半专业化向专业化发展的历史性飞跃。教师队伍学历层次、职称结构和学科结构明显优化,政治素养、职业情怀、专业能力、科研素质和创新意识得到显著提升,能支撑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高质量国民教育体系。
2.培养规格不断提高,教师教育能力大幅地跃升。
第一,教育体系不断升级,教师培养规格显著提升。党领导的教师队伍建设从早期速成师范和大规模轮训,向三级师范教育体系发展,再向专、本科两级师范教育体系过渡,目前正向“本、硕、博”新三级开放的师范教育体系发展。同时,建成“国家-省-市-县-校”五级现代教师培训体系。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综合大学共同参与、优质中小学/行业企业为实践基地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健全,教师培养规格显著提升。
第二,改革创新不断推进,教师教育活力持续增强。一是综合大学积极参与师资培养培训,增强了教师教育活力。二是教师职前、入职与职后培养培训一体化,激发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内生动力。三是学分制管理和菜单式培训,教师参训的主动性和灵活性显著增强。四是不断创新培养模式与方法,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第三,职后培训专业化不断增强,培训成效显著提高。一是注重培训基地建设,教师专业发展机构健全。二是注重培训者培训,培训专业化水平显著提升。三是注重培训标准建设,培训规范化程度及培训能力显著增强,实现了教师全员培训、终身学习。
3.治理体系日趋完备,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推进。
第一,教师管理追求规范化。党历来注重教师管理制度体系及治理能力建设。在不同时期,通过不断实践总结和校正,建立健全教师培养培训制度、教师资格及定期认证制度、职称评审及职务晋升制度、编制制度、退休抚恤制度、社会及医疗保障制度等,促进了教师队伍健康发展。
第二,教师政策日渐体系化。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颁布后,中央明显加强了对教师队伍建设顶层设计。在治理体系上,坚持中央规划引领,强化央地联动。如2018年中央发布《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作为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全局性行动纲领。教育部随即出台《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各省出台实施方案,形成中央规划统领、部门行动计划引导、地方方案实施的政策体系。
第三,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一是坚持立足全局,统筹推进。立足教育高质量发展全局,统筹区域、城乡教师发展以及各级各类教师协调发展。二是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靶向施策。如针对教师评价“五唯”痼疾,加快推进评价机制改革,扭转不科学的评价导向。三是坚持试点先行,尊重基层首创精神。每项改革,一般经历“科学决策→小范围试验→大面积推广”三阶段,坚持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阶段制定行动方案,有序推进改革。四是围绕提质增效的治理目标,形成以监测、督导为抓手,以“标准引领-路径规划-制度创新-评价助推-针对改进-确立新目标”的改革运行机制。总之,通过明确教师本位政策价值取向,优化决策机制,强化执行效能,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
4.教师社会地位大幅提升,职业吸引力显著增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健康,维护教师权益”[17]。近年来,北大、清华等名校以及海归博士纷纷栖身于在北、上、广、深及杭州、武汉等城市一些中学任职,则是教师职业地位大幅提升,整体向好的风向标。
第一,适时改革薪酬制度,福利待遇大幅提升。十八大以来,我国教师薪酬福利待遇整体水平有了大幅提升。至2018年,已由改革开放前在全国19大行业中位列后3位提升至第7位[18]。教师经济待遇的改善,为其职业地位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明确国家公职身份,社会保障更加健全。《意见》明确公办中小学教师国家公职人员身份,提升了教师政治地位。为教师缴纳“五险一金”并足额纳入财政保障,且与当地公务员享受同等待遇,教师合法权益得到有力保障。
第三,健全国家荣誉制度,社会地位全面提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推动形成优秀人才竞相从教、广大教师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19]自2010年起,每年表彰“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每5年表彰“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等。各省、市、区(县)也积极开展教师表彰工作,全社会大兴尊师重教的氛围,教师正成为最受尊重的职业。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教师队伍建设的宝贵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19]百年来,党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坚持严格管理监督与关怀激励相结合,始终在政治上信任、思想上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倡导全社会“重师”“育师”“敬师”,在艰苦卓绝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1.注重思政建设,强化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20]。要求教师坚持“四个相统一”,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21]
第一,将思想政治建设与教师职业使命有机统一。党历来注重教师政治意识形态建设,要求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责任,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铸魂育才,保证了教师队伍建设正确的政治方向。
第二,师范生招生及教师任职资格强调政治要求。师范院校招生及教师选聘,都将思想政治素质考察放在首位,确保生源政治质量,学校按又红又专的标准选聘教师。
第三,把思想政治建设作为教师教育的第一任务。提升教师政治素养,强化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立场,加强师德教育,历来是教师教育的首要任务。
第四,职称评审职务晋升突出思想政治首要条件。自1960年开始职称评审以来,教师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及薪级确定,在照顾其资历和教龄的同时,以教师思想政治条件和业务能力为主要依据。此外,在教师年度考核、推优评先等方面严格落实政治要求“第一标准”。
2.注重师风涵养,培育高尚师德。“师者,人之模范也。”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党历来注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并摆在教师队伍建设首要位置。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制度建设,教育预警与惩戒并举,明确师德建设路线图、禁行底线及处罚办法,要求教师以德立身、以德施教、以德垂范,严于律己,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师德师风建设成效显著,优秀教师不断涌现。
第一,颁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国家多次颁布(修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试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使师德建设步入法制化轨道。
第二,出台师德建设指导方案。为了将师德建设贯穿教师管理全过程,国家相继颁布《关于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第三,颁行师德失范惩戒办法。在加强正面建设的同时,还注重完善师德失范防控体系。2014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年印发《师德失范行为处理指导意见》《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明确职业行为禁行底线、失德行为受理及责任追究机制。同时,持续开展师德综合整治,对师德失范“一票否决”
3.注重培养培训,保障教者从优。不断完善培养培训机制,提升培育效能,推进专业化,落实优者从教,是党领导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
第一,健全师范教育体系,培养专业化教师。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开办师范教育和师资培训班,短期速成培养和大规模轮训,解决师资匮乏问题。此后,逐渐健全师范教育体系,升级师范教育层次,推进师范教育改革,实行师范专业认证,不断提升教师培养规格和质量。
第二,加强教师在职培训,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从苏区时期起,就注重组织各种培训提升教师专业能力。通过不断健全培训网络,发展培训机构,创新培训方式,健全培训机制,先使教师胜任学科教学,再使学历达标,再重在提升综合育人能力。
第三,聚焦专业发展短板,适时开展应急培训。围绕特定时期教师工作重点和突出问题,通过培训应急性补齐教师能力短板。1952年,因师资极度短缺,教育部提出:未来5-10年师资培养以不超过1年的短训为主。从1980年起,培训以教材教法过关为重点。从1983年起,培训转向以学历达标为主。从1999年起,将提升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作为培训重点。2011年,以农村中小学教师为重点,实施全员培训。2018年《意见》要求重点面向乡村,特别是对欠发达地区中小学薄弱学科、特教和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实施精准培训。
4.注重改革创新,激发发展活力。中国共产党领导教师队伍建设,历来注重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强教师治理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构建合理的教师发展促进与保障机制,激发教师专业发展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激励坚持教书育人的初心,担当立德树人使命。
第一,健全聘任考核机制。从革命时期起,就明确规定各类教师任职资格,设置入职门槛,并逐渐提高要求。同时,严格教师选聘考核,严把“入口”关。目前,中小学教师实行“国标、县考、校聘”制度。高校教师实行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双重考察,实行聘期制和退出机制,以遴选乐教适教善教的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
第二,完善职务评价改革。1960、1980、1987年,国家先后启动高校、中专、中小学教师职务认定、评审及聘任工作,建立了相关制度。2015年起,统一中小学幼教师职称系列,并设正高级职称。高校实行职称分类改革。同时,不断完善职称评价标准。坚持德才兼备、全面考核,突出教育教学实绩,破“五唯”,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
第三,推进县管校聘改革。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自1996年起,推动城镇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从2020年起,全面实施县管校聘改革,统筹均衡配置义务教育师资,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促进城乡、校际师资水平均衡发展,整体提升学校的育人能力。
第四,持续优化编制管理。自1963年实行教师编制管理以来,国家明确各类教师编制标准,规范和创新教职工编制管理,加大编制统筹配置和跨区域动态调整力度,逐步统一城乡教师编制标准,并向乡村小规模学校倾斜。
5.注重待遇改善,提升职业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22]党历来注重强化教师身份、薪酬待遇、地位等保障机制,努力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激励教师潜心教书育人。
第一,明确教师公职人员身份。革命时期,教师被称为“红色教员”。1950年规定教员为脑力劳动者,职员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8]47。此后,教师一度被定为干部身份。1993年《教师法》定为专业技术人员。2018年《意见》确立公办中小学教师为国家公职人员。
第二,多方提高教师薪酬待遇。一是不断提升工资标准。《教师法》要求建立正常晋级增薪制度,按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水平确定教师工资标准,并逐步提高。二是不断扩大薪酬待遇范围。1962年,小学教师首先实行工龄津贴[8]652;1978年,教职工开始发年终奖;1979年,实行班主任津贴;1988年,实行超课时酬金制度;2009年起,实行绩效工资。三是完善工资增长及激励机制。实行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与公务员工资联动增长机制,健全高校教师分配激励机制。此外,健全教师住房、医疗、社会保险等福利待遇制度。
第三,完善优秀教师激励机制。新中国成立后,教师激励体系逐渐完善,有精神荣誉、专业发展、岗位晋升、绩效工资、关心爱护等。其中,奖励有政府奖和民间基金奖。政府奖励既有教育系统单独颁发,又有教育部门与其他部门如中华全国总工会和/或人事部等联合颁发。民间基金奖励影响较大的有:霍英东教育基金会、曾宪梓教育基金会,等等。从1978年起,中小学开展特级教师评审工作,以表彰特别优秀专家型教师。从1993年起,高校启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随后,启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杰青科学基金项目”等高层次人才培育项目,构筑起高端人才培育体系。
6.注重顶层设计,加强规划引领。党领导教师队伍建设,历经因陋就简、应急建设,向注重超前布局,统筹谋划转变。改革开放以来,党坚持系统思维,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顶层设计,保障教师队伍建设的系统性与连贯性。
第一,强化国家战略全局性的规划引领。1986年《关于基础教育师资和师范教育规划的意见》,1996年《关于“九五”期间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2002年《关于“十五”期间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2018年《意见》,2020年《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均从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全局对教师队伍建设进行统筹部署,作为各时期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遵循。
第二,分类出台教师队伍发展行动计划。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十五”计划》《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7-2020年) 》《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2021-2025年)》等。
第三,锚定短板分级颁行教师专项发展方案。2012年以来,针对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以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短板,国家先后出台各项教师队伍建设意见,教育部启动专项教师发展协作攻坚行动计划,各省、市、县也相应出台专项教师建设行动方案。通过上下联动,定向综合发力,加速补齐教师队伍建设短板,在兜底教育公平上取得明显成效。
7.注重定向施策,加速补齐短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师定向培养和精准培训,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19]乡村教师,历来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短板,因而也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一,专项培训突出重点。自革命战争时期起,乡村教师就是各级培训的重点。自2015年起,国培项目重心下移,重点培训乡村教师。自2019年起,国培计划中专设“中西部项目”,优先支持“三区三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等深度贫困县的教师培训。
第二,定向培养因地制宜。一方面,国家鼓励各地采取“定向招生、定点培养、定期服务”的方式,为乡村学校培养大批富有乡土教育情怀的教师;另一方面,通过“优师计划”(2021)“强师计划”(2022),面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定向培养优质教师。
第三,待遇提升全面关怀。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政策,适时提标扩面。2013年起,实施连片特困地区教师生活补助政策,适时提高特岗教师工资性补助标准。此外,建设教师周转房,拓展专业成长空间,优化乡村教师发展环境。
第四,对口支援精准有效。在鄂豫皖苏区,就开展城乡教师对口支援。改革开放后,不断创新对口支援和教师补充机制。实行教师定期交流制度(1996)、公(免)费师范生制度(2007)、“特岗计划”(2006)、“三区”教师专项计划(2013)、“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2017)、“银龄讲学计划”(2018)、“中西部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岗位计划试点”(2019)。这些支援教师起到了重要的“种子”教师作用。
第五,专项激励靶向施策。为激励优秀教师长期扎根乡村教育,国家实施乡村教师专项激励。1991年,国家教委体委联合表彰全国1000名农村优秀体育老师[23]2095。自2016年起,颁发“乡村学校从教30年教师荣誉证书”。2018年,以“奖励+培养”方式启动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教师编制、职称评聘高级岗位比例向农村边远地区学校倾斜,等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也对全党全社会尊师重教提出新的更高要求。”[22]展望未来,在新时代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的伟大征程中,教师队伍建设将改变先前以规模和数量为发展的主要特征,步入结构优化、质量提增的内涵式发展新阶段。教师管理体制机制将更加科学高效,教师专业发展机会将更加丰富,教师综合素养、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将大幅提升,职业地位将显著改善,真正成为让人羡慕的高尚职业。